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對員工的10點要求

“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華為對員工的10點要求


華為員工令人羨慕的高薪酬,首先來自員工自己的奮鬥。

根據華為年報,去年人均工資達到70萬元,引來不少羨慕的眼光。但是,華為不以學歷、知識作為確定收入的標準,而是以貢獻和業績評定薪酬。而且對員工的要求很高,考核極嚴,想要拿到高薪資,需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奮鬥,成長為符合要求的優秀員工。

雖然華為員工收入令人羨慕,但考核極其嚴格。對於個人績效評比,一般來說:10-15%考評為A,不超過45%的B+,40-50%考評為B,5-10%考評為C或D。如果考評為C或D,三年不能漲工資、配股,獎金當年為0,號稱“一C毀三年”。

華為員工令人羨慕的高薪酬,最終來自員工的奮鬥成果。

任正非的“哭窮”言猶在耳,華為就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華為2017年年報顯示,華為公司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6036億元,同比增長15.7%;淨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28.1%。經營活動現金流963億,同比增長95.7%。

可見,做華為的員工是不容易的,要成為優秀員工,做出業績,更是要付出努力。一起來看看華為對優秀員工的10點要求。

華為對員工的10點要求


1、重在參與,敢於向自己挑戰

任正非告誡員工,做一件事無論是否成功,你都要找到自己的那份感覺。只要你參與並與之拼搏過,你就是成功了,“勝負無定數,敢搏成七分”。

2、要寬容好心犯錯的員工

任正非認為,員工都是在犯錯中成長,對於由於經驗不足犯錯的員工要寬容,鼓勵大家改進工作。

思想不經磨鍊就容易鈍化。那種善於動腦筋的人,就越來越聰明。他們也許以身嘗試,惹些小毛病,各級領導要區分他們是為了改進工作而惹的病呢?還是責任心不強而犯下的錯誤?是前者,你們要手下留情。我們要鼓勵員工去改進工作。

3、培養專家,不要“萬能將軍”

要求每一個人要對自己從事的一行熱愛、精通、超越,在條件許可、有充沛精力的情況下,可以多瞭解一些與工作相關的周邊的其他業務的運作狀況與技能。

華為強調,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不能提拔,學歷只是選拔幹部的參考因素,主要依據實際才幹選拔幹部。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專家,而不是萬金油式的通才。焊接專家、插件專家、線纜及機框組裝專家、包裝專家、貨運專家、倉庫專家、打字專家等各種各樣的專家組合在一起,這就是一個極有戰鬥力的聯合兵團。

試想一個炮兵團,人人都是全面手,軟件會搞一下,網絡也會一點,芯片也懂設計,財務還明白,成本糊糊塗塗地能說一通,就是“炮”打不準,全團都是這樣高學歷的人才,什麼都懂,就是沒人打得準“炮”,上“戰場”這個團有什麼戰鬥力,非垮不可。如果真充滿了這種“萬能將軍”,華為非垮不可。

4、由“抬石頭”變成“修教堂”

華為要求員工瞭解公司的奮鬥大目標,要以企業發展大目標來牽引日常工作,這樣工作的意義不同了,工作的質量也更高了。

華為人常講過一個故事:五十年前有兩個青年在抬石頭修教堂,一個智者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麼?”一個青年告訴他:“我在抬石頭”,另外一個青年則說“我在修教堂”。五十年過去以後,說抬石頭的人還在抬石頭,說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學家。

華為公司現在每天都在“修教堂”,為什麼?他們瞄準了一個發展大目標,做的事情是天天在“抬石頭”,但是總目標是為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所以我們每天都在“修教堂”,五十年後你們可能就修成了,大家都能成為哲學家、企業家,或成為一個很好的管理者和專家。大家想想,在公司裡你的工作總目標是修教堂,而你的人生目標不是也在變化嗎?

華為對員工的10點要求


5、員工要長期堅持自我批判

任正非認為,青年人要長期具有自我批判精神。一個人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不斷進步。在公司內部,一定要打掉好面子的思想。

大多數人走上工作崗位後會變成小心眼的人,如果你們的那種小心眼不克服掉,對華為公司的發展不僅不是動力,反而可能是絆腳石,不僅不能使公司壯大,反而會削弱公司的競爭力。真正能使華為公司更快、更大發展的就是依靠每個員工開放自己,要加強對自我的批判。

我唯一的優點是自己有錯能改,沒有面子觀,這樣的人以後也容易找,所以接班並沒有什麼難。千萬不可以把一個人神化,否則就是扭曲華為的價值創造體系,公司就會垮掉。因為,員工認為自己在創造價值,積極性就會很高,如果員工認為只是某一個人在創造價值,積極性就會喪失。

6、不要有“打工仔”心態

希望員工不要認為“這公司跟我沒關係,我就是打工的”。如果總以這種“打工仔”觀念來想問題,就沒有跟公司建立起一種生死與共的命運觀念。華為號召員工學習他人那種一絲不苟、踏踏實實的實幹精神。

7、茶壺裡倒不出的餃子等於沒餃子

華為不以學歷、知識作為確定收入的標準,而是以貢獻和業績評定薪酬。有知識沒業績就好比茶壺裡有餃子但是沒倒出來,沒倒出來就等於實際上沒有餃子。

我認為一個人文憑如何並不重要,一個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很重要。擁有學歷的人他們曾受到很好的基礎訓練,容易吸收新的技術與管理。

但是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技能。我們要以貢獻來評價薪酬。如果這個人很有學問,“裡面裝了很多餃子,倒不出來,倒不出來就等於實際上沒有餃子”。

企業不是按一個人的知識來確定收入,而是以他擁有知識的貢獻度來確定的。我們強調使用一個幹部時,不要考慮他的標記,不能按他的知識來使用,我們必須要按照承擔責任、他的能力、他的貢獻等素質來考核幹部。

8、重視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

任正非說,做人要積極吸收別人的優點,對夥伴則應積極指出他的缺點。別人指出你的缺點,批評你的缺點實際上是在幫助你,希望你進步,如果你把這種幫助也放棄了,那就太虧了。

9、要善於歸納總結

任正非與員工座談時說,現在給你一把絲線,你是不能把魚給抓住的。你一定要將這把絲線結成網,這種網就有一個個網點。

人生就是通過不斷地總結,形成一個一個的網點,進而結成一個大網。如果你不善於歸納總結,就會像猴子掰玉米一樣,掰一個,丟一個,你將沒有一點收穫。大家平時要多記筆記、寫總結,不想進步的人肯定就不會這麼做。不進步還不安分,牢騷怪話滿腹,這樣的人我們不接受。如果你不善於歸納總結,你就不能前進。

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史。如果沒有平時的歸納總結,結成這種思維的網,那就無法解決隨時出現的問題。不歸納你就不能前進,不前進你就不能上臺階。人是一步步前進的,你只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過幾年當你回頭總結時,就會發現你前進了一大步。

10、實事求是地做職業生涯設計

強調員工要“愛一行,幹一行”,你不愛就別幹。“愛一行,幹一行”也要實事求是,要結合自己的專長和專業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

員工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自我職業生涯設計之後,就要用設計的目標去嚴格地要求和約束自己,使自己朝著目標走。例如你設計要當總統,那你就得用總統的標準去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則人言可畏,禁不起人家的攻擊、揭底,自己是很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