灑淚祭英傑清明思故人 緬懷一年來逝去的35位院士

本報記者 李大慶

又到了清明祭奠之時。從去年清明至今,科學院工程院又有35名院士離我們遠去。古人說:“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面對一個個國之棟樑,我們以文字表達思念之情。

一年來故去的35名院士中,有兩位老人非同尋常。

一位是百歲老人程開甲,另一位是93歲的于敏。他們二人都是獲得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也都是曾經從共和國主席手中接過國家最高科技獎證書的院士。程開甲是1960年被調去研究核武器的,幾個月後,于敏也加入了這一隊伍。從此,他們二人銷聲匿跡,開始了一段“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1980年,程開甲和于敏雙雙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在這一年當選為學部委員的人,是目前在世的院士隊伍中最早當選的。

1955年,中科院學部產生了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兩年之後,又有21人增選至學部委員大家庭。但在此後的23年裡,中科院學部就再也沒有增選過。直到1980年11月,才又增選了286名新的學部委員。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產生的第三批學部委員,像陳景潤、鄧稼先、朱光亞、楊嘉墀、周光召、鄭哲敏等都是在這一年當選的。

2017年5月7日,隨著吳文俊的逝世,上世紀50年代當選的學部委員就全部離開了我們。在歲月更替中,1980年當選的大部分學部委員也已步入人生的黃昏季。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若干”年。

在一年來逝世的35名院士中,還有另外兩位1980年當選的院士:洪朝生和劉光鼎。

1950年,30歲的洪朝生在半導體鍺單晶輸運現象的實驗中發現雜質能級上的導電現象,提出了半導體禁帶中雜質導電的概念,被稱為“洪朝生效應”,引發了國際上對無序電子輸運機制的探索。他組建了國內第一個低溫實驗室,在國內首次實現了氫的液化和氦的液化,為我國科學研究,特別是“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劉光鼎不僅是我國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國“油氣二次創業”的倡導者。

可以說,經歷了23年的積澱,中科院1980年增選的學部委員“質量”很高。

而我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的產生則要晚得多。

1992年4月,師昌緒、張維、張光鬥、王大珩、羅沛霖、侯祥麟6人聯名上書中央,闡明成立中國工程院的必要性和急迫性。1994年初,中央批准成立中國工程院。隨即96名優秀的科技人員被選聘為工程院首批院士。

在一年來逝世的工程院院士中,有兩位就是1994年當選院士的。其中一位是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阮雪榆。

從1963年到1976年,阮雪榆先後出版了《冷鍛技術》等4部專著,在國際上首先提出冷擠壓許用變形程度理論,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黑色金屬冷擠壓技術,成為中國冷擠壓技術的主要開拓者。其成果應用覆蓋了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及美國、日本、德國和瑞士等多個國家,涉及輕工、電子、機械、航天、汽車和儀表等十多個行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1978年“冷擠壓技術”獲全國科學大會獎。阮雪榆成為工程院首批院士,當之無愧。

一年來,兩院逝世的35名院士中,90歲以上的有14名,他們是:周堯和、洪朝生、程開甲、施教耐、于敏、金國章、王業寧、沈自尹、艾興、吳德昌、李載平、侯芙生、彭司勳、塗銘旌;80—89歲的18名,李天、宋玉泉、劉光鼎、李朝義、馬瑾、閔乃本、陳創天、鄧起東、梁敬魁、劉伯裡、劉彤華、林祥棣、王夢恕、李連達、謝世楞、梁維燕、阮雪榆、孫偉。其餘3名分別是76歲的林尊琪、66歲的徐德龍和59歲的高長青。

2015年才當選為院士的高長青曾任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開創了我國機器人微創外科技術,引領並推動了國際機器人微創外科的發展,是讓患者免遭“開胸破肚”痛苦的醫生,是亞洲機器人微創心臟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只是英年早逝,令人格外嘆惜。

斯人已逝,幽思長存。清明之際,我們深切緬懷這些為科技事業奉獻終生的院士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