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的數碼產品可以多到什麼程度?

ZREASON


這問題就好比在問“女生的衣服可以多到什麼程度”。對於大部分的男生而已,衣服可以隨便些,吃的可以隨便些,住的可以隨便些,但數碼不能少!我個人也算半個數碼密,每年在數碼上開銷不少,以下就來說說我5年來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數碼產品吧。

耳機3四個,分別是森海hd429、森海IE80、鐵三角em7x、索尼1000m3,有人問我,買那麼多耳機幹嘛?不都能聽音樂,如果質疑我的是陌生人,我現在微微一下,如果是鐵哥們,選擇吧耳機借給他聽一個月,我兩哥們就是這麼給我拖下水的。



電腦我有三臺,臺式機+筆記本+surface,原計劃臺式機打遊戲用,結果最近不忘大型遊戲了,所以吃灰2年了,本來計劃中沒有surface,但我的確想要一個Windows平板好多年了,再加上最近越來越覺得揹著筆記本到處走真的好重,所以就一狠心買了

不知還有多少人還記得曾經三星的note7?對,就是人稱“炸彈7”的那個,當初我聽說這手機要全球召回,我立馬買了好幾部,如今剩下最後一部捨不得退,畢竟拿出去不怕有人和我撞機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飛天夢吧?其實我也有,但我畢竟沒有羽毛,所以我選擇讓“我的眼睛”起飛,所以我買了這臺大疆御Pro,可摺疊,帶著他走遍千山萬水,看遍天上地下


其實錢就是用來花的,女生買衣服買化妝品,我們男生買數碼也無可厚非,活在當下,買自己喜歡的,在有生之年不留遺憾,不多說了,我去搬磚賺錢了(T▽T)


颱風後的蜻蜓


我也超喜歡電子產品,吃喝都沒怎麼管,但是一定會要買,就算家裡有,還是忍不住的想買。

手機一年不到就換,現在連續三年用的第四個手機了,還沒用五個月又想買新款了,女朋友一直沒談,反而一點不急。



記得十二年前吧。那時剛工作穩定了,迫不及待的出來租房,就為了買電腦(第一臺電腦花了我一個半月工資)拉網線,出了上班,天天在家玩電腦,那個興奮勁,現在十幾年過去了還是沒減!

結果剛一年,租房處被盜,把我的臺式電腦抗走了(熟人作案,後來知道了,也沒去計較了),然後第二天就直接去電腦城搬了一臺回來。

因為喜歡,所以也常常去研究,所以現在都可以維修電腦,組裝電腦沒什麼問題。

後來換工作,去別的城市,臺式電腦沒法搬,就放老家了。那份工作一上班沒幾天,沒電腦玩,咋辦?直接又網上下單買了一臺神州筆記本,加一臺平板,那時很少人網購這種貴的電子產品呢!我就敢,現在那臺筆記本還在用,很卡了,平板在家的堆灰去了!



近幾年只能手機出現,又不得了了。一年不到就換,不同的品牌換著買,不買太貴,夠用就行。電腦倒是玩的少了,但沒手機,沒電腦是活不下去的,反正我這幾年買的電子產品多了!



臺式電腦兩臺,筆記本兩臺,手機從最初的功能機到現在的智能機,用了有十二三臺了吧!



你們說我是不是骨灰級玩家了?


怪蜀黍的柔情


我是女生,喜歡衣服包包鞋子化妝品香水口紅,也喜歡數碼產品。

1,第一個自己爭取到的數碼產品是諾基亞5320,高三畢業買的第一款智能手機,09年我爸帶著我去沃爾瑪買的,大約1400元😻

(已經找不到自己的照片了,網上找了一個,底下其他的大部分有照片)

2,第一臺電腦是大一買的,那時候沒錢買的宏基的超級低端機2799,用到大學畢業,期間玩了跑跑卡丁車,植物大戰殭屍等遊戲,看了好多高中沒有機會看的連續劇,一直用到大學畢業。似乎沒有拍過照片,也不記得是哪款型號了。

3,大二的時候買了一個三星的數碼相機,算是正式入手的第三樣數碼產品,當時這個像素800W的數碼相機可是香的不得了,伴隨我去了烏鎮,桂林,北海,蘇州,杭州哈哈~~還記得當時烏鎮的夜景好美,可惜相機不給力,拍出來黑乎乎的。好像這個相機也沒有照片,就是一個黑色的卡片機,大約1000RMB。

4,這期間安卓開始流行起來,買了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手機,就是摩托羅拉ME525,真香~~這部手機應該是我換手機生涯裡,最物盡其用的一款了,玩了好多好多遊戲,水果殺啊,泡泡龍,那時候流行的都玩了個遍。最後手機用的好卡好卡哈哈,大約1700RMB。

5,後來IPAD MINI出來了,天天看測評看的內心騷動,但是那會錢也不多,淘寶了一個港版的,黑色最低配,大約3000塊,也算是最物盡其用的一款平板把,玩了好多遊戲,神廟逃亡,大掌門,保衛蘿蔔什麼的~~後來出來iPad air2,就把這個走鹹魚賣了。那就順便說ipad air2吧,考研前買的,也是看各種評測,忍不住香了一個,買的白色的64Gwifi版,港版,大約3500-4000RMB吧。這個平板,說實話就沒怎麼用了,也就迷了幾天,用的最多的也就顯示器的功能。

6,然後是換了個蘋果手機,買的5c,也是沒什麼錢,就退而求其次買的港版最低配,換掉了那個卡的不行的ME525,不過這個手機也沒怎麼用吧,基本就是功能機的使用模式,用了差不多一年,後來出了ip6plus,看測評沒忍住,又香了一個,也是沒什麼錢,把5c走鹹魚出了買了個港版6plus,將近6000RMB,黑色的16G的,也沒怎麼用,幾天就失去新鮮感了,也就拍照還不錯,遊戲都沒怎麼玩,用了不到一年,給我媽用了。自己換了個華為V8,這個手機那是可著勁用的,什麼王者農藥,吃雞啊啥的,還摔了一次屏幕,心疼的花了600換了個,最後又摔壞了。

7,大概是大三的時候,換掉了卡片機,買了個單反,佳能600d,大約4000多rmb,狗頭,後來自己買了個小痰盂。香了一兩年把,陪伴我去大理、香格里拉好些地方~後來手機攝像頭越來越好,它就開始吃灰了。

(隔壁應該是我的那個老筆記本,哈哈)

8,考研期間換了臺電腦,惠普的DV4,這臺電腦估計買坑了,在電腦城買的,3500左右rmb,買回來就很卡,不知道是不是WIN8系統的緣故,也沒怎麼打遊戲,最多看電視劇,學習,用了不到三年,研三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換了個蘋果筆記本air,乞丐版的,大約6000rmb,挺香,一點也不卡,續航很久,很適合泡圖書館,現在還在用著。

9,考研期間還買了個KINDLE,899,算是最物盡其用的第一款KINDL吧,看了很多書,後來研究生畢業給我爸了,就沒時間看書了。萬萬沒想到,去年KINDLE居然出新款了,沒忍住又香了一個,哈哈,958,屏幕終於不是凹進去的了,但是由於工作很忙,用的很少很少。

10,研三上學期,ipx出來了,看測評香的不行,恰好那會剛發了獎學金,買了個國行頂配,9688RMB,就香了不到3天,當功能機般使用,第二年的6月份又買了個榮耀V10,IPX就徹底淪為備用機了,不得不說榮耀V10便宜又好用,就是老殺後臺,天天王者農藥,話說有沒有大神帶飛啊,我安卓微信區。

11,上班期間由於工作性質,總是要出差用電腦,感覺蘋果太重了, 於是買了個華為的M5,有電腦模式,我主要用EXCEL和WORD寫新聞等等,很好用,香,大約3800RMB。非常便攜,續航也不錯,主要辦公用的,遊戲沒玩過。

12,3月份剛離職,買了個GO PRO準備出去玩的時候用,加所有配件大約3500rmb。還沒用過目前,最近剛去拔了智齒,天天在家躺著養傷,睡著的那種水平阻生智齒,狠狠切了一刀,~~~

(放在外面的,懶得去拿來拍照了,牙洞疼~~)

13,閒在家裡沒事幹的同時,天天看數碼頻道,沒忍住,香了一個華碩飛行堡壘6,i71060的,7699,用了十多天了,沒有墜機,散熱可以把,玩了GTA5,60多度,波西亞時光70多度,其他的雙點醫院50多度,隱形50多度,天名40多度,神界原罪2 70多度,都是最高畫質,就波西亞不是,波西亞開的倒數第三個好的畫質,有一絲卡頓過幾次,話說這個遊戲真吃配置啊。

14,說完大件說小件,買過一個JBL的音響,一個天貓精靈,都還不錯,鼠標鍵盤我沒興趣,就買了一個小米的鼠標,女孩子用可以,男生應該覺得太小了。還有華為的手環2,每天記錄睡眠的,還有一個好處是微信提醒,上班的時候區分老闆找還是群垃圾消息很管用,哈哈~~耳機也沒興趣,就一個小米的藍牙耳機。

今天正在香什麼,P30PRO,哈哈~~應該不會買,沒工作麼錢啊哈哈哈~~











粉紅結聯盟


衣服可以隨便,吃的可以隨便,但是數碼產品絕對不能隨便。

我本身也是一位數碼迷,再加上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工地搬磚狗)。每個月的工資除去必要的開銷和強制儲蓄。很大一部分都用來購買數碼產品。

以下就是我這兩年敗家的數碼產品,

18年五月份購入的iPad2018,和Apple pencil。


iPad主要用來看網課,沒怎麼玩過遊戲,對我來說128G足以滿足日常需要。apple pencil買回來基本沒怎麼用過,一直在吃灰,如果不是繪畫或者做設計,真的不推薦,買回來就後悔。

兩個藍牙耳機,一個是JBL和安德瑪的聯名款,一個是爛大街的AirPods。一個是獎勵自己通過了建造師的考試,一個是獎勵自己通過了岩土的考試。

手機是iPhone7,用了快兩年了,除了電池不太好,運行依舊很流暢。

iPod touch6,本來買回來是為了聽喜馬拉雅,後來用的頻率越來越低,無奈之下,變成了鬧鐘。

Kindle,998帶背光的那款,買了快三年了,剛開始確實看了不少書,後來使用的頻率越來愈低,不過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總會打開看二十分鐘。


淘寶上面買了兩年的推送服務,總體來說還可以,市面上熱銷書都能找到。



無論怎樣,生活總是自己的。活在當下,便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最後,希望本命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南虢之南


數碼電子產品已經成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畢竟他們已經多到數不勝數,除了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方便的生活以外,在一些娛樂項目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這裡面最能夠引起注意的,包括手機平板在內的一些數碼產品。

對於我個人而言,身邊的數碼產品確實不在少數,常見的手機平板電腦,包括一些其他周邊的遊戲設備,畢竟每個男生對於這些產品都有著深深的喜愛。

1.作為一個男生對於數碼產品的喜愛,不亞於女生他們所使用的化妝品,看到他們的那些瓶瓶罐罐,那麼男生對於這些電子類的產品,沒有10個8個的怎麼可能呢?

2.雖然手機平板電腦是平時當中不可缺少的,對於喜歡打遊戲的人來講,一些打遊戲的周邊裝備,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體驗,所以這一類的數碼產品會更多。

3.但是如果涉及到工作當中的一些東西,應該就是比較少了,只要有一臺筆記本電腦,都可以很好的完成我們日常當中的一些工作,所以我們考慮的角度不同,所涉及到的東西也就有了差別。

雖然男生們對於數碼產品有著特別喜愛的一面,每個人的周邊設備也都不在少數,除了那些比較貴重的物品以外,小到電子手錶,大到一些高精密數碼產品,每個人加起來誰沒有個10個8個的呢?


冀中老男孩


首先說一句;男生對電子產品的喜歡好比女性對絲襪的鐘愛一樣。

我記得是兩三年前上大學時期對電子產品產生了興趣,而且就像毒癮一樣很難戒掉....

當時大學的第一部智能手機是諾基亞被微軟收購後的新品牌手機Lumia,型號就忘記了,但是被windsphone給驚訝到了,基本不會卡頓,對比當時的小米3和三星Galaxy來說這流暢度確實不錯了,其實沒有買iPhone5的原因是...窮。對,因為當時iPhone確實太火爆了,記得的朋友基本上知道大陸是非首發的,一直持續到iPhone6s才是首發。

第二部手機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樂視1s,其實說小米是價格屠夫,或者zuk是性價比之王,倒不如說是當年的樂視,用著當年最好的高通旗艦芯片,賣最低的價格,雖然當時宣傳的是無邊框,結果兩邊都是厚厚的黑邊。但是並不影響它顏值高,四四方方,很是陽剛。哪像現在的手機為了追求握感把手機設計的.....不說了,怕被人罵。

同年買了個ipad4,其實說實話,蘋果的機器真的不能升級,一升級幾代就卡的不行,但是ipad真的讓我見識到什麼叫屏幕(當時沒用過iPhone)那質感,我覺得比現在的oled屏幕更加舒適,一般也就用來看看電影,玩玩遊戲,興致來了就打開app聽網絡課程。後來升級到10的系統就卡的不行了,賣了....有點無情.

第三部手機就是iPhone6plus,嗯,當時蘋果的屏幕是真的比國產機器要好(三星旗艦機沒用過,不做評價,至於為什麼不用,就不多解釋了)ios系統也是流暢的不行,當初的華為和小米雖然總是對錶iPhone,實話實說當年的iPhone確實要比國產手機流暢。

第四部手機是iPhone7plus,當時覺得3Dtouch是真的神奇,這種交互設計真的第一次見,而且最重要的是7plus第一次用3g的運行內存,講真的,那部手機用到去年十月份才捨得淘汰,真的是流暢,那怕是升級到11系統也是流暢的不行,基本上沒卡過,就是外觀和電池不行了,沒法用了,才淘汰的,就算是這樣去年在閒魚上還是賣了2800,嗯,掉價不算嚴重吧。(畢竟是用智能機開始最喜歡的一部手機)

第五部手機,小米8,不管別人怎麼評價小米或者說小米抄襲iPhonex,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小米的手勢是最人性化,最好用的,那怕是現在的iPhonexs和max,都沒有小米的手勢好用,好用到什麼地步呢?就是無論你用那個手機都會說一句“怎麼不能左右滑動返回?”就到了這痴迷好玩的地步。當然,有一點值得說的是,小米的系統,大愛!人性化,缺點是廣告多(別打我,實話)而且輕薄,續航比我上部手機7p好太多了,當然蘋果續航一直是死穴。

第六部手機iPhonexr,嗯,女朋友手機壞了,我本來買給她的,她不喜歡720p的led屏幕,理所當然的拿走了我的米8(臉上不願意,其實內心蠻高興的)我就在用xr,好處是續航和小米8有的一比,屏幕看著沒有oled那麼刺眼,可以雙卡,(這裡要說一句,眼睛不好或者敏感的人最好用led,華為的榮耀v20就不錯)缺點也有,用慣了小米8,xr太重了,手勢沒那麼適應,儘管蘋果的手勢也不錯,和小米比起來還是不夠人性化。充電慢(沒買快充)但是我還是喜歡led屏幕啊。系統流暢度高一些,現在安卓也很流暢,但是沒有ios那種絲滑的感覺,安卓打開app速度快一點,ios遊戲體驗好一點。各有千秋吧。總的來說蘋果的創新能力我覺得比以前差遠了。

當然作為一個電子產品愛好者,其中也用過,榮耀、三星低端機,包括最新的iqoo也買過來玩了下,找不到喜歡的點就退貨了。那些手機都有各自的優點,用著不喜歡就給爸媽了。

愛好電子產品我覺得本質上是追求人類發展的一種體現,科技帶動經濟才是正確的方式。我理解的就是這樣,還有好多一些產品比較冷門的就不說了,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愛一些人一些事。有愛著的東西是一種經久的幸福!


心生能量


能用機械解決的絕不用手!刷牙有電動牙刷,洗臉有電動洗臉,剃鬚刀,電動修容筆,電動鼻毛筆,藍光潔牙器,家裡工作站筆記本,公司macbookpro,床上三星平板,兜裡note8和note5,手拿索尼黑磚播放器,b&o h3anc降噪耳機,電動鞋油鞋刷,光波滅蚊燈,加溼器,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床上單獨買了戴森手持吸塵器,按摩靠墊,電熱毯,甩脂機,腳按摩儀,空調,風扇,電動攪拌杯,便攜榨汁機,智能排插,天貓精靈,烘乾身體機,酸奶機,輔食機,智能體重秤,智能電飯煲,感應夜燈,無線充電底座。。。這就是我房間裡放眼可見的,說到底就是懶,懶,懶。😢😂


基本無罪


別說了 以前是單純喜歡手機,差不多一個星期買一臺。到現在已經停不下來了,差不多兩星期必買一臺。。。。。差不多20多臺手機只激活草草裝了app,就沒動過了,還有一小部分用了一個月就換了。最後要麼給親戚家的小朋友當禮物送了,要麼閒魚出了。。。一年手機要虧好幾w

統一回復一下,閒魚號沒啥好掛的,機器也都是閒魚平均價出掉,不存在低價賤賣。。

蘋果一年也就出一代,不會買超過兩個,安卓是真的燒錢,貶值還快,所以基本上能入乞丐版就入乞丐版,反正內存大部分用不到32個g,二手摺價也稍微較小,有些上代旗艦或者冷門機型我也會選擇二手,價格便宜,畢竟一手二手摺價多,二手三手摺價少(手動滑稽)。以前想著手機天天用,怎麼也都得買最好的,現在想想啥都過得去,反正不打遊戲660都很流暢

最近都在儘量剋制著,能少買一點就少買一點,很多機型定位都有重疊,所以下單前還是得三思,能一個巴掌打醒自己 呼就完事了。


大魏核心袁本初00


大學男生,搞對象,一個月1500生活費。異地戀,女朋友在上海,高鐵來回400,去了吃飯出去玩400,每個月吃飯零食洗澡打水700。一分錢不多,買褲子買衣服都沒錢買,也不想和家裡要,只能自己發發傳單,省飯錢。也想買點數碼產品,也羨慕人家穿潮牌,可惜,人確實有差距,只能買些高仿逗逗自己。還總被女朋友嘲笑,穿的土,不懂打扮。唉~好想像那些富二代一樣,不用這麼努力,就能過得舒舒服服的,換女朋友如換衣服,社會貧富差距這麼大,也沒人在乎,唉~


一枝獨立彩雲間


男生喜歡電子產品,還是源於愛玩吧,因為它們新奇。

我小時候物質匱乏,不過很幸運,這份幸運來自兩位親人。

一位是父親,他在氣象局工作,同時兼職單位的司機。氣象局裡有很多觀測天氣的工具,都是很精密的儀器,機械美感十足。汽車上也有很多小零件。爸爸會帶些損壞的零件給我,那時最喜歡的是小電機和一個里程計數器。小電機和小燈泡串聯,接上電池,有種自己製造機器的滿足感。以前汽車的里程錶是機械的,一圈圈轉動記錄里程,複雜的結構很耐玩。

另一位是姥爺,他是機械能手。我不敢參與他的工作,但是可以跟在後邊看。他會自己拆手錶清洗上油,是個老上海表,看他把那些齒輪零件拿出來,洗掉黑汙漬,那一堆零件擺得整整齊齊,再一個個按照工作邏輯裝進去,最後滴滴答答又走起來,莫名的覺得超級舒爽。至於大一點的鐘,就沒那麼有意思的感覺。

他還修汽車,老式大解放,把發動機拆出來,零件全拆出來,用汽油洗,找損壞的零件,換上去,再組裝起來。也許是因為看過這個,初中學物理講到發動機衝程的時候特別好理解。修車我只看過一次全程,他來鎮裡我家住,媽媽買了方便麵下給他吃,因為姥爺有個怪習慣,不吃雞肉,所以媽媽把印著雞湯方便麵的塑料皮藏起來,我當時還誤會媽媽不給我吃。

姥爺買了一組汽車電瓶,和變壓器,電壓表什麼的組裝起來,有電的時候充電,村子裡停電了,就他家有電燈亮著!在其他小夥伴面前,姥爺很nb。

他還有個怪習慣,就是喜歡睡高枕頭,他的枕頭是姥姥特別給她縫的,截面正方形長條,塞的滿滿的,睡覺時他下巴會碰到脖子根這裡。還長期睡在最熱的炕頭。在我眼裡,他就是很神。

今年他九十,是個幸福的老頭。

這些,讓我對精密的小玩意很著迷,也許是本來就著迷,這些東西滿足了我。後來慢慢長大,有時也偷偷拆些東西,比如單卡錄音機,還好拆完了裝回去還能工作,最慘的一次是拆了媽媽的表裝不回去了。

那時,心裡的電子之神,就是Sony。雖然在很長時間裡並沒收真正擁有過Sony的產品,從朋友親戚那裡見到的每一樣Sony的東西,無不精緻,無不機械感十足。

至於現在心裡的數碼之神,是Apple。不解釋了。

工作後有了財力,不斷的滿足著自己的數碼夢,因為這些東西富含新奇,有意思。

一個原則是,寧缺毋濫,高品質的產品,耐玩,耐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