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子”的詞人溫庭筠,職場翻船,一敗塗地……

溫庭筠,晚唐時期的極其著名的詩人、詞人。天分極高,且才思敏捷,他淵博的學識,在當時就已經與李商隱和韋莊齊名,他留給後人的精品詩作達三百餘首。

溫庭筠的作品華麗精緻,言辭洗練, 在中國詞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他的代表作《商山早行》《望江南·梳洗罷》等中的佳句流傳千年,被後人津津樂道,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過盡千帆皆不是”。

“直腸子”的詞人溫庭筠,職場翻船,一敗塗地……

●商山早行

唐代: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但他也被自己的才情所累,能輕巧嫻熟的駕馭文字,但卻無法駕馭自己的性情。因為他過於言辭高調,恃才不羈,因而積怨不淺,最終結局不堪。他的故事出自《唐才子傳·溫庭筠傳》。

溫庭筠在少年時期便已是才華出眾了,他能不費力氣,在很短的時間內寫成數萬字的文章。他只要把手交叉著調弄八次,一首聲情並茂的七律詩便出來了。但他卻非常放浪,替人考場答卷,經常喝酒賭博。

“直腸子”的詞人溫庭筠,職場翻船,一敗塗地……

有一次溫庭筠深夜酒醉後回家的路上,被巡邏的兵丁打了耳光,連牙都打掉了。他將這件事告訴了相國公令狐陶,令狐陶並未處置兵丁,這讓溫庭筠很不高興。但溫庭筠還是經常出入令狐館中,令狐家對他的待遇相當優厚。

當時唐宣宗喜歡《菩薩蠻》,令狐陶知道溫庭筠不凡的本事,就請溫庭筠替自己填《菩薩蠻》,並千般囑咐溫庭筠千萬不要洩漏出去,而溫庭筠卻不守信用,還是給張揚了出去,令狐陶知道後非常不滿。

溫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寡學,一次皇上宣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令狐對不出來,溫庭筠脫口說出“玉條脫”來對,宣宗高興的給了他賞賜。

令狐陶不知道“玉條脫”怎麼對出來的,就問溫庭筠。溫庭筠說這三個字出自《南華經》,還說,《南華經》並非僻書,相國公應該也抽出點時間,多看看才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令狐陶以為,你這言外之意是說我不愛讀書唄。後來溫庭筠又經常譏諷令狐陶不學無術。令狐陶知道這些,更加恨他。

“直腸子”的詞人溫庭筠,職場翻船,一敗塗地……

還有一次,某日,溫庭筠在一個旅館裡遇上了喜歡微服出行的宣宗,溫庭筠並不認識宣宗,出語無禮傲慢,用極不尊重的戲謔口吻問宣宗:“您不就是當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

宣宗說不是,溫又繼續問:“那麼,您莫非就是那些縣尉之類的人吧?”對溫庭筠提到的這些小官職,宣宗說:“都不是!”

回到宮後,宣宗越想越不痛快,就讓宰相把溫庭筠貶到了方城真的當了縣尉。

而溫庭筠得罪過的令狐陶,也向皇上說溫庭筠有才無德,徒負其名,不能重用,這一番話無疑是對溫庭筠的雪上加霜。也是後來傳言溫庭筠品行不好的一個原因。

臨賦命前,詩友都來送行,都對溫庭筠的遭遇嘆息,詩人紀唐夫的七律詩寫有:

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

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且盡綠醹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溫庭筠曾後悔莫及地寫道:“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但這次被貶之後,溫庭筠一直官運不暢,最終抑鬱而終。溫庭筠一路敗北, 徹底毀了自己的前程,真是一敗塗地。

“直腸子”的詞人溫庭筠,職場翻船,一敗塗地……

溫庭筠如果不那麼作,按下面的四點做人做事,也就不會下場那麼慘了。

第一,凡事要記得尊重別人。無論高官名爵、市井小民,乃至乞丐,都要以禮相待,不是每個人都胸懷寬廣。

第二,不要信口雌黃,口無遮攔,譏諷挖苦別人。你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麼來路,會不會找你的後賬。

第三,講話要因人因時因地適宜才好。有些話要分場合分對象來說,拿捏不準的時候,就少說話,一邊待著去。

第四,謙虛做人,低調不張揚,看透不說透。絕不能恃才不羈,居高臨下,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本事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