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人間正道陳德立


1861年,慈禧的丈夫清文宗咸豐帝病死。在他去世前,曾經留下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以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輔政,史書稱之為“顧命八大臣”。



不過,這8人最終都被慈禧太后一網打盡,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從此,清朝便正式進入由皇太后垂簾聽政的時代,新任皇帝再也沒有實權。那麼,咸豐皇帝留下的顧命8大臣為什麼鬥不過年紀輕輕的慈禧呢?

1861年底,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勢力發動了爭奪清朝統治權的辛酉政變,並將咸豐皇帝留下的8位輔政大臣全部誅殺,那一年慈禧才26歲。要說慈禧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充分利用了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慈安太后,一個是恭親王奕訢。


慈安原本是咸豐皇帝的正宮皇后,位在慈禧之殤。慈禧於是利用慈安太后與顧命大臣之間的矛盾,把她拉入就自己的陣營中。另一方面,恭親王恭親王奕訢也對顧命大臣專權不滿,所以願意支持慈禧。恭親王奕訢長期代替清廷與洋人打交道,因此有洋人的支持。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顧命八大臣的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不僅輕視了慈禧的力量,而且低估了慈安、奕訢的力量。在辛酉政變中,慈禧等人先下手為強,解除了載垣、端華、肅順等人的兵權,然後堂而皇之得找藉口將其誅殺。整個過程竟然一氣呵成,足見顧命大臣們毫無準備。


從此,慈禧、慈安兩宮太后便開始垂簾聽政,因而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兩代帝王均無法真正親政,淪為了她們的傀儡。在1881年慈安太后離奇暴斃後,慈禧便獨自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權力,她前後垂簾聽政的時間足足長達47年之久,成了晚清真正的統治者。


歷史的荒野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不對稱鬥爭。

咸豐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實際上是咸豐一朝的近臣集團在新君繼位後的保存和延續。

而之所以出現這個集團,恰恰是與道光皇帝臨終遺詔開啟的近支宗室,也就是所謂帝胤集團參政的抬頭相對抗。

正是由於道光傳位咸豐的同時確立了恭親王奕訢的特殊地位,使得咸豐朝的君主獨裁發生了削弱,為了與帝胤集團(即有參政慾望的道光諸子)對抗,咸豐皇帝以遠支宗室和老師、近臣構建了一個完全聽命於自己的軍機班子。

但是,太平天國戰爭和二次鴉片戰爭的長期進行,造成了整個統治集團內部的怨氣橫生,比如對於肅順親近漢人督撫而抑制滿人的政見,八旗頗有微詞,與其說是對肅順本人的,不如說是對咸豐這個帶頭大哥的,只是不能明說。

而肅順等人得以壓制整個旗人團體的權力來源就是咸豐的正統地位,可在授予他們這部分代皇權正統治國的權力的同時,又分別授予了同治皇帝嫡母慈安、生母慈禧兩枚印章,作為牽制之用。

也就是說,咸豐對於自己身後的安排,是在同治皇帝成年前,將皇權一分為二,一半內,一半外。

顧命八大臣的權力,其實就是在執行、傳達皇帝決策的軍機處職權基礎上,增加了更詳細的“代皇帝決策”(在慈安和慈禧沒有個人意志表達的情況下)的功能。

但是,清朝的制度體系就是這麼奇葩,在清末新政要設置新官制的時候,曾經討論過軍機處的“權力”,當時的軍機大臣說得很直接,就是“軍機處沒有權力”,實際上,在整個清朝官僚系統中並不存在軍機處的位置,他們只是皇帝的高級秘書和國事顧問,根本沒有任何法定的權力。

所以,當慈安和慈禧不願意與軍機處分享皇權時,如果她們不是半文盲的深宮婦人,而是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老鳥,只需要在迴鑾之後,通過正常程序即可架空八大臣。

然而,她們就是這樣的不諳世事,所以採取了“辛酉政變”這樣的武力解決,並在愚蠢之下,援引了帝胤集團參與了這次政變,甚至可以說主導了政變,可以說是極大的失策,而這也埋下了日後恭親王作為輔政王把持中樞的伏筆,更斷送了自己丈夫最忠心的團隊的性命或政治生命。

當然,清朝的氣數已盡也可以從恭親王的政治品格和膽量中看得出來,這樣的好時機竟然沒有抓住更進一步,只能說本身就是個言過其實的貴族公子哥。

事實上,當慈禧真正瞭解了權力運作的規律之後,在“廢黜”恭親王時就老辣得多,甚至在執掌軍機,把持聖旨一切途徑的情況下,被慈禧召集大學士,也就是明朝的內閣,真正具有法定草詔權力的團隊,在恭親王不知情的情況下,歷數他的罪狀,逼得他只能低頭認輸。

這就是清朝皇權獨裁的制度力量,哪怕是一個半文盲的婦人在基本熟悉運作之後,一樣能夠把任何“權傾朝野”的臣子玩弄於鼓掌之間。

說到底,不是慈禧的權術有多牛B,有多出神入化,不過是清朝登峰造極的皇權獨裁製度給了她底氣和光環加持罷了。


劉三解


1861年11月,北京菜市口一位大臣被處斬立決,行刑前寧死不跪,劊子手只得打斷他的膝蓋。誰能料到他就是咸豐帝臨終前特立的顧命大臣肅順呢?至此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全盤覆滅。

若說這段歷史,我們還是先從咸豐臨終前說起。1860年,英法聯軍進北京,嚇得咸豐帝跑到熱河避難。轉年咸豐帝就重病臥床,他臨終前抓緊處理身後事宜。

他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懿貴妃所生的載淳,當時只有6歲。

他明白當時朝廷有三股勢力之爭,首先就是以懿貴妃為核心的帝后派,他知道懿貴妃有政治才能有野心,他亦怕子少母壯,懿貴妃擅權。

其次是為恭親王奕訢為核心的近支親王派,他忌諱奕訢才能出眾,怕其奪兒子之位。再次就以肅順為核心的熱河派,他們皆是咸豐心腹大臣,對其忠心耿耿。

因而,咸豐為平衡制約各方權利,就將以肅順、載垣、端華為首的熱河派八大臣,封為贊襄政務大臣,有處理國事擬旨的權利。但是他又賜給慈安與懿貴妃,每人一個章,也就是說兩人擁有一票否決權,只有兩人一起在奏摺上蓋章才算生效。

咸豐自以為這樣安排,既能讓熱河派與懿貴妃互相牽制,又能把恭親王排出在權利之外。可他卻未料到,他精心留下的託孤大臣,很快就輸的一踏糊塗。

那麼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鬥不過26歲慈禧呢?且聽有書君為你娓娓道來。

一,肅順在朝中樹敵太多。

肅順應是清朝晚期少有的思維清晰,眼光獨到之人。他為人性情耿直,經常直言自己對朝政的看法,他經常發出滿洲大臣只知享樂,在政務管理上頗為低能低效,建議重用辦事能力更高效的漢臣的言論。

他不但如此說亦是如此做的,大力舉薦重用漢臣,從而就得罪了那些舒服慣了的滿洲親貴們。

肅順得罪滿洲親貴還不算什麼,他還得罪了懿貴妃就是日後的慈禧太后。他在咸豐臨終前,曾以子少母壯為由,建議咸豐效仿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的先例,殺母留子殺了懿貴妃。只可惜咸豐未採納肅順建議,卻在懿貴妃心中埋下了對肅順等人仇恨種子。

二,肅順等人只想專權排除異己,未給慈禧與奕訢留有餘地。

人從不怕自己權利大,而且只想更大。

顧命八大臣在咸豐逝後,並未把慈安、慈禧放在眼中,而是向她們直言,他們有權管理政務親擬聖旨,她們身為女人只需蓋章即可。從而他們討論政務,從不徵求兩太后建議,只把她們當成蓋章的傀儡。

慈安本不愛權還無所謂,可是權欲野心極大的慈禧怎能忍受靠邊站?更何況皇帝是她的親兒子,她是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開始謀劃怎樣掃除障礙除掉這八人。

肅順等人不但想讓兩宮太后靠邊站,他們亦未給恭親王奕訢任何重要職位的恩旨,只讓其處理些與洋人打交道受累捱罵的苦差,甚至辦理咸豐後事都不讓這個親弟弟沾邊,完全將其邊緣化。

這也成了日後奕訢響應慈禧召喚的誘因。

三,肅順等人手無軍權。

肅順等人掌控了政權,可是他們並沒有及時把軍權攥在手中,甚至他們還把手中掌管皇帝身邊衛戍部隊的權利拱手讓人。

其實,當時他們只是想做做樣子,假意向兩太后提議,因政務纏身想分減一下所管事務。

誰成想慈禧就坡下驢奪走了他們管理御林軍的權利。我們試想顧命八大臣手中無有一絲兵權,遇事拿什麼與慈禧等人抗衡,這是其最大的軟肋。

四,肅順等人大意失荊州,未料到慈禧的穩準狠。

肅順等人只知慈禧權欲心盛,卻未料到慈禧心機權謀之深,因而他們只控制了慈禧表面蓋章權利,未提防慈禧背後小動作,才讓其一環扣一環完成逆襲之路。

慈禧首先通過哭訴孤兒寡母可憐之處,肅順等人可恨之處,博得慈安支持。然後又派心腹太監安德海偷偷跑到北京去求助奕訢,本來奕訢正為被邊緣化惱恨肅順等人呢,聞聽慈禧召喚一拍即合。奕訢即刻以祭拜咸豐為藉口來到熱河,他實為面見慈禧商討倒肅順等人的陰謀。

當奕訢在咸豐靈前痛哭流涕表演完後,想要安慰寡嫂孤侄時,肅順等人未加阻攔就是最大失誤。

他們先前未拉攏慈安,讓兩太后聯手算是小失誤,畢竟慈安懦弱起不太大作用。而他們竟然讓慈禧與奕訢叔嫂單獨會面,真的是腦子進水了。

叔嫂二人經過一番密謀後,奕訢即刻返京籌備政變前的相關準備。

他首先把大將僧林格沁,兵部侍郎勝保攏到手中,握有兵權就是行事取勝的底氣根本。他又拉攏反對肅順的滿臣開始密謀擬罪彈劾肅順。

奕訢在京城做足一切準備,慈禧在熱河也開始要求扶咸豐靈柩回京。顧命八大臣本不想回京,眼見阻攔不住只得應允一起扶柩回京。

快到京城時,慈禧又言孤兒體弱,想讓載垣端華二人與她們先行穿小道回京,肅順等人扶柩後行,肅順竟然又同意了慈禧提議,這又是他一步臭棋。

慈禧一到北京見到迎接大臣,就開始哭訴肅順等人欺凌孤兒寡母罪狀,早已做足準備的滿臣們紛紛拿出早就擬好的奏摺,彈劾顧命八大臣,要求將其治罪。

慈禧順勢迅速擬旨逮捕肅順等人,再說端華兩人本就頭腦反應慢,連給肅順報信都未來的及就被抓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也是慈禧選端華二人同行的理由。

據說肅順被抓時還在與小妾的溫柔鄉中。

我們再看慈禧盡施雷霆手段,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她根本不給肅順等人辯駁機會,很快將其八人或賜自盡,或流放只將肅順處以斬立決。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辛酉政變,慈禧得以垂簾聽政 成了最大贏家。

顧命八大臣之所以失敗,除了樹敵太多、專權、無軍權等因素外,主要還是小看慈禧,如果他們減少失誤,斷開慈禧的任何一環,歷史就可能被改寫。

只是他們終未鬥過慈禧的穩準狠。

斯人已逝,功過是非還是各由人說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慈禧太后在中國清代歷史上,一直很有爭議。為什麼說很有爭議呢?從國家層面來說,一方面,我們對慈禧玩弄權術,罔顧社稷深惡痛絕。其奢靡之風使國家經濟陷入困境,導致軍費不足,國力衰落。

另一方面,近代史本身就是屈辱的歷史,西方列強侵略導致的落後捱打,不能僅僅怪在慈禧頭上。慈禧發動義和團運動,保存了中國絕大部分領土。

自古以來,有爭議的人物也常有其過人之處。無論是命運的選擇,還是本身原因造就,慈禧在最初的奪權鬥爭中反映了這兩種機緣的交織。


咸豐駕崩,留下權力空洞

咸豐有兩位皇后,一位是鈕祜祿氏,徽號為慈安,稱東太后;一位是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稱西太后。東西二宮個性不同,作為東太后的慈安性格較柔弱,雖是正宮,由於沒有兒子,在地位上對有兒子的慈禧形成不了太大威脅。

慈禧的權力野心是在咸豐去世後滋長的。咸豐在位其間,本就身體羸弱,無法料理國事。打那時起常讓葉赫那拉氏執筆批閱奏摺,長期參與國事,與諸位大臣都有聯繫。


咸豐駕崩後,葉赫那拉氏上徽號“慈禧”,稱“聖母皇太后”,由其子載淳繼位,給慈禧造就奪權會。此時慈禧希望以“垂簾聽政”方式掌握朝廷大權,但是遭到手握權力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反對,聯合反對慈禧干涉朝政,被慈禧所懷恨在心。說來也怪咸豐疑心重,死後雖然任命了八大臣以挾制慈禧專政,卻又擔心這些外臣政變奪權,於是製作兩枚印章,一枚交給正宮皇后,一枚交給了慈禧,以節制八大臣。八大臣為穩住慈禧,不得不常假意妥協,以謀後路。

(咸豐皇帝畫像)


聯合奕訢,執掌命運之筆

慈禧深知憑藉個人力量,是很難扳倒八大臣的,這時候,她將眼光瞄向了同樣被八大臣排擠的恭親王奕訢。奕訢有膽有識,但在咸豐一朝卻受盡委屈。

他早先就對前朝咸豐皇帝的繼位感到不滿,又因瑣事被免去軍機大臣職位。當英法聯軍攻擊北京城,大家都四處逃散,咸豐與大臣逃亡避暑山莊之際,是奕訢擋在最前線。然而咸豐駕崩,由於八大臣阻止,奕訢連奔喪機會都沒有。

此時慈禧選中了有勇有謀的奕訢作為自己的聯盟,是非常機智的。她給奕訢去信,告知咸豐情況,讓他快回承德奔喪。密信自然也暗示奕訢,要聯合除掉八大臣。奕訢感到奪權的機會到來了,於是快馬加鞭、不顧阻攔到達承德。


利用軍權,採取分解之策

奕訢來到承德,對八大臣假意麻痺,讓他們放鬆了警惕。回到京城後,買通了手握兵權的勝保,又獲取留京大臣桂良、文祥等人的支持,這樣一個大圈套就在八大臣回京之前埋伏好了。

為分解八大臣聯合的力量,慈禧提出讓肅順護送咸豐的靈柩從大路回京,而兩宮太后與七大臣則從小路回京,這樣可以早點到達,在宮內佈置以迎接皇帝靈柩。肅順不知是計,欣然同意了。

這樣慈禧早早到達京城,和奕訢一起聯合諸大臣準備政變,設計諸大臣呼籲兩宮皇后“垂簾聽政”,其他文武大臣皆不敢反對。七大臣也早已被軍隊控制,根本無法通知肅順。慈禧乘機控制了朝廷大局,發佈聖旨解除八大臣一切職務,最後派遣侍衛捉拿尚在途中的肅順,就這樣慈禧的奪權之路一氣呵成。

由於這一年是舊曆辛酉年,所以稱為“辛酉政變”。

政變成功後,奕訢迅速升職為議政王,而肅順則被處死,其他七位大臣也都或死或革。



自古以來,有爭議的人物也常有其過人之處。無論是命運的選擇,還是本身原因造就,慈禧在最初的奪權鬥爭中反映了這兩種機緣的交織。


莫山主讀清史


要說咸豐皇帝駕崩前,安排的八個顧命大臣,為什麼鬥不過一個年輕的女人慈禧。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咸豐皇帝自己造成的。或者說,是慈禧利用咸豐皇帝的失誤,巧施妙計的結果。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慈禧太后劇照)

第一,咸豐在去世前,有一個非常荒唐的決定,就是把政務交給八個顧命大臣,卻把兩枚玉璽印章“御賞”和“同道堂”交給了慈安和慈禧。

可能咸豐皇帝去世前,還很得意自己的這一個安排。為什麼呢?因為他安排了非常多的人來共掌朝政。輔政大臣就有八個(這差不多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之最),還有兩宮太后共掌印璽。這些人將來會互相制衡,誰也不可能做大。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安排了十個人,但其實只有一個人起作用,就是慈禧太后。為什麼呢?因為那八個輔政大臣每次要有什麼政令發出來,都必須要找慈安和慈禧蓋章。慈安和慈禧不蓋章,他們的政令就是廢紙一張。所以,八個輔政大臣,其實一切還得聽兩宮的。而兩宮,又只聽慈禧的。慈安本來就沒什麼主見,再加上當皇帝的又不是她兒子,因此在說話上自然就矮了一截。而慈禧又善於在她面前演戲,裝“閨蜜”的樣子。因此,她不聽慈禧的,聽誰的呢?

可以說,安排兩宮掌印璽,是咸豐的第一大敗筆。

(慈安太后劇照)

第二,咸豐皇帝把弟弟奕訢留在北京和洋人打交道,和洋人簽訂《北京條約》,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咸豐皇帝一直非常忌憚奕訢。當年在競選太子的時候,奕訢和他是競爭對手。奕訢機靈能幹,深得道光皇帝喜愛。不過那時候咸豐在兄弟之中排在前面(哥哥們死後他就成了長子),再加上他老師教了他兩招,表現出“仁孝”(一招是在打獵時,他一隻都不射,道光問他為什麼不射,他說不忍心,道光大為感嘆:這就是仁啊!另一招是道光生病後,他到道光面前,既不噓寒也不問暖,只是一個勁兒地哭。道光問他哭什麼?他說是因為爹生病心痛。道光再一次大為感慨:這就是孝啊!),如此仁孝,實在是古今少有的好君王!這樣一來,道光皇帝把皇位傳給了他。傳他以後,他就一直比較忌憚奕訢,在各種事情上都比較排擠奕訢。

咸豐皇帝把奕訢留在北京,簽訂《北京條約》,其實就是整治奕訢。因為誰都知道,《北京條約》是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樣的條約讓奕訢簽訂,將來就可以把罪過推到奕訢身上(就相當於晚清的很多不平等條約,都是李鴻章簽訂的,民間就臭罵李鴻章一樣)。

(咸豐皇帝畫像)

但是,咸豐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因為把奕訢留在北京,不讓他跟到熱河,這樣就給奕訢留下了很大的運作空間,他可以充分地和另一個不受待見的軍機大臣文祥,以及掌兵的兵部侍郎勝寶、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僧格林沁商量部署,只等顧命八大臣一行回到北京後,就開始動手。

(當然了,咸豐這樣安排的時候,沒想過自己會死。但正是他心術不正,造成了這樣的惡果。)

第三,咸豐皇帝在安排顧命八大臣輔政的時候,沒有把兵權交給他們。

這顧命八大臣中,掌有兵權的只有載垣,他是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但當時慈禧假皇帝的名義,說他擔任職務太多,要把把這個職務讓出來,他一是沒想到慈禧會發動政變,二是不敢不讓,因為他收到的是皇帝蓋了印章詔書,所以就只能讓。這樣一來,整個顧命八大臣,全都是不掌兵的文弱書生,還能做什麼!

(話說回來,咸豐也不敢把兵權太多交給輔政大臣,那是更危險的事。)

可以說,慈禧正是利用咸豐皇帝的這些失誤,得以輕易擊敗多達八個的顧命大臣。

最後再說一句,咸豐皇帝把印璽交給慈安和慈禧,不知道是不是慈禧這樣要求的。如果是,可以說,咸豐一開始就被慈禧算計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咸豐皇帝遺命輔政的八大臣鬥不過慈禧太后,原因很簡單,就是那句老話:名不正則言不順!

事實上,咸豐皇帝安排的輔政八大臣操作本身就有缺陷,那就是鈐印製度。

試想,咸豐本意是不想讓後宮干政的,但他又擔心八大臣會像當年鰲拜四大臣時期那樣專權,於是又做了一條規定,那就是:

在同治年幼不能親政時,所有諭旨必須在起首處鈐蓋“御賞”,結尾處鈐蓋“同道堂”印,即所謂“印起”與“印訖”。

換言之,所有諭旨,必須在前後鈐加“御賞”和“同道堂”兩印才能生效,否則一律無效。



如此一來,八大臣看似掌握了實際權力,但最終的拍板權卻不在他們手中,如果兩宮太后不肯鈐印的話,那麼朝政就無法運轉維持。

如此一來,咸豐的這個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如果想運行正常的話,必須兩宮太后與八大臣團結合作,否則相互牽制就完全變成相互制約了。

可惜的是,八大臣與兩宮太后的合作並不融洽,尤其其中的主心骨肅順更是個性突出,與慈禧太后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慈禧太后希望在這個制度安排中引入同治皇帝的親叔叔、恭親王奕訢,而這被八大臣認為是分割自己的權力而堅決拒絕。



按中國人的傳統看法,自己家裡的事終究還是自家人可信,你想這八大臣算怎麼回事呢?因此,支持恭親王入局的人不僅是慈禧太后,其他大臣也同樣大有人在。

有這個認識基礎和輿論基礎,加上慈禧太后手裡還有一張最大的王牌,那就是同治皇帝。

要知道,兩宮太后可不是普通的女人,她們是小皇帝的母后,也就代表著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皇權。

從各朝歷史來看,除那些掌握了實際軍權的權臣如曹操等,他們可以無視皇權並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中,其他人在不具備實力的情況下挑戰皇權,幾乎沒一個有好下場。



而八大臣與慈禧太后的矛盾,歸根結底,肅順這些人終究是臣子,他們和皇太后對著幹,怎麼可能會有好下場呢?

再說了,慈禧太后引入的恭親王奕訢也是名正言順,皇帝的親叔叔嘛,他不來管事,誰來管事?這也是一個王炸啊!

此外,慈禧太后還有一個王炸,那就是勝保,當時執行保衛任務的軍隊,全部站在了太后一邊,太后說的話,當然比八大臣更有威信了!她代表的是皇帝嘛!

如此一來,八大臣雖然有咸豐皇帝的遺詔在手,但那又有什麼用呢?


坑爹史冊


不得不說,慈禧雖然年輕,但在政治上比肅順等人成熟,她的盟友奕訢更是搞政治的老手,肅順八人被他們兩人鬥倒,也可以說不冤。

按照《清碑類鈔》的記載,咸豐對懿貴妃由寵愛到厭惡,主要是因為她弄權,咸豐害怕懿貴妃會在他死後攬權;一次懿貴妃曾經想要籠絡肅順,遭到肅順的拒絕;一次懿貴妃撐船不小心害得咸豐跌落水中,之後咸豐和肅順商量仿效漢武帝和鉤弋夫人故事,弄死懿貴妃,肅順十分恐懼,不敢說話,但此事傳到懿貴妃的耳中,她便十分仇恨肅順。那麼懿貴妃是怎麼逃脫死亡的呢?據說是醇親王(奕譞,慈禧妹夫)夫婦向咸豐力爭,懿貴妃方得不死,這大概也是日後慈禧讓奕譞把持海軍衙門的原因吧。

熱河行在的咸豐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享樂上,他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農曆七月十六子初三刻咸豐口授了遺囑,遺囑的內容是立皇長子為太子,另外讓八名大臣贊襄。這兩道諭旨記載於《軍機處上諭檔》中,此外《隨手登記檔》的附註也與之一致,足見這兩首諭旨就是咸豐皇帝的本意,並非八大臣的矯詔。

到了這月十七日卯時,咸豐去世,發下遺詔,其中也說明了立皇太子並且讓大臣贊襄政務是出自本意,也就是說,八大臣的輔弼出自咸豐皇帝欽定,是合法的。但即便如此,懿貴妃也並沒有甘心於自己的命運。

咸豐皇帝在臨終前,給了皇后鈕祜祿氏一方“御賞”的印,載淳一方“同道堂”的印,這個印則由懿貴妃掌管,皇帝的諭旨,必須要由兩方印才有效。

咸豐皇帝此舉,正是為了考慮不造成某一方大權獨攬的局面。既讓八位大臣贊襄,又給了皇太后和小皇帝某種程度的否決權,可以讓權力分散,咸豐皇帝自以為這個方法天衣無縫,其實有很大的漏洞,因為咸豐皇帝沒有考慮到兩宮太后和八大臣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就為他們之間爭奪最高權力埋下了深刻的隱患。

果不其然,兩邊的矛盾很快地展現出來,兩宮皇太后召見顧命八大臣,商量有關諭旨、走賬和官吏任免的問題,肅順等人表示說兩宮太后只需要蓋印就好,其餘的什麼都不用做,這自然遭到兩宮太后的反對,兩方僵持不下,四天後肅順等人終於讓步,同意了兩宮皇太后的要求,奏章和諭旨都由太后審看,重要職務的任免也需要太后的裁決,兩宮太后因此得到了第一回合的勝利。

慈禧對肅順充滿了嫉恨,但是在熱河,她和慈安都處於肅順集團的包圍之中,如果單打獨鬥,是不可能獲得實權的,因此她們必須聯合外朝有實權的朝臣,這當中最佳人選便是恭親王奕訢。

之前咸豐逃到熱河,英法聯軍企圖擁立恭親王奕訢,這話傳到咸豐的耳中,加重了咸豐與奕訢之間的嫌隙,奕訢為了這些事對咸豐做了很多自我剖白,但咸豐卻根本不願意見他,在咸豐病重之際,人們都猜測咸豐會讓奕訢擔任輔政王,因為咸豐是奕訢的生母撫養長大的,道光帝也最器重他這兩個兒子;此外奕訢的從政經驗非常豐富,是最合適的人選,誰知道顧命八大臣之中,沒有奕訢的名字,而肅順更是藉著載淳的名義,讓奕訢留在北京,北京的朝臣們對咸豐皇帝的遺詔大為不滿。

因此人們紛紛懷疑遺詔的真假,奕訢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密切注視著熱河的情況,有野史記載,這時兩宮太后派來了密使,讓奕訢立刻去熱河行在——其實此時兩宮太后在肅順的嚴密監視之下,根本不可能派遣密使。不過之前肅順的矯詔是在咸豐去世之前發下的,現在咸豐已死,奕訢自然可以名正言順地請求去熱河,此事得到兩宮太后的批准,奕訢來熱河之前以及奕訢離開熱河之後,都是用密札(通過方略館發公函的同時夾帶私信或者用套格密寫的方式)和兩宮太后聯繫的。

奕訢用了不到四天的時間就趕到了熱河,兩宮太后立刻召見他,談論了兩個多小時,談論的內容自然是剷除顧命八大臣的步驟和方法:

首先,奕訢認為熱河是肅順的老窩,因此不宜在熱河動手,必須要回到北京,北京則是奕訢的勢力範圍。

其次,奕訢向兩宮保證,已經就這個問題和外國達成了默契,無需擔心外國的干涉。

再次,確定了擬定拿問肅順等人的諭旨的人選,此人選最終決定為慈禧太后的妹夫,醇親王奕譞。

奕訢走後,兩宮太后便立刻發下諭旨——迴鑾京師。遭到肅順等人的威脅和阻止,但兩宮太后態度非常強硬,肅順等人只得照辦。慈禧與奕訢等人外表裝作平靜,其實內心十分緊張,而肅順呢卻以為大權在握,認為兩宮太后不過是女人,奕訢也不足掛齒,因此熱衷於權力遊戲,反觀奕訢卻正悄悄地聯絡朝臣、研究對策,為政變做準備,許多官員對肅順假公濟私非常不滿,因此為奕訢出謀劃策,並保護奕訢的安全,到了八月五日,肅順集團才想要叫奕訢回去,兩宮太后因此再次召見奕訢。

奕訢便將他在熱河的活動報告給兩宮,第二天急速回京,路上因為害怕肅順的加害,因此快馬加鞭,不敢停留。

其實早在奕訢還在熱河的時候,北京方面也正打算讓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當時在熱河的漢領班軍機章京曹毓英將載垣等八大臣的動向報告給奕訢集團,奕訢集團的主要人物之一,時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的周祖培對此非常興奮,因為他也和肅順勢同水火,他煽動說肅順圖謀不軌,他的門人御史董元醇則上了一道著名的奏章《董元醇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折》,這個摺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試探時機。

摺子送上去之後,沒有發下來,因為兩宮太后正想對策,但肅順等人索要摺子,兩宮才召見他們,讓他們寫旨,想看看他們的態度,八大臣早已決定要痛斥董元醇,寫完之後,兩宮沒有照準,因此再次召見時,兩宮與八大臣發生了激烈的矛盾,八大臣完全沒有把兩宮放在眼裡,還號稱“不能奉命”,將兩宮氣得手顫,八大臣則拂袖而去,而且之後兩宮發下的其他文件,八大臣以罷工的手段迫使兩宮就範,兩宮沒有辦法,只好將董元醇的摺子和焦佑瀛的駁旨發下照抄,八大臣這才照常辦事。

這一回合兩宮暫時落敗,但是西太后即慈禧太后看穿了八大臣對她們的真實面目,因

此下定了剷除他們的決心,兩宮也同樣看到了此刻時機還沒有成熟,因此暫時讓步。

在奕訢回到北京之後,反倒不提垂簾聽政的事了,並且也不太讓別人提。目的是要肅順集團放鬆戒備,果然肅順自認為有咸豐的遺詔,名正言順,所以他想要給董元醇定罪,但兩宮不允許。他們故伎重演,威脅兩宮說如果不把董元醇定罪,那麼就把他們全部罷官,兩宮鑑於已經和奕訢做好了全部的準備,所以打算穩住肅順,一切等到回京再說,因此向八位大臣表示,皇帝剛剛登基,不好加罪於御史,以免堵塞言路,肅順等人見兩宮如此恭順,就沒有追究了。

九月一日,大學士桂良等人奏請改母后皇太后鈕祜祿氏徽號為慈安皇太后,聖母皇太后那拉氏徽號為慈禧皇太后,為垂簾聽政做輿論準備;

九月四號兩宮發上諭削去了八大臣中端華的兵權,端華對慈禧的這個手段頗有些驚訝,因此對形勢的發展深有憂慮,但端華在八大臣中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肅順卻在奕訢的安排下,以為自己大權在握,不會另生枝節,因此對政變一無所知,對局勢的變化沒有絲毫的敏感。

九月十八日,奕譞於熱河擬定了解除八大臣職務以及兩宮垂簾聽政的諭旨。

九月二十八日,兩宮到達京郊石槽,立刻召見恭親王。二十九日中午,兩宮到達德勝門外,留京大臣跪迎,兩宮急速入城,還沒有休息,又召見奕訢,商議了政變的步驟和時間。三十日兩宮召見奕訢的親信,痛哭流涕,矛頭直指八大臣,並當場宣讀了奕譞擬定的諭旨,剛剛讀完,護送兩宮太后先行回宮的載垣端華闖入宮內,見到奕訢等人在場,便質問奕訢,這兩人竟說太后不應該召見奕訢,兩宮深感憤怒,再下一道事先已經準備好的諭旨,立刻將兩人去爵職拿問,交給了宗人府,肅順也在回北京的路上被抓起來,同樣交給了宗人府。

根據吳組緗的說法,其實肅順也早有除去慈禧的想法。但他並不是看穿了慈禧的手段,而是想祛除隱患,但無論如何,總被慈禧和奕訢先下手為強了,這也是慈禧與奕訢行動神速、計劃周密是分不開的。


潯陽鹹魚


1861年,咸豐皇帝一命呼呼,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發動一場宮廷政變,清除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的勢力,這就是“辛酉政變”。當時,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掌握著清廷大權;慈禧年僅二十六歲,孤兒寡母,卻有著很強的權利慾。這本該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博弈,最終卻以八大臣的失敗而收場。

(慈禧劇照)

咸豐安排的託孤權力結構,給了慈禧可趁之機

咸豐在臨終前,做了三件事:

一、立皇長子載淳(慈禧所生)為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同治帝;

二、任命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異母弟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等八人為顧命大臣,協助小皇帝處理政務。理論上,在同治成年之前,他們八人掌控朝政。

三、將“御賞”的印章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將“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授予皇子載淳。這種權力結構就存在問題了,輔政大臣形成的決議要通過兩個女人掌管的印章,才能形成正式的法律文本。這就如同,公司高管開會形成的決策,要老闆娘點頭才行。這就必然造成八大臣與慈禧之間的矛盾。

咸豐歸天后,朝廷上下暗流湧動,迅速形成三大派系:

一、以兩宮太后為首的後黨,這是垂簾派,她們的優勢是皇帝的御用印章以及小皇帝在手,具備掌權的天然合法性;

二、肅順為首的八大臣以及支持者,這是託孤派,手裡有咸豐的遺詔,可以“持證上崗”,名正言順地掌握政務;

三、以恭親王為首的宗室王公,影響力不容小覷。他們被排除在權利層之外,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對現狀不滿。

三派之中,託孤派憑藉“天時”,迅速脫穎而出。另外兩派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不會眼巴巴地看著肅順等人得勢,他們開始醞釀起事。

託孤派雖然暫時領先,但是問題也不少。當時託孤的人都在熱河行宮,首都卻在北京,朝中的風吹草動,肅順等人卻難以得知,對恭親王也疏於防範。

肅順的情商比較低,群眾基礎也不好。他曾經整頓旗務時公開說過“咱們旗人混蛋多”,覺得旗人才能不行,對旗人的福利也進行各種削減。肅順是有治理能力的旗人,卻因此得罪滿清依賴的基礎力量(旗人),導致他的人緣與官聲很差。

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先發制人,八大臣失誤連連

先發制人,後發至於人。肅順犯了一個特別大的錯誤,就是沒能先下手為強,讓慈禧掌握先機。他覺得慈禧是女流,沒放在眼裡。當時兩宮太后與肅順等人的矛盾已經變得不可調和,遲早會魚死網破。

肅順在咸豐病重的時候,曾經建議咸豐效法漢武帝處理勾弋夫人那樣處理慈禧,咸豐下不了手,但是消息傳到慈禧那裡,慈禧一直對肅順懷恨在心。在對付八大臣的態度上,慈禧與恭親王的利益是一致的,讓他們非常默契地結盟。

肅順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沒有阻止恭親王來熱河,還讓他見了太后。

恭親王是咸豐的親弟弟,是朝廷的實力派,奕訢弔唁完咸豐後,拜見兩位皇嫂,密謀了接下來的行動方案。這次見面太重要了,所有的部署、行動都是在這次見面拍板的。

慈禧和恭親王,將英法聯軍進入北京的責任推卸給肅順等人,將所有的不利輿論都引向八大臣。這樣,慈禧和恭親王就爭取到所有的官心、民心、軍心、旗心,在政治上就十分主動,而肅順等人就成了替罪羔羊。

搞政變需要軍隊支持,這個關鍵人物就是勝保。勝保是滿洲白旗的武舉人出生,勝仗打得不多,敗仗打得不少,但在保衛首都的時候十分勇猛,深得咸豐賞識。勝保平時與肅順關係相當不好,卻與慈禧有交情,在政變中勝保的軍隊自然追隨慈禧。

緊接著,在回京的路上,肅順等人又出現失誤。回京的時候,人員分成兩批,皇帝、兩宮太后及端華、載垣先回京,託孤派明顯有先入為主的優勢。端華、載垣比較迂腐,,容易對付得多。

慈禧等人一到京城,就開始向王公大臣哭訴,說託孤派盛氣凌人,欺負她們孤兒寡母。然後,周祖培和大學士賈楨等人的“廢除贊襄政務八大臣”的奏摺送了上來。顯然,這是恭親王事先安排好的。接著,勝保的奏摺也上來了,他直接否定了咸豐的遺詔,認為遺詔是八大臣在咸豐病重期間擅自做主,將八大臣比作曹操和司馬昭。

一切準備就緒,慈禧和恭親王開始按圖索驥了,先是直接拿下端華、載垣,這兩個人的確很平庸,連跟肅順通風報信的信號也沒發出。然後,勝保出馬,直接帶兵將肅順從被窩抓了出來,立刻送了宗人府,其他輔政大臣也被一併拿下。

慈禧的勝,在於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自己高明果決的手腕;肅順之敗,敗於輕敵、行動遲緩,以及平時不注重結交關鍵人物,等到事發時,孤立無援。經此一役,大清王朝進入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時代。


秋媚讀史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八大臣畢竟是大臣,6歲的同治皇帝在誰手上?在慈禧、慈安兩宮太后手上。

這八個大臣包括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要麼是皇室遠支,要麼是漢人,比如載垣是雍正的弟弟怡親王胤祥的五世孫,端華、肅順是努爾哈赤的父親的九世孫、努爾哈赤侄子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七世孫,血緣和皇帝隔得老遠了,按現在的說法,他們和皇帝基本算是一個村的,還有一個杜翰,是咸豐皇帝的老師的兒子。

咸豐皇帝這樣安排顧命大臣,是要出問題的,基本沒有皇室近親在裡面,特別是連自己的親弟弟恭親王奕訢、醇郡王奕譞都不在名單裡。

關鍵是,這個時候,在北京留守主持工作、和英法聯軍議和的是咸豐皇帝的親弟弟恭親王奕訢。一群外人主持朝政,咸豐皇帝只是遺命大事要兩宮太后蓋章,又不同意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所以,慈禧不服這樣的安排,恭親王奕訢也不服這樣的安排,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把這8個人處理掉,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當議政王,搭檔了二十多年,直到1884年中法戰爭失敗,這期間是晚清最好的歲月,號稱“同光中興”。

很多人覺得處理顧命大臣很難。其實在明朝和清朝體制下,皇權至高無上,要處理大臣是相對容易的事情。當年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和年幼的萬曆皇帝,一句話就把內閣首輔高拱趕回家。人為刀俎,你為魚肉,不對稱的較量,你敢反太后?反太后就是反皇上,當初給你們顧命的咸豐皇帝已死,沒人保你們了。

咸豐皇帝這個人,我一直不喜歡,當年上位的手段,也不夠光明正大,臨死之前還自私,把在北京幫助善後的親弟弟排除在最高權力之外,這樣做的目的應該是擔心親弟弟篡位。

結果咸豐皇帝屍骨未寒,顧命大臣就終結了使命,後來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19歲駕崩,同治皇帝沒有兒子,皇位轉入醇親王奕譞家,光緒皇帝是奕譞的兒子,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坐看東南了


這個問題問的不嚴謹,對於政治這項世界上最複雜的智力遊戲,決定最後勝利的從來不是身高體重,也不是年齡大小,一個五十歲的老大爺未必就可以鬥得過一個十八歲的小年輕。所以說慈禧雖然26歲,但這並不妨礙她擁有很強悍的政治才能。而作為咸豐皇帝的八大顧命大臣,久經官場的老政治家,之所以沒能在與慈禧的那場奪權爭鬥中勝利,除了慈禧個人的政治才能之外,也有很多客觀的原因存在。

首先,根本上是咸豐遺留的問題所致。咸豐當年一直生病,在臨終前早就安排好了八大顧命大臣負責大清朝的一切朝政問題,但是偏偏咸豐又是一個小心眼的人,古人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說的就是既然把權力下放了,就應該信任放開手腳讓下面人去幹,但是咸豐想著這八個大臣在他百年之後會篡奪朝政,於是在八大顧命大臣輔政之外,又單獨加了一條,那就是所有命令必須經過兩個皇太后的確認才可以正式生效。這樣看似是八大顧命大臣下命令,實際上將最後的決策權是給了兩宮太后,也等於說是一開始就將權力過渡給了慈禧。

滿清雖然是少數民族,但是經歷康雍乾三朝的漢化,到了咸豐時期,整個大清朝的制度其實已經是跟漢族無異了,在國家治理的倫理原則上,遵從君臣有別。兩宮太后的慈安太后為正宮皇太后,從法理上來說,慈安在咸豐死後,擁有全國最尊崇的地位,在權力繼承上慈安也是有很大優勢的。但是問題就出在慈安並不是一個熱衷政治或者善於搞政治的人,政治能力缺乏,最終只能是天下第二大貴人慈禧接手。所以,從一開始,慈禧就擁有和八大顧命大臣不對等的權力。

再者,慈禧日後發動辛酉政變正是打了八大顧命大臣一個措手不及。八大顧命大臣在咸豐死後,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皇帝剛死,太后缺乏從政的經驗,小皇帝又年齡小,所以最終還是他們說了算。哪知道慈禧不按常理出牌,不僅精於政治,還洞察人心。慈禧料到這些人此時疏於防範,於是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於是莫名其妙的就被慈禧抄了家。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時,已經大勢已去身陷囹圄了。再想回天已無可能,慈禧最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這場權力爭奪戰中全勝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