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的殲20要比殲31要出名的多?

一棵路邊的小草


這必須啊!殲-20是2011年1月11日首飛的,而且經過7年研製試飛,已經正式裝備我國空軍,FC-31是2012年10月31日首飛,但這麼多年僅看到兩架驗證機,甚至還沒有進入原型機試飛階段,兩相對比,必須殲-20出名得多。

從整個項目的進展來看,殲-20是緊鑼密鼓,大力推進,因為它是國家正式立項研製的項目,必須早日成功裝備部隊,兩架驗證機之後,從2011號後,密集生產7數架原型機高速完成試飛工作,使得殲-20比俄羅斯2010年首飛的T-50更早加入現役。其整體技術水平處於世界一流水準,空軍對其表現讚譽有加非常滿意。

當然,我們也非常自豪,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個同時研製兩種隱身戰機的國家,對於我國航空工業而言,20年前還只能生產二代機,渦噴發動機,如今不但成功研製投入現役一型,而且還能拿出第二種不同的設計,充分說明我國航空工業的巨大進步。

說FC-31不出名是不實際的,它只是跟殲-20比起來,名氣稍弱一些,但大家動不動就說起它,對其寄以巨大的希望, 關心它是否會成為艦載機,關心它是否會贏得國外訂單,關心它的發動機研發進程,關心它的載彈量與航程,這都充分說明,它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就世界範圍的在研戰機而言,還有哪個比得上它?F-16的最新改型?LCA的全新大改?韓國,土耳其,英國,法德拿出的PPT方案?

不比不知道,咱FC-31也不白給!N


聯合防務


殲20與FC31都屬於四代隱身技術先進的作戰飛機,都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高科技航空產品。

要論“名氣”兩款飛機,旗鼓相當。

為什麼“j20”四代機能夠裝備部隊、名氣更大一點?因為,兩款飛機立項不同,“殲20”是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公司)根據國防需要在配合軍方的配合下研發的“國家級”項目,“殲20”屬於雙發重型隱身技術戰鬥機。

而“FC31”隱身技術飛機屬於中航集團(瀋陽飛機公司)的自研項目,FC31項目在沈飛公司內部編號為:310驗證機。

沈飛的內部研發目的,探索(五代機技術)空氣動力學設計、隱身外形技術、機體輕量化結構、航電系統、電傳操控技術積累技術、儲備技術。

沈飛310驗證機項目屬於雙發隱身技術中型機。

那麼,從“FC31”原形機首飛成功公開亮相到今天,“FC31”的機體外形多次大幅度的修改就清楚的知道沈飛在不斷探索與發現、積累經驗,進行技術儲備的積極意義。

那麼沈飛通過“310驗證機”的大量實踐,技術積累,“FC31”屬於雙發中型機有利於上航母的先決條件,沈飛有研發“殲15”艦載機的成功經驗,是否會在“FC31”基礎上發展一款海軍型艦載機?一切皆有可能。

拭目以待吧!








孔乙己亂彈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分2部分去看。

一個是產品本身,不可否認,殲20確實比殲31先進,不說實際空戰能力,就是理論指標上,殲31也比不上殲20(當然殲20是重殲,殲31是中殲,純粹去比較確實有失公允,但從一些相對寬泛的設計能力上看,殲31與殲20也確實存在差距),而且殲20是國家立項的,殲31只是沈飛自行推出的,國字頭肯定比廠字頭的更有名,其實造成這樣的情況也是有原因的,殲20是國家4代機的競爭優勝者,能集中全國資源配套發展,有多少錢辦多大事,資源的差距肯定會決定產品的差距。

另一個是人的因素,從眾心理,人云亦云將產品本身的絕對差距持續放大,殲20本身有官宣加持,也讓人們眼前一亮,而且出現的時間比殲31更早,所以,產生的輿論效應自然就更強大,而殲31出現後,看上去沒有殲20好看,而且還“腿短”,自然會嬉笑怒罵,持續吊打。就像前文所說,用重殲去對比中殲,用貴的產品去比較相對便宜的產品,本身就是不公允的。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想說殲31有多麼好,但並不是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麼壞,在沒有國家扶持,資金有限,沒有確定市場,風險巨大的情況下,設計出符合4代機標準的產品(準確說是部分符合),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

如果再往大了說,可能就是沈飛和成飛的故事了,沈飛有現在的情況,有躺在蘇27系列巨大成功功勞簿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思路問題,常年的接觸就會更認可蘇系的思路,對未來空戰的理解與空軍存在了偏差,重機動而不重隱身,造成了最終的出局,曾經來說在自身優勢指標的設計能力還是非常優秀的,具體可以參考當年的雪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米格當年的困境。

最後說明一點,本人不是沈吹,也不是31吹,想槓去別的地方槓。


路漫漫吶喊


這是因為這兩款戰機的性能與定位不一樣,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殲-20是未來我國的主力戰機,也是目前亞太區域最先進的戰機。

殲-20威龍戰機是為應對F-22A猛禽戰機,而專門研發的一款第五代重型隱身戰鬥機,中國獨有不外銷,已在空軍服役,目前僅有F-22猛禽可以與之相比。而殲-31屬於外貿版,空軍並沒有進行採購,性能和殲-20不可同日而語。

下面我們就從這兩款戰機的相關數據與性能進行比較,來看看為什麼同屬於國產的隱身第五代戰機,殲-20威龍要比殲-31鶻鷹出名的多。

先看殲-20威龍戰機

殲-20威龍戰機是為應對F-22A猛禽戰機威懾,打破美軍在第五代隱身戰機領域的壟斷,更好的捍衛領空與國土安全,由中航工業成飛集團研製的一款國產第五代重型隱身戰鬥機。

殲-20戰機具備與F-22A戰機一樣的高隱身低可探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與超視距攻擊能力,是一款具有很強的制空、對海、對地攻擊能力的先進戰機。

殲-20戰機從1997年開始研製到2017年服役,週期為20年。彙集了我國在戰機制造領域的諸多頂尖工藝,是目前我國製造出的最先進戰機。

從殲-20戰機最大航程超過6000公里可知其作戰半徑不會低於2000公里,在進行空中加油後最大轉場航程高達11500公里。該機最高飛行速度可達2.8馬赫,實用升限2萬米,雖然翼展達到12.88米,但其雷達反射面積僅為0.01平方米。

殲-20戰機機頭所載雷達系統全球最大,功率在24千瓦,探測距離高達200公里,能同時跟蹤30個目標,可同時選擇攻擊其中4-6個目標。武器配備除一門固定的165毫米GSh-301單管轉膛航空機炮外,可選裝諸如霹靂-21遠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2D或霹靂-15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0近程空對空導彈等,進行遠、中、近制空格鬥。還可攜帶雷石-6或飛騰-7等這類精確制導炸彈進行對海、對地攻擊。

再看殲-31戰機

殲-31戰機是由中航沈飛工業集團自籌資金研製的一款中型隱身五代戰機(注:在五代機方案中未能中標,為積累戰鬥機設計經驗自籌資金研製FC31),主要面向國際市場,目前空軍並沒有採購該機型。

殲-31戰機也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與超視距攻擊能力,但並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與高機動能力。

殲-31最高飛行速度為1.8馬赫,最大升限為1.8萬米,作戰半徑1250公里。相對殲-20有較大差距。

不可否認的是,殲-31戰機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與電子對抗能力,同時也有較好的在空中格鬥與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屬於先進的國產戰機。不過從上述數據與綜合作戰性能來看,殲-31戰機與殲-20戰機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兩者不是一個級別。殲-20戰機是我國未來的主力戰機,且已經服役,而殲-31主要用於外銷,國內目前並沒有採購,因此註定了殲-20比殲-31出名。

作為我國未來的主力戰機,同時也是亞太地區目前最先進的戰機,註定了殲-20威龍將成為明星機型,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未來天際線


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結果,同時,也是成飛從梟龍,到殲十,再到殲20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自主研發的所取得的成績的肯定!

殲20的研發定型裝備速度讓中國在新的世紀,終於有能力在空軍裝備上,和美國消除代差,並且超越歐洲俄羅斯!這具有劃時代意義!從此,世界上即便有再多的詆譭吹毛求疵,也不能再小看中國自主研發創新的水平!

同時殲20的適時推出,徹底粉碎了美國佬憑藉F22和F35一統江湖的白日夢!想當年,美國佬是何等的狂妄霸氣,F22被吹成外星科技,似乎永遠無法被超越,甚至國會立法禁止出口,而且還自信的拆除了生產線。

然而,時至今日,面對中國殲20的進度,再回頭看看F22的老態龍鍾,F35的一再拖延不堪重用,美國佬已經陣腳大亂了!歐洲就更不用說了,到今天。也只能繼續炒作那幾個幾十年前的三代機,五代六代機還只是口頭協議!俄羅斯,更是江郎才盡,花了鉅額資金,用了幾十年時間,搞了一個拉皮版的蘇27,連自己都沒信心去裝備!

真是轉眼之間,已是舊貌換新顏,中國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和一次次的正確選擇,不知不覺讓我們很多方面都領先了世界,比如預警機,比如主戰坦克,比如055大驅,比如登月工程,比如空間站,比如量子通信,比如超級計算機!還有可以期待的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以及搭載比美國更成熟先進電磁彈射的003航母!面對這一切的成就,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自信?那些跪久了了洋奴,還有什麼理由不能站直了做一個堂堂正正中國人?!

所以,殲20所帶給中國和世界的絕不僅僅只是一款五代機,其意義覺不亞於兩彈一星。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又一次自主攻克掌握了一項對於一個大國來說至關重要的技術!有能力在未來戰爭中,有能力奪得影響勝負,至關重要的制空權!而且,還能利用以隱身戰鬥機和領先的無人機技術,在未來空戰中,奪得先機!

至於殲31,一直也不怎麼看好,因為除了五代機的外觀,實在沒有發現它有什麼過人之處。而且最重要的,一直感覺殲31更像是一架技術驗證機,因為無論是從樣機的生產速度。還是試飛進度,都明顯不在狀態。。。而且,一直也有疑問,以中國目前情況,真的需要兩款五代機嗎?面對周邊越來越多的F35,如果不全力完善裝備殲20反而把時間有限軍費分開來搞太多的三代機,殲31之類的項目,當有一天,忽然面對眾多F35,我們怎麼辦?!

所以,殲20殲31,並不完全是一個炒作或者競爭的問題,而是誰能擔負未來守衛祖國天空,對抗美日韓F35的問題!這個,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不需要多說了吧!


仁者天下VIP


J31和J20是兩款我們國家自主設計和製造的5代戰機,代表我們國家現有戰機制造工業水平的巔峰。目前J20已經服役,J31還在改進、試飛狀態,所以人們往往更多的討論J20。

這兩款飛機因為需求不同,所以對它們進行了針對性的設計:

J20是高隱身、高感知、高機動性的重型戰鬥機,是全球首款採用鴨式氣動佈局的隱身戰機。其採用的DSI進氣道相較於F22跟能使飛機在空戰中更加的靈活,更加強勁的機動力是空戰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內部設計也更加的人性化、自動化、舒適化,火力強勁是它的又一個優異的特點。它服役的意義不亞於遼寧號航母的下水,對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活動有極大的震懾。

J31則由於目前還處於試飛改進狀態。由於比美國f35晚設計,參照f35的缺陷進行改進,它比f35更加的靈活、輕便,具有良好的空優。它的需求市場兼顧海外客戶,未來有可能是上艦我國航母是它的另一個特點。它如果服役,可與J20形成高低搭配,優勢互補,對我空軍不可或缺。

兩款戰機是我國空軍未來幾十年不可或缺的成員。


龍威軍魂



古風93814281


這架飛機的身世在大家口中說的很是撲朔迷離。

其實如果到中航集團的網頁上去看看就應該能明白了:

本身FC-31 就沒有被打算用在中國軍方,而是一款以外貿出口為目標的戰鬥機。

和殲-10外貿版(FC-20)、梟龍戰機、L15教練機一樣都是主打海外市場的產品而已。


但是,目前中國軍工的外貿客戶主要是一些第三世界的亞非拉國家,這些國家運營三代機都十分困難,運營起來五代機就基本上是天方夜譚了。因此,不僅僅是在中國軍方並不對FC-31感冒,就連亞洲和非洲的小國對這款戰機也是仰望而止。


現在看來本身FC-31就是一款定位錯誤的產品而已。它的大熱無非是因為這是中國搞出來的第二架隱身戰機。但只憑借這一個亮點,FC-31想出名還是極其困難的。


中航工業自己的介紹也是“

主要特點
a)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
b)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

c)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
d)高性價比。

並沒有真正的指出這架戰機的亮點,試想如果是巴鐵購買這架戰機,那麼去執行一架F-16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不是很虧本呢?如果是非洲的一些小國去購買FC-31,那麼基本上能飛起來也很難降落到地面上,就更別提執行任務了。


至於FC-31要上航空母艦的說法,也並不能得到證實。中國航母現在還是在一個很初級的規模上,在航母上能不能有效的維護隱身飛機還是一個沒有解決的課題。

因此,雖然有的時候FC-31雷聲很大,但基本上看不見什麼雨點,大家也就在口口相傳中漸漸的將這架戰機淡忘了。


如果從生意上看,那麼沈飛飛FC-31,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失敗的項目了。


軍武數據庫


殲-20,是成飛20年心血的結晶,中國在戰鬥機領域的集大成者,其研發的初衷,就是為了徹底打破某國在隱形戰鬥機領域獨霸天空的局面,作為俄標第5代美標第4代戰鬥機,具備了所謂的“4S”全部能力。

2018年春節前,殲-20正式服役人民空軍,從此,有了悍衛祖國領空的先進隱形戰鬥機,在東亞來去自由,倘若不在機腹位置裝只龍勃透鏡放飛,地面雷達還真不好找,其技戰術性能已不輸於F-22,因為具備後發優勢,甚至在某些性能指標上有所超越。

本屆珠海航展上,4架殲-20以編隊形式通場,其中,有2架殲-20在眾目睽睽之下,非常大方地打開了平常隱藏的機腹以及翼根彈艙,露出了4枚霹靂中遠程空空導彈,2枚霹靂近距離格鬥空空導彈,說明空軍對殲-20非常有自信。

殲-31,是國內網民所取的編號,事實上空軍並沒有正式命名,是沈飛自籌資金的項目,內部編號為FC-31,目標是瞄準海外市場,是一款中型隱形戰鬥機,有別於殲-20是重型戰鬥機,兩者在航程、作戰半徑、機載武器上存有先天的量級差別,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空軍有了殲-20,又有了對對地打擊能力非常優異的殲-16戰鬥轟炸機,因此封殺了所謂的殲-31裝備空軍的空間,所以殲-31只能外銷一條路可走,網上說要上國產新型航母,事實上也非常懸。

那麼多年來,網上經常會有報道稱伊朗、沙特、巴基斯坦等國空軍看中了殲-31,甚至沙特這般狗大戶一出手就是上百億美元的軍購大單,但最終證明都是空穴來風,是國內自媒體作者的自嗨。

成飛在艱難的歲月,埋頭苦幹地為人民空軍貢獻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殲-10戰鬥機以及多種改進升級版本,打破了數十年來沈飛只會模仿蘇聯米格機,殲-6、殲-7、殲-8輕型短腿戰鬥機一統天空的宭境。貢獻了國人為之驕傲的殲-20隱形戰鬥機,國家投入巨資打造的沈飛依然在原蘇聯米格19、米格21、蘇-27、蘇-30依樣畫葫蘆中,弄不出象樣的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戰鬥機,殲-31也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沈飛的殲-31,憑什麼和已經服役的殲-20相提並論,其知名度和美譽度,當然遠遠不及殲-20的零頭了,殲-31項目,只開花,不結果,不但沈飛窩囊,國內軍迷也感到不爽。


國平軍史


問題要嚴謹。沒有殲31,只有殲20,殲31是網絡命名,其實是不存在的,至少是現在,他叫FC31鶻鷹,叫中國戰鬥機,還有FC20猛龍,國內叫殲10 ,還有梟龍,叫FC1,巴鐵叫JF17,還有我們的殲20叫威龍。

殲20不必說了,報道鋪天蓋地,怎能不火?美國空軍都做了一個模型,做模子教學,觀摩,中國也通過各方面去宣傳,同時聲明不出口 ,達到震懾的目的,增強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至於FC31,就是為國際而生。但國際武器為出口的前提是自己裝備,要的是信任感,自己都不裝備別人不敢裝備,怕出問題。所以FC31先裝備自己,然後出口 ,或者聯合生產,共同出口,梟龍戰鬥機就是這麼幹的,成績還不錯。美國F35說是三軍聯合裝備,其實主要是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至於空軍裝備,卻是為聯合盟友而裝備美國空軍,本土空軍主力其實是F22。美國本土的美國空軍是不會裝備F35的,就像中國不裝備FC31理由是一樣的,用不著。

至於美國海軍的F35,也是為了打製空,加上攻擊彈藥就要外掛 ,隱身性肯定受到影響,變成了不隱身,還不如用大黃蜂,這也是隱身飛機的通病。集隱身,機動,負載強,三者兼得不可能,除非彈藥小型化精確化,現在,在做,但是很難。所以中國FC31走上了一條負載不強之路。至於上艦,肯定和殲15配合,空軍肯定和殲16配合,殲20已經服役了,所以海空軍都不需要。FC31只剩下了中型化,這也是人們討論的方向。

當年美國用中型化隱身戰鬥機,是覺得天下無敵了,中型機足夠了,現在美國有些後悔,因為當年還有過F22上艦的想法,卻沒有做。所以才努力的去做中型化向重型化靠攏,據說F18和F35都到了近30噸。而中國的FC31就是中型機,25噸以下,是因為動力決定的。所以尹卓將軍提出過,擴大FC31機體,捨去中行動力,上大型動力,應該是實驗中的渦扇15,也就是中國的F22上航母。

又一個美國理想在中國實現了,中國怎麼樂?美國怎麼想?我們可以鼓掌了,我們都在期待著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