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時大批官員家人被殺,可諸葛亮的後代卻被保護起來,這是為什麼?

黃臘


公元263年八月,曹魏權臣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同年十一月,蜀後主劉禪開城投降,蜀漢宣告滅亡。時魏軍初入成都,主帥鄧艾,鍾會為穩定局勢,皆有明令不允許軍士肆意搶掠,其中鄧艾更是借魏帝之名,赦免蜀漢君臣,以避免人心惶恐,造成動亂。不過也正是此舉招致了殺身之禍。繼鄧艾被害後,鍾會又因與姜維密謀叛亂被殺,一時間成都的魏軍也因此陷入了無序狀態,開始屠殺蜀漢軍民。當時有不少蜀漢權貴慘遭毒手,一代名將關羽的後代更是被龐會滅門。所幸賢相諸葛亮的後人在當時得以倖存,沒有慘遭殺戮,話說為何諸葛亮的後人得以倖存呢?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先人的名望

諸葛亮崇尚節儉,嚴於律己,秉公執法,大公無私,為興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顆赤誠之心不僅贏來了蜀國人民的愛戴更受到了當時魏吳兩國的敬重。時孫權曾贊曰:

“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

魏將鍾會入蜀時,還曾親臨武侯廟祭拜,主帥尚且如此,手下的諸將多少也對諸葛亮這位曹魏曾經的大敵有些敬畏之心。

再有蜀漢滅亡前夕,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死戰綿竹,彰顯了諸葛家族的一片報國誠心。即使在敵人看來,這也是非常值得敬重的。

外無深仇,內無餘財

魏軍屠殺成都人民時,無非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報仇,像龐會這種,而絕大多數的當然是為了錢財。我們知道諸葛亮向來崇尚節儉,雖貴為蜀漢丞相,但卻是家無餘財,諸葛亮死前曾有遺言:

“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其後人亦秉承了諸葛亮的這種清廉作風,沒有什麼財物,自然也少了一份危機。諸葛亮雖屢次征伐曹魏,但這是國與國之間的事,各為其主,無可厚非。諸葛家族在外沒有什麼私仇,故成都破城後,也沒有遭到私人的報復。

諸葛後人不存在任何威脅

若諸葛亮的後人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力,或許司馬昭不會容得,恰好諸葛亮唯一的嫡系後人諸葛京是不存在半點政治威脅的。其實自諸葛亮死後,諸葛家族在蜀漢已是一落千丈,因為諸葛家本來人丁就不興旺。蜀漢滅亡前夕,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戰死綿竹,隨同一起去的還有諸葛亮的長孫諸葛尚,至此諸葛亮的嫡系子孫只剩下了幼孫諸葛京。

諸葛尚戰死時不過年僅十九歲,可想而知魏軍攻破成都時,諸葛京還是一個未成年之人,加之諸葛家族已經沒落,故也沒有必要將之趕盡殺絕。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264年蜀漢剛剛滅亡,鍾會和鄧艾就展開了內鬥。鍾會先和衛瓘聯手除掉了鄧艾,後又在姜維的挑撥下妄圖割據稱王,不料計劃敗露,鍾會被亂軍所殺,姜維更是被碎屍萬段,剖屍取膽。

之後曹魏士兵為發洩壓抑已久的怒火,整整在成都洗劫了數日,是為“鍾會之亂”。在變亂中,劉禪太子劉璿,蜀漢老將張翼等大批官員被殺,而關羽後人更是被龐德之子龐會滅門。

不過諸葛亮的後人卻免於此難,這是為何呢?

先來看一下諸葛亮後人的情況。

諸葛亮的獨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在綿竹之戰中壯烈殉國。

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在變亂結束後遷居至河東,後以才能和家族名望歷任西晉郿令、江州刺史。

那為何諸葛京能倖免於難呢?

一、因為諸葛亮家族的名望。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不僅被蜀漢臣民所尊重,更得到了魏吳兩國的尊敬。鍾會拿下漢中後,不僅特意派人保護清掃諸葛亮墓,還親自前去焚香祭拜,以示尊敬。

而諸葛瞻和諸葛尚父子在綿竹壯烈殉國,更顯示了諸葛一門的忠貞之節。鄧艾在戰後特意為其舉行了悼念儀式,可見諸葛亮家族在曹魏軍中的名望是很高的。

如果魏兵殺死了諸葛亮的後人,不僅會激起蜀漢百姓的激烈反抗,還會受到曹魏的嚴厲處罰。雖然士兵已經殺紅眼了,但這點他們還是清楚的。

二、因為諸葛府中並無遺財。

諸葛亮雖然貴為蜀漢丞相,但他清正廉潔,家中並沒有多少積蓄。諸葛瞻父子為國捐軀後,諸葛京很可能將剩餘的財物分發給了陣亡將士的家屬,所以家中並無遺財。

而士兵在成都作亂主要是洗劫財物,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家裡沒啥好搶的,所以就放過了諸葛京。

另據清代著名考據學家張澍《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記載,諸葛瞻還有第三個兒子諸葛質。諸葛質在蜀漢滅亡前夕,接到後主劉禪的命令前往南中和孟獲後人孟虯通好,得知後主投降的消息後便隱居於永昌地區。


石頭說歷史


公元263年,鍾會率大軍伐蜀,在姜維於劍閣與鍾會周旋之時,鄧艾乘機偷渡陰平,之後攻克綿竹,打到了成都城腳下,後主劉禪大驚,他在有能力抵抗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蜀漢滅亡。

在剛投降之時,其實蜀漢內部還是相當安穩的。鄧艾入城前就下令禁止燒殺搶掠,並安撫城中官民,在鍾會趕到成都主持大局後,也沒有進行搶掠,他還十分禮賢下士,重用蜀漢原來的官員,比如器重剛投降的姜維。

而鍾會與姜維一起密謀發動兵變被誅殺後,一切都變了,在蜀地的魏軍由於沒有老大,到處燒殺搶掠,短短數日內蜀中變得一片狼藉,大批蜀漢官員被屠殺,比如姜維一家、太子劉璿、左車騎將軍張翼、漢城護軍蔣斌、太子僕蔣顯、大尚書衛繼等蜀漢權貴也被亂兵所殺。而龐德之子龐會也乘此機會找到了關羽的後代,滅了關羽一門,報了父仇。

而諸葛亮晚年得子,一生只有一個兒子叫做諸葛瞻。諸葛瞻後來娶了蜀漢公主,做了駙馬爺,生下了長子諸葛尚與次子諸葛京,但諸葛瞻與其長子諸葛尚在綿竹之戰中被鄧艾打敗,最終被殺。

不過諸葛亮唯一的兒子與大孫子雖早在綿竹之戰中就戰死了,但諸葛亮還有一個孫子諸葛京,他沒參加綿竹之戰,在之後的兵變中也沒有被殺,是諸葛亮當時唯一存活的直系後代。諸葛京在後來被遷移到了河東,之後因得蜀漢舊將羅憲舉薦,被司馬炎任用為官,開始是擔任郿縣令,後升任江州刺史,結局還是不錯。

諸葛京為何沒有被殺?

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由於諸葛亮地位太高、名望太大了。讓諸葛亮絕後,定會引起蜀中軍民自發的群起而攻之。而且諸葛亮不僅在蜀中地位高,在當時的曹魏內部也是倍受推崇的,鍾會西征路過定軍山諸葛亮墓之時,不僅自己特地祭拜了墓地,還嚴禁自己士兵到墓前打擾諸葛亮清淨。魏軍還是相當敬重諸葛亮,自然不會對諸葛亮唯一的後代趕盡殺絕。


而且諸葛京也沒有殺的必要,因為當時的諸葛京有可能年紀實在太小了,這從他的哥哥諸葛尚死時才十九歲,加上他不夠年齡與父親、哥哥一起守綿竹就可以看出來。而年齡太小,根本構不成威脅,壓根不需要多此一舉將其殺害,讓諸葛亮絕後。

其實被殺的那些官員或者官員家人大多都是有原因的。殺姜維一家是由於魏軍對姜維太恨了,對姜維開膛破肚還不夠解恨,而殺關羽全家是龐會的私仇。其餘被殺的比如太子、大將張翼等人都是有可能造反的潛在威脅,所以也都要殺。


夏目歷史君


蜀漢是公元263年十月亡的。當時蜀漢大批官員並沒有被殺,而且好好的優待。被殺是因為鍾會亂蜀。鍾會跟姜維密謀據蜀自立,而姜維當初勸鍾會把魏將都坑殺。姜維的打算是之後再殺鍾會復國。只因鍾會不肯下手,事情洩密。魏軍紛紛起兵救各將軍。鍾會和姜維都讓魏軍所殺,於是魏軍因恨蜀人到處燒殺搶掠。死於鍾會之亂的蜀漢官員有:姜維、蔣斌和蔣顯(蔣琬兒子)、太子劉璿、張翼等。這些人也許都參與其中。

所以說這些人的死不是魏國本意要殺他們,只是由於鍾會之亂的亂兵所殺。諸葛亮僅剩後人是諸葛京,是諸葛亮的孫子。年紀應該是未成年。史料並沒有記錄魏國派人把諸葛亮後人保護起來。

蜀漢必竟在益州經營五十年,死忠還是有不少的。公元263年十月阿斗投降,據守南中的霍弋堅持不降。並講:不知道阿斗的安危,要是阿斗危辱我將死戰不降。如果魏國好好待阿斗,我再投降不遲。一年後阿斗去了洛陽並封為安樂公,他才率南中六郡上表投降。公元265年西晉建立,晉是要想一統天下的。收復舊蜀漢人心就很關鍵了。西晉能滅吳除了東吳自已作死,更大的原因是在益州建立了一支強大水師。之前魏晉一直不能滅吳就是因為沒有水師。

公元268年司馬炎召見羅憲,並詢問了蜀漢大臣子弟。準備選用為官。羅憲薦蜀郡常忌(祖、父是蜀漢的太守)、杜軫、壽良、巴西陳壽、南郡高軌、南陽呂雅(尚書令呂乂兒子)、許國、江夏費恭(大將軍費禕的兒子)、琅邪諸葛京(諸葛亮孫子)、汝南陳裕(尚書令陳祗兒子),即皆敘用,鹹顯於世。其他人的祖、父輩都是蜀漢的官員。

晉朝司馬炎對諸葛亮評價也是非常之高: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晉朝建立後為收復蜀人人心,任用了一批蜀漢大臣的兒子、孫子為官。


小鴻哥


264年劉禪投降,魏軍佔領成都。最初鍾會還維持了秩序。但隨著鍾會圖謀叛亂被殺,成都陷入無秩序狀態,魏軍到處燒殺搶掠,殘殺了不少蜀漢權貴。比如劉禪的太子劉睿被害,關羽的後代滿門更是被龐會殺絕。

那麼,為何諸葛亮的家人在當時未曾受到波及呢?

主要原因,應該是諸葛亮的忠誠品質,在當時得到了全天下人的尊重。諸葛亮是蜀漢丞相,他大公無私,執法公正,使得蜀漢軍民包括少數民族非常愛戴他。諸葛亮死後劉禪一直沒給他立廟(到262年才立廟),於是朝野官民就在街頭巷尾、荒郊野外燒香祭拜。甚至朝廷上有任何得到民眾歡迎的政策,大家都會傳說這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推動的。

這個名聲同樣傳到了魏國和吳國。比如蜀漢大臣黃權在夷陵之戰中被迫投降魏國,他就在魏國不遺餘力地吹捧諸葛亮的才能和道德。後來鍾會滅蜀,還專門到諸葛亮的廟祭拜,禁止魏軍破壞廟宇。

鍾會對諸葛亮如此崇敬,大部分魏國將領應該也是很崇敬的。蜀漢滅亡後成都的動盪,很大程度是魏國將領們在殺死鍾會後,趁機有怨報怨,有仇報仇,或者搶劫肥私。但是對於諸葛亮的家,魏國將軍們應該都不會狠下心去殺戮。蜀漢的士兵們也可能自發保護諸葛丞相府邸。加上諸葛亮素來為官清廉,家裡面姨太太都沒有第二套衣服,也沒啥可搶劫的。

所以說,一個人道德修養高了,真做到諸葛亮那個程度,遇上戰亂還是可以避免災禍的。


巴山夜雨涮鍋


古代每一個政權的倒塌,大批官員被殺都是正常情況。

蜀國滅亡,明確記載關羽全家被殺,是因龐德之子乘機報私仇。其他家族沒如此清楚說明遭此厄運。

中華五千年,自商鞅變法以人為本後,無論各個時代觀念如何不同,但亂殺無辜就漸漸開始認為是不得人心之舉。

三國時期,相對來說,對貴族動殺機普遍比較客氣,例如,漢獻帝、劉禪、孫浩等等,亡國後都能活著。至於殺魏延家族,是楊儀太小人,只為賭氣不為國家。殺曹爽家族是司馬懿害怕掌不住權怕曹爽反悔,遭殺身之禍。因畢竟支持曹爽家族的人太多。

故而對諸葛亮家族也不會趕盡殺絕。何況諸葛亮同族侄子在魏軍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情。

(當時公開替自己親友說情,不僅不會有開後門之嫌,反而可以得到他人好感,說明人正派耿直,有情有義。

例如黃忠在定軍山殺死夏侯淵後,張飛老婆就親自去找劉禪,請求厚葬夏侯淵,被傳為美談。劉禪同意,由張飛主持厚葬事宜。因她當年是被張飛搶來的,是夏侯淵親侄女。)


碧水青山0


公元263年,鄧艾攻入蜀國腹地,包圍成都,蜀漢後主劉禪選擇投降。隨後,蜀地形勢很亂。鍾會謀反被殺,魏軍在蜀地亂殺一氣,包括蜀國太子在內很多人被殺。諸葛亮的後代卻免於被殺,究其原因,我認為三個:

一、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影響很大,名聲很好,而且在蜀國很顯目,魏軍也會考慮後果。

二、諸葛亮及其家族沒有與人結私仇私怨,不存在被人挾私報復。關羽家族被滅是因龐德之子報父仇。

三、諸葛亮的子孫很少。他的養孫回了東吳,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抗擊鄧艾戰死,只剩一個孫子諸葛京。也就是所謂的諸葛家被保全,只是諸葛京一人而已。


羽書遲


跟曹公學文化 為何曹魏要保護諸葛亮後人\r

因為諸葛亮才能在三國曆史上太讓人羨慕,就連司馬懿也說他是天下奇才,在孔明輔政那幾年,魏國根本不敢去攻蜀國,反而是諸葛亮去挑戰魏國,後來諸葛死後,司馬昭當政才進攻蜀漢,為什麼不殺諸葛亮後人,筆者覺得有這樣幾個原因:\r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諸葛亮雖然善於用計,但是也沒有做出太多把事情做絕的事,他在戰場也是出於對劉備忠心,這剛好符合中國皇帝一種最喜歡一種品格,對人各為其主,但是沒有必要對這樣英雄人物後人下毒手,那樣會寫進歷史!大家看看,只有是真正歷史英雄人物,當他所屬政權別消滅,敵對政權反對給這些人立碑建祠,目的是給天下人看,還能殺他的後人麼!\r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出十六萬大軍,對蜀漢國發起了滅國之戰。主力大軍十萬多人由鍾會統率,分別從斜谷、駱谷等進入漢中。由於蜀國大將軍姜維將邊寨撤防,鍾會大軍迅速將漢城和樂城包圍。鍾會經過這兩座城,西出陽安關口,他不是馬上下令攻城,而是做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舉動,派人祭祀諸葛亮之墓,同時下令不準士兵在墓旁割草採薪。\r

諸葛攀的兒子諸葛顯和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就在諸葛瞻死蜀漢國投降的第二年被遷移到了河東郡。第三年,諸葛京被任命為新朝晉朝的官員,不久被任命為郿縣令,最後一直當到江州刺史。在諸葛京被任命為官的詔書當中。這份詔書中說:“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諸葛)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r

第二、就是諸葛亮在蜀漢百姓地位太重要,保護他後人也是做給蜀國百姓看。一個國家正確對人消失,但是繼承者還必須統治亡國的百姓,只有讓老百姓真正接受你,你獲得疆域才能納入自己管轄範圍,諸葛亮在蜀漢地位是無人撼動的。\r

因此作為司馬氏掌權的曹魏,並沒有對諸葛亮的這位孫子趕盡殺絕,反而是厚待。讓蜀國百姓從情感上不反對曹魏,這樣蜀漢才融入了曹魏,因為在滅蜀漢時,東吳還存在。當然年年戰爭,人口也是重要財富。厚待蜀漢諸葛和劉姓,也符合當時曹魏利益,因為這樣讓東吳貴族在戰爭中不至於那麼賣命,甚至主動投降!\r

第三、蜀漢是主動投降的,皇帝的劉禪是開門投降的,應該對於缺乏反抗能力的一些名仕之後,沒有必要做那麼絕吧。\r

公元263年,姜維等人無力迴天,鄧艾等人率領魏國將士兵臨成都。對於蜀漢後主劉禪來說,選擇了開門投降。正是因為蜀漢的投降,促使當時的成都百姓沒有遭受干戈。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蜀漢丞相諸葛亮,早在公元234年就去世了。只有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因為當時年幼,所以沒有走上戰場。蜀漢滅亡之後,諸葛瞻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於公元264年內移河東。\r

第四、當時曹魏的實際當家人對諸葛亮敬重,應該會給自己部下下令,對一些重要人進行保護。\r

劉禪投降了魏國,全家遷到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司馬昭設宴招待劉禪,用的是蜀地的歌舞,蜀漢舊官員看到後都感傷而悲愴,只有劉禪如常,像沒事人一樣。\r

司馬昭對賈充說:“一個人無情無義,是不是像這個人一樣就到了頭了!即便是諸葛亮在,也不能長久成全他,何況能力差一些的姜維呢?”賈充說:“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殿下又怎麼能這樣輕易兼併他吶!”我們從司馬昭話裡看出有兩層意思:一是蜀漢國的滅亡責任在劉禪,怪不得別人;二是此前的蜀漢國得以成全,全靠諸葛亮,只可惜不在了。或者說,在司馬昭看來,能夠成全蜀漢國的也就是諸葛亮了,但碰到這樣一個主兒,也只能是成全他一時,不可能是長久。不管怎麼說,司馬昭對諸葛亮還是給與肯定的,這是來自於對手後代的尊重。既然他尊重諸葛亮,就必須對他後人下令保護。\r

第五、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長期根植於東吳,曹魏去四川時東吳還在,也應該多少還是有些顧及,因為要統一中國,必須還有東吳要應戰,如果把事做絕,勢必得到強烈抵抗,這也是司馬昭不願意看到的。諸葛亮、諸葛瑾雖然在三國時期各為其主,不過其關係依然十分親近。\r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司馬家族跟諸葛亮一樣,長期擔任謀士,同時又都是被託孤的忠臣,諸葛亮有機會代替劉禪卻忠心耿耿,也讓司馬家族敬重,總之,在張飛和關羽後人被曹魏進城後慘遭滅族不同的時,諸葛亮小孫子在曹魏進城就得到保護,肯定是曹魏上下意見高度一致結果。\r

諸葛家族不僅得到保護,還被後來西晉委以重任,他的後人生活在我國浙江金華蘭溪市,諸葛村保存的國內唯一完整的《諸葛氏宗譜》裡有這樣的序載:“諸葛氏為漢初諸縣侯葛嬰之後,而光大於三國兩晉之際。三國時,瑾亮昆仲佐吳相蜀,割據寰宇,開濟兩朝。而亮之卓才遠識,尤並世無二。亮子瞻,瞻子尚,繼遺志,與魏戰,城破殉節。瞻子京仕晉,官至廣州刺史,有祖父風烈,吏民稱之;子衝廷尉,孫銓 零陵太守,曾孫穎正議大夫 。五傳至爽,仕唐,為司空,河南節度使,子仲芳襲之,並有賢聲;孫王利,五代唐時,宦遊山陰,以壽昌縣令終,遂家焉。其子青,則遷蘭之始祖也。”\r

2018年11月15日於宜昌市夷陵區吾同齋\r


宋朝茶樓一夥計


看民心所向,士大夫儒家思想,所謂仁的教化,如何敢趕盡殺絕,不然,儒家思想,士大夫如何教化人,如何教人如何做人,如何體現儒家思想仁,士大夫善,這就是面子工程,收民心得天下,封建專制,封建時代,家天下,所謂大一統,讓人歸心,榜樣臉子作用,不善待功臣後代,那就是,以後,如何談忠,談孝,讓人歸心,維護大一統,統治呢?士大夫可不傻。好似曹操樣,看到關公頭,而讓人用金線縫起,風光大葬,還追封,給封號,讓東吳拉仇恨,甩鍋給曹操,曹操沒有上當,上套,曹操不傻,成功化解了這個鍋,這個禍!世道人心,不可欺!


說道231960427


這個問題好回答!首先,讀過《三國志》或《三國演義》,你就知道諸葛亮家是仨兄弟,諸葛亮家仨兄弟都很聰明,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早在諸葛亮還是“待業青年”時就已是東吳“常委”之一;諸葛亮的弟弟諸葛誕,也早於諸葛亮出道於北魏小官,到中年已任北魏東征將軍,不是“常委”,是尚書(退休前),即現在的“部長級”高官。好了,知道這些,你應該知道:三國爭紛,不管哪國統一,都不會殺諸葛亮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