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中華山派開山祖師究竟是何人,金庸為何兩番修改

西嶽華山因其險峻,天然地給人一種神秘感和敬畏感,因此頗得武俠作家們的偏愛,金庸寫第二部作品就用到華山派。

《碧血劍》裡,袁承志師從華山派,師父是穆人清,同門高手不少,幾位師兄師侄都是名震江湖的人物。此時的華山派可謂人才鼎盛,在武林中的風頭一時無兩。

《碧血劍》中華山派開山祖師究竟是何人,金庸為何兩番修改

金庸雖然對華山派著墨極多,但關於該派的來歷,只交待了開山祖師的姓氏。然而就是這一點點交待,《碧血劍》連載版和修訂版中,說法大有不同。

連載版第三回寫道——

那老人取出一幅畫,畫上繪的是一位儒生,神態飄逸如仙,那老人點了香燭,恭恭敬敬的磕了頭,然後對袁承志道:“這是咱們華山派的開山祖師徐祖師爺,你過來磕頭。”

這裡說華山派祖師爺是一位姓徐的儒生。

而修訂版第三回改作——

那老人取出一幅畫,畫上繪的是一箇中年書生,神態飄逸。那老人點了香燭,對著畫像恭恭敬敬的磕了頭,對袁承志道:“這是咱們華山派的開山祖師風祖師爺,你過來磕頭。”

這裡變成了姓風的中年書生。

從描述來看,顯然這位風度翩翩的祖師,中年時期就開創華山一派,連載版中姓徐,可能只是作者隨手一寫,而修訂版改為姓風,就是刻意為之了。

《碧血劍》中華山派開山祖師究竟是何人,金庸為何兩番修改

說到華山派姓風的,自然會讓人聯想到風清揚。金庸修訂《碧血劍》時,是在報上發表完《笑傲江湖》六年以後,他將徐改作風,想必有暗示風清揚之意。

到了新修版中,金庸對風祖師又略作修改,將“神態飄逸”改作“空手做個持劍姿勢”,似乎在進一步暗示其“無招勝有招”。這就跟風清揚聯繫得更為緊密了。

但是,風清揚在《笑傲江湖》中只是華山派劍宗的一名弟子,絕非開山祖師。

也有一種說法,五嶽派成立之際,舊的華山派就不存在了,日後風清揚重整旗鼓,創立新華山派,這種可能不是沒有,但是那樣的話,穆人清拿出來的祖師肖像畫,就絕不可能是一箇中年書生,而應該是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

《碧血劍》中華山派開山祖師究竟是何人,金庸為何兩番修改

因此,《碧血劍》修訂版和新修版中的風祖師爺,可以視為作者有意拋下的一個鉤子,吸引讀者產生聯想,但又找不到真憑實據,只能捕風捉影,似是而非。這樣一來,小說的效果反而更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