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對“晉商在明末通敵賣國,甚至明亡都有晉商的責任”這種說法有幾分真實性?

臥家人


晉商資敵這種言論,我查閱了很多資料,都沒有直接或者間接的能夠證明有晉商資敵賣國行為發生。

晉商與清軍的聯繫,其實是在1632年也就是崇禎五年以後才開始的事情。彼時,大清的勢力範圍逐漸朝土默特蒙古方向擴展,大同和張家口的明軍守將為了避免和清軍衝突,私下裡縱容了當地商人與清軍進行馬市貿易,而當地的商人和百姓,主要以晉商為主。

冒用它部名義,與明朝展開馬市貿易和封貢往來,叫做“挾貢”、“挾賞”,在當時蒙古、女真各部裡其實是一個習以為常的現象。比如察哈爾當年跟明朝關係緊張的時候,明朝關閉了互市,但察哈爾長期冒用爾喀巴林、烏齊葉特兩部的名義,到廣寧挾貢,到開原馬市挾賞。

這其實當時的一個潛規則,,清軍入關之前,藉助土默特的名義,到大同和張家口和晉商開展貿易,其實是利用了當年隆慶和議後開邊塞馬市的有利條件。而晉商與清軍之間的貿易往來,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當地軍政官員的許可的。

畢竟冒用土默特之名開展貿易,政府難道是瞎子麼?

商人在有明一代地位相當低下,如果不是依附在官員的保護傘之下,他們無論如何也是幹不出這種事情來的。畢竟大明的商人不像歐洲那種重商主義盛行下的商人,可以肆無忌憚,無視皇權。

而且張家口所屬的宣府,是明朝九邊重鎮之一,清軍要在張家口展開大規模商品交易,怎麼可能十幾年來一點風聲都漏不出來呢?如果真是晉商膽大包天搞走私貿易,販賣重要物資給清軍,以大明軍政官員的尿性,早就把晉商按在地上摩擦了,畢竟當時晉商挖礦起家,相當富裕,能夠名正言順宰大戶,難道他們會放棄這種好機會?

難道晉商手眼通天,能夠把宣大總兵巡撫全部收買了?這也太誇張了吧,有這能力又何必還偷偷摸摸跟清軍展開貿易呢,早就壟斷了整個漠北的所有貿易發大財了。

晉商或許在同清軍的貿易過程中有走私違禁品的行為,但想來規模不會太大,如果規模很大的話,宣府大同的軍政官員一定是知情,如果沒有這些地方官員的默許,晉商業不敢這麼做。

何況,其實以當時的形式來看,清軍雖然在遼東已經尾大不掉,但要說清軍能夠入關征服大明,這個可能性其實在當時人的眼中,可能性是相當低的。

晉商的商業行為或許有賣國的可能,可是當時的大明,賣國的可就多了,按道理講宣大地方政府默許這種互市的行為就是最大的賣國行徑,晉商沒有他們的默許,估計也很難展開跟清軍的貿易,畢竟官方渠道沒有疏通好,貨物的調集和運輸,成本相當之高,風險也是相當之大的,狡詐的清軍不可能為了超過商品價值的多餘成本買單的,而晉商也不可能做虧本買賣吧。

我從來不為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團體洗白,洗白他們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只是希望看書瞭解歷史的時候多帶點腦子,晉商可能存在販賣情報於清軍的可能,但作用一定不是很大,從薩爾滸之後幾次明清之戰就能看出問題來,開鐵,廣寧、松錦,松山,這幾次殲滅明軍主力的重要戰役中,情報工作主要做什麼?大部分時候還是依靠斥候偵查來完成戰略部署,遠在山西的晉商能傳什麼情報?而且除了薩爾滸以外,其他幾次都是清軍主動進攻,你要說晉商獲取了廣寧、鐵嶺、錦州的軍事部署,那麼未免也太憑想象力了吧。

清崇德三年以後在歸化城的貿易,也不止晉商一家。在我看來,晉商之於清的作用大抵就是起到穩定蒙古諸部的作用,畢竟蒙古諸部需要貿易胡市,對大明經濟的依賴性要不遠遠大於清。

如果商人的政治地位在明代真的那麼高的話,那麼為什麼沒有純粹意義的商人能夠獲取政治權力呢?商業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是屬於從屬位置,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才站主導地位。如果商人真的能夠把控大明王朝的權力中樞,按道理來講,他們應該為資本主義道路發展掃清所有障礙啊,也不至於讓後世的史學家們總在說明代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這個萌芽都萌芽了多久了……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對於晉商賣國這種事情,大多都出於臆測,或許有又或許沒有,或許只是扮演了一個兩面下注中立商人集團的角色,誰又知道呢?但在我看來,晉商在滿清崛起的過程中並沒有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而關於有的論點即晉商在清建立後為其八大皇商,或許有的人會認為皇商很牛逼,搞壟斷經營,但其實性質跟廣東十三行又有什麼區別。明初時,晉商就是為明朝在北方邊鎮籌集軍餉而崛起的,到了清代以後,獲得了一定的商業特權,其中以清政府代墊和匯兌軍協餉而聞名,一言以蔽之,明清商山西商人始終靠接託封建政府、為封建政府服務而興盛,但當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時,山西商人也必然禍及自身。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朝代說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是山西人,但不護短。明末確實有大量的晉商向後金走私鹽鐵、布料、火藥等戰略物資,這一點無可厚非,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乾的確實是賣國的勾當,錯就是錯了。但是你要是把明朝的滅亡歸罪於晉商,那你可是給晉商腦袋上扣了一頂天大的黑鍋。

晉商對女真貿易那是得到老朱家許可的,而且最先表示支持的不是別人,就是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對蒙古女真等遊牧部落採用“以不戰為上兵,羈糜為奇計的政策。”通過互市貿易向遊牧部落提供生活必須品,從經濟上牽制他們。而晉商因為地理位置的便利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晉商對女真貿易那是歷史悠久,有傳統的。

但是明朝後期,後金成了明朝最大的敵人,明朝也禁止了一切和後金的貿易。可是你越禁止,說明越有利可圖啊,商人一天起早貪黑不就是為了利嗎?所以晉商還是冒著殺頭的風險向後金走私貨物,不過當時不光是晉商,明朝各地商人都在這麼幹,甚至明朝官場裡也有一邊打後金,一邊給他們賣糧食的人。


還是那句話,古代只有家族觀念,沒有國家意識,天下是你老朱家的,又不是我范家的,我有貨,又有人願意出高價買,我能不幹嗎?

但是明朝的滅亡要說是晉商的責任那就太牽強了,首先明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李自成為什麼要幹明朝,還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老百姓活不下去難道是晉商的鍋?

看看那時候的明朝官場,官員毫無忠義廉恥,一心只顧自家家族和自己黨派的利益,地方上地主豪紳個個肥頭大耳,老百姓骨瘦如柴,明朝國庫窮的叮噹響,地主們連募個捐都不願意,去看看電影《大明劫》你們就知道明朝為什麼亡了。


守仁讀仁


晉商無辜嗎?

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大明已經民心盡失,內外交困。至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不是晉商,嘿嘿

晉商對於清取代大明的幫助,有點像吳三桂投降清朝那樣,像是一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有了,事半功倍。沒有,或許就是不反應,或者慢反應。

到了今天,大家只責備公開了面目的吳三桂,卻少人去深挖晉商的深藏的作用,或者也是一種偏視。晉商的後人,在清朝時期就公開說過,晉商的家族們,以大明批准的公開交易為掩護,暗地對滿人走私戰備的物資,到了後期,晉商對滿人,還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戰爭拼的是綜合實力,在今天,這一點已是共識。滿人在初期和明朝的戰爭中,一直無法對大明取得決定性的軍事戰局,並不是它的戰爭動員能力不足,或者應對政策失誤,而是無法將全部戰爭實力,都全部發揮出來。至於大明方面,本來就是王朝末期,原本就山窮水盡,對內要維持統治的,對外再看看消除內、外患的成本代價,大明既然就沒有內平外足的策略和辦法,唉!也是朱家該絕!

晉商是在權衡之後,看到了大明的無望,為了自己的生意未來,才選擇支持大清,放棄對大順和其他的漢人勢力。這是一種生意上的決策,為了支持晉商本身的利益最大化,才進行的豪賭。也是和滿人,進行了長期的地下黑市後,達成的默契。

滿人在毛文龍被清除後,基本解決了後方的軍事威脅(毛的最大攻擊力,到過瀋陽附近 ,影響力則難於估量)。

滿人在和晉商達成默契,得到晉商的財政支援後,可投入戰爭的兵力爆增,是不爭的事實。就是在晉商的財力支持下,滿人才得以全無後顧之憂,全力擴軍備戰,和晉商的資金相比,先後之間,李自成的自大,甚至於默許手下強吳三桂的女人,只是成為事情公開化的爆點,也是個催化劑而已。

消除了後顧之憂,得到了財政支持,加上多年的政策和積累,還有人送來了機會,一顆滿人的野心,才具備了基本條件,有了吞併中華的條件。

晉商何來無辜!


圓窗觀點


存在這樣一種說法:晉商是明朝的掘墓人。

晉商發跡於明朝初年,明朝建立後,國家的防禦重點在北方,因此在北方邊境部署大量軍隊。為解決軍資,明朝推行“開中制”,以“鹽引”為酬謝,鼓勵商人把糧食草料運輸到邊塞。“鹽引”是購買銷售食鹽的額度憑證,晉商由此發家。

隨著努爾哈赤崛起後,為獲取軍資,他盯上往返關內外的晉商,向晉商進行商業借款,為增強信譽,努爾哈赤還寫借據,加蓋玉璽,這便是後來的“龍票”。

晉商中除了為後金提供財政支持,還提供明朝的情報。

清朝入住中原後,為感謝他們過去的幫助,清朝統治者把北方邊境的貿易經營權全部給予晉商。


五味社


誠邀,如題。一個朝代的滅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商人才能決定的。對於商人來說,追逐利益是其本性,所以晉商在明末與滿清進行交易也是無可厚非的,不能以此就說晉商賣國。

有人說大明的亡國和人參有關。

人參,味甘補氣,乃草藥之上品,中原王公很早就有以人參食補的傳統,當時的人參並不來自東北,而是韓國的上黨地區。事過境遷,幾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到了明末,上黨和太行地區由於植被破壞,百姓過度採挖,人參已經絕跡了。於是王公貴族門又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東北的長白山,就是當時的大清龍興之地。

於是商人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為了滿足中原的人參需求,商人在後金大量收購人參,於是中原大量的白銀,鐵器甚至糧食和火器流入後金,成為了後金打擊中原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商人的確有一定責任。但是崇禎年間滿洲——明藉助察哈爾部和晉商進行間接貿易是宣大地區督撫認可和中央默許的,難道朝廷也是賣國賊嗎?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你對這個問題是什麼看法呢?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我可以在這裡負責任的說,沒有任何真實性。


所謂道光《萬全縣志》裡的張家口“八大家”,說的是在皇太極時期,清朝以武力為後盾,“來口貿易”,逼迫明朝在張家口與其進行合法的貿易。當然,為了朝廷的面子,名義上是明朝和察哈爾、土默特等蒙古部族進行貿易。這八大家就是為明朝方面供貨的商人,進行的都是合法貿易,主要交易的是絲綢,為了滿足清朝貴族的慾望。


以下是崇禎皇帝的批示:


據報既系東奴, 則開市何名? 如插部舊夷能與奴攜貳, 或殺奴自效, 準照舊例市賞。著該督設法密行,仍一面集兵嚴備,不許蒙徇,致傷國體。爾部即行馳飭。(《兵部奏為密奏夷情事》,崇禎十一年三月十一日,《明朝檔案總彙》第 29 冊,第二一九二件。轉引自達力扎布《17 世紀上半葉喀爾喀與明朝的短暫貿易》)


實際上,這個時候末代林丹汗已死,整個察哈爾部(明朝所謂插部)都被清廷控制了。明廷雖謂不許“致傷國體”,實際也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換取宣大地區的和平而已。


此後清廷每年派人到張家口與明方貿易,直到多爾袞入關。


這就是歷史的弔詭之處,兩個國家一邊在薊鎮(河北東北部)、遼西交戰,一邊卻在宣府進行著大宗貿易。不過面對歷史的真實,還是想想如何理解它為好,而不是毫無史料根據,一味按照自己的臆想去“質疑”,那除了發洩自己的情緒以外,一點兒意義也沒有。


有些人拿出一些談遼東地方和女真人走私的史料做“證據”,問題是那是成化年間明朝和女真關係緊張那一段的史料,和金國(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後金)崛起差了一個半世紀了,根本不能拿來說17世紀的事,再說跟晉商也沒關係。


至於有人說什麼金國的鹽鐵都不能自給,要晉商來進口的……建州女真本身是從事旱地農業的族群,二百年來又不斷與遼東、朝鮮等農業社會進行人員和技術的交流,其生產力雖然相對落後,但並無代差,不是什麼徹頭徹尾的野蠻人。即使在努爾哈赤未起兵時期,已經開始自行挖掘鐵礦、熔鍊礦石了。而起兵之後,為了解決食鹽問題,他又派人去朝鮮東北面的東海(日本海)海岸熬鹽。不過明朝的封鎖只從1618年維持到1621年,之後努爾哈赤就攻佔了遼河以東的大片地區,而眾所周知,遼東地區海岸漫長,鐵礦眾多,產鹽產鐵都不成問題。而在1618-1621年間,清朝根本沒有搞定從建州舊地到張家口之間眾多的漠南蒙古部族,怎麼輸送大宗商品呢?那不是要白送給蒙古人嗎?


溫長卿


基本上沒有真實性。商人特別是有些人說的“八大商人”的商業行為,都是經過明政府允許的。商人“為利”很正常,所謂的“八大商人”在真正的晉商面前都是中小商人而已,能有多大亮兒。

八大皇商之首範永鬥

(1)民間商人沒那麼大的本領

明亡主要是整個官場如商場,傳統的忠君報國思想改成了忠錢報黨派利益。晚明整個民風“商業思潮”過濃,整個國家“畸形經濟”發展明顯。再加上,稅收制度不合理、一條鞭法導致流民大增。

而對於這些,明朝從皇帝到內閣再到官員,不思改變反而覺得很正常。這些才是關鍵,導致明朝的實力挺大,但問題卻越來越多。

老晉商在其中能起到什麼作用?最關鍵的是,持“晉商通敵導致明朝滅亡”觀點的人根本不知道明朝的晉商是什麼人。

清初的所謂“八大皇商”主要是貿易商人,在晉商中根本不是什麼“大人物”“大商人”,根本接觸不到“朝廷大事兒”。包括被許多人惦記的李自成起義,商人能鼓譟起來嗎?崇禎殺袁崇煥,是商人鼓動的嗎?殺魏忠賢,是商人鼓動的嗎?

同樣,“八大皇商”主要是通過商貿給後金帶去了糧食和武器。問題是這些起多大作用。那麼,明朝是清推翻的嗎?顯然不是,而是國內問題沒搞好,明朝自己把自己玩兒死了。清撿了一個便宜。就是南明的滅亡,都是因為內部不合導致,是我們自己不爭氣!

張四維:這才是明朝晉商中的大哥大

(2)晉商的主流是官僚商人

明朝晉商和清朝晉商完全不同,明朝晉商主要是鹽商,例如張四維、王崇古家族。清朝晉商則是貿易商、銀號等。明朝的晉商靠的是權力、壟斷,清朝的晉商則靠的是巴結權力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由此,才有老晉商、新晉商區別。

鹽業改革中經幾次轉變,但總體上,老晉商、徽商成為“鹽業主導”。老晉商以張四維家族、王崇古家族為準。

王崇古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陝西總督掌握軍事,王崇古的外甥張四維成為內閣首輔。張居正依靠的就是張四維家族的經濟,張四維的二弟張四教、四弟張四象都是著名的大鹽商。王崇古的父親王瑤、哥哥王崇義、從弟王崇勳、伯父王文顯、姐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鹽商。張四維的父親張允齡、叔父張遐齡、岳父王恩、大舅子王誨等也是大鹽商。

王家、張家在聯姻的同時還與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馬自強的馬家聯姻,三家壟斷整個鹽業市場。御史永郜春對此憤怒地說“鹽法之壞,由勢要橫行大商專利”,指的就是張四維、王崇古兩大家族。

王崇古:這才是明朝晉商中的大哥大

由此可見,明朝的晉商和清朝的晉商完全不同,明朝的老晉商以官僚商人為主,他們都是明朝的“最大既得利益集團”,然而,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導致明朝經濟出現畸形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明朝亡於官僚商人倒是可以的。


坐古談今


問題是晉商走私大量物資武器的同時也換回了無數的馬匹毛皮還有東珠人參海東青等大量的奢侈品。明末九邊還有北方大大小小的衛所基本都不缺馬,就是李自成等流寇都有大量的騎兵部隊。說到底還是朝廷出了問題,國窮民富,各地大大小小的地主尤其是江南地區擁有大量的財富卻一毛不拔,財政軍費全部攤到了沒有多少土地卻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平民頭上,再加上北方天災直接導致了大明朝廷財政的崩潰,到了最後為了調吳三桂三萬軍隊入關,堂堂大明皇帝竟然連一百萬兩白銀都拿不出來。而他的老丈人,發家不過二十年的窮逼光現銀就有二十萬兩!這還不算書畫珍寶啥的,不說別的光一個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勳貴手中的財富只要拿出一半來足足可以武裝二十萬步兵五萬騎兵而且全部都是精銳部隊!更別說其他大城市了,濟南,開封,洛陽,揚州,南京,鳳慶等等,隨便一個都不比北京差。說實話大明王朝亡的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恥笑!


河東硬漢



榕容寅


真實歷史是晉商對大清崛起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歷史上處於晚明的晉商對於大清或者說後金,主要的幫助是提供了大量的松江棉布、寧綢和山西特產潞綢,給關外的旗人們做衣服。在當時後金的紡織業十分落後,以至於布匹成了“硬通貨”。此外晉商在為後金提供了部分人參(賣給中原的藥商)、獵鷹(賣給中亞的異密、㔨)銷售渠道的同時,也或多或少的向清朝傳遞了一些“情報”。但考慮到晉商的社會地位和當時晉商的業務範圍,他們所提供的情報能有多大價值也就可想而知。至於錢糧鹽鐵這些基本的軍用物資則與晉商基本無關。

首先是歷史滿洲地區一直是資源富饒地區,從不缺少糧食。所以大清或後金是作為資源豐富、人文科技落後的國家來攻打大明這個資源緊張,但是人文科技先進的國家。大清缺的是各種手工業產品或奢侈品,但是絕對不缺糧食、鹽、鐵和其它的資源。舉個例子,雍正朝呂留良的後裔被流放黑龍江後,依靠教書與行醫,僅僅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就擁有了上百間瓦房、數百頭牛馬、幾十頃良田,比之於在江南時的中產階級生活,這種“奇遇”簡直是因禍得福。而此後晚清“闖關東”後大量的直隸、山東的貧農也很快的成為了地主、富農。民國時期的駱賓基在其代表作《鄉親——康天剛》中描寫了很多闖關東的關內移民從一無所有到生活富足。

至於有人會說出到老憨王努爾哈赤晚年,大清(後金)治下的遼東米價曾經有過飈升至8兩一斗的時期。但是,這次物價飛漲的原因是徹頭徹尾的人禍而非天災——是以老憨王為首的八旗權貴們對遼民進行敲骨吸髓的掠奪,招致百姓激烈反抗,以至於在殘酷鎮壓之後大片田地荒蕪,導致了糧食絕收。

至於晉商向清朝提供的軍需物資也是數量不多且價格奇昂的中亞刀劍、百鍛甲片。這些奢侈的軍需物資只能是極少數八旗權貴們所擁有的,那些普通的旗兵根本用不到。

更重要的是,晉商走西口也大多是去外蒙貿易,因為從中亞走歐亞大草原到蒙古的貿易之路——也就是絲綢之路的繼承者從來就沒有中斷過。西域商路對蒙古高原的大小汗國和中原王朝十分重要。而對於新崛起的大清也十分重要,因為就是在和蒙古諸部的交往和碰撞中,開創大清三百年洪業的“巴圖魯”們才對外部世界有很全面的瞭解,並開始和山西的商幫交道。

真正晉商和大清的合作是在清兵入關之後。尤其是到康熙末年,漠西蒙古準噶爾勢力興起,與大清雙方爭奪天下時。西康、青海、新疆哈密和北疆阿爾泰山的前線對於清軍而言實在是過於遙遠。為保證軍需物資供應,康熙帝和雍正帝父子允許商人從事隨軍貿易並逐步以招商承辦的方式,把包括糧草補運在內的後勤保障工作逐項承包給晉商。

得到特權的晉商由此成為朝廷的“白手套”,並且後者逐步承辦了清軍所需物資,從而暴富。再往後,晉商又通過“官商勾結”的方式成為了專門掠奪蒙古的吸血鬼。大清朝三百年的天恩雨露既養肥了晉商,也埋下了晉商一敗塗地的隱患。到了晚清晉商已經是猶如《天方夜譚》中的人牲,痴肥到連眼珠子都轉動不了。此時的晉商早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人,而已經是與“十三行”一樣,成為和“親貴”、“胥吏”無以異也的“既得利益集團”。

最終大清氣數已盡,南北的革命軍都在在各地搶劫晉商票號錢莊充做軍費;而以北洋系為首的民國政府又不承認舊債,導致之前大筆借給大清親貴的錢無法收回;尤其是蒙古獨立之後,大量晉商在蒙古的資產被沒收——這成了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

山西商幫的宅院,即使是諸侯王的宮邸也不過如此。


晉商覆滅之後,掠奪蒙古的角色變成了蘇聯國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