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戲曲是一門有著嚴格規範的藝術,不僅舞臺上的一桌一椅,演員的一招一式來不得半點馬虎,就連觀眾看不見的後臺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規範。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後臺的注意事項吧——
梨園話後臺
伶工化裝處,謂之後臺。後臺佈置雖甚繁雜,因有一定規則,故不覺混亂。即以角色而論,各有各之座位,其他可知矣,茲述之於下:
後臺與前臺僅為一板之隔,其上下場門內之餘地,內行謂之後場,其高低則與戲臺相平。其他各處則較低矣,中間設有祖師爺(即老郎神之神位)又設棹椅各一,為後臺老闆及諸首事人之座位。棹上立有中鑲骨條之木牌一座,牌高五六寸,寬約一尺餘,為寫戲目之用者,名曰戲規。戲規之前,放有賬薄一冊,其中所載者,為每日演唱之戲名,以備將來稽查。他如各箱口,以及水鍋、彩匣、梳頭棹等處,皆有一定程序。而旗包、把子照例歸於後場。司其事者,為四執交場,其他跟包雜役則有專司。至於角色座位,亦各有定規,如生行坐二衣箱,貼行坐大衣箱,淨行坐盔頭箱,末行坐靴包箱(即三衣箱),武行坐把子箱等。惟醜行不分,若夫催戲,打臺簾等人座位,則在後場門,或旗包箱也。
伶人出入後臺時,必先向祖師行鞠躬禮,然後向四周拱揖,名之曰拜前輩,又謂之拜四方。如遇演堂會戲,臨時無祖師之神位,必須向大衣箱恭手致敬,因其中設有喜神故也。凡有觸犯戲規者,必令鼓吏審訊,伙伕為堂役,而令武行頭執刑。各行角色各推代表,列席參加。以覘其判斷是否分允,再定罪律。今此列雖破,然其中規則仍極嚴勵,故附述之。
|後臺規則
1. 後臺不準跨坐箱口。
(按:兩箱之間,名曰龍口。伶工以龍口之龍字,諧為喉嚨之嚨字。恐坐龍口而咽喉失潤也。)
2. 大衣箱上,不準睡覺。
3. 箱案上不得坐人。(尤以大衣箱為最)
4. 不準兩腳尅箱。
5. 玉帶不得反上。
(按:若反系玉帶,則謂為白虎帶。)
6. 後臺不準執旗搖晃。
7. 韋陀杵不準朝天拿。
8. 後臺各傘,不準撐開,亦不準直呼為傘。
(按:傘與散字同音,若直呼其名,恐有散班之患,故諱而不言。以雨蓋,或開花子代之。)
9. 加官、財神、喜神諸臉,禁止仰面,戴時不準照鏡說話。
10. 戴唐帽與草王盔,不得同箱並坐。
11. 扮關公神佛腳色,須要淨身。在後臺不得作事。
12. 淨行不得忝彩條。
13. 生行忌落髯口。
14. 佔行(旦行)最忌忝頭、掉蹺、落褲。
15. 佔行扮戲,不得赤背。
(按:旦角扮戲時,雖在盛夏,亦不準赤背。因旦角既上妝後,則屬於女性,豈可赤背於廣眾間耶。)
16. 扮戲時不得丟頭去尾,亦不準吸菸。
17. 角色未抹彩前,不準試戴網巾髯口及一切盔帽。
18. 官工(放假)日期,不得私自彩唱。
19. 未開戲前,所有響器,一概不準敲打。
20. 未開戲前,九龍口(即臺上打鼓者坐位)不准他人擅坐。
21. 角色演戲,不準回視場面中人。
(按:角色於演戲時,不得回顧場面,蓋回顧則必有不滿之意。倘不明其中細理,而隨意往後張望,雙方必起誤會,致生惡感。)
22. 後臺起坐,不準抱膝。
(按:抱膝與報息二字同音,故忌之也。)
23. 後臺不準奕棋。
(按:奕棋一事,有你先走,我先走之聲,故忌之。恐班中同人,先後走散也。)
24. 後臺刀槍,不準向地亂搗。
25. 前臺不準言更,後臺不準言夢。
26. 後臺不準拉空弓,亦不準扔彩頭。
(按:後臺最忌拉空弓,與扔彩頭。拉空弓,恐於演劇時,有拉矢之疵。扔彩頭,則更以為不吉利也。)
27. 後臺不準以口呼哨,亦不準拍掌喝彩。
(按:北方言語,凡謀事未成,名之曰吹。以口呼哨,亦謂之吹,故戲班忌之。拍掌喝彩,恐擾亂後臺秩序也。)
28. 禁止婦女進入後臺。
29. 未開戲前不準上臺,開戲後不準掀簾私窺。
30. 凡青龍刀、白虎鞭、火髯、魁星臉、神鬼臉及一切大式刀槍斧戟,牛金钂、盤龍棍、大小槊、降魔杵、大纛旗、靈官鞭、鬼頭刀、雷公錘、雷公鑽、彩匣硃筆等件,不得亂動,違者責罰。
31. 如有告假等事,須於未開鑼前通知首事人,否則作誤場論。
32. 後臺諸事,均須以和平去作,一概不準野蠻。
此後臺之規則也,其外尚有最犯忌諱者,約二十二條,及後臺角色應盡之責任,擇要錄下——
|後臺禁忌
1. 臨場推諉,革除。
2. 臨時告假,革除或緩留。
3. 在班思班,永不須用。(按:在班思班者,乃在本班演戲,而思搭演他班之意。)
4. 在班結黨,責罰不貸。
5. 臨時誤場,同上。
6. 背班逃走,追回從重懲罰不留。(按:背班逃走,乃當年惡習。因彼時多為包銀班,伶工得薪金後,即杳如黃鶴矣,故立此條以懲之。)
7. 偷竊物件,重罰不留。
8. 設局賭錢,責罰。
9. 口角鬥毆,責罰。
10. 倚強壓弱,責罰。
11. 尅扣公款,責罰不須用。
12. 無事串班,責罰。
13. 歇啞叭工,責罰。(按:歇啞叭工者,乃未告假而歇工之謂也。)
14. 扮戲耍笑,責罰。
15. 扮戲懈怠,責罰。
16. 當場開攪,同上。
17. 錯報家門,同上。(按:錯報家門者,乃演戲時,誤報姓名之謂。例如飾劉璋者,而誤報之曰劉備,飾趙雲者,而誤報之曰馬岱………是也。)
18. 臺上翻場,責罰。
19. 當場陰人,同上。
20. 混亂冒場,同上。
21. 登臺卸場。同上。(按:登臺卸場者,即已登臺,而卸卻戲裝之謂也。)
22. 臺上笑場,同上。
又凡撞闖祖師龕,鑾駕,供器棹,鬥毆拉賬(按:拉賬者,拉賬桌也)、摔牙笏,砸戲圭,抁人名牌,掄箱板等情,查照除責跪外,罰辦不貸。
|後臺角色之責任
1. 生末行扮加官
2. 淨醜行扮財神魁星
3. 武行扮雷公
4. 上下手穿形兒(按:上手穿龍形、鶴形、貓形、驢形等一切大形。下手穿虎形、狗形、狐形、鼠形等一切小形)
5. 九龍口言公(按:九龍口乃指打鼓者而言。言公,言論公事也)
6. 生淨行言公
7. 領班人調查
8. 醜行調查
9. 武行頭掌刑
10. 管伙食人掌刑
11. 醜行開筆勾臉(按:未開戲前,須以醜行一人,於鼻上塗少許白粉。淨行中人始能陸續勾臉。相傳唐明皇當年曾扮演醜腳,故淨行勾臉,必須醜腳勾第一筆也)
12. 生淨行上香開戲(按:戲場舊例。每於開戲前,必以生行或淨行中人向祖師爺神位焚香叩首,始能開戲)
更多精彩盡在聽戲app
圖片來源 || 梨園精舍
閱讀更多 聽戲APP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