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福報!(深度好文)

生活之中,與他人相處,難免有幾句話沒講順,鬧矛盾,生氣的時候。

但是,有情緒就放任自己毫無顧忌的釋放,不但會給他人造成負擔,更會加劇自己的負面能量。

胡適說:“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過於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佛說: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福報!(深度好文)



01

壞脾氣,就是心魔


年少時的林則徐勤奮好學,但就是脾氣急躁,做事總是毛毛躁躁,常為了一兩句不順心意的話便怒火中燒。

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認為這急脾氣對孩子未來做人做事會有不利影響,決心要改改林則徐這個毛病。

於是,林父把兒子叫到跟前,給急脾氣的兒子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個判官,非常孝順父母,所以每遇不孝的罪犯,就製得特別的嚴。一天,有兩個大漢扭來一個年輕人,他們對判官說:“這是個不孝之子,他不僅罵他的娘,還動手打他娘。我們把他捆了起來,他還是不停的罵,我們就堵了他的嘴。老爺,像他這樣大逆不孝的後生該不該罰?”判官一聽是個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來人呀,給我結結實實地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這個年輕人有口莫辯,只好捱了五十大板,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這時,有個老婆婆拄著柺杖急匆匆起進來,邊哭邊焦急地說:“請大人救救我們,剛才有兩個盜賊溜進我家後院,想偷我家的牛。我兒子捉住他們,要送官府。可是,兩個強盜反把我兒子捆走,不知弄到何處去了?求大人趕緊替我找找兒子,我只有這麼一個孝順好兒啊!”判官一聽,心中禁不住忐忑不安起來,心想:莫非剛才是惡人先告狀,剛才打的就是她兒子?忙叫人去找那兩個捆人的人,但他們已溜得不見了蹤影。這時,被打昏的人突然呻吟了一聲,老婆婆循聲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兒子嗎?怎麼被打成如此模樣,心裡一急就昏倒在地,再也起不來了。判官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急脾氣被人利用了。


林則徐聽完故事,自然明白了林父的用心,從此注意克服急躁情緒,後來還在書房掛上“制怒”匾,以警戒自己。

林父故事中的急脾氣判官在未審清事情真相時就輕易下定論,懲罰那“不孝之子”。


佛說: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福報!(深度好文)



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有急火攻心,未辨是非就匆匆給人家定了“死刑”的時候。可後來你才發現,事情真相不是你所以為的那樣。可這時,脾氣已經發出去了,關係已經有了裂痕,再去彌補,總也是亡羊補牢了。

壞脾氣容易壞事,凡事退一步,心平氣和的時候才更理智。

02

本事越大,脾氣越小


無能的丈夫才會對妻子拳打腳踢,試圖通過原始的野蠻暴力來彰顯自己虛幻的強大。

同樣的,將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壓力發洩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一樣都是懦弱而無能的。

王小波有句話說: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沒本事的人只知道一味的抱怨生活,推卸責任。而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佛說: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福報!(深度好文)



曾經叱吒舊上海的青幫大佬杜月笙有一經典語錄:“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而杜月笙本人正是“有本事,沒脾氣”的最佳典範。

杜月笙出身貧寒,父母早亡,14歲在水果店當學徒時,就因水果削得好而聞名。他削得水果皮薄而不斷,堪稱一絕,因此他得了一個“水果月笙”的外號。

按說這“水果月笙”的外號也算是後來的“上海皇帝”的黑歷史了,該是不願被人提起的,但杜月笙不然。

在杜公館,朋友一起聊天時,經常有人扔過來一個梨,打趣說“露一手”。他總是笑著把水果削的乾乾淨淨,和大家一起吃。

杜月笙出門,他身後總跟著一幫乞丐,吹著口哨,大喊:“水果月笙,給點錢”,他倒也不惱,還吩咐手下多給點。

杜月笙常說:“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真正成大事的人,眼光更長遠,才不會被自己一時的情緒掌控。

03

把好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生活裡,我們往往把老闆、客戶、朋友、同事甚至路人那受的的氣都忍了下來,卻對著家人,因為一點芝麻小事而發脾氣。

因為你知道只有家人是不會離開的,亦舒說:“我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佛說: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福報!(深度好文)



作家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我那時脾氣壞到極點,經常是發了瘋一樣地離開家,從那園子裡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麼話都不說。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待她再次送我出門的時候,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母親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我才有餘暇設想。當我不在家裡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


那個愛你的人,對你百般包容,承受你的壞脾氣,疏導你的負面情緒,這不是你可以不以為意,甚至得寸進尺的理由。

一直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愛會變得越來越脆弱。

把你最好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別等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佛說: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福報!(深度好文)


04

好脾氣,是最大的福報


什麼樣的脾氣就遇上什麼樣的人,溫和、謙遜的人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好脾氣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不與人交惡,自然路也好走。

俗話說:人只要脾氣好,凡事都會好

做一個脾氣好的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更是對自己的寬容。

修一副好脾氣,得一世的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