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聲明:來源與廣告頭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今年雙十一papi醬發佈了《購物戰爭》,搞笑誇張的劇情居然讓我感同身受,究其原因?因為臺詞很有生活感。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比如“我們為自己對數學和閱讀理解的無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又何嘗不是呢?

再比如“如果一口價是真的我還要你們這幫高考數學考149分的人何用!”被套路欺負慣了的消費者形象躍然畫面。

印在大街上的心裡話

購物戰爭的硝煙已散,買買買卻還在繼續,秋冬的城市忽然上演一片鮮豔的粉紅告白: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原來這是唯品會新一輪的戶外廣告,粉紅風暴席捲了全國超過150個城市的公交站臺及樓宇電梯。聽說不少消費者都曾為它駐足,比如曾經有人看到錯過公交車都不自知,還有人一進電梯看到它都忘記按樓層......果真有那麼吸引嗎?

我特意隨意採訪了四位不同職業的人他們對這種文案的看法。

@同事秋名山女神:唯品會難道是我肚子裡的蟲子嗎,句句都是我的心裡話。@電商平臺文案小莢:感覺自己寫了幾千條的文案都不如這些簡單直接的更加戳中用戶痛點……@已經嫁人的譚家兒媳:真的說中我的痛處了,給婆婆買東西真的很難,又要好又不能太貴,也不能太便宜……但是如果買的是三折的大牌,我猜婆婆應該也會愛上“剁手”的感覺吧@顧家男洛先森:老婆想要的就是要買的,可是總得給自己留點零花錢吧

據說,廣告文案原本有幾百條備選,經過消費者訪談,唯品會最終精選了三十多版最能切中消費者痛點的文案,目的是希望能讓消費者產生認同:嗯,說得對,我買東西就是這麼想的。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廣告最重要是文案,“說人話”是對教條文案的最常見反駁。

唯品會深諳此點,在符合品牌調性的前提下,用“人話”把品牌特賣的生意說進了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簡單通俗,一看就懂。

綜合來看這次文案有幾大特點:

• 為消費者代言。始終站在消費者立場的利益表達,拉近與消費者距離。

• 用細節觸動消費者。如實還原消費者日常生活細節,從價格層面提煉出最易觸動消費者的場景。

• 想方設法增加認同感。文案中出現人物角色雖是假設,但真實存在於絕大多數人生活中,且具有相似經歷。

• 用詞口語化。高度口語化的用詞在傳播上更為洗腦,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容易印在受眾的腦子裡。

下面就為大家分析這次唯品會廣告文案到底怎樣貼近用戶,從而打動用戶。

1

認同消費者內心糾結,並尋找合適的情緒宣洩與解決辦法

女生的小心思篇

每一個女生的內心,都有著對當季新品的痴迷,以及對“放進衣櫥裡的衣櫃,就是舊衣服”的執念。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當季新品也能打折”

為了買喜愛的品牌那件新上市的包包、衣服……你是否也經常會在櫥窗前逗留很久?而這件衣服,卻總是需要在過季之後的打折下,才有可能成為你的。

身為女生的我們,心裡的小心思總是慢慢在湧動,靠著櫥窗低聲喊一句,“如果現在就能打折就好了……“

現在,你的願望實現了。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衣櫥裡的衣服,已經配不上全新的我”

為什麼總是要買新衣服?女生的理由有千百種,最令人無法反駁的理由就是,我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因此,每天的我都是一個全新的我,而穿過幾次的衣服,已經配不上我了。

每天上班前,對著滿滿的衣櫥,嘆息著“每一件都不適合自己”,然後挑衣服挑到時間流逝……應該就是女孩子們的日常吧?

全新的你,一定需要全新的衣服陪伴著上戰場。畢竟生活不會因為你是女孩子,就手下留情呀。

2

設身處地從消費者生活狀態出發,讓購買成為可以影響周邊人群的行為

父母篇

父母是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戳到每個人內心的,亙古不變的話題。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給爸媽換一床冬被,做他們永遠的小棉襖”

你是否曾經關注到爸媽的被子已經蓋了好幾個冬天了,而棉絮也已經一年又一年的變薄了呢?今年冬天,一床暖和的鵝絨被才是爸媽最需要的禮物。提著一床厚實的冬被,喊一句“爸媽,我回來啦”。

女兒總是容易被形容為爸媽的小棉襖,因為女孩們總是最能貼近爸媽的內心,聽到他們一邊說“不要浪費錢”,一邊笑容外溢地欣喜女兒的懂事貼心。

而你展露笑容,擺了擺手機說,這次真的一點都沒浪費錢。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再也不怕媽媽問,又買新鞋了,多少錢啊?”

曾經或者現在正處於少年的你,是否也瘋狂迷戀過新球鞋?球鞋似乎是男孩們之間永遠新鮮的熱點話題,但也總是父母們擔心的一個緣由。

“兒子會不會又為了買新球鞋,省吃儉用不好好吃飯呢?”這個疑問總是存在他們的心裡,於是你也曾經會把球鞋寄到學校,藏在宿舍,穿到舊舊的再拿回家,企圖讓爸媽相信“這雙鞋真的很便宜”。

現在,一雙真正便宜的新球鞋,是時候光明正大的寄回家了。

3

準確捕捉小秘密不吐不快的心態,直言不諱的把人們內心的小九九做文案

尤其體現在電梯間廣告。這類廣告往往出現在更貼近消費者生活工作的場景,比公交站廣告更靠近每個人的家長裡短和辦公室小秘密,不得不說,真是洞察人心的高手。

同事篇

總是和你在戰場上並肩作戰的戰友,卻也容易成為你羨慕而嫉妒的對象。CBD的上班族,總是愛照著鏡子對自己說,“你怎麼誰都不如”。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7樓的張姨天天換新衣服”

“行政部小蘭超會買,冬裝一週不重樣”

“她腳上的馬丁靴好好看,一定很貴吧”

雖然我們一起穿梭在CBD,手捧著咖啡杯,卻總是看著身旁的同事光鮮亮麗,你一定也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別人總是能買買買,而你卻總是躊躇在原地?為什麼別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你卻總是隻能穿著去年冬天的羊絨衫?

總是因為價格而捨不得,狠不下心的你,原來有一種方法,讓你也成為別人羨慕的一份子。

其實你的內心,也可以不用竊竊私語。

鄰居篇

節假日就選擇蝸居在家的你,其實也跟鄰居有著非比尋常的默契。經常同時出門倒垃圾,也總是容易在電梯裡分別拿著外賣相遇。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隔壁姑娘說,我看中的那件格子大衣,3折能搞定”

“沒敢告訴隔壁小姐姐,同款羊絨衫3折我就拿下了”

“樓下小哥哥去歐洲買的包包,我3折就買到了”

同住在同一個小區,白天不見晚上也能見一面,算一算,鄰居應該是除了室友之外,和你隔著牆朝夕相處的人了。有時候和她點頭示意,有時候和他閒聊幾句。

但是今天偶遇電梯裡住在隔壁的她,穿著那件羊絨衫;那位住在你家樓下的剛從歐洲回來的小哥哥,身上揹著的那款名牌包包……跟你剛剛入手的好貨一模一樣。

現在你該相信了吧?上次鄰居姑娘說的那款格子大衣,真的可以三折就拿下。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一連串的電梯廣告文案看下來,內容全是每個人自己或身邊角色設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都是從“我”出發,不管是家長裡短的生活瑣事,還是辦公室內的小秘密,唯品會皆洞察到人心底。這就難怪有人直呼“即使不代表每個人的真實生活,卻也反映了一部分的生活態度。”

就這樣,每條文案都形成了與消費者產生關係的切身相關,都是有血有肉的文案。

本次唯品會戶外廣告再次證明,只有關注消費者日常生活,才能更好靠近消費者。唯品會真誠的與鍾愛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做朋友,不繞圈子的告訴大家:好貨便宜無套路。

看似靜態的戶外廣告,其實已與消費者在精神層面進行了溝通並達成共識。

真實感受無套路

文案打動人之外,產品也一定要“真材實料”,才能配得上這些好文案。不能光說不練,小編親自下載了唯品會app,提供讓大家熱血沸騰的攻略。

大冬天正好來一雙暖和好看的靴子,切爾西短靴,實體店裡價格差不多1600,上唯品會看看,878,還不當機立斷拿下?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買買買習慣的養成與購物獲得的滿足感有很大關係,尤其是接二連三獲得超高性價比,這種滿足感也將促成經常光顧該電商習慣的形成。一旦用戶有事沒事就去唯品會看看的習慣普及,如何接招將是留住用戶的重要環節。

唯品會順勢推出三大精品欄目:唯品快搶、最後瘋搶、VIP大牌日,以此滿足消費者滿足感。

欄目一,VIP大牌日,定時折上折的雙重優惠,就是要留住那些消費忠誠但手頭有點緊的用戶,精準走心。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欄目二,唯品快搶,剩餘貨品數量倒計時的設置無疑增加了緊張氣氛,帶動了衝動消費的熱度,有利於提升銷量,製造爆款。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欄目三,最後瘋搶,三折封頂成為絕對的殺手鐧,就算沒有購買慾望的消費者,也會為超值的商品動心,同時,倒計時設置就像一位催化劑,使得消費者儘快與商品發生關係。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此外,除了固定欄目,還有一些不定期的優惠,比如和一些品牌推出的“限時抄底直降”的驚喜週末,既是為隨時到來的訪客提供驚喜,也是讓唯品會更有逛頭。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微信錢包現在已有唯品會特賣的專屬入口,刷完朋友圈就逛唯品會,將用戶操作簡單化,滿足“有事沒事上唯品會特賣看看”的訴求。

唯品會把你的心裡話印在大街上了

當你想說的話變成廣告文案,你會認同這個品牌嗎,唯品會究竟是不是可以為你提供品牌特賣的知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