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上的船錨到底有多重?是怎麼停船的?

第一軍情


錨對於船舶來說就相當於剎車對於汽車,其主要作用是將船體固定停放在港口以外的水域。地球表面約70%被大海覆蓋,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下錨,這些能夠下錨的地方在海事圖上被標註為“錨地”。那麼船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它是如何固定比自己大數萬倍的巨輪的呢?

正如我們所知,錨下水之後靠錨爪抓持海底泥沙產生阻力,繼而通過錨鏈傳導至水面,使船停止不動。這個時候錨鏈與海底呈一定夾角,海風把船吹得越厲害,錨爪抓得越緊。而起錨的時候只需要把船開到下錨地的正上方,或者向相反方向運動,錨爪無處著力,也就不起作用了。接下來順著錨鏈把錨吊上來就可以了,當然在萬噸巨輪的情況下,人力是無法完成這個流程的,此時必須藉助起錨機。

一般來講,船越大,錨越重,20萬噸的民船配備的錨多在10噸左右,比如當年世界最大的油輪,諾克·耐維斯號滿載排水量82萬噸,光錨爪就有36噸。而如果是軍艦的話,這個比例更加嚴格,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排水量9萬噸,但是船錨27噸。千萬不要以為這些數字很龐大,因為算上錨鏈的話,數字更龐大。

相比於錨爪,錨鏈的重量也絲毫不能忽略,這些用優質碳鋼鑄造的鐵鏈,每一環都有碗口般粗細。錨鏈的長度以“節”來計算,每節27.5米,一般輪船的錨鏈都在10到15節之間,也就是300米上下。這也是很多海域無法下錨的原因之一,畢竟在大洋上深度超過300米的地方比比皆是,錨鏈放完,錨爪也碰不到海底,也就失去了下錨的意義。

那麼既然如此,錨鏈做的長一點不行嗎?答案是:不行!一條三百米出頭的錨鏈重約八百噸,再加上幾十噸的錨爪,船上不裝其他貨物了嗎?即使允許肆意加長錨鏈的長度,可如果遇到馬裡亞納海溝那種情況,就算把整個船體都改成錨室也裝不下。

在實際當中,下了錨並不等於萬無一失,一般還會安排專人值班觀察,目的就是防止走錨。所謂走錨,就是錨爪脫離海底,導致船體隨波逐流。這個時候輪船的動力系統處於關閉狀態,即使立即開啟也需要一定時間,所以走錨極其危險。而另一道與之相對的難題則是錨爪卡死,不得不選擇棄錨。

有時候錨爪會卡在岩石之間,無論船向哪個方向開動,錨爪都不能解脫,而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棄錨,這大概也是船長們最不忍心下的一道命令了。數百噸重的錨鏈和錨爪,光賣廢鐵也值不少吧?這還不算,更重要的是這些鑄鐵不是普通的材質,每一節都具有相關證書。遺失之後要去錨廠定做,定做完後再去船廠組裝,期間產生的費用,浪費的時間可想而知。


地圖帝


航母絕對是海洋霸主的存在,只要它出現絕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這種龐然大物憑藉著核動力推進系統,在海上保持著高速移動,威懾性非常的強,但是它如何做到停止呢?是否需要船錨來幫助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具體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要知道,船錨是艦船上的重要東西,如果沒有這玩意兒,船就無法停靠碼頭,而海水的流動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不下船錨,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水流帶離原來的位置,給自身或者其他船隻造成威脅。一般的船錨基本上都比較輕,所以船員拋錨很輕鬆,但對於航母這樣的巨型大船來說,其船錨達到了100多噸,如此沉重,光靠人手怎麼能拿得起呢?

所以針對航母拋放船錨制定了一套固定的流程。航母船錨分為錨爪,錨杆,錨柄,錨索和錨卸扣,其中有一個巨大的鉤子,叫做錨爪。是為了方便抓住海底的淤泥的,航母能不能停下來,就看錨爪能不能抓住淤泥了,抓住了航母就停下來,抓不住航母繼續走。在拋錨的過程中,還要控制錨索的下降速度,下落速度過快過慢都不行,力道一定要掌握合適。停船費勁,起錨也費勁,在起錨時,航母一般都會往前開,停在錨鏈的正前方,與錨成垂直方向,然後再啟動錨機,把錨鏈拉上來。航母的錨是非常貴的,如果錨鏈不幸落到了海底,那麼就必須打撈上來。不然那就花錢再買一個,一個大約20萬美元,有時候還買不到。由此可見,維護和製造航母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了,它身上的每一個小零件都是用錢砸出來的。(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航母作為人類史上最大最複雜的兵器,排水量多達幾萬噸。比如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船錨自重超100噸。那停船和起錨時,水兵們是如何把這麼重的錨拋下海再撈上來的呢?

首先要談到船錨的結構,最底部的巨鉤叫作錨爪,其上部依次是是錨柄、錨杆、錨卸扣等裝置。錨身連接著的錨鏈長達上百米,之間依靠錨機絞合在一起,當艦船航行到下錨地後就可以為接下來拋錨的工作做準備了。

開啟錨機上的閥門讓船錨依靠自身重量往下沉是第一步,必須時刻留意下錨的速度,過快的話會對錨機造成損壞,甚至導致錨鏈斷裂丟錨。為了下錨下得穩,錨爪碰到海底之後還要繼續放很長一段的錨鏈。最終讓航母停船靠的是兩個力,一個是錨爪下錨後扎入海底的拉力,還有就是錨身和錨鏈加在一起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錨流程如此繁瑣,那麼航母要起錨時怎麼辦呢?起錨前航母會往前航行一段距離,待到行至錨身的正上方,此時錨的整體和海底是相互垂直的,之後再拉錨鏈,起錨航行即可。

這麼巨大的船錨,如果錨卸扣發生斷裂或者鬆動,丟錨後果相當嚴重。丟錨必須要進行打撈工作,如果打撈無果,船錨自身高昂的造價加上打撈費用,耗費往往會在幾十萬美元不等。

這樣看來,航母上負責司錨的水兵們工作的辛苦程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雖然只在起錨航行和下錨停泊的時候才會忙碌一番,可工作的難度和背後重大的意義不容小視。


思遠軍事


航母一般情況下不停止驅動機,它只是在海中打轉,並非靜止停航。

因為航母每啟動一次耗油巨大,且化費時間較長,冷起動常規航母要10個小時之久。比方說遼寧艦,它有8臺鍋爐,四臺TB-12蒸汽機,啟動時先用重油將8臺鍋爐燒足高壓高溫的蒸汽,用高壓蒸汽推動蒸汽輪機的葉片轉動,再帶動4臺大型螺旋槳轉動,推動航母前進。


核動力航母也是一樣的,只是燃燒的原料是核原料,同樣需要將鍋爐燒出高壓高溫的蒸汽,然後用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再推動螺旋槳使航母啟動。

常規動力航母需帶大量的燃料,如重油、柴油、航油總計是6000噸,其中有300噸柴油和3000噸航空柴油。我們的遼寧艦所攜帶的油料大概也是這個數。所以常規動力航母,油庫佔用空間大,會減少飛機的裝載數量,這是核動與常動的一大區別。


題主問的問題是航母的錨有多重?航母錨鏈很重,以美國企業號為例:它有兩條18礙長2160英尺(約658米)的錨鏈,總重達165噸,鏈為50多噸,這隻錨重100多噸。我想遼寧艦的錨也肯定有百多噸重!


老蛇正宗


航母這樣的巨型大船,其船錨達到了100多噸,如此沉重,光靠人手怎麼能拿得起呢?

航母船錨分為錨爪,錨杆,錨柄,錨索和錨卸扣,其中有一個巨大的鉤子,叫做錨爪。是為了方便抓住海底的遊泥了,抓住了航母就會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