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餐後血糖、隨機血糖有什麼區別?一次給你講清楚!

有很多的人們並不知道,如果我們空腹血糖比較嚴重的情況,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傷害的,那麼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隨機血糖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困擾的,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樣子的空腹血糖帶來的危害才是最重要的,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影響?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有什么区别?一次给你讲清楚!

一、空腹血糖:

指至少8小時沒有進食熱量後測的血糖。高於6.1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7.8 mmol/L即為非正常水平,但此時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所以臨床醫生有必要建議此類人群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糖代謝狀況。

糖尿病診斷時必須查空腹血糖,它能反映自身胰島素分泌能力,1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往往很高。另外如肝腎功能、血脂、血胰島素等的測定也需要空腹進行,且這些指標對糖尿病的治療也存在價值。通常午飯前及晚飯前血糖僅可稱為“餐前血糖”,而不說是“午飯前空腹血糖”或“晚飯前空腹血糖”。

二、餐後2小時血糖:

1、“餐後2小時”這個概念應從吃第一口飯計算起,而不是吃完飯後才開始計算時間,需要糖友們記住。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也十分重要,因為此時血糖往往較高,但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完全正常,餐後2小時血糖卻很高。

2、但是,餐後2小時血糖常規更多用於血糖的監測,或者可以將其當作隨機血糖,而作為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的診斷來說,用的是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來確診。

三、隨機血糖:

“隨機血糖”指的是不考慮上次用餐時間,一天當中任意時間的血糖。僅可用來診斷糖尿病,不能用來診斷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

四、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

1、指的是口服75克無水葡萄糖後2個小時測的血糖值。所以,在診斷糖尿病時,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有時比空腹血糖更為重要,單查空腹血糖很可能造成漏診。順帶一提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值為≤7.8 mmol/L(140 mg/dL),若餐後2小時血糖≥11.1 mmol/L(200 mg/dL),則可診斷為糖尿病。針對血糖值介於高血糖與糖尿病診斷標準之間的人群,往往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他們的糖代謝狀況。其中最主要的檢查方法就是糖耐量試驗(OGTT)。

2、OGTT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可以檢測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判斷受檢者是否存在糖調節異常及糖尿病。換言之,OGTT主要用於糖尿病前期的篩查以及糖尿病的診斷。

五、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方法

1、晨7-9時開始,受試者空腹(8-10小時)後口服溶於300 ml水內的無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則為82.5 g。兒童則予每公斤體重1.75 g,總量不超過75 g。糖水在5分鐘之內服完。2、從服糖第一口開始計時,於服糖前和服糖後2小時分別在前臂採血測血糖。3、試驗前3天內,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少於150 g。

在平時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來了解空腹血糖帶來的症狀和危害,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否則的話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困擾的,所以及時的按照上面所說的這樣的方法,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況,保證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和長久才是最好的一種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