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省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方言區:冀魯方言區、中原方言區、膠遼方言區

山東17地市的方言各有特點

  • 濟南

濟南話特點:豪爽快直,日常語言交流當然也坦誠相見、毫無戒備之心,所以無需轉彎抹角;而且唯恐詞不達意,所以每個音節都發成重音。

麼——指什麼。“你幹麼?”

崩沒根——吹牛的意思。( beng mu gen er)

將將的——剛剛的

老師兒,你這個衣服槓賽來!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青島

青島話特徵是舌音比較重,常常把「th」音加在「sh」、「x」、「s」上。要把普通話轉成了青島話,只需把普通話的聲調改一改,把第四聲保持不變。說青島話的竅門,就8個字:“一三互換,二四歸四”。

青島小哥的最大特點就是

無時無刻都在說著青島話

青島話是小哥們的靈魂

這點很重要

他們的青島話是混合在血液裡的:

一般回答別人不用『恩』而用『昂』

感慨時不說『我靠』而說『我暈』

罵人時候不說『傻』而說『彪』

有趣的是

彪的最高級不是『大彪子』而是『半彪子』

體現了青島話高深的語境。

普通話?不會,根本不會說

硬說普通話的青島小哥氣質會突然弱下來

殺氣全無

這時他們的口音有一個專業術語『青普』

(青島普通話)

更不要讓他們說英語

黃曉明的『鬧太套』

黃子韜的『狗帶』

都是青島小哥被命運逼著說英文導致的惡果

喝啤酒 hā pǐ jiū

狹窄—— 窄(zhei)吧(輕聲)

傻——彪、嘲、半仙、愚

小嫚兒,嫩可真稀罕銀!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煙臺

煙臺話常見通用規律:有三個聲調:陽平、上聲、去聲;沒有捲舌音,zh、ch、sh、r分別被j、q、s、y代替,句末的“兒”字通常發“了(le輕聲)”的音。

知道——jī道

吃飯——qǐ飯

說話——suǒ話

認識——yìnxi

別(bái)看我輸(xǖ)了,其實我是在樣福你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濰坊

正如廣東、福建一帶的方言一樣,濰坊方言也是大多來源於古代漢語。但濰坊方言有著自己的特色。比如合音詞:

張勃= 就這樣吧

娘不行= 那不可以

白老人=不要騙人

勤哪裡鼓搗了些這個個來啊?一大些都是胡咧咧!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淄博

淄博方言與濟南方言發音大致相同,但帶有淄博地區的地方性用詞。並且淄博市下轄各區縣之間所用方言所發聲調,也存在明顯差異,淄博方言以淄川、博山方言和臨淄方言最具有代表性和特色。

唉吆佛——疼(語氣詞)

迂闊——舒服

棒(槌)子——玉米

杌札子——板凳

不雜——用於話尾,無實際意義(例:你吃不雜?=你怎麼不吃?)

俺愛你剛石節烈!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濟寧

濟寧方言是古代魯國方言的發展,古代魯國的領土,大多全在濟寧,而廣義的山東方言是齊魯方言融合與沿海膠州等的在融合,所以魯南方言和山東魯西方言還是有些區別。

濟寧話最大的特點是不分平翹舌

zh、ch、sh、r作聲母一律念平舌音

昂囊人(討厭人)

傍黑——傍晚

白吵了——不要鬧了

倍兒倍兒哩——好

扁食(水餃和餛飩)

兒滴白,都買完了你再說,就這吧,白羅羅了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臨沂

臨沂由於處於膠遼官話、冀魯官話與中原官話的交界地帶,方言特點非常突出。輕聲音節的方言特點尤為明顯。

得意忘形——恣的不行

身心舒泰——福毯

你揍轟麼地?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東營

東營方言大致可分為利津話、廣饒話、沾化話、壽光話、魯西話等5個主要類型,其中利津話和廣饒話又可再區分為利 南、利北與廣南、廣北等幾個小類。

沒有——木有;木界

想想——辛斯辛斯

鄰居——臨事界

維修——扎過

前天——前子

夜來後航,俺睡冒裝了,就從炕上顧秋起來,屋裡區黑,目注意,一下被一個霧子拌了一腳,疼社咧!

  • 泰安

泰安真正保留了古齊文化和古魯文化的大部精髓,也就是齊魯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表現在語言上說泰安話是最有代表性的山東話一點也不過分。山東話裡的實在味兒和人情味兒,在泰安話裡表露的可以說是淋漓盡致。

後背叫“後脊娘”

額頭叫“爺倆蓋”

膝蓋叫“哥拉拜”

脖子叫“勃梗子”

蚯蚓叫“涕流船”

你別窮木亂,你再木亂我揍你!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威海

威海話幾乎將所有的第一聲(陰平,“ˉ”)發音做第四聲(去聲,“ˋ”),例如威海(wèi hǎi)、山東(shàn dòng)、中國(zhòng guǒ)威海話將r音發作y音,例如將“肉”讀作“油”,將“日子”讀作“椅子”。

dei ——dui“對”

den ——dun“蹲”

dan——duan“段”

tei——腿

聶個小閨女長得蔥勁蔥勁的,真當宜,真代親!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德州

德州地處魯、冀兩省交界處,地近京、津,語言就接近這些地方語言,有的說德州話是天津話,有的說是北京話,卻一點也沒有山東味。

德州話不能算太土,比起山東內地的濟南話、魯南話、膠東話、淄博話、濰坊話、章丘話耒,德州話是最接近普通話的了,無論是南方人、北方人,基本都能聽懂德州話。只不過有些詞、語,德州地方味太濃,有些地方特色,讓人不知所云。

二思——拿不定主意

筆——bei

色——德州讀顏“shai”

槓——很的意思。槓好、槓壞、槓孬。

夜來哄航你氣奏嘛藍?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聊城

聊城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主要是聲母(主要是z、c、s、zh、ch、sh)和聲調的差異。

蓋裡(gài li)——被子

“一把棍兒”就是一段的意思

膝蓋叫“哥樂百”,額頭叫“也樂蓋”

哈哈,你咋叫他給燻住了?

  • 菏澤

菏澤屬魯豫蘇皖四省交界,其方言屬北方方言中原官話兗菏片。

菏澤方言讀詞語,如最後一個字大多會讀成“子”音,菏澤方言讀句子,如裡面有“的”,大多會讀成“lēi”或“lāi”如“美麗的(lēi)牡丹”。

拂曉——清起來

下午——恆恆(hèng)

傍晚——傍黑

昨天——夜門

夜門橫橫(yē天honghang),俺上到街行(hāng),一個熊孩的,騎嘍個破洋車的,一傢伙奏對(duī)俺身行啦,非(摔)類(的)俺胳拉拜(膝蓋)的疼,汗褂的也撂啦!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濱州

冀魯官話是除東北官話外,與北京官話最為接近的官話。主要特徵是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去聲。

後天後置 (後日)

大後天——外後日

幹什麼-------祖啥

不知道-------知不道

晌玩頭了,肚子怪飢困!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 棗莊

棗莊方言在諾大的北方方言區裡並不另類,大同小異。但它特有的成語、歇後語、形容詞、倒裝句和聲調改變則意思和用途都改變的特點獨樹一幟。

棗莊方言幽默風趣,看似易學,但有些虛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奏嗎起——幹什麼去

黢黑——很黑

個氣——吵架

你快呼地——你趕緊

內鼓搗地還不孬來!

  • 日照

日照的方言大約成熟於遠古的東夷文化,相較於普通話可能有點土氣,但細細品來,卻又別有滋味。因此,初到日照旅遊,有時候會聽得一頭霧水。

日照——一照

我爸爸——南大大

很冷——扎估涼

喝水——哈水

你——嫩

我恣地了不滴了!

  • 萊蕪

萊蕪受鄰近地區影響較重。北部、東北部邊緣地帶接近博山、章丘方言,西部、西南部邊緣地帶接近泰安方言,惟中部、南部及西北部、東南部是比較標準的萊蕪方言。“子”在萊蕪方言中的用法有著比較強的代表性。

棒槌子——玉米

撥拉蓋、格拉拜——膝蓋

把棍子——木棍

山東話之十里不同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