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徹大悟

人生的大徹大悟

人生的大徹大悟,必經歷大悲大痛才會有大悟,

徹就是徹徹底底,悟就是明見本心。

有一首歌:愛你痛徹我心扉。

人生的所有的一切經歷都是值得的,

沒有起起伏伏就沒有智慧可言,更不能得見本心,找到本來的自己。

人生苦難重重,需要我們用心去感知,用心去體會。

當我們真正找到自己的心,是我們原來的存在的心,

當我們可以明悟本心,找到我們的心,就找到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心就是我們原原本本存在,心是原本存在的。

但是人生的所有的苦難都是為了找到自己的本心去準備的,

當我們真正找到了,真正感悟到了,才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

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用心來生活,才能更好的感知生命,才能更好的詩意的生活。

心不是我們的大腦,不是我們的心臟,是我們靈性存在的地方。

靈,通也。心最相通,惟人有心,故稱人為萬物之靈。

心之在身,無在而無不在,身心身外,一切相通處皆為心,

心有知,可以若無知,心有覺,可以若無覺。

心由性來,性相通始見心,心相通始見性。

吾心即天地間人之心,吾道即天地間盡人所當行之道。

身之一關,最當明辨,身亦一物,身之主乃在身內之心,不在身外之物。

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則貴乎其慎修己心善自為處。

人生的大徹大悟

如同孟子所說:

知其心者,知其性也,所以知天,

存其心者,養其性也,所以事天。

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所以立命。

中國人歷來講究心性生活,君子存乎一心。

心者性也,性也天也命也。

而當今國人,真正能明悟本心的少之又少,

還處於愚昧之中,不能得見本心,所以才會迷茫不安,

當我們真正找到自己的心,才能做個有心人。

一個有心人,才能依照本心,

才能活的更有意思,如此我們的心性才會純潔,

這也是道家所說,專氣至柔,能如嬰兒乎。

因為嬰兒才會純潔無瑕,才是自然無為之態。

當我們顧目四盼,看到的都是一個個迷惑不安的眼神,

而不是篤定、自信、沉穩、安定之人。

一個人的外貌和他的內心修養有一定關係,

我們可以從她的神態、談吐、溝通等等中可以感知,

這就是所謂的以貌取人,貌不僅僅是容貌,還有氣質及氣象。

外在都可以明顯的體現,所有的外在源於她的內在,

一個內在的有修養有德行的人,總會與眾不同,總會讓人眼前一亮。

當然,真正的高人也許是返璞歸真,是真正無為的樣子。

人生的所有的成長都來源於內在的進步,

內在的心性源於我們生活上的磨鍊,所以說,多經歷磨難,多經歷痛苦,

對於自身是有幫助,也是必要的。

沒有今日之點點滴滴,怎麼會有她日厚積薄發之日。

我們看看所有偉大的人,都是經歷了生活種種之洗禮,最終讓生命煥發神采。

偉人之所以偉大在於她的忍受痛苦和接納挫折的能力,

普通人面對困難的時候,總會下意識的逃避。

人生的大徹大悟

沒有誰的成長是簡簡單單的,沒有誰的成功都是突然勃發的,都是歷經磨難和挫折。

人生之種種本於己心,守護好自己的本心,做一個真正善良誠實勇敢之人,

讓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強大, 讓自己的心性越來越純潔,

讓自己的心胸越來越廣闊,讓自己的本領越來越高明。

一切都在於心,無心之道,都是偽道。

為何我們聽了這麼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沒有走心,不從心中過,怎麼會有成長和進步。

心在則夢在,心在則希望就在,心在則人生就在,生命就在,

心在未來就在,人生種種都要用心去感悟。

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苦難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自堯舜至於周公至於孔孟陽明,所傳之道皆於心。

人生的大徹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