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點亮鄉村夜生活

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放映那天,巴黎的觀眾坐在咖啡館內,眼見火車要衝出熒幕,嚇得逃離座位。此後,電影由歐洲的都市傳入中國鄉村,帶給了村民們無盡的驚奇和快樂。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一個個鄉村電影放映員穿行在黑夜裡,如同載著神奇光影的騎士,用放映機點亮了鄉村群眾的生活。

舊日的光影足跡

“那時文化生活單一,就是放映電影!”69歲的老放映員李安民提起舊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1976年,當時的臨渭區崇寧公社要成立電影放映隊,李安民、尚正社兩人被選中,自此開始了電影放映員的生涯。

70年代,許多農村還不通電,村民們在辛勤勞作之餘,能夠看上一場露天電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李安民一出現在村道中,孩子們就前呼後擁,幫他推著架子車跑。車上除了放映機、放膠片的鐵盒子,還有兩三百斤重的發電機。

“雖然放的都是黑白片,但村民沒有不愛看的。”李安民依然記得,有一年夏天,他一晚上沒停,連續跑了4個村子。

1981年,17歲的張戰宏初中畢業,通過培訓考試之後,成為臨渭區橋南鎮的電影放映員。80年代,彩色電影取代了黑白電影,港臺武俠槍戰片盛行,國產歷史題材電影也大受歡迎,少林寺、中華英雄等影片熱映。張戰宏和弟弟搭伴,跑遍了附近鄉鎮的每個村落,把一部部電影送到村民眼前。

有一年冬天,路上積雪未消,張戰宏要前往箭峪村放電影。因為道路泥濘難行,他們先用自行車把機器推到鄰村,然後揹著放映機和膠片盒,徒步趕到放映點。到了一看,竟然來了五六百人,大家點起篝火給他們取暖。電影放映完畢,已近午夜,觀眾伴著漫天星斗散場,他們又扛著器材原路返回。還有一次,由於電壓不穩,放映機的激勵燈泡壞了,張戰宏就用手電繼續放映,觀影的村民競相為他鼓掌。

1988年5月,臨渭區豐原鎮放映員田雙紅迎回了新買的“長江”牌放映機。為買這部機器,家裡把存的桐樹木料、給老人備的棺材都賣了,四處籌借湊夠了3500元,“當時這麼多錢已經夠蓋一座平房了”,84歲的父親田本利至今還記得這個數字。

第一次放電影,在豐原鎮閔家村。田雙紅撐起熒幕,架好放映機,澇池邊和村道里就坐滿了人。夜幕落下來,月亮初升,人群或坐或立,牆頭、樹上各顯神通,圍繞在熒幕的周圍,那些賣麻糖、餄餎的,賣小玩具、賣乾果、賣煙的小販都來了,就像趕一場大廟會。從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農村人家不論紅白喜事,祝壽、小孩滿月,蓋房子都要放電影,這是放映員最風光的日子。

從膠捲到數字 不變的堅守

1997年,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機已經進入農村人的生活,電影放映變得落寞,觀影市場萎縮,許多放映員都改行了。而李安民、張戰宏、田雙紅,三位不同時期開始放映工作的放映員,出於對電影的執著和熱愛,一直堅守在放映機旁。

2008年,隨著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深入實施,李安民、張戰宏、田雙紅成為渭南市臨渭區電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員。從最初鄉鎮人民公社成立電影放映隊,到放映員跑場子單幹,再回歸由“財政買單,群眾受益”的農村數字公益電影放映,鄉村電影放映員重新找回了過去的榮光。

放映機的更新迭代也見證了時代的進化。“從16毫米到35毫米,從膠捲到插卡的數字放映機,電影的內容更豐富,聲光表現也都比過去好得多。”李安民說,交通工具也從架子車換成自行車,再換成摩托車、三輪車,最後是麵包車,農村的路也暢通無阻,放電影更輕鬆了。

“原來村民住的土坯房,穿的粗布衣服,就連村部都只有三間木房。”現在每個村部都設施齊全,每次去放電影,供電、通知都方便得很。提起改革開放,田雙紅對此感受很深,村民們不只換了新居,還有汽車和手機網絡,農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進入新時代,農村數字公益電影放映的社會效益更加明顯。今年,渭南市共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5538場,用公益電影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今年放的最多的是《厲害了,我的國》《紅海行動》《戰狼2》等愛國題材電影,還有《十八洞村》《第一書記》《春分有雨》這類宣傳脫貧攻堅的電影。”張戰宏說,現在放電影更加註重寓教於樂,科教片、“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優秀影片展映,都受到群眾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