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有十五萬存款,夠不夠養老生活呢?

陶業拖




西門觀點: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應該夠養老了。

從題主描述看,這位農村老人是個既勤勞又非常能幹的人,而且是養蠶和種植能手。

一兒一女都大學畢業,對於一個農村家庭的父母來說,在兒女教育方面是成功的。

不但能供養兩個孩子大學畢業,又在村裡蓋起三層小樓,而且還有15萬存款,說明賺錢不少。

這樣的農村老人,如果他們只有六十歲左右,一是還可以種地或者養蠶,而且也應該參加新農保,還能領取養老金。至少到七十歲不動用15萬存款還可以生活。



但有一個事實不可忽視,不知道這位老人的兒子結婚沒有,如果沒有結婚,可能還得在城裡買房子,加上結婚,那得要花一大筆錢,15萬根本就不夠。

當然,如果他兒子能幹,不需要花父母的錢,那是另一回事,但作為父母,多多少少都要給兒子填補一些,15萬全填補上,也不算太多。

如果,老人有病,特別是患了大病,估計15 萬也就奉獻給醫療事業了。

所以,如果不發生特殊情況,如果兒子很有本事,不需要花父母的錢,還可以安享晚年,如果不是,就很難說了。

其實,多少錢才能養老,多少錢養不了老,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如果人均年收入不低於2300元,就不是貧困戶。如果人均年收入低於2300元就難以養老。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如果說在農村,一個老人有15萬存款是絕對可以養活自己的,為啥這樣說呢,主要是因為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以前過過苦日子,基本上都知道錢來的不容易,再說農村消費水平基本不高。

老人經常就是啥也不買,自己種菜,根本不買菜,偶爾買點肉吃吃,肉也不咋貴,吃著還挺舒心,如果說老人身體健健康康的,15萬元基本上就可以顧著自己的生活養老。

如果老人生病的話,15萬元基本上就不能顧著自己的生活,主要是因為生病,身體不好就經常需要買藥去醫院看病。我們都知道醫院這個地方不把錢花光或者人不死,就根本結束不了。

單純健康的身體,啥也不弄,就是吃吃喝喝,對於一個農村老人來說絕對可以了,在以前一個農村老人根本就存不了那麼多錢,主要是每天就是種種地,種地根本就不掙錢,有時候還賠錢呢,所以說基本上農村老人想攢15萬元錢還有點難,再說我國的社會背景就是,老人有好東西就總想給兒孫,這樣一來老人有點錢都給自己的兒孫了,所以說可能不會有太多的老人有那麼多錢。





飛鴿傳武


農村老人建有三層樓房自己住,還有一兒一女。現在手上有十五萬存款,夠養老生活嗎?

第一,這家老人有一兒一女,兒女雙全,多幸福的事情,晚年生活肯定會很幸福,子女孝順,不說兒子平時給不給生活費,女兒都是父母的小棉襖,肯定不忍心父母受苦,生活肯定問沒問題。

第二,現在農村能自建三層樓房的怎麼都算小康家庭。

第三,十五萬在農村不是小數目,老了不打工,肯定會有閒情逸致種點小菜平時吃,平時就買點肉,買點衣服,零用。是絕對夠養老了。

哈哈,說得我都想要這樣的老年生活了,無奈,年紀不允許放縱。該漂泊還是得去漂泊了。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謝謝。





五哥小康


試想下,農村老人有15萬養老,只要兒女們一般般,都不會有的,哪個老人心裡不店記兒女,身邊有錢就不由自主的拿出來用在兒孫上了,除非特別有錢的大老闆的父母,再說,哪個父母不是為兒女操一輩的心,我親眼見過一個五世同堂的老人,不龍不啞,和小兒子生活在一起,其他孩子早就走了,小兒子身體也好,無病無災,快八十歲了,可是有次從街上趕集回家不幸摔倒死了,這個對他母親有多大的打擊啊,從那以後她不吃不喝,別人勸也沒用,最後餓死了,真事,所以,每個父母對兒女是無私的,兒女多的有偏心,只不過做兒女的不明白為什麼偏心,還不是想所有的兒女都過的差不多他們就不偏心,特別是女同志想不到這個問題,才使家裡予盾出現。家裡搞的複雜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普照大地日月同輝


有15萬元,光生活費是夠夫妻倆人養老15年了,還得計算好才能維持到15年的生活費!

如果其中一個人生病了,也能一次性花掉10萬,這是現實!另一個人還不能生病!

就算一年1萬,每個人每個月才400多點,老人時常有點感冒發燒是要錢看醫生的,

我的父母親每年光醫藥費都要一萬多,還不是在不住院的情況下呢!

他們還自己種點菜,養點雞,吃方面買的少!

我覺得15萬是不夠養老的


冰140155210


這個問題有點傷感,以前的農村老人一輩子務農,兒女又多,雖然說以前醫療教育生活費這些都很低,可是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靠養牛養豬養羊養雞養鴨,而且都是養一兩頭那樣,雞鴨也是十來只那樣,養大了就賣掉再買小的回來養,如此循環補貼家用,省吃儉用供養小孩,記得爺爺奶奶去世前生病了住院都不願意住,哭著鬧著要回家養病,說住院費用太高,擔心子女承擔不起,多麼平凡而偉大,樸素又善良的農村老人,記得爺爺去世前的遺產是兩三萬元,奶奶去世前的遺產是一兩萬元,還有五六塊民國時候的銀元,一個金戒指一個銀手鐲,一個那時候給小孩戴在脖子上的銀的長命鎖,金戒指還是大姑買給她的,一輩子的積蓄就這麼點,有十五萬簡直可以怡養天年😭


香脆小堅果


農村老人有I5萬存款,夠不夠養老生活?

有2種可能,夠與不夠,事實講話。

有一個叔公,8O歲了,前年一場大病,其本花光了他的10多萬存款,主要中風,住院2次,最後那次很嚴重,基乎是死裡逃生,如果是錢不到位,或者說錢少一些,就不用回家了,這叔公中年時會做一些小生意存了一些錢,還有他2個女兒嫁得不錯,屬中上水平,時常會接濟他一些,他把這些錢存起來,也是準備養老用,少些麻煩兩個兒子,除不知突發風雲,養老錢席捲而光,所以說15萬元養老對於叔公來說,是不夠的。

再說我的一個堂太公,90多歲了,從目前來看,從未進過醫院,身體健康,9O歲了,行動自如,還可以自己煮飯自己吃,耳目正常,感冒也少有,如果老人身體健康,15萬元估計是夠了,但不能病,更不能入院治療,如果一旦入院,少則幾千的醫藥費,多則幾萬,或幾十萬,農村而言即使有合作醫療保銷一部分,也抵擋不住連年不斷遞升的醫藥費價格,老人伙食費,生活費不高,主要是醫藥費貴。

15萬存款夠與不夠養老生活開支,以上2例說明問題了。


乾為山


從題主的描述中看,農村大媽一雙兒女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且家中新房已蓋好,也就是在經濟上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壓力了。不僅沒有負債,而且還有15萬存款。這個條件,在農村老人中,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並且,大媽還是遠近聞名的養蠶和種植能手,也就是有一技之長,每年都會有固定的收入。通常來說,生活上已經是吃穿不愁,而且是很寬裕。

不過,大媽的這15萬存款夠不夠養老,我們還得好好規劃規劃。

從題主的描述中看,大媽的兒女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那麼老人大致也就五十上下的年齡,這個年齡在農村仍是全勞力,也就是這位大媽還可以利用她的技術好好賺錢。如無額外開支,不僅不用動用原有的15萬存款,每年估計還能再存點。等到真正要養老的時候,就遠不止這15萬了。

但是,如果大媽現在就打算收手不幹,開始養老了,那養老的時長還得有二三十年,取箇中間值25年計算,15萬存款平均下來就是每年花6000元,每月花500元,這其間子女肯定還會再給上一點,以農村老人的節儉,基本的生活還是能開銷的。但前提得是不生大病,沒有大額消費。

不管是多於15萬也好,還是正好15萬也好,大媽可以考慮一下,做些適當的理財。

比如相對較保險的,也是老人最為放心的銀行定期。 現在各大銀行的三年定期利率在2.75左右,農商銀行的會稍微高點。那麼15萬存款三年的利息為150000/100x2.75x3=12375,平均每年有4125元,每月有344元左右。在農村,平時大媽自己再種點糧,種點蔬菜,基本的生活是可以開支了。如果不動用利息的話,還可以和本金一起獲得更多的利息。當然這些都是在不生大病,沒有大筆開支的前提下。不過這種理財方式呢有個弊端,就是一定要到期才能取款,否則利息就按活期算。如果有可能隨時要用到這筆存款的,那就可以考慮用支付寶中的餘額寶,近幾日的利率是2.88,和銀行三年期差不多,但勝在隨存隨取。不過現在一個帳戶只能限存10萬,如果大媽不會操作,也可以讓子女代勞。還有其它的類似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考慮。

很明顯,這麼算下來的話,如果只用15萬養老,也僅夠基本的生活開支,生活還是無法足夠安逸的。當然,大媽還有一雙子女,到了晚年,他們也會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的。


陌上花開且緩歸


農村老人有十五萬存款,夠不夠養老生活呢?

在農村老兩口供著一兒一女讀完大學,還有十五萬養老存款確實很厲害!但世上的事情,都是有變數的,十五萬存款不能絕對的說夠養老,也不可絕對的說不夠養老!

十五萬存款按照正常來說對於老兩口在農村自己吃吃喝喝肯定是夠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老兩口是種植能手,蔬菜方面可以自給自足,偶爾想吃大魚大肉也不是不可以買一點嘛,因為豬肉,雞肉等也不是很貴的,最重要是老一輩人經歷過艱苦生活,懂得不浪費,省吃儉用!所以說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十五萬存款足夠養老!

而如果老兩口身體不好或者有一個身體不好的,時常要去醫院,那十五萬存款只能用“毛毛雨”來形容。原因很簡單,醫院的住院費很貴,醫藥費很貴。我的一個朋友的父親,身體得的病不算什麼大毛病,但是小毛病不斷,一年下來給醫院“投資”就需要一萬元以上!所以說如果老兩口準備十五萬存款養老,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是完全夠用的!如果身體不太好,需要思考是否夠用,沒辦法,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九零後果園


農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民風純樸,鄰里和諧,糧食和蔬菜新鮮無汙染,種種菜,養養蠶,住著三層樓房,親朋鄰居,話話家常,頤養天年,此一福也。

農村有十五萬元存款,有醫保、社保和老年補貼,生活幸福圓滿,萬一有個病有個災,有醫保和社保,無憂無慮,此二福也。

農村兒女雙全,又是農村飛出的金鳳凰,雙雙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光耀門庭,圓滿完成使命。傳宗接代有人,兒女孝純。此三福也。

又有養蠶技能,一定是個養蠶的能人,能供給一雙兒女大學畢業,還能存款十五萬,就不是一個一般的養蠶能手,一技在身,受人尊敬,此四福也。

多少城裡人希望回農村養老,在農村蓋座房,種菜養雞,成了夢想,你生養在夢一樣的地方,此五福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