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為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你怎麼看?

Liona·Lh


明代國防體系的崩壞,不僅因為明初朱元璋的軍屯制衰落,還有其他各種原因,比如各種臨時性軍事行動的激增,比如倭患,後金的崛起,以及萬曆三大徵等等。所有一切,都增加了軍事方面的開支預算和管理成本。

新增軍事開支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項:

1.新的邊患導致必須設立新的邊防軍鎮:1507年,火篩入侵,導致明廷決定成立固原鎮。1541年,由於吉囊入侵,明廷決定成立陝西鎮,原來的7個邊防軍鎮在世紀增加到了9個,簡稱九邊。

2.16世紀,明廷重修宣府,大同,以及薊鎮長城,由於明代死板的財政體制和工程管理體制,大部分勞役屬於無償徵發,但即便如此,每英里長城的修築費用依舊超過6000兩白銀,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3.戰爭技術的革新和演進,進而導致軍隊預算膨脹:從15到16世紀,火器的使用逐漸廣泛,大型鑄造火器需要更加複雜的工藝,更多的原料,鉛彈也逐漸升級為鐵彈。另外如炮車等附屬裝備,也需要專業的工匠來製造,這使得邊鎮的軍事裝備開支較之冷兵器為主的時代有了飛速膨脹,而明朝死板的財政和預算體制無法應付。

回過頭,再來看看軍屯戶,這種通過將士兵轉化為自給自足的小自耕農駐屯的模式,朱元璋不是首創,然而問題在於,軍戶身份等於把軍人從第一代開始,世世代代以固定身份鎖死在這一小塊耕地上。然而眾所周知,中國農民的問題就在於,人多地少,每戶收入僅為有限,平時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一但遇到天災人禍,導致農業糧食產量極端波動,就無法餬口,除了拋售土地逃荒改業之外,別無他法,所以一旦承平日久,進入日常“治世”生活狀態,軍屯戶就和普通農民一樣,土地兼併趨勢不可抑制,從而導致的問題就是,明代政府掌握的百萬軍戶,只存在於統計賬本上,可掌握的實際“軍戶”和每年能夠收繳的軍屯戶賦稅“子粒”越來越少,更多的土地和農業糧食收穫落入了豪強地主和軍官之手。

根據黃仁宇《16世紀明代的財政與稅收》中的統計,明代洪武初年,全國軍屯戶受田達到8900萬畝,出產糧食“子粒”達到2300萬石,幾乎與明朝初年收取的全國田賦相當,然而這個數字很可能不可靠,因為其他資料表明,朱元璋本人也說過,許多軍屯田戶出產的糧食“不足供半歲之食”。另外,由於土地不算私有,剩餘糧食必須上繳,很多軍屯戶的生產積極性也無法提高,宣德年間,戶部就曾上奏,屯田軍戶每十人,一年出產的糧食不過數百石。到了1487到1504年全國軍屯戶子粒收穫為270萬石,到了1505到1518年,這個數字就銳減到170萬石左右。實際上,1570年戶部前往清查九邊軍政屯田,發現大部分田土和軍戶只存在賬面上,到實地一看,則是土地拋荒,完全沒有屯丁耕作,很可能這些軍屯戶早已經逃亡改業,統計簿冊上的只是一些“死魂靈”。

作為對策,戶部要求落實軍屯戶對所耕種土地的所有權,並鼓勵其開墾荒地,試圖以此阻止剩餘軍屯戶繼續逃亡,鼓勵其生產積極性。而在內地,軍屯戶的糧食產量則下降的更厲害,軍屯土地往往直接被衛所出租給當地農戶,或者直接賣掉。

雖然軍屯政策的初衷,是希望軍隊能夠實現口糧完全,或者部分自給自足,但是由於明代財政和後勤體系的僵化,各地軍隊沒有一個統一的後勤制度:南京和京師的衛戍部隊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補給,內地省份的衛所軍隊由當地州縣負責補給,而北方邊境軍鎮的口糧則是部分自己生產,部分接受來自全國的補給,如果畫一張圖,則當時明代疆域內,佈滿了密密麻麻互相交叉的各種短途補給線,極為複雜,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也無法實行統一管理,也更不用提什麼效率。

1569年,兵部尚書譚綸指出,紙面上,明朝全國兵員定額大概是3138300人,但實際上可能只有84萬5000人。抗倭戰爭時期,原有南方各省衛所已經湊不出足夠的軍隊來作戰,而被迫採用了募兵制,費用也來自地方籌措,稱為“提編”,到了萬曆三大徵時期,募兵已經成為明朝軍隊的主力,另外由於外來白銀的流入以及物價上漲,軍餉也必須用白銀來支付。根據統計,即使明朝全國軍隊維持在84萬5000人,那麼所有開支就需要超過2000萬兩白銀,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明朝全國年度總收入的一半,所以說,明朝軍事制度的腐朽,以及發餉不利,只是明朝保守而僵化財政制度的一個側面體現。制度設計問題,很難通過具體當事人的努力而改變。


晴天有時下豬


朱元璋是掙黃四郎的錢來養兵,崇禎掙窮鬼的錢來養兵;關鍵是窮鬼沒了錢,中間崇禎還得通過黃四郎去掙窮鬼的錢,所以最後到崇禎手裡的錢就少的可憐了。

同樣是掙錢,就看你掙誰的錢?是掙窮鬼的錢還是掙黃四郎的錢。黃四郎們的人數雖然遠遠少於窮鬼們,但是黃四郎們的錢可不少;關鍵是黃四郎們一旦得了勢,他們只顧掙錢,不顧窮鬼和縣城得死活。

太祖朱元璋對於商人、地主、官吏這些黃四郎們可深有體會。少年得太祖朱元璋,不僅遭受了地主黃四郎們得壓迫,自己一家為劉地主家打一輩子工,到頭來自己得父母沒有安葬之地。自己為劉地主家把小牛養成了大牛,劉地主連一根牛毛都沒給朱元璋;饑荒得來臨,朱元璋看到了富商們趁機哄抬糧價、貪官汙吏們趁機貪汙賑災糧順便借賑災得名義搜刮窮鬼們得錢。

大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對這些人得定義很簡單——黃四郎,只能當奴才得黃四郎。對於掙錢,太祖看得很開——黃四郎們比窮鬼們有錢。因此才有了朱元璋對貪官汙吏得殘酷刑罰,對富商得打壓——商人得地位和妓女一樣。大家也可以看看朱元璋是怎麼整沈萬三的、怎麼對貪官施行剝皮法的!

到了崇禎就不一樣了,崇禎當皇帝的時候。滿朝都是黃四郎,而崇禎這個縣長比不上縣長。什麼事情都要黃四郎們說了算,閹黨和東林黨鬥來鬥去,最終苦的是百姓。

徵遼東稅、鎮壓農民軍的稅……總之,窮鬼們已經被搜刮的連褲衩都不剩了,搜刮的都要窮鬼們的命了。關鍵是,這些都是崇禎通過黃四郎們去掙窮鬼們的錢,黃四郎當然不會白乾——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剩下一丟丟給崇禎,然後崇禎缺錢又得找他們去收窮鬼們得錢,這樣自己不但可以又掙一筆錢,崇禎也變得越來越離不開自己。黃四郎們形成了一個搜刮窮鬼得產業閉環,還能控制一個皇帝,讓皇帝來背鍋,這件事豈不是很嗨皮。

可是,苦就苦了崇禎,找不到問題得關鍵點——應該殺黃四郎們,崇禎既拿不出錢賑災,又拿不出錢打仗,也聽不進去忠臣得諫言,也沒有能屈能伸得意志(當時可以跑去南京,明朝有兩個首都兩套班底)。

縱觀24史,凡是強悍得王朝,一般都會是免窮鬼得錢,掙黃四郎們得錢。太祖如是,現在武帝也如是。


嘟嘟讀讀


朱元璋所謂不耗費,一點錢糧,就養兵百萬。事實上在任何王朝都是無法維持的。

只能導致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因為,安裝朱元璋的計劃,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種地。打出來的莊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給一個士兵一年12石糧食。這樣明軍就實現了完全的自給自足。

但是,一個士兵,一年才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工資更是沒有。就靠這麼一點糧食,怎麼養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魚肉等等全家,各種生活當中的吃穿住行,都要靠這一年的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幾個月,甚至幾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發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邊關換班,都要自籌糧食和服裝。甚至為了湊行裝銀子,賣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開始發軍餉,畢竟,命令軍卒“冒鋒鏑,蹈白刃”,衝鋒陷陣,沒有“厚糈豐犒”,怎麼能讓軍卒奮力而戰呢?到了後期,衛所士兵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田地都被豪強軍官侵佔。

屯田士兵們交不出糧食,守城士兵長期就連那一點糧食都領不到。逃亡的逃亡,淪為農奴的淪為農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僱傭兵了,那個錢糧的消耗,也就急劇增長了。所謂:“大約行間用一步軍,歲費十金,用一馬軍,歲費二十金,此尋常防禦之概也”。

如果打仗,還要加錢,而且還要給口糧,安家費等等。到了萬曆以後,明朝將領開始招募家丁,也就是親軍部隊。給予他們十倍的工資,只盼著他們可以奮勇作戰,其負擔可想而知。


深度軍事


這是因為明朝初期,中後期的軍隊招募制度發生了巨大變化:朱元璋開始採用屯田制度,讓軍隊自養自足

;到了明英宗時期,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征,最後在土木堡之變中,20萬大明精銳軍隊全軍覆沒,國家的核心軍隊沒了,擔任兵部尚書的于謙決定採用募兵制,快速補充大明的軍隊力量,從此明王朝後期的軍隊主要就採取募兵制度,但募兵制也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崇禎發不出軍餉有兩個重要原因:國庫的錢不夠軍隊花;天災人禍。

募兵制,與現在的招募軍隊方式極其其相似,就是出錢從民間招募強壯的男性,這種募兵制度的出現,是明王朝為了應對危機時的必要選擇。

明英宗被瓦刺擄走了,京師震動,只有大臣于謙敢於出面,抵抗住了軟弱的皇室宗親、大臣的逃跑政策。這時,瓦刺大軍繼續進攻大明朝,首都京城就有可能被攻打下了,而京師的精銳軍隊又被明英宗坑完了。

在這種情況下,擔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只有採用募兵制了,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就是這個道理,強壯的勞動力來當兵,給你發銀子,乾的好,就重重有賞,這部隊的戰鬥力自然就強太多了。

果然,募兵制的效果極其好,大明的軍隊一下子擴充了不少,戰鬥力也強了不少,瓦刺的多番進攻都被成功抵禦,於是,募兵制度也就保留下來了,成了明王朝招募兵源的重要方式。

但是募兵制,在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明王朝的覆滅,關鍵原因只有一個:國庫的錢不夠軍隊花。這也是崇禎發不出軍餉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strong>但募兵制度的基礎,是國庫有充足的銀兩來供部隊消耗啊。自明朝建國開始,朱元璋就給天下賦稅定了一個總數,不準後代的君王隨意增加賦稅。於是,這就為後世的君王收取更多的賦稅帶來了一個原則性問題,如何從民間撈取更多的賦稅、就成了君王發家致富的頭號障礙。

所以,明朝政治上的一大弊端就出現了:國弱民強,國家財政收入太少,完全不夠養活軍隊、龐大的官吏機構,相反一部分老百姓富得流油、卻不用交多少稅

。於是,明朝一旦遇到了比較厲害暴躁的皇帝,老百姓就比較慘,如萬曆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財富開支,就直接派宦官到民間強徵賦稅,國庫那點錢根本不夠自己用啊。這也是明朝滅亡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另外大家也知道明朝的水性,大宦官帶頭搞壞朝廷風氣,如王直、魏忠賢之流,再加上內閣大臣、軍隊將領的貪腐,如首輔嚴嵩之流,國庫的錢本來不多,又有人貪腐,那最後留到士兵上的軍餉又有多少呢?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崇禎時期依然如此。

崇禎發不出來軍餉的最後一個關鍵原因:天災人禍。這是崇禎發不出軍餉的第二個原因。<strong>

崇禎時期,明朝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氣候時期,即明朝小冰河時期,中國整個的氣溫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大澇,冬天就是冷的要死。於是,明朝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積饑荒,接著又是大面積的瘟疫,

《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這場自然災害,對明朝的晚期社會造成巨大動盪,百姓流離失所,都沒人種田、做生意了,國家哪裡還要稅收啊?明朝經歷的小冰河時期特殊氣候,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歲七夸父


朱元璋的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得益於“軍屯”。

因為任何軍隊都是需要糧餉的,但是不從國家財政出,不意味著不需要,那麼就只能軍隊自給自足了。在朱元璋時代,這種做法的收益極高。因為元末明初,社會上擁有大量流民和荒蕪的土地。但是需要別人去將這兩個資源整合,整合得好,你的收益就是有資格做皇帝。

這不是朱元璋的發明,也不是劉基的發明。中國歷史上,“軍屯”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比如三國時期曹操就搞過“軍屯”和“民屯”,得黃巾寇民百萬,青州軍數萬,在豫州打下了爭霸天下的基礎。後世大規模的建設兵團,本質上都是“軍屯”的一種形式。

“軍屯”最大的好處在於將人力資源規劃到了極致。

大明士兵戰時打仗,農時種地,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不給國家添負擔。這在元末明初的時候,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明初朱元璋曾經將這種軍屯規模做到了270萬。這相當於朱元璋不花錢替大明朝養了一支200多萬的常規部隊。

“軍屯”效果這麼好,窮苦人出身的朱元璋肯定不會放過。於是他把“軍屯”作為一個固定制度給延續下去,兵源構成以“世兵制”為主。

所謂“世兵制”,和我們現在的農村戶口,集體戶口有類似之處,不過大明的比較變態,那就是“軍戶”、“民戶”、“匠戶”。其中“軍戶”屬於“都督府”管理,“民戶”才屬於戶部管理,“匠戶”屬於工部管理。因為在朱元璋的邏輯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你沒出生,我就給你規定了職業,提供了工作。屬於你這輩子是當兵的,那麼你的世代以後都是當兵的。名將戚繼光、俞大猷這些都是頂替父職參的軍。

“軍屯”的最大優勢在朱元璋時代大放異彩。但是把軍屯作為和平時期一個國家的常備軍事力量,必然劣勢會逐步暴露出來。

首先軍隊的主業是為了打仗的,而一幫種地的農民,真的到了戰時,是否還有能力作戰這是一個問題。

當然朱元璋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用“衛所制”把“世兵制”裡的“守兵”和“屯兵”從功能上做了區分。所謂衛所制,軍隊的最小單位是10人1隊的小旗,50人為總旗,112人為百戶所,1120人為千戶所,5600人為衛。所以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實也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實際上就是“軍屯”的另一個變種,畢竟人家也是大明建州衛的。後來偉人用了兩個字總結適合戰爭時期的最合理制度叫“兵民”。

其次隨著時間的轉移,隨著一些制度的破壞,利益鏈條和潛規則的叢生,整個軍屯制度就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

因為長時期不打仗,所以需要的守軍越來越少,而屯軍就成了守軍將領的佃農,而守軍將領開始大規模侵佔“軍墾”土地,成為事實上的大地主。反正這裡由我們軍隊自己說了算,朝廷想管也管不著。

再次由於一開始的這種“軍屯”規模就比較龐大,所以一旦支撐“軍屯”的“世兵制”出了問題,無法進行直接有效地改制。

所以只能在這個制度的基礎上做修補,做補充。又逐漸往募兵制和徵兵制開始發展。但是這對於大明朝廷無疑是個噩耗。因為他長期不需要自己“養”軍隊,所以此刻要自己養軍隊,他沒有物質和制度的準備。無論募兵還是徵兵,那都需要朝廷提供糧餉。原來的“軍屯”產出朝廷拿不到,現在“養”兵,需要朝廷出錢。要知道北宋一直被罵“弱兵”,每年的“養”兵費用還佔到朝廷收入的80%。關鍵是錢花下去,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依然上不來,因為當官的又把目光盯向朝廷的錢袋子了。所以吃空餉,殺良冒功,謊報戰功等等,在大明屢禁不絕,無非就是想跟朝廷要點軍費。而大明朝是出了名的“窮”朝廷。所以只能往老百姓身上轉嫁,明末“三餉”(遼餉、剿餉與練餉)搞得大明人心喪盡。

實際上大明缺錢從嘉靖年間就開始暴露出來了,但是嘉靖愛面子,懂得“養豬”致富,喂肥嚴嵩,然後“殺”了過年,這樣保暖了自己的小私慾。但是到了萬曆年間的時候,經過張居正的“一條鞭”改革,給“一窮二白”的大明朝廷多多少少積攢了點家底,最後被“萬曆三大徵”給掏個精光。

到了崇禎時期,表面看起來是內憂外患,本質還是大明朝無法平衡的財政收支體系出了大問題。

這就好比今天的有些大企業,總資產看起來特別嚇人動輒百億,高管工資一年上千萬,但是都死在了那區區千萬的現金流上了,到最後大家都在抱怨高管們不拿錢出來救公司,在抱怨CEO在開發項目和公司管理上用人不當。事實上,每個王朝的末期都差不多,皇帝的合作伙伴們都是既得利益者,誰也不願意割肉和讓渡權益來平衡朝廷運轉。而此刻的李自成也好,皇太極也罷,他們都是創業者,本來就一無所有,所以他們只要有一點點收益,就會激發出無限的鬥志。這些是崇禎沒法比的。

遼東對於崇禎就是一個永遠也填不完的坑。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砸進去,任何收益沒有不說,動不動後金還給來京師打劫一把,嚇得自己六神無主。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投錯了一個項目,成了“資金黑洞”,關鍵想停掉這個項目止損,還無法實現。於是為了填補這個“資金黑洞”,不得已把整個公司拖下水,不斷搞內部攤派,鬧得員工起來罷工,陷入死循環,最終導致公司倒閉,董事長跳樓自殺。而遼東軍隊諸如“關寧鐵騎”就是那個項目的投資團隊,他們也有一套制度,那就是享受著大明的待遇,拿著大明的資金去投資(打仗),然後得到的收益自己按照小團體的等級制度進行瓜分,並不用上繳給大明朝廷。

但如果是在明初朱元璋時代,朝廷不需要提供“遼餉”,所謂遼餉由大明遼東各衛的屯墾自籌。那麼大明就不需要承擔承擔這一年幾百萬兩的額外銀子。民間自然也沒有變亂,自然就更沒有“剿餉和練餉”雪上加霜了。


炒米視角


一句話:再好的政策,如果一成不變,也會變壞!朱和尚的軍屯政策就是如此。


土地兼併的盤中餐

明朝建立後,社會財富被大洗牌,跟隨朱元璋的第一批創業者獲得財務自由。社會穩定發展,富人越來越有錢,窮人的財富越來越稀薄,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馬太效應。就和前幾年有錢人喜歡買房一樣,明朝有錢人喜歡買地!

剛開始地還是蠻多的,但有錢人,也可稱為既得利益集團就如同光吃不拉的貔貅,只買進土地,絕不會賣出土地,所以社會上可以用來買賣的土地越來越少。視財如命的人們把貪婪的目光盯向的軍戶們的土地。皇親、豪族,官府就如凌遲的刀片將大明邊疆養育士兵的土地片片割盡!

軍隊將官吃空餉

明太祖朱元璋貧農出身,而且是三代貧農,所以對貪官汙吏是從骨子裡恨透了,所以大家就別指望朱和尚會懂高薪養廉的道理。有明一朝公務員工資就是歷史上最低之一,而就是這樣的薪水偶爾還會內部剋扣。所以真的要分文不貪,就只能像海瑞一樣,一年中吃次肉都會成為新聞!

十年寒窗為的是什麼?別說報效國家,如果連父母妻女的溫飽都解決不了,還談什麼國家,所以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會變的方法弄銀子,而邊軍軍戶的長官和將軍就也把手伸向了軍戶!軍戶受不了欺壓跑了,也不會上報,而是用逃跑士兵的名義吃著空餉。

既得利益集團這隻貔貅和吃空餉的吸血鬼經過二百年的努力,終於在崇禎朝把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弄得瀕臨死亡!

可惜了崇禎,命不好吧,當了末代皇帝!


瓦爾登的船伕


關於朱元璋用軍屯養兵,崇禎卻無錢發軍餉問題,比較複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元末明初人口銳減,大量土地荒蕪。朱元璋建國開始就利用根據地籌餉,建立衛所軍屯制度。這在當時是有利的措施。軍隊糧餉大多依賴軍屯解決。但是不用百姓一粒粟解決軍餉的說法出自朱元障之口,無非是讚揚自己推行的衛所軍屯制。在明代前期和中期問題不大,萬曆之後,邊患漸多,流動作戰又多又大,軍屯制度弊端漸顯問題。萬曆三大徵,基本耗盡國庫積蓄,正稅之外屢次加徵軍餉,特別是明後期,邊餉、遼餉開徵,連民間也無積蓄。這與明前期和中期大不同。不存在衛所完全自給,還要依賴戶部統籌才行。明初、中期各衛所維持本地治安,軍屯收入大體可自給。從三大徵開始,到九邊防禦、遼東戰事和內地平叛時期,軍餉自給已落空。明代改革很少,初期創軍屯直至明亡未改。

二、中後期軍戶逃亡,軍屯收入減少。明代軍戶制度僵死不變,軍戶負擔過重,許多軍戶棄屯逃亡,兵員減少,屯糧減少。無戰事衛兵員驟減三、二千人。原設計每衛5600人,都不足編。永樂初期垛集山東沿海七衛,改名屯田捕倭軍,七分耕種,三分值守。這種調整適合當時和平環境。明中後期北境設九鎮,遼東衛所宻布。洪武時最多內外衛多達300餘處,嘉靖後北方加大屯兵,沿海或加衛所或加兵丁,負擔很重。軍戶負擔加重,導致逃亡更多。軍屯收益遠不及民戶。由軍屯優勢漸成劣勢。亦兵亦農變成非兵非農。大量集中用兵,衛所土地撂荒,軍屯弊端明顯。但朝廷並沒有改革舊制,軍隊沒有專業化,原本設計的亦兵亦農屯田兵制,不再適應明後期的集中用兵。

三、軍屯制降低軍人素養,種地不及農民,打仗不及專業軍人。因為這種半軍事化組織,朝廷用兵時需從各衛所抽調拼湊,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很少有強兵勁旅出顯。閩浙倭患依靠戚繼光帶兵前往,連修長城也得戚繼光去。明代後期軍隊戰力很低。對遼東用兵和對內平叛浩浩蕩蕩出征,卻一觸即潰。李自成乘荒災而起,10多年間勢成燎原,陷北京亡大明,並非軍事上有多少優勢,是明廷失人心和軍人無能所致。幾百萬軍隊內不能平亂,外不能禦敵。

四、關於崇禎缺餉問題,原因不在軍屯。大量用兵時期,即是內衛和邊衛,只要有戰事基本都集中朝廷用兵,軍屯荒廢。關鍵在於兩點:一是農民起義烽火連天,北方省份大多捲入,起義軍所到搜刮一空,官府沒法徵賦徵糧。自崇禎元年至明亡莫不如此;二是萬曆以來國庫虧空,寅徵卯糧用兵支出越來越多,國空民窮;三是貴族繁盛,宗室權貴佔據大量資源,減少朝廷收入;四是崇禎11年開始,全國災害持續至明亡,江北省份赤地千里,流寇流民遍及大半中國,越剿越多;五是內外用兵空前增加,軍費支出浩大。在天災人禍疊加的情況下,收入減少而支出翻番。權貴們的捐贈也成杯水車薪。崇禎缺糧少錢是自然的。比不得明初,也比不得萬曆及以前。天災人禍等多重打擊,摧毀了明朝大廈。

況且崇禎等死要面子,無力迴天卻內外開戰,連一點戰略迂迴都不敢想,只能敗亡。死得悲壯,於事無補。

總之,崇禎一朝,有可憐之處,也有可恨之處。這就是歷史的必然。任何假設都沒有用。崇禎背鍋也是必然的。有人說魏忠賢若在,外可退兵,內可籌餉。完全是不顧史實,胡說八道。崇禎初年,內亂未成氣候,外患未成燎原,日子艱苦,未致亡國。應該是天災人禍和歷史積弊三重疊加摧毀大明風雨飄搖的朝廷。





左說春秋


時也勢也,這就是民心的差距。

朱元璋在剛剛起兵的時候,那可以說與崇禎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僅靠一些農民,一窮二白而去反抗強大的元朝政府。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民心所向,當時元朝政府腐朽黑暗壓迫的人民已經無法生活下去。朱元璋為什麼能夠養兵百萬而不耗費一粒軍餉?就是因為他帶領著的人是人民自發自願的。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而奮鬥,為自己而抗爭。

崇禎為什麼老是缺軍餉呢?第1個原因是因為當時吏治腐敗,各級官員貪汙受賄,中飽私囊,基本上把大明朝廷都抽空了。第二,崇禎年間天災人禍不斷,糧食有的年頭基本上是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根本就沒有能力再去耗養巨大的軍隊支出。

當時的朝廷已經腐敗到了極點,士兵們只是為了戰鬥而戰鬥。朝廷發軍餉他們就戰鬥,朝廷不罰錢,他們就和盜賊沒有什麼區別。崇禎為了讓那些士兵為他戰鬥,就必須想方設法給他們發軍餉,但是當時的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都沒有足夠的直接去發巨大的軍餉數額。所以他老是缺軍餉。

一言以蔽之。朱元璋率領的軍隊基本上都是為自己而戰鬥,每個人都想推翻元朝的保證,迎來一個新時代,所以他們是為自己而戰,沒有軍餉他們也心甘情願。

然而崇禎時代的士兵們,他們只是為朝廷而戰,當時朝廷已經無法再和人民聯繫在一起了,所以他們的關係已經不是魚和水的關係,而是老闆和僱員的關係,老闆給錢我就給你幹活。老闆不給錢,那基本上真想讓那些士兵幹活是不可能了。

這就是朱元璋與崇禎的最大區別。朱元璋把自己當作起義士兵中的一員。與戰士們同甘共苦,戰士們也把它當做領頭的大哥,而不給他去討價還價。所以朱元璋時代雖然條件很苦,但是最後贏得了勝利。而崇禎卻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皇帝,士兵們只是他維繫統治的工具,當然利用工具是要付出代價的,而純真的代價最開始是軍餉,日益腐敗的明王朝哪裡去弄這些鉅額軍餉呢?







舊事舊人歷史說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自然是有他的智慧。

打敗了元朝,明朝剛立,朱元璋的大明帝國都是一點一點的打下來的,他自然知道兵多將廣的道理,因此沒有像宋朝那樣重文輕武,而是兵多將廣。

但是,養的兵雖多,卻沒有用老百姓的一粒粟,自稱朕養百萬兵,不用一粒糧。

難道,他養兵不用花錢嗎?

不,花錢,是他專門把一些土地設為兵田,收的稅賦來養兵。

崇禎時期,已經到了大明王朝危亡之際了。

大明王朝在崇禎時期,國庫空虛,奸臣當道,危若巢卵。

此時,根本國庫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發兵餉。

有人會問,那朱元璋那時設置的兵田呢?

天災不斷,藩王割據,毫無收成。

時代不同,兩個皇帝無從比對,但是崇禎和朱元璋比起來還是少了些氣魄和能力,當然崇禎是個好皇帝勤於政務,但已經無力。



讀史和詩


任何制度都有其優劣性。老朱的衛所制一開始挺好的,戰時為兵,閒時為農。減輕了普通老百姓的負擔。但無論多好的制度都是具體到人來執行。到了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這裡面也包括衛所的軍田。老朱定下的規矩,當官的工資特別低,能混個餬口就不錯了。所以明朝當官的就沒幾個不貪錢的。武官就靠傳統,喝兵血。什麼剋扣軍餉,虛報人數等等。這就導致了衛所軍不是作戰積極性不高,就是沒有什麼戰鬥力。能打仗的都是武官的私軍,比如戚家軍,遼東鐵騎。戚繼光憑著張居正的關照,軍餉給的足足的。戚家軍打仗能不玩命嗎?同樣的遼東鐵騎,不光給錢,還分地。戰利品基本就是坐地分贓,從不上報朝廷。這比“保家衛國”實在多了。到了崇禎時期,能打的也是這些私軍。可是在十幾年東擋西殺的過程中,這些將領和他們的私軍都消耗殆盡。明朝也就隨之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