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中年人,這個帳你算對了嗎

小城市的中年人,這個帳你算對了嗎

“我孩子還小,有一套自用的房子,我不用買房子”

“孩子剛上中學,用不到房子,況且家裡有兩套房子,我不用買房子”

“我剛上班,還年輕,不著急用房,再等等”

… …

很多小城市不買房的人不是不想買房,也不覺得房價以後會跌下來,只是覺得自己不是剛需,還不到買房的時候。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每一位父母都想讓孩子有更好的機會,更好的平臺,更好的出路;小城市是人情社會,熟人社會,辦事憑關係。好單位就那些,公務員事業編教師醫生銀行通信電力等,其他都不算穩定工作,是受歧視的,當然家裡有礦的例外。

既然是人情社會,那就看誰的關係廣,誰的熟人多。

有的人在縣城光親戚就有幾百口,遍佈政府機關、公檢法等,很多都是所在部門的領導或實權崗位,辦什麼事都是打個電話的事;哪個小城市都有十幾家這樣的有權有勢又有人的大家族;他們才是盤踞在小城市資源最頂端的那部分人;在古代,這叫地方豪強。

你, 是嗎?

如果不是那還是想辦法離開吧。小城市水池太小,還被幾條小鱷魚佔滿了,去大城市吧,到大江大河裡去,那裡還有自由發展的空間。

年輕人在大城市大學畢業不願意回去是對的;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

這裡有摩天大樓、超大型購物中心,小城市沒有;

這裡有博物館、大劇院、每個星期都有賽事的體育館,小城市沒有;

這裡有全國性的產品博覽會,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會,小城市沒有;

這裡有四通八達的地鐵,有連接全國所有大城市的高鐵和飛機場,小城市沒有;

這裡有世界五百強企業提供的工作機會,有數以千萬的人口聚集帶來的各種商機,小城市沒有;

這裡有N家三甲醫院,有全國前幾名的中小學, … …

更重要的是大城市人口太多,管理必須更加透明,絕大多數人都是在相對平等的平臺上競爭。

大學畢業想留在大城市,小城市的父母們阻止年輕人留在大城市的理由無關乎以下幾個:

“需要娶媳婦結婚,大城市房子買不起”

“以後孩子不在身邊,老了沒人照顧”

“大城市生活成本高”


好,我們一條一條來看

第一條, 房子貴;

第二條, 再買個房子搬到兒女所在地居住,說到底還是因為房子貴;

第三條, 同樣的東西大城市不比小城市的貴,有些東西大城市需求大有規模效應反而比小城市還便宜,覺得貴的東西不是給普通人買的,只能說大城市的消費人群分層更明顯。房子是個例外。

總結一句話,大城市房價太貴,我們買不起/我不想讓孩子(我)去活的那麼累!

買大城市的房子真的那麼難嗎?

假如兒子現在大學畢業了,在省城上班了,工作也很滿意不願意回小縣城,雖說孩子不想用父母的血汗錢,一心只想自己多攢點錢買房,父母但凡有些積蓄哪個不是傾盡全力幫孩子買房子。

以濟南為例,一套剛需房至少150萬吧,首付45萬,貸款105萬,月供5500;

對於在縣城工作的普通雙職工家庭,付個首付家裡基本也就剩不下什麼錢了,月供要靠孩子來應對的話,以濟南平均工資來說,還完月供還有錢吃飯就不錯了。當然我是以平均收入來衡量的。

一套房子兩代人的積蓄都填到裡面了。

按照我們之前文章的分析,房價還會上漲,至少15~20年都是,保守再保守估計全國平均房價也不會低於GDP增速,大城市顯然高於小城市,我們以大城市房價年增長7%計,十年翻倍。以後壓力會越來越小。

我們也可以這樣買,兒子現在上中學了,我也不知道以後他去哪個城市發展,但是我提前在大城市把房子先買了。同樣150萬的房子,首付45,貸款105,月供6000(年齡受限能貸25年),房租2500,實際支出3500,而且房租年年漲,十年後孩子大學畢業,房價翻倍,租金也翻倍,前期略有壓力,後期基本沒有壓力,孩子拿工資去十年前的月供,也沒什麼壓力。

即使孩子回縣城,把大城市房子賣了也是非常不錯的投資。

如果現在努力工作,等十年後需要的時候才買的話,房價翻倍後300萬,年均增長15萬,

即使考慮工資增長,你有信心收入超過房價增長嗎?

事實表明,房貸前5年的還貸壓力是最大的,以後隨著工資收入的增加,壓力會逐漸變小。

家裡有孩子已經上了中學的各位家長們,尤其是成績優秀的孩子的家長們,買房的壓力已經來了,你是想現在承擔壓力還是幾年後你們和你們的子女一塊承擔更大的壓力呢,又或者壓根就沒考慮給孩子一個更好的選擇的機會呢?

我相信優質的父母已經做出了選擇。



想討論諮詢也可添加微信號:cxxmf3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