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摧毀美軍驅逐艦被抓後多次消失,藏了19年,經歷比大片還精彩


此人摧毀美軍驅逐艦被抓後多次消失,藏了19年,經歷比大片還精彩

有這麼一個人,被美國人恨得牙癢癢,美國費盡心力,好不容易逮捕此人後,他又從容的在政府眼皮底下消失,且成功逃脫兩次……,說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此人很熟悉?許多人腦子裡面馬上會蹦出來一個人:墨西哥某個販毒團伙的老大古茲曼,此人曾兩次越獄,鑑於墨西哥監獄的防守能力“太過給力”,這位老兄目前在美國人的監獄裡面享受“單人套房”的待遇。

事實上,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另外一個人,他被捕後也兩次兩次逃脫,與此人相比較,古茲曼頂多就是一個毒梟,他也就敢在墨西哥作為作為,通過秘密地道往美國境內走私毒品,看平民和警察不順眼就來個殺人滅口,一旦見了美國人還得乖乖的走。這絕不是信口開河,美劇《毒梟》為我們道出了一個事實,有毒販曾經槍殺了一名聯邦緝毒局的探員,這件事惹毛了美國人,美國政府直接出動軍隊前來鎮壓,這件事讓中南美洲的毒販見識到了美國的厲害,以至於往後的日子都不敢和美國官員和軍人作對……

十分抱歉,東拉西扯一下子又扯遠了,接下來有請本文的主角“隆重”登場:


此人摧毀美軍驅逐艦被抓後多次消失,藏了19年,經歷比大片還精彩

巴達維,恐怖組織“基地”的領導人,此人曾在19年前參與並主導了襲擊美國一艘驅逐艦,在那次襲擊中美國的十七名大兵喪生,還險些讓“科爾”號驅逐艦報廢亞丁灣。


此人摧毀美軍驅逐艦被抓後多次消失,藏了19年,經歷比大片還精彩

2000年10月,停靠在亞丁港口加油的艦艇科爾號,遭到一艘橡皮艇的衝撞,當時科爾號上面載有近400人。由於橡皮艇載上裝有大量的烈性炸藥,導致科爾號發生爆炸,爆炸使得美軍17人喪生,數十人受傷。這次撞擊事件還讓科爾號艦艇查點報廢,爆炸中科爾號左舷中段被炸開幾米開的大洞,船艙內的一部主機受損嚴重,事發後不久科爾號因為短時間內大量進水橫著傾斜40多度。慶幸的是,在一艘半潛船的協助下,科爾號被拖運回國維修,歷時兩年的維修科爾號繼續服役。

事發後,“基地”組織聲稱參與此次襲擊事件,並對此事負責,美國軍方最終鎖定巴達維為這起襲擊事件的主使者,巴達維隨後被美國控訴多達五十多項的罪名,這些罪名大都與恐怖主義相關,其中包括謀殺美國軍民。此後的四年中,巴達維先後兩次被捕,不過隨後又成功逃脫。此後美國展開了正義賞金計劃,美國斥1000萬美元懸賞巴達維,並對巴達維展開了長達19年的追殺,這麼長的時間比追殺並擊斃本·拉登的10年還多出了9年,可見追捕並消滅掉巴達維並非易事,就在美軍勞無所獲的時候意外獲得了巴達維的藏身之地,就在近日,美國軍隊出動了無人機對巴達維所在的目標進行定點清除,行動中巴達維被成功擊中並當場死亡,圍繞著巴達維,尤其是其策劃的襲擊美國艦艇的事終告一段落。


此人摧毀美軍驅逐艦被抓後多次消失,藏了19年,經歷比大片還精彩

雖然事情已經結束了,但是大夥應該弄清楚究竟是為什麼能讓巴達維如此仇視美國?

正所謂春華秋實,福禍相依,事情還得從蘇聯侵略阿富汗說起,彼時世界正處於冷戰時期,為了在全球爭奪霸主地位,美國和蘇聯互相對抗,阿富汗戰場上,美國傾盡全力提供支援,包括扶持反政府武裝。沒成想風水輪流轉,這些當年受到美國訓練的武裝分子,在蘇聯撤兵後,矛頭對準美國,在中東乃至世界對美國進行各種打擊。

之所以“以怨報德”並非這些武裝分子不懂感恩,而是他們不滿美國在全球作威作福,甚至對別國的事務頤指氣使,橫加干涉,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美國屯兵多年且拒不撤兵,這種不合理的軍事存在自然自然引起了許多中東國家的不滿,“科爾”號被炸就是其中一起。

以巴達維為首的恐怖分子以為通過發動襲擊就可以使美國退出中東,但是美國顯然不這麼想,為了攫取當地石油等資源和維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美國不惜下了血本,他們不會因“科爾”號被炸,抑或者是其他的恐怖襲擊就輕易退出中東地區。


此人摧毀美軍驅逐艦被抓後多次消失,藏了19年,經歷比大片還精彩

美國和恐怖分子堅持自己的需求且互不退讓,美國拒不退兵的做法無疑引起了聖戰分子更大的憤怒,此後的幾十年美國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麻煩,這就陷入了恐襲和反恐惡性循環的怪圈。

實事求是的說,對於美國反恐而言,這場戰爭很那打贏,因為基地組織不會正面與其進行鬥爭,美國很難發現並找到敵人,不可否認美國擁有著堅船利炮和高科技技術,但是面對各種恐怖襲擊並不能發揮出自身的實力,這就像是掉進陷阱裡的白頭鷹,縱然兇狠且有力量,但是卻又徒勞無益。

亞丁港爆炸事件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是:和平以及發展是全球最大的訴求和潮流,美國應該順應潮流,面對現實,不分國家大小強弱和平相處。如果繼續顢頇的實施霸權主義,恃強凌弱,就一定會不可避免面臨各種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