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奢侈品“百寶鑲嵌”,一花一草皆為翡翠瑪瑙珊瑚


逛過故宮的人大概都看到過鑲嵌有各色寶石的傢俱和擺件,這些就是中國古代的超級奢侈品“百寶嵌”製品,“百寶嵌”起源於明代,興盛於清代,這些“百寶嵌”基本都來自於蘇州、揚州和廣州,因為用料精貴、工藝精細,曾經是王公貴族們彰顯身份必備的奢侈品。圖為百寶嵌臺屏《劉阮天台遇仙圖》局部。

“百寶嵌”又稱“周制”,是採用珍珠寶石及其他各種名貴材料來對器物進行鑲嵌的一種裝飾技法。據說“百寶嵌”為明代揚州漆器匠人周翥首創,他用金銀、寶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等珍貴材料雕成山水人物和停臺樓閣鑲嵌於木器或漆器上。大到屏風、桌几,小到茶具、硯匣,都可鑲嵌。由此可見“百寶嵌”工藝水平之高。

這幅“百寶嵌”《劉阮天台遇仙圖》為蘇州雕刻匠人林加俊製作,這幅作品是根據《太平御覽》中東漢劉晨、阮闢兩位醫師入天台山採藥遇仙故事情節創作。作者選用了各種玉石、雲母、石決明、翡翠、螺鈿、銀絲等珍貴材料,精雕細琢而成。


玉石類材質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再經過匠人的精雕細琢,光澤感和精細感又讓“百寶嵌”製品更為光彩奪目,因此也成為清朝皇家御用品。

“百寶嵌”工藝對匠人要求非常高,既要有高超的雕刻鑲嵌技藝,還得懂繪畫中的構圖配色,以及對各種材料的合理運用。

《劉阮天台遇仙圖》局部,可以看出製作者高超的技藝。

“百寶嵌”工藝在經歷了興盛到沒落,近些年,因為經濟的發展有開始慢慢復興起來,只是這種超級奢侈品,又有幾個普通人能消費得起,不過作為一種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放在博物館裡供大家欣賞也不錯。圖為《劉阮天台遇仙圖》背面為玉璧淺刻金畫《富春山居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