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是不是非常差異?你身邊有沒有那種即沒名、裝修基本沒有、價格還很高的衣服店?整天就賤一老闆趟在裡面,從沒有人進。這樣的服裝店是怎麼生存的呢?靠什麼維持房租?是不是感到不解,下面老蓋來說說,有錢人投個店開著玩的不算在這個行列啊,土豪任性

(老規矩:配圖用手機中老蓋留存的,省下時間多說說乾貨。老蓋是做外單服裝的,風風雨雨十三載,在廣州、青島有外貿公司和兩個檔口!)私信的問題逐一回復。

正所謂貓有貓路,狗有狗道,任何小店鋪既然能生存下來,就必然有它的生存之道。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老蓋做服裝外單貨源十三年中,這樣的小店主很多很多,就曾在這樣一家小服裝店裡就是上面這普普通通的外單店老闆也是每年會有20多萬的收益。

座標:南京

裝修基本全靠店主自己東拼西湊,什麼牌子也有不是什麼加盟的店,是不是看上去也冷冷清清的。

你們周圍肯定有不少類似的“街邊小服裝店”,你可能以為這種店早就該洗洗睡了,反而好好地在那裡年復一年的。

再看看周邊一些看似挺熱鬧的品牌大店,還有小吃店和水果店,一茬一茬在換新老闆。

因為給這個店供貨老蓋去過進,就南京某靠馬路的一個拐角處,雖然處在臨街但還是比較冷清的人流量老蓋在的一個小時內基本上是個位數。

實在沒有他店的相片了,老蓋在網上找了一張類似的,其實那家店裡的裝修比圖片上差很多,把上面的燈和壁紙去掉,牆面就是幾塊木板訂的釘子,簡單說吧,裝修基本沒有,地面是最簡單那種黃色的地磚,不過確實很乾淨,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名字也是以老蓋朋友名字起的“蓋XX服裝”,這種爛大街的名稱真是一抓一大把。

接下來繼續說,你看不上的店老闆能賺錢嗎?

答案:必須賺。

那家面積不到10平米的店,市口一般的老房子,據說租金7000元/每月,店裡請一個看店的退休阿姨,工資3500元。加上亂七八糟的各種費用,每年的固定出15多萬。

老闆是南京本地人,他也是偶爾來店裡轉一圈,整天樂呵呵的是常態,工資從來沒有拖延過店員,你想想如果不賺錢早關門大吉了。

第二,店裡最主要的客戶是什麼人?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家店雖然市口不好,但旁邊就是小區,每天總有些帶孩子的老人,順路轉過來看看,這些老人,就是店裡最主要的生意。

這裡說說,看店的老阿姨已經50歲的人了,老闆為啥看中她呢?

首先就是她的歲數,據說在她之前,有不少年輕漂亮的小姑娘去應聘,但老闆娘都沒看中,就是因為,女同事是上了年紀的人,她和小區裡那些帶孩子的老人,有“共同語言”。

很奇妙吧?

所以說,做生意的人都精明。

這個阿姨就是喜歡和人嘮嗑,這應當是老闆挑中她的另一個原因。

沒事的時候,就算那些帶孩子的老人不買衣服,她能陪著人家,聊上一個小時,不嫌累!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第三,店裡賣的衣服咋賺錢呢?

南京這裡的服裝店,主要去兩個地方進貨,其一是上海七浦路,其二是常熟,由於是老朋友老蓋偶爾也會給他點貨。

上海七浦路比較高檔,價格也高。

反之,常熟屬於低檔次,無論是衣服的品牌,式樣,質量,都差了不少,但便宜。

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外單貨比較多!

老闆是精明人,進的很多衣服掛的牌子是某某名牌,或者是那種看不懂的洋牌子,但實際上稍微有點常識,就能看出來是的。

中老年服裝,童裝,是店裡的主打商品(這也是老蓋為什麼沒一直給他貨的原因,老蓋做中青年外單),目標當然是那些跑來聊天的爺爺奶奶們。

這裡不存在說奸商問題,經營都是策略,任何人不會強買強賣!一件式樣挺老,做工一般的中老年衣服,批發價30元,店裡能掛出300元的價,然後等爺爺奶奶們來侃價,最後狠狠打個對摺。

5折,150元!

買的人開心,150就能買上一件“大品牌”!

賣的人也開心,反正完成任務了。↓老蓋收的品牌羽絨服,你去他店裡現在還能找到。80一件收的,這麼賣也會賺錢,除了樣式是去年的之外,沒什麼可以挑剔的↓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同樣的還有童裝,別看童裝用的布料少,但做工比較繁瑣,價格反而更高一些,但你想啊,當爺爺奶奶的人,給自己孫子孫女買衣服,總歸比對自己更大方,一套不起眼的小童裝,賺的比成人衣服還要多。↓不用說別的,類似於這種外單,老蓋收來,哪個孩子不喜歡?根本不愁賣↓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她們這家店裡,幾乎做不到其他生意,偶爾有年輕人進來,看兩眼就走了。年輕人見的多,眼光也高,據那女同事說,要想從年輕人身上賺一百塊錢,那不是難一點點,而是難上一百倍!這就是一個策略問題,賺錢是要靠腦子的。

看的是不是不過癮?今天心情好多說一個吧。

路邊的服裝店,是典型的反流量案例。

從老蓋這裡打貨的人很多很多(老蓋這裡的貨不是最好,比老蓋有能力的多的是),幾個最最賺錢的服裝店是這麼操作的,這裡只講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老蓋不是老師,做什麼行業也要用腦子做。

這位店主有三個服裝店,彼此距離不遠也不近,步行到達不了,需要開車。每個店都請了一名員工守店,他自己任務就是給三個店來回送貨。還有就是給休假的員工換班。

先講講選址,首先,三個店都在商圈邊緣,好找但又不在主線上,租金會比一線店鋪便宜不少。然後,三個店附近都有一定居民區,不是購物中心商圈。最後,她選的店鋪都不大。這樣一來,她總體的房租,只相當於繁華商圈的一間旺鋪。一共只請了三個人,費用也很低。↓這是他其中兩個店,剪標或者外單為主。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再講講策略,每個店她都設置只要加微信,就能有一個低折扣,三個店都同時加她一個人的微信,很快就聚集了很多粉絲。上新的時候,她只要在微信裡發某店的款式,就會有顧客到該店試穿。為什麼是某店而不是一起發呢?因為她會把A店的尾貨到B店清盤,又把B店的尾貨拿到C店甩賣,以此類推。這樣一來,每個店鋪的顧客都能看到打折商品,但又不是之前自己買過的,就不會有後悔的感覺。就算有顧客走到了她另一個店,看到自己買過的衣服在甩賣的概率也非常低。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有,新款不買,就再也看不到了的錯覺,購買力大大加強。

她還有一些其他方式,人家的看家本領就不詳述了。總之,賣的多不代表掙得多,實實在在每件都掙錢才是她的策略。反觀很多流量型店鋪,每天看起來流量很驚人,但客單價低,掙的錢只是養了大量的員工而已。老蓋是職業做外單服裝的,喜歡服裝的朋友也可以翻翻老蓋寫的其它文章,全國各個服裝市場老蓋都有介紹。

今天老蓋就分享到這,老蓋主要做廣州、青島的外單貨,日本、韓國、歐美單還有一定量的,下面是老蓋新鮮出爐的幾個單品,這些是越南過來的,用你最最挑剔的眼光驗吧,是不是一手貨源,暴力方法看價就行。有興趣的可以問私信老蓋,跟著老蓋一起每天擼外單白菜。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是不是很詫異?那些破舊的街頭服裝店 成天沒人進去 怎麼賺錢的?

條友們想知道服裝的任何事情,請關注老蓋,私信老蓋。

有興趣的可以跟著老蓋天天外-單白菜,關注後私信老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