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具體有什麼症狀?

用戶3976867910547


尿蛋白高顧名思義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不含蛋白質或含微量蛋白質。蛋白尿是在人體腎臟濾過過程中蛋白質漏進尿液排出而形成的。所以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從而說明腎臟功能出現問題。

檢測尿蛋白需要在醫院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結果出現減號-表示呈陰性,是正常情況;出來加號+表示呈陽性,加號越多說明尿蛋白越高。一般出現尿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劇烈運動後、發熱的極期、進食高蛋白飲食、胡桃夾現象、各種腎臟病和腎血管病等等。蛋白尿分為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種輕度、暫時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後蛋白尿迅速消失;體位性蛋白尿是指清晨尿液無尿蛋白,起床活動後逐漸出現蛋白尿,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加強脊柱前凸姿勢時,尿蛋白含量增多,平臥休息1小時後尿蛋白含量減少或消失,多發生於瘦長體型的青年或成人。反覆體位性蛋白尿,需注意除外腎病,如胡桃夾現象。

病理性蛋白尿一般會持續存在,且含量較多,尿常規檢查常合併有血尿、白細胞尿和管型尿。並可伴有其他腎臟病表現,如高血壓、水腫等。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見於各種腎小球、腎小管間質疾病、遺傳性腎病、腎血管疾病和其他腎臟病。

常見的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例如腎炎,常合併血尿、高血壓和水腫等;腎病綜合徵,同時伴有血白蛋白減少、水腫、高血脂。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現在一般常見是因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併發症。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早期腎臟受累,但是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可為陰性,後逐漸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再發展至大量蛋白尿,乃至終末期腎病,即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等治療;痛風性腎病尿檢異常出現較晚且輕微,僅見輕度蛋白尿及少量紅細胞。晚期可進展至慢性腎衰竭;高血壓腎病:原發性高血壓病發生5~10年後常出現腎臟等損害。有些會合並鏡下血尿,常有高血壓左心室肥厚、腦動脈和視網膜動脈硬化等表現。

尿蛋白高即出現了蛋白尿,那積極尋找病因治療的同時平時生活也該注意。飲食上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而且應該選擇優質蛋白質攝入,常見的包括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注意低鹽低鈉飲食,尤其是有水腫和高血壓的腎臟疾病患者更應該注意低鹽、無鹽和低鈉飲食。一般推薦每日實用食鹽含量<3g或醬油10~15ml。鹽多的食品均應避免食用,如北方的鹹菜、泡菜、鹹蛋、松花蛋,南方的醃肉、海味等均應少食用;注意利尿消腫,這方面就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了。

我們可以定期體檢,如有蛋白尿儘早發現。糖尿病和高血壓、痛風患者5~10年以上應至少每半至1年化驗一次尿常規,注意儘量避免可能導致腎損害的藥物,如必要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健康防護林


尿蛋白的主要表現就是有大量泡沫尿,顏色區別不大,但如果合併感染等嚴重者可以出現尿液混濁等。尿蛋白升高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生理性,二是病理性

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現於健康人的暫時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年人,在劇烈運動、發熱、高溫、受寒、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下,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強而使蛋白大量“漏網”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有一定的泡沫尿出現外,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出現,調整飲食作息習慣,幾天後復發,則會恢復正常。

病理性尿蛋白,是指腎臟部分功能出現了問題,從而導致尿蛋白的流失,這種情況需要及時的進行有效對症治療,因為病理性的尿蛋白是加速腎功能喪失的“速滑劑”病理性尿蛋白的流失患者會出現乏力、水腫、疲倦等不適症狀的出現。


石頭醫生講腎


尿裡泡沫多不散這是最直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