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提升經濟發展新活力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韓靜 邊亞娟)一個個產業園區拔地而起,一個個重大項目結出碩果,折射著臨潁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進程。近年來,臨潁縣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全力以赴上項目、育產業、促升級、強載體,構建特色鮮明、集聚發展的新型產業體系,把產業基礎做強、規模做大、效益做實。

圍繞主導產業擴大規模、擴充門類、提升層次、延鏈補鏈,臨潁縣通過以商招商、利用閒置資源招商等方式,招引頤海國際(海底撈)、建泰小鎮、福貞包裝、卡本科技、大沛實業、永盛紙板、開啟生物、江蘇德勝等一批億元項目,總投資50億元以上。全年實施重點工業項目22個,其中續建項目17個,新開工項目5個;宏全怡寶水、鴻路鋼構一期、眾邦偉業、潁機機械、富億達汽配、維爾森科技、天納圖生物科技、盛宏熱電聯產、卡本科技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福美源二期、譽香客肉製品即將投產。福貞包裝、彰盛味業2個項目全面開工,主體工程正在建設;建泰工業小鎮一期啟動建設。

為保障項目順利推進,臨潁縣加快完善要素保障,盛宏熱電聯產130蒸噸鍋爐投產運行,滿足園區企業供熱需求。完成110KV、10KV兩條線路改造,建成玉泉、辛莊兩座開閉所。天然氣方面我們早籌備、大儲備,日供天然氣達到13萬方,用氣高峰沒有出現限氣、停氣,在周邊縣市獨此一家。第三汙水處理廠建成,按時進水、按時運營,日汙水處理能力達到6萬噸,出水排放水質優於一級A標準,極大滿足了杜曲現代家居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兩大園區需要。

圍繞抓項目促發展,該縣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成立服務組織、出臺三項制度、建立三項機制、打造一個平臺,創新“一次不用跑、一個電話全搞定”服務模式,對區內企業提供“親人式”兜底服務。為破解項目建設中土地報批時間長,環評、安評等前期審批事項多、週期長的問題,創新實行了重點項目預審批制度,使項目開工時間比原來提前了100多天,推動了項目建設提速提效。截至目前,已經有22個重點項目採取預審批模式,陸續開工建設,再創項目建設“加速度”,成為臨潁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