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3·29#山西沁源森林大火#】救援現場驚現大片家用塑料桶,不是杯水車薪而是眾志成城


【直擊3·29#山西沁源森林大火#】救援現場驚現大片家用塑料桶,不是杯水車薪而是眾志成城

從3月29日到4月3日,連續奮戰過後,火場只剩下北線東段的最後一個火線,滅火決勝在即。沁源“3·29”森林火災發生後,在大火掃過的許多山頭下,都會出現一大片的白色塑料桶,裡面裝滿了水。它們或者出現在守山排查的後續救援者手裡,或者出現在消防隊員手裡。每當它們堆放在一起,總能引起一些不解,這麼多的桶是從哪來的?


【直擊3·29#山西沁源森林大火#】救援現場驚現大片家用塑料桶,不是杯水車薪而是眾志成城

4月3日,沁源縣赤石橋鄉胡家莊村,一位村民用水管給桶挨個灌水。這個疑惑才有了答案。“塑料桶都是大家捐出來的,就是家裡的油桶,用完了放到村委會。這個桶質量好,不風化。萬一發現明火,裝上水拿到山上就能滅火用。”這位村民介紹。胡家莊村每家一年少說能吃三桶油,常住村民200人,一年村裡就能攢600個空桶。


【直擊3·29#山西沁源森林大火#】救援現場驚現大片家用塑料桶,不是杯水車薪而是眾志成城

為啥村村戶戶不約而同攢油桶呢?東陽城村黨支部書記王耀華道出了緣由。沁源是山西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也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縣,在沁源,一年有大半時間是處於護林防火的特險期。靠著山,住在林區的人,神經都是高度緊張的,“滅火要用水,小一點明火,用水桶澆最合適。近兩三年,大家發現食用油這個桶就挺好用。村裡就開始號召大家把桶不要扔掉,攢起來當水桶用。”另外,東陽城村每年綠化都要種樹,這些桶用來澆水,也能派上用場。


【直擊3·29#山西沁源森林大火#】救援現場驚現大片家用塑料桶,不是杯水車薪而是眾志成城

因為此次救援水桶需用量大,所以各個村準備的水桶並不夠用。為此,相關部門還採購了新的水桶。每個水桶有5千克的容量,那麼用水桶滅火是杯水車薪嗎?內蒙古森林消防總隊通遼森林支隊科左後旗中隊的隊員張旭說,“大的明火,我們有專業的設備,還有水箱和水帶;小一點的排查和防止明火復燃,就可以單人拎水作戰,聚少成多。尤其老鄉們親手灌滿這些水桶,感覺是沉甸甸的責任,真誠的助力,也是最重的囑託。”


【直擊3·29#山西沁源森林大火#】救援現場驚現大片家用塑料桶,不是杯水車薪而是眾志成城

4月3日,在火場北線東段的一處防火隔離帶上,一萬多個簡易水桶有序排放在一起,和消防指戰員們一樣隨時待命。這些蓄勢待發的白色水桶,就像在那些山下守望的村民;每一個空桶,都盛放著一份守護家園的渴望和戰鬥到底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