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高考選科賦分制有什麼看法?

軒轅境飛


新高考是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其中的關鍵涉及到選課和賦分規則,而這兩者又是密切相關的。


本人組織了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形成了針對不同省市的研究報告。在此,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對賦分制的理解。


賦分制


賦分制就是對高中學業等級考試課程按照等級計分,將考生的每門等級考試課程原始成績根據排序從高到低劃分為若干等級。參照正態分佈原則,約定各等級人數所佔的比例。依照相應的轉化法則,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其中的關鍵原因在於,由於不同學生選得課程不一樣,如果按照卷面分簡單累計作為高考總分的話,就可能由於不同課程考試難易程度的差異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而按照既定的賦分規則轉換以後,大家都用在相關課程考試中的相對位置進行衡量,極大地降低了這種不公平。


不同省市的賦分規則都各有差異,但招生計劃也是以省市為單位的,因此不會造成不同省市間的不公平。


但賦分規則對於選課以及以後的學習策略還是具有根本性影響的。


北京賦分原則


下圖為北京賦分原則。依據《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按照考生原始成績劃定A、B、C、D、E五等,分別佔各門課程考試人數的15%、40%、30%、14%和1%,在這五等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21級。


下圖列舉了幾種不同的卷面分賦分之後的等級分。


上海賦分原則


依據《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上海分為11個等級,每個等級差分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分值70分。


浙江賦分原則


依據《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浙江分為21個等級,每個等級差分為3分,起點賦分為40分,滿分分值為100分。


山東賦分原則


依據《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山東將每門等級考試課程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按照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天津賦分原則


依據《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天津每門課程成績由A、B、C、D、E五等,細化為21級。


各省賦分規則比較


下圖以北京、上海、山東為例,對它們的賦分原則進行對比。


從圖中可以看出,由於賦分規則的不同,不同省市相同位次的學生最終的等級分可能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學生的卷面分在全體考生中的位次都是30%,那麼他在不同省份的等級分如下圖所示。


上圖可見:相同位次的情況下,山東考生的等級分與北京、浙江、天津3個省份的考生相差10分以上。山東的賦分規則比較複雜,感興趣者可到七星導學平臺查閱相關研究報告。


該如何應對


首先,要深入瞭解本省的賦分規則。


其次,要客觀評估自己各門課程可能的賦分情況。這其中涉及到:一要評估針對相關課程,自己目前成績的位置,比自己成績好的和差的同學可能的選課情況;二要評估自己該課程在某分數上的區間位置;三要綜合考慮3門選課組合的整體的情況。


上圖為對北京學生的一門課程的評估情況,更系統的分析請參見七星導學相關研究報告。

再次,在選定課程之後,還要根據自己3門課程的相對位置合理安排在這3門課程以及語數外上的時間和精力分配,才能夠真正實現高考總分的最大化,相關策略在研究報告中有系統分析和詳細描述。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吐槽、抱怨都於事無補,安心研究規則,科學理性選擇才是上策。


特別提醒


七星導學所有相關研究及本答案涉及的各省市選課要求、賦分規則均來自於相關省市考試院。



1.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學生及家長,本答案所涉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商榷!

2. 所涉信息、圖表等內容歡迎大家轉載,但須註明出處,並明示原答主。

3. 答主保留對篡改本文內容及圖片,或對文中觀點進行歪曲性解讀等行為的法律訴訟權利。


孫文祥:雙博士後,教授,學術帶頭人,先後在國內外9所著名高校學習、從教,獲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勵12項,七星導學新高考選課、高考志願填報平臺創始人。


孫文祥教授說高考


選課不要有博弈心裡、要聽從內心的召喚。

上海6選3,有20種組合;浙江7選3,有35種組合。

為使不同科、不同組合的成績能夠對比、求和,就需要採用賦分制。

賦分制就是把選考同一科的學生按原始分由高到低排序,重新賦分。

在6科中物理最難,選考物理的以學霸為主,為避免賦分得低分中等生、差生很少有選物理的,這樣就使得選物理的學生比例較小。

為了保證大學理工科能完成招生計劃,保證國家高科技、高端製造後繼有人,各大學提出了選考要求,同時確定了物理的賦分基數,上海1.5萬,浙江6.5萬。

即使這樣的雙保險也沒能扭轉棄考物理現象,浙江現在高二、高三都只有約2.8萬同學選學物理,而浙江一本招生計劃需要招選考物理的考生約4萬人,屆時將有約1.2萬招生計劃分給沒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

以6.5萬的賦分基數計算,2.8萬人的最後一名是76分,而其它科賦分後的平均分都是70分。

現在看選考物理的那一小部分同學並沒有吃虧,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同學們選課不要有博弈的心裡,要聽從內心的召喚,學有興趣的學科、擅長的學科、將來做自已喜歡的工作,這樣更容易有創新和創造。

同學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選擇努力吧!


王學森高中物理


賦分制是為了平衡不同學科難度不同的舉措,這是很好的做法。我們都知道,理科難度比文科難度要大,物理是公認的最難科目,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學好,花同樣的精力,物理可能只能考50分,而歷史地理可能可以考80分,這種分數上的差距導致很多學生根本不敢選物理,因為太吃虧了!為了平衡這種關係,採用賦分制,也就是排位的辦法,那麼考到前10%的,不管是物理還是歷史,給的分數都是90分(這是假設情況,具體的分數由計算結婚確定的),那麼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平衡,物理考70分,通過賦分系統,可以和考到85分的歷史同樣的分數,那麼大家就沒那麼怕物理了。當然,賦分制也不是萬能的,學了之間不同難度現象還是存在的,選考難度大的科目學生總體上還是會吃虧一點,具體想選哪個科目,最關鍵的還是看興趣!


雪狼2017


那些應試教育培養出來考試機器,已然成了所謂的專家,目光短淺,鼠目寸光,完全看不到老一輩專家學者高考制度的優越性和不足,過分的理想主義,只會紙上談兵,缺乏最基本的常識,犯了錯了,又不知道改,還要往前衝,出問題了又出來用什麼以人為本,個性化培養等等高帽子來掩飾,真的是可笑至極,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知錯不改那就是誤國誤民,偽專家們,別痴人說夢了,走回正軌吧!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納入高考,其他要麼選考,要麼等級性考試,甚至學業水平考試都可以,別嚇折騰了!英語最好是等級考試,類似大學的四六級,不過高中可以多分幾個等級!這樣最好,亂搞些不切實際高大上的方案, 只會折騰人!


YYYYYYYYYY777


新改問題太多,3+3最垃圾,3+1+2好一丟丟,3+2+1又好一點點,但是都不是最佳方案,高考為什麼一定要湊齊不相干不可比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的3門課程呢?

賦分制看似精妙卻違背基本原則!問題在於理科科目可以賦分但文科科目不能賦分!

理科科目可以賦分,因為按原始成績排名優中選優無可厚非,多一分就是更優秀,因為沒有其他參考數據只能看分值。但是文科不能賦分啊,因為文科類課程不差就是好!文科課程答題和評卷主觀影響太大,政治歷史80分和85分什麼區別?是能力問題嗎?大家都考的很好的時候,比如都在80分以上,那麼前30%跟後30%能力上就有差別嗎?僅僅是學生多背一段話少背一段話的差別,或者評卷老師多抽一支菸少抽一支菸的區別。

高考選拔的正確標準是什麼?理科課程優中選優可以賦分,而文科課程不差就是好,成績90分哪怕他是最後一名也是可以的。比如物理100分政治90分但是政治排名倒數第一,你能說他不是一個優秀學生嗎?這樣的理科優秀文科不差的學生不正是我們最想要的人嗎!?


火狐520


高考選科賦分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現在的操作是不太成熟的,所以有人戲稱:新高考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一、實行賦分制是為了追求公平

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不用原始成績而用等級賦分呢?其實是為了公平!以北京大學為例,大家可以看看有些專業是選擇物理或者化學一門就可以報考。

那麼,問題就來了:假如物理和化學試題的難度不一樣怎麼辦?加入化學90分是高分,而物理考80分就是高分,那麼對於選擇物理的學生就肯定會吃虧了,這種情況下,就要實行等級賦分,讓選擇物理的同學競爭,選擇化學的學生競爭,然後根據位次,來實行賦分,這樣避免了因為題目難度不同而產生的分數差異,相對是公平的。

二、賦分制度帶來了新的不公平

但是,賦分制的卻帶來了新的不公平,那就是選科人數的多數帶來的不公平。因為新高考賦分,是按照分數和位次進行的等級賦分,那麼選科少的科目,學生很可能會吃虧。

以山東為例,比如選擇地理的有100萬人,那麼前3萬名為前3%,賦分91——100,即便他考了80分;而選擇物理的有50萬人,那麼前1.5萬是前3%,賦分91——100,這樣對選擇物理的學生是不是吃虧的?是不是意味著選擇人數越多的學科,“炮灰”越多?而選擇人數少的學科,即便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可能成為“炮灰”?這也許是有些喜歡物理,想學物理的同學不敢選擇物理的原因吧。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新高考就很難說成功,本來是從學生髮展角度出發,適應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最後還會讓步於功利性的選擇,至於浙江那種對於英語學科的臨時賦分,就更是鬧劇了,因為它嚴重挑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性!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獲得更多信息,歡迎一起來討論!


贏在高三


由於我做高考志願填報需要計算學生的省排名市排名,所以我認為賦分制有優勢也有劣勢,但是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於優勢劣勢,而在於新高考的選課模式。

我們知道新高考選課山東浙江上海都是3+3,這種選課模式必然導致24種選法最終高考成績無法統一核算。但是賦分制就很好的解決了高考成績的統一核算對比。方便了大學招生對於分數和專業的確定。

如果不用賦分制,那大學選學生難,學生報大學更是難上加難!

全國兩千多所學校,目前文理兩種選專業都分不清楚,更別提如果3+3算不清楚分數線的時候的情況了!

也就是說賦分制從根本上解決了新高考產生的劃線的尷尬問題。

您有任何不懂可以繼續追問





大學通668


目前除了自主選科的選法,“賦分制”也是高考改革中的一大熱點了。從各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來看都採取了賦分制的辦法,這應該是大勢所趨。

賦分制是一把雙刃劍

賦分制的產生是為了使自主選科的各科組合之間的成績可以進行對比。但目前由於高校的“大學專業選科要求”並沒有統一,一流學校二流學校末流學校之間的選科要求相差較大。不限選科的專業也比較多,這就導致了大家對“賦分制”的討論。

賦分制是相對公平的

高考採用按省份統一劃線統一錄取的規則,那麼必須要使各科之間的分數可以進行比較。賦分制可以說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目前爭議比較大的就是在於“物理”學科,浙江省的前幾屆出現了“優等生考高分賦低分”的現象。那麼目前通過最低保障基礎可以適當的緩解此現場。

做好生涯規劃最重要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目前上個本科已經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從而此次高考改革要做的就是將高等教育從普及推進到精英教育。大文大理的高考模式下,10個學生9個偏科。偏科是非常影響學習積極性的,而自主選科可以最大化的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在各位家長學生了解新高考政策的同時,更需要了解考生想要學什麼,適合學什麼?這也是高中生涯規劃的最終要求。

  1. 高一的時候明確自己的大學專業方向(8-10個專業)

  2. 參照大學專業選科要求,選定選科組合

  3. 通過高二高三學習,進一步的瞭解相關專業

  4. 志願填報確定自己最終想要填報的大學專業

新高考是挑戰更是機遇

新高考方案在不斷的完善中,對於廣大考生來講是挑戰更是機遇。目前的困難出了方案的本身,更多是來自於學校新高考的管理適應性。作為家長應當多一些理解,來引導孩子進行生涯規劃。

  1. 去抱怨高考改革不如多與孩子溝通職業與未來

  2. 做一個“新高考”時期的家長,而不再一味的管教

  3. 讓孩子多一些接觸社會的機會,瞭解更多的信息


  4. 除了學習,潛力的發掘,能力的培養更重要。

新高考不僅僅從高中開始,初中開始就可以做針對性的瞭解與對孩子的培養。


您的點贊+關注是我們持續服務的驅動力!

新高考生涯規劃、自主選科、志願填報、大學專業選擇測評,歡迎關注“五一生涯張老師”,更多問題歡迎評價與私信交流!


張老師生涯課堂


賦分制:信度與效度的雙重挑戰

賦分製作為選科考試與總分錄取的條件下,不得不採取的計分方式,在推行上也面臨信度和效度的雙重質疑。一則,賦分是否真正做到公平,二則,賦分能否有效選拔學生?

1. 賦分制的公平性爭議

毋庸置疑,賦分制的初衷在於消除分科考試的難度差異,但正如前文所言,是否能夠做到本身難以評判,其次還受到各科歷次參考基數的影響。

賦分制的另一個公平性隱憂在於,放大了關鍵分數節點的邊際差異。例如,如前1%的學生位100,而1%-2%內的學生位97,則一方面,每個區間段內學生分數的差距被拉平,而臨界點前後的兩位學生的差距則多達3分,這種等級分的制度下,邊際分差實際上被相對拉大了。

2. 賦分制是否有利於選拔人才

在高考為學生減負降難度的大勢下,採取賦分制,無疑使得頂尖學生之間更加拉不開差距,因而,在先行的浙江,頂尖高校紛紛採取綜合評價,以更高難度的校考區分學生。


老閆說高考


賦分制的初衷是好的。賦分制有利於消除學科之間的難度差。新高考和過去高考最大的不同是學生可以從六科或七科選考科目中任意選取三科作為高考科目。不同學生選考科目不同,如果純粹按照實際分數排名,那麼選擇難度較大科目的同學必然會吃虧。賦分制將所有選擇該科目的同學按實際成績排隊,將實際成績轉化為名次分數。這樣做確實有助於消除學科之間的難度差。舉個例子:生物考80分的同學和物理考70分的同學相比,有可能選修物理的同學最終賦到的分數更高一些,因為賦多少分最終看的是學生的成績排名。

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賦分制的缺點也暴露出來了。像物理這樣的難度較大的科目選考的學生比較少,一般選考物理的學生都是物理成績比較好的。這樣的話一種極端情況就可能出現了:一群學霸選考物理,最低分是80分,這個80分由於是所有考生中的倒數第一,最終會被賦成20分。這就是賦分制的缺點:選考學生較少的科目,很容易出現實際分數高被賦成低分的情況。

針對上面的情況,浙江省出臺了學科保障機制,每個學科劃定6.5萬人的最低人數線,選考人數不足6.5萬人的按6.5萬計算考試人數。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於選考人數過少給高分學生帶來的傷害。

至於這個機制的好壞,老李想說的是:很難平衡。卡得太死,剝奪學生選擇權,不合理;放的太開,亂象叢生,有人就會趁機鑽空子,也會傷害部分優秀生。所以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