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文地理之黑龍江綏化

剛一進村,就有幾架敵機襲過來,朝著村子打了一陣機關炮,又扔下了兩個燃燒彈飛走了。馬玉祥聽見煙火裡有小孩子哇哇哭的聲音,他順著聲音穿過濃煙看到一箇中年的朝鮮男人倒在在院子,小孩子的哭聲在屋裡面。屋門口燃燒著呼呼的火苗,門窗的紙都已經燒著了,他就用腳踹開門,撲了進去,摸著一個大人,已經不動了,又向大人身後摸,才摸著一個小孩的腿,一把抓著抱起來跳出了門,再次鑽進屋子裡摸見了小孩的母親,她臉上的血已經把她的上衣染紅了,眼睛已經閉上,馬玉祥趕忙跑出門外,撲滅了身上的火苗,抱起這個被美國軍機轟炸死父母的孩子。

馬玉祥在1947年參加瞭解放軍,朝鮮戰爭時榮立三等功一次,並在戰火中救出了那名朝鮮兒童。馬玉祥是黑龍江青岡縣人,青岡縣是清光緒三十年時設立,位於松嫩平原的腹地,是現代農業生產先進縣,目前隸屬於黑龍江省綏化市。

國家人文地理之黑龍江綏化

綏化地圖

地級的綏化市在99年末才成立。綏化在初始之時叫做北團林子,光緒年間這裡開始建置改名綏化,意為安撫教化、吉祥安順。

綏化大部分地區位於松嫩平原,黑土肥沃,而且年均降水量適宜,一直以來是農業大市,農業基礎雄厚。綏化市糧食總產量約佔黑龍江省的四分之一,商品量約佔黑龍江省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甜菜、亞麻、烤煙這三大經濟作物,像下轄的海倫市是我國的優質大豆之鄉,蘭西縣是亞麻之鄉,青岡縣是玉米之鄉。不僅如此,近年來綏化市的農業生產還開發赴俄羅斯,到俄羅斯租地種田發展養殖。

國家人文地理之黑龍江綏化

綏化大豆種植

北林區是綏化市唯一的市轄區,由原綏化市(縣級)改制而成,所以第一產業仍是北林區的支柱產業。

國家人文地理之黑龍江綏化

北林泥河陶傳人陳樞

望奎縣舊名雙龍城,土名五井子。望奎指的是“遙望卜奎(即齊齊哈爾 )”。望奎縣皮影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同治年間皮影戲傳到東北,到上世紀50年代,望奎皮影形成兼具河北、東北兩種影調優點的“兩合水”唱腔,後來發展為“江北派”。

國家人文地理之黑龍江綏化

皮影戲

綏稜縣原稱“上集廠”,與綏化下集廠(今綏化市雙河鎮)相對而得名。綏稜縣是黑龍江省文化工作文化工作先進縣,黑陶、草柳編、農民畫、米醋、二人轉等民俗文化都已經被列為了黑龍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人文地理之黑龍江綏化

二人轉

安達市(縣級)曾經有一個大同鎮,後來在其附近發現石油成於是變成了另一個地級市大慶市的轄區( )。1979年大慶獨立設市後與大慶分離,直到1984年才成為縣級市,而且值得驚異的是安達市區距大慶市區直線距離僅二十餘公里卻未劃歸大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