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泰坦尼克號》裡,Rose留下的那枚手印嗎?
前段時間卡梅隆還發推特稱:20年過去了,這枚羞恥的小手印依然在。
@詹姆斯·卡梅隆推特
《泰坦尼克號》
最近一部電影的開頭,就讓香蕉姐恍然想起Jack和Rose的名場面。
車、情慾、手印……
不過,這部電影裡的偷食禁果卻沒有造就偉大的愛情。
而成為釀成女主大半生悲劇的導火索;
本世紀丹麥最駭人聽聞的謀殺案的開端……
其恐怖程度堪比《美國恐怖故事》。
《64號病歷》
Journal 64
2018.10.4 丹麥上映
這部電影根據北美最暢銷的犯罪小說家之一,尤西·阿德勒-奧爾森《懸案密碼》系列第四部改編。
上映後,影片刷新了丹麥國產片票房紀錄。
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懸案密碼1:籠中的女人》、《懸案密碼2:野雞殺手》
《懸案密碼3:信仰的陰謀》、《懸案密碼4:64號病歷》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被主角稱為“本世紀丹麥最駭人聽聞的謀殺案”。
其案件的驚悚程度,一點也不含糊。
哥本哈根一座公寓裡,裝修工人正在敲打一面牆壁。
(前方恐怖預警)
鑿空後,出現了一幕讓人頭皮發麻的場景。
三具死於12年前的屍體,被人制作成木乃伊,圍放在一張餐桌旁。
桌子上的餐盤裡,擺放著“菜品”:
防腐處理過的睪丸(是在生前被切割),一整個腹腔,一個卵巢……
桌子沒有坐滿,還剩一個空位,空位上有一把翻倒的椅子。
顯然,這裡本該還有一具乾屍。
或者兇手還沒動手,或者是動手了但找不到屍體。
整個佈置看起來像是兇手的屠殺狂歡。
兇手將他們殺害製成乾屍,切割生殖器,掏出內臟當作食物。
這一切都做得殘忍、決絕,有種發洩壓抑的憤怒。
Q局的警探卡爾,從中感受到兇手心中埋藏的巨大仇恨。
卡爾推斷出兇手的心理狀態不是沒有支撐的。
一個經驗老道的刑偵人員,是能夠從犯罪現場推斷出兇手的心理狀態的。
這讓香蕉姐想起一個玄乎的故事。
1940年代,有個被稱為“瘋狂炸彈手”的人,不停給報社寫恐嚇信。
聲稱他要炸掉紐約市各種地標性建築。
事實上,他真的這麼做了。
警方在找不到嫌疑人的情況下,向精神科醫生詹姆斯·布魯塞爾求助。
布魯塞爾從犯罪現場的照片和恐嚇信,分析出嫌疑人有如下特徵:
男性、與母親同住、妄想症、東歐移民、裝扮一絲不苟、被捕時會穿一件雙排扣西裝……
圖片來自雷米對犯罪心理畫像進行的科普視頻
不可置信的是,最終逮捕的罪犯的特徵,與布魯塞爾描述的幾乎一毛一樣。
更神奇的還在後面,被捕後,他還真的穿著雙排扣西裝走進大眾視野。
1957年“瘋狂炸彈手”喬治·米特斯基被捕照片
布魯塞爾的神推測,就是所謂的“犯罪心理畫像”。
犯罪心理畫像:通過犯罪現場及相關已知信息,推測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點、體貌特徵、活動徵象等。
圖片來自雷米對犯罪心理畫像進行的科普視頻
電影中,卡爾推測出兇手充滿仇恨的心理狀態,但還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
兇手有一個奇特的行為:殘害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系統。
這說明Ta對此有很深的陰影。
線索鋪展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對兇案背後的故事更感興趣。
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讓一個人殺人虐屍、開膛破肚,兇殘至此呢?
通過偵查,藏屍公寓的戶主叫吉蒂·查爾斯,一名退休護士。
這麼多年,她音訊全無,但奇怪的是,她的房租倒是月月交。
警探有理由把吉蒂當作重要嫌疑人。
接著,破案的首要任務是要找到吉蒂的殺人動機。
即一個能把吉蒂·查爾斯和三名死者聯繫起來的東西。
於是,一個神秘的地點——“史波約療養院”呼之欲出。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
那麼,50多年前的史波約療養院到底發生了什麼?
電影雙線並進,一條線索跟進警探卡爾的偵查路線;
另一條線索聚焦妮特在療養院的生活。
下面,請跟隨香蕉姐一起來到開頭所講的那次“車震”。
車震女主叫妮特,車震對象不是旁人,正是妮特的表哥。
不幸的是,他們的事情被妮特的父親捉個正著。
憤怒的父親把妮特送進了史波約療養院,一個專門收容有精神疾病女性的地方。
這裡充滿了亂倫、蕩婦、女同性戀、未婚先孕者……
說白了,那裡的女人只是被極端男權社會判定為有病!
20世紀50、60年代的西方社會,女性地位遠沒有現在這麼高。
那時候,第二次女權運動還未來臨。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還在因為外出說脫口秀,跟丈夫鬧的不可開交。
「卡羅爾」也因為同性行為被剝奪了孩子的撫養權。
上圖:《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一季劇照
下圖:《卡羅爾》劇照
史波約療養院,就是當時某種極端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
這家療養院對外宣稱:管教道德不端的女生。
實則女孩們像犯人一樣被關押,受盡屈辱。
妮特剛來第一天就被殘暴對待。
被室友麗塔侵犯。
療養院還有一個變態的規定,讓女孩們互相揭發、互相出賣,以獲取提前出院的機會。
麗塔假裝幫助妮特逃跑,讓妮特賣身給一個漁夫,可轉眼她就通知了療養院的醫生和護士。
結果麗塔立了功,妮特卻遭到非人的懲罰。
被出賣、虐待、強暴後的妮特,又被迫做了流產和絕育手術。
然而更殘忍的還在後面。
醫生不僅毀掉了麗塔的孩子,還殘忍剝奪了她的生育權以及後半生的幸福……
史波約療養院表面上打著替社會管教行為不端的女性的旗號;
背地裡卻幹著剝奪人權的法西斯行徑。
在那裡,無辜的女孩,被粗暴地打上病態的標籤。
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醫生,可以對她們肆意評判,甚至裁決她們的人生。
這像不像《美國恐怖故事》第二季裡關押“精神病罪犯”的Briarcliff療養院。
療養院裡恐怖邪惡的亂象,實則指向的是當時社會的偏見和殘酷現實。
《美國恐怖故事》第二季海報
變態的史波約療養院,真的只是管教“行為不端”的女生那麼簡單嗎?
根本不是。
它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舉著“正義”的旗幟,在整個國家蔓延……
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撓警探們辦案。
殺死警重要證人史波約療養院的看門人後,又對警探下手。
在哥本哈根的診所裡,這夥人還以做免費流產為由,對女性實施非法絕育。
本著“弱勢人種不配繁衍”的強盜邏輯,行著極端自負的法西斯行為。
那麼這個邪惡的組織是什麼來頭?
卡爾能否戰勝這股強大的勢力?
哥本哈根公寓內的木乃伊乾屍製造者又是誰?
感興趣的去電影中尋找答案吧。
講真,沉迷懸疑片無法自拔的香蕉姐,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令人激動的作品了。
案件驚悚、奇葩,敘事幹脆、利落,故事在層層鋪展中推向最後的高潮。
觀影過程緊張、恐怖與同情交織,觀眾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在了屏幕上。
更難能可貴的是,背後的真相帶來的驚悚,遠超案件本身。
而且,本片的兇手依然留有懸念:最有嫌疑的妮特,卻躺在三具屍體之中。
按照推理類型來分,這是一部典型的社會派推理作品。
社會派,著重社會寫實,揭露社會弊病,典型代表是松本清張。
本格派,注重推理和邏輯,讓讀者和偵探處於同一平面上去猜測兇手,典型代表是阿加莎和奎因。
香蕉姐以前很迷戀本格派推理剝洋蔥一樣的解謎遊戲。
但是這部電影顛覆了我的認知。
原來兇案背後的故事可以如此精彩、驚悚、恐怖。
也許真正恐怖的不是殺人放火,而是隱藏在背後,殺人於無形的邪惡力量。
自以為正確,充當上帝,卻隨意剝奪別人生命的人。
社會派推理作品的深意正在於此,每一個複雜的案件背後都有引人深思的意義所在。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高光時刻是波洛在最後充滿人性光輝的演講。
《白夜行》讓人回味的是桐原亮司與唐澤雪穗的彼此守護。
《64號病歷》中,讓香蕉姐印象深刻的是卡爾與兇手對峙時說的那句:
上帝已死,正義未到,但愛永久不熄。
(後臺回覆 64號病歷看片兒)
這不是病
這是人性
閱讀更多 影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