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楊的紅樓筆記
瓦舍是宋代的城市商業性遊藝區,也叫瓦子、瓦市、瓦肆,或者乾脆簡稱“瓦”。瓦舍裡設置的演出場所稱勾欄。
勾欄,又作勾闌或構欄,也稱鉤欄、勾闌,勾欄的原意為曲折的欄杆,在宋元時期專指集市瓦舍裡設置的演出棚,也可以理解為後來的劇場。
瓦舍的規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幾個“勾欄”(劇場)。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娛樂場所,也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相當於現在的戲院。一個較大的勾欄就能容納幾千人同時觀看演出。
勾欄是商業性演出的舞臺,每天都會表演雜劇、滑稽戲(類似於後世的小品)、說書、說諢話(類似於後世的相聲)、歌舞、傀儡戲(木偶戲)、皮影戲、七聖法(魔術)、踢弄(雜技)、蹴鞠、相撲等節目。
勾欄的建造形制借鑑了當時神廟戲臺的一些特點,設立戲臺和神樓,又考慮了對觀眾的安置建造全封閉的形制,四周圍起,上面封頂,演出可以不考慮氣候和時令的影響。
在其內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戲臺,戲臺上設有樂床。其後是戲房,戲房通往戲臺的通道稱為“古門道”或“鬼門道”也就是上下場門,其他面則是從裡往外逐層加高的觀眾席,叫腰棚。其中正對戲臺而位置較高的看臺又叫神樓。觀眾席裡又有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龍頭(前面說過水滸中雷橫看戲“入到裡面,便去青龍頭上第一位坐了”),位於靠近戲臺左側的下場門附近,是黃金位置。
勾欄實行商業化的演出方式,對外售票,勾欄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劇場的正式形成。勾欄瓦舍在北宋、金、元、明朝前期400餘年時間裡成為中國戲劇的主要演出場所,當然鄉村野店還是以神廟戲樓為演出場所。
剛開始建造的勾欄是簡單的臨時性建築。後來磚木結構的廟臺逐漸開始取代了勾欄,成為有了現代舞臺、劇院的雛形。
另外瓦舍之內除了勾欄通常設有酒肆、茶坊、食店、攤鋪等其他服務攤位。十分熱鬧。
娛樂業發展與經濟繁榮有很大關係。
北宋極盛時期,開封城裡的瓦子有十所規模比較大的。南宋中後期,首都臨安城內的瓦子竟然多達二十三所。
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的北宋都城汴梁“街南桑家瓦子(即水滸中提到的燕青李逵去過的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裡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裡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納數千人。”在這些瓦子裡有演小曲的,有演雜劇的、有玩影戲的、有玩傀儡戲的,還有說唱諸宮調的。
南宋都城臨安的瓦子勾欄更多,瓦子演出的技藝有50多種。城裡有南瓦、北瓦、大瓦、中瓦、蒲橋瓦等,城郊結合部還有20多個瓦子。其中北瓦最大,裡面有20多座勾欄,有兩座勾欄是專說史書的,還有一家叫小張四郎的勾欄,是以藝人的名字命名的。
那些無名的或過路的藝人根本就進不了勾欄,只能在廣場上耍把式賣藝。也叫“打野”、“撂地兒”,又稱“雨來散”。
勾欄裡不僅有表演射箭、雜技、魔術、馴獸等各類以男性演員為主的娛樂項目,還有以女性為主導的歌舞伎佔了極大比例,總體來說,女演員佔據了大宋娛樂圈的半壁江山。
趙燕雲
瓦舍、勾欄是宋代出現的商業娛樂性場所。宋代工商業空前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城市生活日繁榮,為了滿足市民多樣的娛樂生活了,瓦舍、勾欄應運而生了。
瓦舍是綜合性的娛樂場所,裡面有演雜劇的、說唱的、耍雜技的,也有賣藥、沽衣、餐飲、理髮、賭博等娛樂服務,有的瓦舍還有妓院。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妓》雲:“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瓦舍又叫“瓦子”、“瓦市”,為臨時歡合之意。北宋汴京城內有50多座瓦舍,而南宋臨安城內的瓦舍也有24座。
勾欄就是用有圖紋裝飾的欄杆圍成表演伎藝的場地,又稱作“勾闌”、“構欄”。臨安北瓦中表演項目很多,有兩座勾欄專門講史,其餘還有說經、小說、相撲、雜劇等,使人目不暇接。據記載十三座勾欄終日不閒,上演伎藝可達百種。
老照片
古代的瓦舍勾欄是什麼意思
一、起源
“瓦舍”、“勾欄”均出自佛教經書,瓦舍原指僧房,勾欄原指“夜摩天王”,是欣賞音樂的建築築物。從戲曲藝術發展的歷史角度看,唐代的戲場幾乎全部以寺廟為依附,唐代的寺院戲場到了宋代,隨著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和夜禁制度的瓦解,開始走向民間,形成了宋代遍佈市井的娛樂場所,
二、作用
到宋代時,市井中才出現了專供藝人表演的固定場所,由於傳統戲場與寺廟的關係密切,人們借用“瓦舍勾欄”來稱呼專門表演百戲、雜技、歌舞的建築。“瓦舍”又稱“瓦子”“瓦市”“瓦肆”等(相當於現代綜合性娛樂場所),在瓦舍範圍內設置的小場地,設有演出各種技藝的勾欄。“勾欄”或稱“勾闌”、“鉤欄”等,被專指為演出場所,內有戲臺,戲房(後臺),神樓,腰棚(看席)等。
勾欄的建造外形借鑑了當時神廟戲臺的一些特點,設立戲臺和神樓,建造全封閉的,四周圍起,上面封頂的建築,演出時不受風雨寒冷的影響。在它的內部,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戲臺,戲臺上設有樂床.其後是戲房,戲房通往戲臺的通道稱為“古門道”或“鬼門道”也就是上下場門。
戲臺對面則是從裡往外逐層加高,圍著戲臺木製的觀眾席,叫腰棚,觀眾席裡每個觀眾都有座位,沒有站著的,座位不編號,先到先坐。其中正對戲臺位置較高的看臺叫神樓.放著供奉梨園神之類的神靈牌位,觀眾席裡又有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龍頭,一般供皇帝或者達官貴人坐的;勾欄的一面有門,供觀眾出入,勾欄上面還張有巨幕,用來供風雨遮蔽。勾欄門首,還要懸掛旗牌、帳額、神幀、靠背等裝飾物或演出用具,門口貼有稱作“招子”或“花招兒”的花花綠綠的紙榜,起到向觀眾預告演出、招攬觀眾和宣傳廣告的作用。
三、演出內容
由於各個勾欄裡的設施不一樣,每天演出的內容也不同,表演的形式包括:雜劇、滑稽戲(類似於小品)、說書、說諢話(類似於相聲)、歌舞、傀儡戲(木偶戲、皮影戲)、七聖法(魔術)、踢弄(雜技)、蹴鞠、相撲等節目。當年臨安{現杭州)20多個瓦舍裡,約有上百家勾欄在演出,每個勾欄裡都有數千或數百名觀眾在看戲;演出時間是從早到晚,從春天演到冬天,全年不間斷,可以估算出當年杭州城裡每天看演出的觀眾可達2萬至5萬人,一年觀眾累計達700萬到2000萬人次。瓦舍勾欄是宋代經濟發展後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它所開展的娛樂項目種類繁多,可以滿足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愛好觀眾需要。
四、勾欄的結構
宋時的勾欄,外圍呈四方形狀,幾乎全是木質結構,經過日曬雨淋和年多月久後會出現損壞,由於勾欄是帶商業行為的娛樂場所,有其簡陋的一面,帶有臨時的性質,使用時間有限,在元朝的《南村輟耕錄》曾記載倒塌、壓死觀眾的不幸事情,所以後來才出現以磚木結構的廟臺慢慢開始取代了勾欄。
五、 衰落
中國宋元時期興盛一時的民間藝術演出場所“瓦舍勾欄”,是中國戲劇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曾經輝煌璀璨過一段時間,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它不但是中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戲劇--糅合雜劇與南戲成分,而且也是當年宋朝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遺憾的是,歷經了北宋、金、元以後,直到明朝初,曾經風靡四百多年,以瓦舍勾欄為主、神廟戲樓為輔的中國戲劇,在六百年前已經消亡。
老羅講歷史
我們常在明清白話小說中看到“瓦舍勾欄”這個詞,瓦舍勾欄究竟是什麼所在?它又有什麼其他引申含義呢?
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特別發達,工商業繁榮,城市規模擴大,由此誕生了十分龐大的市民階層,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
城市發達了,便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舍勾欄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所謂的瓦舍就是城市裡的遊樂區;瓦舍裡設置的用來演出的場所就叫勾欄。在瓦舍勾欄裡,有說書、唱戲、賣藝、耍雜耍的,大體上類似於老北平的天橋。這些場所為士大夫和官僚階層所不齒,其顧客主要是市井百姓。
勾欄瓦舍條件非常簡陋,後來曾經發生過坍塌壓死觀眾的事情,於是磚木結構的戲院舞臺逐漸代替了這些簡單的瓦舍勾欄。
到了明清時期,瓦舍勾欄又被用作妓院的代稱,這當然是其引申意義了。
民國年間那些事
瓦舍勾欄一詞,最早出於宋代。
瓦舍,就是城市用於商業性質的遊戲區。也叫″瓦子、瓦肆"。瓦舍也謂″來時瓦合,去時瓦散”,就是″易聚易散"之意。
勾欄,也叫″鉤欄、勾闌"。泛指戲曲或其它演出用的″舞臺"。欄、意指舞臺前的欄杆。
勾欄瓦舍,盛於宋、元。宋、元之後,明、清至民國,逐漸演變成″花街柳巷","煙花之地",是″青樓妓院"的專屬地,代名詞。
直到解放後,這些″勾欄瓦舍",″花街柳巷",才被人民政府所取替了。這些名字也成了歷史。
眸子8552
“瓦舍勾欄”是從宋代開始出現的一種現象,泛指在商業繁華的遊藝區所特別設置的演出場所。例如《東京夢華錄》裡提到的汴京有桑家瓦子、內中瓦子、裡瓦子等三家商業性的大眾娛樂場所,在這些“瓦子”裡又有勾欄五十多座。比如內中瓦子,有名的勾欄“蓮花棚”、“牡丹棚”都可容納上千人,其中的演出從早到晚,並且全年無休。
宋代瓦舍勾欄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市民的娛樂,說明各種民間伎藝已經長期在固定地點演出。“瓦舍”區別於草舍,說明是固定場所,不是臨時演出的草棚、草臺班子。宋代勾欄劇場的結構已經很完善,並且非常講究,戲臺的設置、觀眾座位的安排等等井然有序。
勾欄演出項目百戲雜陳,有戲劇類、歌舞類、戲曲類,種類繁多。《東京夢華錄》裡列舉到的有:小唱、嘌唱、雜劇、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講史、小說、散樂、舞旋、影戲、諸宮調、弄蟲蟻、商謎、合生、說諢話、叫果子等。
沅汰
勾欄瓦舍,由唐及宋,一直為中性詞,娛樂場所的意思。勾欄也叫勾闌,原意是曲折的欄杆,宋時指瓦舍中的演出場所,相當於戲院。瓦舍也叫瓦市、瓦肆,代指市民娛樂的地方。
勾欄瓦舍,至有宋一朝最為興盛。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對此有詳細記載,僅東角樓一帶便有勾欄五十多處,最大的瓦舍之一“象棚”可以容納數千人,其中既有名角的表演,也有各種吃食、貨物及雜耍。
不過演出難免有色情等不堪內容,但勾欄瓦舍變成常人思維裡的妓院的代名詞,則是明朝以後的事情。
西看臺的歌聲
勾欄瓦舍的說法大約是從晚唐及五代的時候開始的,那時稱妓院為“勾欄”或“青樓”。我國古代宋元時期,瓦舍勾欄是藝術演出場所。
宋代不抑制土地兼併,商業環境又寬鬆,出現大量豪紳豪商,在農業、工商業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大的市民階層,而市民階層的擴大是瓦舍盛行的原因,它的出現意味著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瓦舍指城市商業性遊藝區,也叫瓦子、瓦市。瓦舍裡設置的演出場所叫勾欄,原意是曲折的欄杆,宋元時期專指集市瓦舍裡設置的演出棚,大的瓦舍有十幾座勾欄。
樂在其中2067
瓦舍──城市商業性遊藝區,也叫瓦子、瓦市。瓦舍裡設置的演出場所稱勾欄,也稱鉤欄、勾闌勾欄的原意為曲折的欄杆,在宋元時期專指集市瓦舍裡設置的演出棚,泛指古代藝人的演出場所,相當於現在的劇院、戲院。
聆思贅言
是風花雪月,夜夜高歌,燈紅酒綠縱情行樂的場所,類同於今卡拉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