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到底差不差錢?


瑞幸到底差不差錢?

作者/溫不涼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面對又一次的質疑和猜測,瑞幸給出了“常規操作”“輕資產運營”的回覆。

近日,不少媒體注意到,瑞幸咖啡於4月1日新增了一條動產抵押信息:抵押權人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被擔保債權數額為4500萬元。從企查查“動產抵押詳情”中能瞭解到,債務人履行站務的期限為2019年3月27日至2020年3月31日,抵押物大多為北京、深圳、上海、廣州、西安、天津等門店的咖啡機、奶箱、粉倉等。

而後,引發了一輪關於“瑞幸的錢是不是燒沒了”“瑞幸資金鍊是不是要斷了”等猜測。

4月2日,瑞幸官方給出回應:“這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我們輕資產運營的大思路。通過設備融資租賃等創新金融工具的應用,可以保證我們資產價值最大化。

從輿論來看,瑞幸似乎真的燒錢燒到窮途末路了;從瑞幸的回應來看,又像是又一次的“被焦慮”?各執一詞下,

“瑞幸到底差不差錢”“輕資產運營是幌子還本就是戰略”成為判斷的關鍵指標

1.“輕化”的互聯網企業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阿基米德這句話衍生出了不少如槓桿、財務槓桿、槓桿率等經濟學名詞。瑞幸官方回應中給出的關鍵詞“輕資產運營”的關鍵也在於“槓桿”一詞中

輕資產運營作為企業所採取的一種資本戰略,表現形式首先是企業流動資產充足尤其是現金類資產,而固定資產和存貨比例低;然後是企業重視打造客戶資源、品牌價值、產品設計等方面的軟實力。也就是指,儘可能地使資產結構中輕資產的比例無限高,實現以最少的固定資產投入來創造最大化的公司價值,實現全面的價值驅動資本戰略

王興在2012年提出的“三高三低”理論,便是在此基礎上的衍生和發展。他的“三高三低”理論指的是:“一家公司應該要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從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服務。

作為一種戰略,必然是全局的、長遠的,所以判斷瑞幸這次回應中“輕資產運營”是臨時託詞還是事實如此,將它之前的動作作為參考就好。

數據顯示:以補貼和優惠獲取用戶的瑞幸,在2018年賣出了8968萬杯咖啡,開出了2073家門店,消費客戶數為1254萬,三個月內的復購率超過50%。1月3日,瑞幸官方表示,將在2019年再開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超過4500家。

這樣的門店數,看起來似乎和“輕資產運營”不太對的上。

按照瑞幸官方介紹,一年內2073家店,是在它提出的“無限場景”背景下的。瑞幸的“無限場景”包含了四大線下門店,既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和外賣廚房店


瑞幸到底差不差錢?

官方還介紹:旗艦店,適合主題性咖啡文化教育、咖啡文化展示,適合咖啡重度愛好者;悠享店,適合隨時隨地人和人的當面溝通,輕度線下社交;快取店,適合更高效率的職場人士,即取即走;外賣廚房店,專注於滿足用戶外送咖啡的需求,與快遞員對接。

也就是說,旗艦店和悠享店旨在滿足用戶線下社交需求,快取店針對有快速需的商務人士,外賣廚房店則滿足於有外賣需求的用戶,不同實體店面的成本差別很大。但是,其用互聯網手段,在原料配給、訂單發送、人員調配、服務協調等方面提供了統一的後臺支撐,實際上是“前臺輕、中臺厚、後臺穩”的運營模式。

實際上,輕運營模式已被以“快速迭代”為主要特點的互聯網企業發展為常規操作。甚至,成為“獨角獸企業”的財務特徵之一:除美團、瑞幸外,“輕資產運營”是騰訊、小米等眾多互聯網企業的資本戰略

有研究顯示,輕資產運營下企業融資條件會存在三個顯著變化:資金流動性增強、中長期負債縮減、企業盈利能力增強

2.燒錢+虧損≈差錢?

與房產行業的“輕資產化”不同的是,互聯網企業,“輕資產運營”特點可以歸結為:產品線+供應鏈+巨大流量。而瑞幸近期被一直唱衰,癥結似乎也集中在了“流量”上

2018年年底,完成B輪融資的瑞幸,其財務數據也被曝光。2018年前三個季度,瑞幸咖啡累計銷售收入3.75億元,淨虧損8.57億元,毛利潤-4.33億元(毛利率為-115.5%)。在虧損8億的數據下,瑞幸通過大規模補貼來獲客的模式被不少觀點詬病,瑞幸由此也埋下“資金鍊是否要斷裂”的傳聞和猜測。

單純看8億,對一個新興公司來說,確實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拋開時代背景、拋開大環境談分析,都是耍流氓。

實際上,10-30元的獲客成本時代早就一去不返。對企業來說,進入下半場的互聯網後,最為顯著“痛點”可能就是不斷攀升的獲客成本吧

根據小米去年的招股說明書中提供的數據來看,全球幾家市值在150億美元以上的互聯網巨頭公司獲客成本均在15美元/人以上,折算成人民幣就是在100元以上

瑞幸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的消費用戶達到 1254萬。顯然,瑞幸的獲客成本遠低於互聯網巨頭們的獲客成本。

這8億虧損,實際上,在瑞幸的計劃之內

瑞幸曾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全年的虧損會遠大於這個數字。通過補貼迅速佔領市場是我們既定戰略,虧損符合我們預期。”

根據瑞幸的規劃,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仍需要通過燒錢換市場,預計2018年收入7.63億元,2021年達185億元,為今年的24倍

最近瑞幸正在強推一個活動,官微、官網、APP上都有這項活動的介紹——逐鹿百萬大咖。活動大致的規則就是,用戶每週消費滿7件商品,就可以在每週末有機會瓜分500萬大獎,3月11日到5月19日連續10周持續發放總額為5000萬元的獎金。

截止發稿前,最新一期為4月3日的第三期開獎。根據瑞幸的官方微博顯示:第三期共有143747人集齊7件以上商品,成為“百萬大咖”,人均獲得28.82元,其中5000人直接獲得200元紅包,最低商品件數為33 件。

瑞幸到底差不差錢?

這個活動背後的商業邏輯,也是這個——花28.82元的激活一個復購率在7次以上的用戶——並不貴。

再回到瑞幸這次的“動產抵押風波”。

就單“逐鹿百萬大咖”一個促活留存的活動,就砸下去5000萬,而這個數字明顯大於通過抵押獲得了4500萬元。怎麼想“因為缺錢而去抵押”的邏輯讓人捉摸不透。

1月7日,瑞幸咖啡宣佈任命Reinout Schakel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向CEO錢治亞彙報;2月1日,彭博社報道稱,瑞幸咖啡已經開始為赴美IPO做準備,籌資金額可能在3億美元左右;2月28日,有消息稱,瑞幸咖啡已經接觸了瑞士信貸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3家投行,欲今年赴美IPO。消息顯示,IPO最早預計在5月或6月;3月21日,瑞幸咖啡宣佈,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原執行副總裁吳剛加盟瑞幸咖啡,出任公司副總裁,負責戰略合作,向CEO錢治亞彙報。

以上種種消息,都指向瑞幸要上市。

這麼看來,瑞幸上市的消息,似乎不是空穴來風。然而準備上市期間,突然增加一筆不及一個活動支出的負債,正常人想想都會覺得不是在給自己添堵麼?

如此行事,正常人都覺得不合理,何況是創業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