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琺琅彩盛於雍正、乾隆時,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初期琺琅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有花無鳥是一特徵。康熙朝琺琅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琅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琅器。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粉彩是釉上彩品種之一,也叫“軟彩”。是借鑑中國畫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暈染作畫,再經爐火烘烤而成,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粉彩創燒於清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在顏色的配製上又借鑑了琺琅彩多色配製的技法,創造出了低溫釉上彩這種新的瓷器品種。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很多人第一眼都會被精美絕倫的琺琅彩和粉彩所吸引,但二者的外表極為相似,很容易讓人混淆,那麼琺琅彩與粉彩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它們的最根本的區別首先是繪畫技法的區別,琺琅彩是墨線先描繪在瓷胎上,然後再覆蓋上琺琅彩料,因為琺琅彩料是玻璃質感,是透明的,覆蓋的墨線清晰可見。而粉彩是彩料塗與瓷胎上,然後墨線描繪與粉彩上面,因為粉彩沒有玻璃質感,不透明。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琺琅彩瓷”是清代所有彩瓷中製作最嚴謹的瓷器製品。它的造型設計、製作木樣實體模具、圖案繪畫內容、繪製人員、落款、題詞內容(包括臨摹原本、字體)、題詞書寫人員、成器,幾乎無不經過皇帝親自篩選,嚴格把關,才可成器。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粉彩瓷”則寬鬆許多,它是由內府造型設計,表面文飾、圖案繪畫以及成器都可以由督陶官在原有制瓷經驗中適當裁度。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琺琅彩和粉彩,一個具有高貴的出身,一個具有傳統中國畫的風韻,歷經數百年而不衰,時至今日,這兩種瓷器製品在景德鎮都得到了完美的傳承,並且正在進一步發展之中。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琺琅彩、粉彩瓷各領風騷齊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