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有難怎麼辦?那還用說,幫忙唄!來扒一扒戰爭裡的“真善美”

敵人有難怎麼辦?那還用說,幫忙唄!來扒一扒戰爭裡的“真善美”

提到戰爭,我們的腦海裡首先跳出來的聯想詞不外乎殘忍、冰冷和殺戮。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實戰爭中也有“真善美”。接下來我們就來扒一扒古代戰爭裡的“真善美”。

古代戰爭中,有那麼一位被印在教科書裡當成“反面教材”,這人就是宋襄公。宋襄公的那句“哲理名言”算是在歷史長河留下一個大腳丫了,於是他留下的歷史形象也顯得極為迂腐,千百年來無數的人都對他進行過無情的唾棄。

無獨有偶,在西方也有這麼一位君主,算是和宋襄公有異曲同工之妙。威廉三世原本在荷蘭執政,他和羅馬聯手打退了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後來又為了和英國聯盟,就娶了表妹、英國公主瑪麗。歐洲這大家子血脈特別混亂,說起來整個歐洲皇室都沾親帶故的,所以就形成一個特色,就是很喜歡從國外找皇室血脈來當國王。英國當時就邀請威廉三世來英國,當然能不能來當國王的看你本事。這是因為當時英國有國王叫詹姆士二世,也就是他找到便宜岳父。

敵人有難怎麼辦?那還用說,幫忙唄!來扒一扒戰爭裡的“真善美”

威廉三世帶著老婆瑪麗浩浩蕩蕩的來到英國,之後兩人共同加冕成英國國王,而詹姆士二世則成了階下囚。但是,威廉三世網開一面,故意在囚禁岳父的城堡外的大海上不設防,讓詹姆士二世順利逃到了法國。

轉眼過了年,詹姆士二世畢竟對王位念念不忘,就搞出一批僱傭兵從愛爾蘭登陸。此時的威廉三世正指揮大軍和法國打的你死我活呢,我去,一聽到消息馬上騰出手對付這不死心的岳父大人。雖然最後詹姆士二世又被趕回去了,但是英法戰爭也因此而失利。只不過威廉三世哪怕輸了戰爭,似乎他和宋襄公受到的待遇還是有很大不同,幾乎沒什麼人因此來批評威廉三世腦子不好使。

敵人有難怎麼辦?那還用說,幫忙唄!來扒一扒戰爭裡的“真善美”

我們中國的王朝每一次更迭,都會演變成一場腥風血雨,這就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爭。而歐洲的王朝更迭,就有那麼一朵奇葩。在歷史上都鐸王朝統治了英格蘭一百多年,它的紋章是一朵紅色和白色組成的玫瑰花。這朵花就很有意思,這要從都鐸王朝建立的起因說起。英國當時的愛德華三世兩個兒子為爭奪王位,那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於是只能兵戈相見。其中一方叫蘭開斯特,另一方叫約克。巧的是蘭開斯特家徽是紅玫瑰,約克家族是白玫瑰,所以這場戰爭被稱為“玫瑰戰爭”。兩個家族一直打來打去,結果到了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那,他迎娶了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要按古代江湖的套路,那非得開除族譜不可。可是兩家族這麼一合計,咱們祖上本就一家,現在又成了親家。得了,不打了,合併算了。於是就這樣,倆家族合併建立了都鐸王朝。

歐洲還有個更逗的,英國國王亨利一世去世了,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大事。人死不要緊,關鍵是王位啊。亨利一世的外孫亨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同時希望將王位佔為己有。奇怪亨利一世的兒子怎麼一個不出現?不管怎麼說,這倆不可避免的就成宿敵了。當然也可能是我們自己認為的,畢竟後續的發展有點雷人。

外甥斯蒂芬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登上王位。亨利二世肯定不服啊,先打過再說!於是他領兵來爭奪王位。但是,亨利二世還是太年輕,好像當時才十四歲(有點汗顏),結果還沒開打,軍隊就斷糧了。眼看著手下的僱傭兵沒得吃要鬧事,亨利二世一急就跑到了斯蒂芬那裡去,投降?不是不是,是借糧。是的,你沒聽錯,就是向敵人借糧食。而斯蒂芬也很夠意思,真的就借錢給亨利二世讓他把僱傭兵打發回家了。

亨利二世呢,又回去積蓄了幾年再次發動攻擊。這一次,亨利二世很快就取得了勝利,斯蒂芬舉了白旗。結果兩人談判的時候,又出現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幕。談判決定,斯蒂芬繼續當他的國王,不過等他百年之後,就得由亨利二世登基。我們可以腦補一下場面:斯蒂芬說想當年……巴拉巴拉一通,亨利二世點頭說你當年確實幫了我,沒毛病。

敵人有難怎麼辦?那還用說,幫忙唄!來扒一扒戰爭裡的“真善美”

其實不止歐洲古代戰爭很“騎士”,中國春秋時也講究君子風範。話說晉楚為了爭奪霸主地位,兩國開展了好幾次大戰。鄭國夾在兩個巨無霸之間,遵循的原則就是誰厲害聽誰的,拳頭大的是大哥。楚國氣不過,就派兵攻打鄭國。一聽說有人要欺負自己小弟,晉國就派兵支援鄭國。於是,晉楚第二次大戰一觸即發。

這一次,楚國是有備而來,晉國沒打過。敗了怎麼辦?逃唄。可是晉國人逃亡時有戰車陷在了坑裡出不來了。追上來的楚國人一看樂了,呦吼出不來了?這樣我教你怎麼出來。然後教會了晉國人怎麼脫坑。

晉國人出來後,又跑啊跑,結果馬又不爭氣,徘徊不前。楚國人嘿嘿追上來,吆喝著讓晉國人將大旗和多餘的重物扔掉。晉國人照做後,馬車才順利逃走。

敵人有難怎麼辦?那還用說,幫忙唄!來扒一扒戰爭裡的“真善美”

可能是晉國人面子有點掛不住了,一邊逃一邊轉頭對楚國人喊,你們就是逃跑小能手,我們才沒你們那麼豐富的逃跑經驗。

請再次腦補一下楚國人的表情。

暢遊歷史長河,原來能遇到這麼多好玩的事情。哪怕是戰爭這樣一個生死之爭,也能博君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