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單位的副職,管的太多,正職煩,啥都不管說不敬業,該怎麼辦?

快樂吃漢堡


我是深度職場作者風雨載人間,不敢說看透職場,也算了解七分,也不敢說看透人心,也算弄懂五成,關注我,不敢說讓你平步青雲,但也能讓你少走數年彎路。

在單位機關裡面,副職被正職壓著,其實是很正常的事,俗話說得不假,"官大半級壓死人",你是個副職,不管你職位多高,你只是個打輔助的,鍋你得背吧,事你得做吧,利你得讓吧,你想報復他,還找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說吧,清楚自己的位置就很重要。


我之前也有幾次類似的經歷,有次大領導安排項目,讓我們採購設備,當時正職就把任務派給我,說我做事穩當,讓我負責挑選設備,我便讓手下最專業的干將,幫著我把這事做了,然後我去報給正職,結果他說不得過,讓我回去想想問題,修改修改,我左思右想搞不明白,後來想通了,媽的,這是覺得我做事搶了他的風頭,自己又想立牌坊,於是我就做了個報表形式的彙報書,具體的產品選擇那裡空個位置,讓他的秘書幫著交了一下,就給過了。

其實在單位裡面,正副職一直都存在一種微妙的博弈關係,兩者即是競爭關係,更是合作關係,所以一般正職副都不會太大動干戈,因為很容易產生雙輸的局面,所以對於你的這種情況,我有三條建議,下面具體談談。

一、不搶領導風頭

上面已經說了,雙方之間是存在著一種博弈的關係,所以領導自然會對你有所防備,怕你蓋過他的風頭,讓大領導注意到你,到時候被越級提拔,所以對此,首先就要做到,對直屬領導保持必要的尊重,多彙報工作,不越級報告,不搶領導風頭,必要時候對下屬唱唱黑臉,讓領導來說好話。



二、及時彙報情況

之所以你覺得領導煩你,多半就是你彙報的太少了,領導不知道你在做什麼,這是非常頭疼的事,很多人就是敗在這裡,明明做了很多事,卻一直得不到重視,就是因為沒能及時反應情況,上面不知道你是否在做事,這是個問題。

三、打好平級關係

一般單位裡面都是一正多副,協調工作,所以你平時可以和平級之間把關係儘量搞順一點,利於開展工作,當然對這些人你也要時刻保持防備,畢竟一樣存在競爭關係,如果他們工作有小的錯誤,你最好不要點出來,要讓領導發現。

職場深如海,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如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領域的知識,乾貨和套路,不妨點波關注,我會持續更新。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你能夠在百忙之中讀完這篇問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的心得,套路,乾貨,也可以順便點波關注,我會持續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哦,你們的支持就是我落筆的巨大動力!


風雨載人間


題主的問題,其實是身為一個單位的副職領導,不知道應該怎樣把握分寸?我是一個工作多年的基層公務員,見過很多這方面的事。下面,我來談一談自已的一點想法。

1.正職和副職的關係問題

毫無疑問:在一個單位,正職就是核心,經過組織考察後任命的,專門負責單位整體工作的一把手。對內,是所有下屬眼中的決策者;對外,法律意義上的法定代表人。不論你怎麼看其為人、能力、水平、工作方法,他都是絕對的一號人物。這一點必須明確。因此,做為副職,無論從工作考慮,還是從個人修養的角度考慮,副職都應該積極、主動地維護這個核心。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2.關於工作分工與合作問題

一個單位必須有明確的領導分工。正常情況下,正職負責全面工作,有的分管一些具體的工作,有的不分管,這都是可以的。真正負責分管下屬內設機構的是副職。一旦經過單位黨組會議或行政辦公會議研究決定了領導分工,就要嚴格按此執行。副職要主動積極抓好各自分管的工作,不能荒了自己的“責任田”。也不能擅權越界去管其他副職分管的工作;其他副職如越界來插手你分管的工作,也要採取穩妥的方式予以處理。一句話:抓好自己的“自留地”,但也別去他人地方瞎轉悠,手伸得過長;也不允許其他副職的手伸過來瞎指揮。也就是說:副職們相互之間要有明確的責任界線。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遇單位重大工作任務或全單位統一活動,一旦經過會議研究或正職臨時指定,無論哪一位副職負責,都必須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分有合,張馳有度。

有一點必須指出:無論是那一位副職分管的工作,正職都有權過問,不能把工作分工真正當成自家的自留地,連正職也無權過問,那就犯了原則性錯誤。正職的安排、要求與副職的日常做法不一致時,只要其安排不違法、違紀,就必須按正職的意見辦。這沒有商量的餘地。

3.工作協作、溝通和配合問題

副職在處理日常工作時,遇上拿不準的事,要主動和正科溝通,求得指示或意見。工作進展也要多彙報,多溝通。這叫禮多人不怪。副職們之間,也應該坦誠相見,及時交換意見,相互協調支持,完成好工作任務。在同事關係的處理上,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切忌相互猜疑,相互提防,互相放水,互相折檯。一個班子如果爛了,班子成員實際上全爛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本來就應該同舟共濟。

日常工作中,有時會碰到有的人小動作不斷,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情況。只要不太嚴重,心裡明白注意防範即可,絕對不能一時衝動撕破臉皮,大鬧一場。這樣做,無論對誰都沒好處。

4.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估計:題主是一位在人數不多,只有一正一副的單位中的副職。這種情況,正職和副職的關係處理起來實際上是比較難的。如果正職水平好,處事穩妥還好。如遇上剛提撥起來,沒工作經驗的人,會更麻煩。因此,作為副職,應以請示或彙報方式,請正職明確副職分管範圍,並切實抓好份內工作即可。切不可因缺少溝通,責任界限不明,眉毛鬍子一把抓,導致副職認真抓了,正職認為手伸得太長,威脅了其正統地位;不抓了,認為心懷不滿,當甩手掌櫃。這對誰都不好,最後的結果是雙輸局面。也是應該盡力避免的。當然,這個副職,僅就提問看,也還不夠成熟。因此,要一邊工作,一邊認真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強協調配合能力,這樣才能避免進退失據、六神無主的尷尬局面。

最後,總結一句:擺正自己副職的位置,在儘可能明確分工的情況下,先抓好分管工作,做到獨當一面;適當兼顧正職安排的其他任務;不是自己分管的事,絕對不要插手。

這就是所謂的分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能精準把握,就成專家了。


水波不興3291


請記住,功勞永遠是正職的,責任永遠是副職的。是龍藏著,是虎臥著,推功攬過,千萬不能出正職的風頭,大智若愚,老老實實幹活,要有足夠的耐心。副職雖有龍身,但還是臥龍,還沒有起飛,羽翼尚未豐滿,各方面還很稚嫩,弄不好,會被扼殺掉。然而,能扼殺你的人一般來說,只有正職。與正職等多人行走,不能居中間,不能靠前,不能爭著搶先和別人握手,錄像時不能在自己那兒起鏡。吃飯不能坐正座,更不能先起杯。祝酒詞要圍繞正職的意思展開,不要另說一套,不要講得比正職更精彩,馬屁還是要拍的,但不能拍得肉麻,要恰到好處。正職去你辦公室,你要立即站起來,離開座位,讓正職坐。開會時,正職在,不要多講話,講話時不要講得太全面,時髦的話,有份量的話,決策性的話要留給正職講,要給正職講話留有充分的餘地,你都講了,正職還講什麼,讓正職說,我完全同意副職的意見,就按副職說的辦吧,這會讓正職心裡很不舒服。副職能否升遷,不在於你講了多少話,而在於你實實在在的辦了多少事。


陳義興6562


當官當副,吃飯吃素。這是以往許多人的口頭禪!說明副職是個逍遙的存在,平時抱的是不哭的孩子,遇事可以上推下洩,怎麼會有煩惱呢?

忠誠乾淨擔當,是新時代對每個領導幹部的要求,到位而不越位,補臺而不拆臺,又是副職的工作原則。作為副職,你如果幹得多而正職煩,那就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越位了!

在職場,正職管全面,副職各有分工。在工作中,需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分工負責,同心協力,才能更好完成工作。如果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今天這個缺位,明天那個越位,整體工作就會陷入混亂,效率效能就難以把握,正職當然反感!

越位固然不好,缺位同樣不行!什麼也不做,是典型的懶政怠政不作為!是走極端的表現!無論正職副職還是普通員工,都應該在其位、謀其政,食其碌、盡其責,決不能碌碌無為,貽誤發展大好良機!


pds福田心耕


這是一個如何處理好正副職關係的問題。

單位副職,在機構改革後,根據單位公務員編制數,一般實行一正兩副建制,副職社會地位和權重大大提高,以前由幾個副職管理的工作,一下集中到兩個副職手中,工作也是更忙了。

一是進位不越位。副職,在職位設制上,是正職的助手和參謀。副職要定好位,在工作要進位爭先,不尸位素餐,不搞陽奉陰違。不擅自拍板本由正職決定的事項,做到進位不越位。

二是補臺不拆臺。人都有擅長的一面,正職同樣如此,在業務精通上、幹部關係調節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會有一些破綻和不完善的地方。這時候,作為副職,應該及時補臺,要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團隊觀念。

三是建功不貪功。副職,通常都是承擔機構具體事務,是業務的分管責任人,副職要主動作為,作好自己的責任田。面對取得的工作成績時,不能在領導面前出風頭、以功臣自居,而要將成績歸功於正職。

四是把關不盲從。副職,是一個單位班子成員,只是級別上相對低於正職。在單位集體研究事項上,要把好政策關業務關,不人云亦云,或礙於正職面子搞江湖義氣,盲從附和正職的一些違法違紀決定。


小公務


主要看你自己想跟正職達成一種什麼樣的平衡狀態。

如果想跟正職站一條線,穩妥當好副職。

首先要跟正職表態,表態不是靠說,而是靠做,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維護正職權威,支持正職工作,正職對你的好感自然就有了。

然後就是認清定位,既然是副職,除非是常務副職,統管,否則肯定會有自己明確的分工,不越線這是基本常識,根據你所說,管的多正職煩,看來不僅是越線了,還管了正職該管的,一般常務副職才會有這種情況,應該進一步理清自己的職責,哪些需要一把手拍板,哪些是你能做主的,如果遇到事無鉅細的一把手,即便是你可以拍板的事項,也要先跟一把手進行彙報,一來一把手會覺得你尊重他,二來如果這種事他不想管就會跟你直說以後這種事不用跟他彙報,這樣時間長了,就會摸透一把手脾氣,哪些該彙報,哪些不用匯報,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

如果你不想屈居正職之下,認為他不如你,或者總有一天你會超過他,除非你有大靠山,否則建議做副職時也不要不尊重他,最好跟一把手保持一致,建立好感,因為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一把手對人事的建議權是非常有分量的。


七八點的太陽


答:從來“副職”都是一門很強很難為的“技術活兒”!“放手幹、大膽為、勤履職”吧,很容易挑動起正職的那根“功高蓋主”“想奪權?”的神經,時時處處都會給你無形有形的打壓、否定和排擠,甚至安排了任務將配合你完成任務的下屬全部調離將你架空讓你無法完成任務……倘若“看正職臉色謹慎幹、小心為”吧,又很容易給正職拿住把柄創造口實:“你看吧,佔著茅坑不拉屎,根本就沒能力,啥事兒都得我來擦屁股,哪兒有資格當‘領導’啊!”

同時,單位中一些成天一心踅摸領導“用心”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攪屎棍們,也常常利用正職、副職之間這種看不見的“微妙關係”大做文章,大攪渾水。最主要的攻擊目標,自然會是副職!

更不幸的是,“上級”的耳朵,往往都只是為正職長的!副職心裡的意見想要反映,不僅找不到廟門兒,而且往往都可能適得其反加深了與正職的“矛盾”。

越是能力強,自覺性強,善於擺正位置,擁有“自律”精神的副職,越是容易遭此禍殃!

所謂“耗子鑽風箱,兩頭都受氣”,在職務方面去看,形容的就是副職!


拙筆淡靜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你可以什麼都管,你把所有管了的事情都去向正位報告,聽取他的建議,一來你的責任,二來你的尊重,三來你的定位。

只要你不是表現出你想把他從正位上弄下來,他不可能會煩你的。事情你都幫他做了,他只要提點建議。


羅至秦


看了幾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幾分正確的成分,但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大部分都沒有抓住,那就是必須看清楚你的頂頭上司正職是個什麼人,如果是個真正幹實事,想要把工作幹好出成績的人,你只需要把盡職盡責,別的事都不會過分分心;如果正職工於算計,時刻警惕付職亮眼,甚至一開始主管分工的時候就故意剝奪你的管理長項時,你就必須多考慮一下了,得過且過是原則,不需要過多替工作操心了。這樣的一把手很多,在國企裡基本戰90%。一把手都沒把工作當回事,你又能奈何。這也是國企很難幹好的原因。


崑崙玉屏風


作為單位副職,適度越界做好邊界工作或交叉性工作,叫“彌補中空地帶”,叫“做好工作協作”,叫“實現無縫鏈接”。但邊界工作或交叉工作必須與其他分管副職合作或徵得其他副同意。否則獨自處理邊界或交叉問題,或越界過多就是“越權”,正職和其他副職都不願意。

如果因為邊界問題、交叉工作處理不好(獨自處理或越界過多)受到正職批評和其他副職反感就什麼都不幹,那叫“尸位素餐”,正職要你幹什麼用?當然也不願意。

這裡主要體現兩個問題:適度、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