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農民做棗餑餑那天有的要栓上門口大門,這是為什麼?

棒奔霸


在農村(尤其在以前),每逢年關農民就會點心、棗餑餑,這些麵點心和棗餑餑往往香甜可口,讓人吃後難以忘懷,最重要的是做的這些點心和棗餑餑,農村人是用於春節祭祀祖先時擺供,所以品相尤其重要。但細心的人就會發現農民做棗餑餑時,有些人會拴上門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1、過去生活條件差,蒸棗餑餑要像品相好看,口感香甜,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室內溫度,防止因醒發不足造成的棗餑餑品相難看。

2、怕小孩子偷吃棗子,以及從棗餑餑上摳棗子吃。

我媽媽每年過年前都要蒸各種安置棗子的麵點心,有棗子和麵搭配做成的小金魚,有生肖棗面糕,但大棗餑餑是每年必備的,而且因為這些東西往往用作春節前後祭祀用品,做起來也格外用心。

我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比較差,媽媽做棗餑餑的時候總會叫上我二奶奶以及嬸子,大家一起和麵、醒面、選棗、做造型、上大鍋蒸,一家做完了,所有人在一起去另一家做,或者所有的棗餑餑都集中在一家做,真的是年味十足,其樂融融。

而做棗餑餑最需要小心的就是醒發麵了,醒不好容易不成形,醒太過了又容易軟塌塌,而醒發麵需要保持室內溫度,因此大家會把大門拴上,儘量減少室外的冷空氣進入。

當然了,隨著農村生活的不斷變好,人們做棗餑餑也沒以前那麼麻煩了,現在室內的溫度有專門的取暖設施,也不像我們小時候那麼冷,而且醒發麵我媽媽經常會在床上把電熱毯打開,面放到被子裡溫著,一樣可以做出漂亮的棗餑餑,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年味淡了,人們做棗餑餑其實也沒有以前那麼大量了。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一過,小孩子們基本上都放假回家了,也許現在的小孩子物質生活比較好,並不稀罕棗餑餑吃,但我們小時候,棗餑餑、豆沙包絕對是過年的最愛,尤其棗餑餑,香香的面配上甜甜的棗子,那口感那美味,終生難忘,所以小時候我和哥哥最經常乾的就是偷偷扣棗餑餑上的棗子吃。

而以前做棗餑餑都是幾家人在一起做,小孩子們都放寒假了,聚在一起玩耍,家裡大人在哪裡,我們就認為哪裡好吃的多,也會扎堆過去,看到棗餑餑後,所有的小孩早就饞的流口水,總是會趁著大人不注意,摳走剛做好的棗餑餑上的棗,為這事我們沒少捱打,但來年看到還是會摳。


李阿冰


在農村,農民做棗餑餑那天有的要栓上門口大門,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膠東農村,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就是年前做大棗餑餑的時候,提前約好人來幫忙,幫忙的人到齊後,主要家就會拴上街門的門拴,避免闖門子的農村閒人打擾。我們農村的街門,白天在家裡有人的時候,通常是敞開的。偶爾有時候關著,也只是輕輕地䍃上。這個時節闖門子的閒人,到誰家只要䍃幾下門䍃不開,就知道人家從裡面拴上了,證明人家家裡在做餑餑,就會知趣地離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聽晏子慢慢給大家道來。

在我們膠東農村,年前做餑餑是忙年的一項主要內容,因為這大棗餑餑,是農村過年走親戚互相贈送的禮物,也是過年上供的祭品之一,家家供桌上都要擺上兩摞大棗餑餑,每摞5個,底下平擺3個,3箇中間上面倒扣上1個,再在倒扣的這個上正放上1個。而正月拜年,在我們這裡是全村動的,供桌就在正間的北面,到了誰家,第一眼就要看到宗譜和祭品,誰家的餑餑做的好賴,那自然是要互相比較的。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視大棗餑餑的品相。

在過去,做大棗餑餑有很多講究。比如我小時候家裡做大棗餑餑,裡面是黑麵,外面是白麵,大人們說,這叫有裡有表,寓意後代們懂道理,知道里表。其實現在想起來,無非是那時候貧窮,人們捨不得光用白麵做餑餑罷了。要不,現在為啥不講有理有表了呢?

做大棗餑餑,主要是一種造型藝術,做的餑餑要周正,挺架。這就要求做餑餑的面要比做饅頭的面硬一些,農村有“硬麵餑餑軟麵包子”的說法。除了發現有講究,揉麵更有講究,要有力度,把面揉勻揉熱,便於造型。這人揉麵的人要相當有勁兒,所以雖然做餑餑是老孃們的事,有時也會請個巧妙的老爺們前去幫忙揉麵。餑餑成形後,還要醒面,在熱炕頭上用盆子扣上,使面慢慢醒開(開的面揉的時候一嗆面,就不那麼開了)。這時候才下鍋蒸。

做餑餑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就是蒸餑餑,講究的是先把鍋燒熱,把醒好的餑餑放進去,要急火蒸,使大氣蒸騰,俗語“急蒸餑餑慢蒸糕”,急火快蒸,才能拿餑餑快速蒸熟,不至於在蒸的過程中變形。由於汽水太大,怕汽水淋到餑餑上,所以這個過程要掀一下鍋,使大汽蒸發一下,也把汽水淋到地上,這個說法叫“出出氣”。

我們農村人蒸餑餑,最怕是蒸的過程中從外面來人,說法是如果蒸的過程中有人邁進門檻,就可能把鍋中的餑餑“踩了”,到時候蒸出的餑餑就會有一些憋窩。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是鍋蓋堵塞太嚴,汽水出不去,鍋蓋的形狀又不好,造成汽水淋到餑餑上,把麵湯壞了。但是老百姓都討吉利,不往那裡想,就會說是被人踩了。如果確實沒有人進來,那就是被鬼神踩了,說明這家人運氣 不好了。

由於農村都有這個說法,大家又都熟知,所以農村人儘量不在人家做餑餑時去串門。如果偶爾主人家忘了拴上街門,闖門子的人不知道,誤闖了進來,那麼第一件事,就是趕快蹲到鍋灶前,給人家往灶裡添把火。只有這樣,才能把“踩餑餑”解了。

看了晏子的解釋,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兒做餑餑時為啥要拴街門了吧?如果這個時候你萬一誤闖進人家的家門,請一定記住,趕快蹲下燒把火喲!


齊東晏子


在農村,農民做棗餑餑那天要拴上門口的大門,這是為什麼?

春節前夕,膠東農村歷來有做棗餑餑的習俗,做棗餑餑的時間一般選擇在臘月二十前後,一般情況下,都是左鄰右舍的幾個女人湊在一起,大家相互幫忙。今天做東家,明天做西家,因為做棗餑餑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一個人做棗餑餑太累不說,面揉的慢了,就把面皴了,那樣做起來的棗餑餑不光滑。所以大家相互幫忙,可以輕鬆愉快一些。


膠東農村做棗餑餑是很有講究的,農村人棗餑餑的時候,都不用籠布,而是用麥秸稈。把秸杆上的葉子摘乾淨,鋪在鍋屜上,蒸棗餑餑的鍋蓋,最好也用那種草編的鍋蓋,因為草編鍋蓋頭起透氣性好,不容易滴水。如果用現在的這些不鏽鋼鍋蓋或者鋁鍋蓋,那麼蒸餑餑的時候很容易被水滴到。

做大棗餑餑這天,女人要在頭天晚上發了面,面不是平常做饅頭那樣的面,做大棗餑餑的面要硬一些。第二天早晨農村女人一般早早的就起床,開始準備做大棗餑餑。做棗餑餑的時候,通常是要把家裡的大門拴上的,平常好客的農村人,在這一天是不希望有人到家裡來串門兒的。因為做的大棗餑餑,不但是為了春節期間吃,還要揀出十個做的比較周正好看的,為的是留著大年三十那天,當作供品擺放的,所以做的大棗餑餑不能出一點差錯。



之所以拴上門,是因為我們這裡有個講究,說如果家裡正在蒸大棗餑餑,在掀開鍋的一剎那,如果正好有人從外面進來,就有可能會把剛做的大棗餑餑踩了。傳說曾經有一戶人家做大棗餑餑,正在掀鍋蓋的時候,鄰居闖了進去,掀開鍋一看傻眼了,做的一鍋大棗餑餑,每一個餑餑上都有一個腳印。從此以後,不管誰家做棗餑餑,都不願意讓鄰居去串門,怕萬一被“踩”壞了大棗餑餑。其實這些習俗沒有一點兒道理,現在也很少有人在意這些了。


小十六123


在農村,農民做棗餑餑那天有的要栓上門口大門,這是為什麼?

膠東地區有句老話叫做過了臘八,就不怕了。意思是說過完臘八很快就是春節了,過完臘八以後,地裡也沒有用乾的活了,而學生們也差不多快考試,準備著放假了,所以過了臘八啥都不怕了。

過完臘八以後就開始忙年了,要置買年貨,要忙著做過年用的各種吃食。

在我們這裡過年最主要的一項工作是蒸大棗餑餑,大棗餑餑是過年宗譜前擺供的重要物件,因此棗餑餑一定要做的漂亮還要鬆軟好吃。

農村裡蒸棗餑餑有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家庭這天是找幾個合適的鄰居一起幫忙做,幾個婆娘在大火炕上忙活,男主人在地下打零雜,等到要蒸棗餑餑時,就趕緊把街門栓上。

為什麼要栓上街門呢?大白天的是拒絕別人來家裡嗎?太對了,就是這樣,原因嘛,是怕別人衝了福氣,把棗餑餑蒸塌了,或者有汽水。

蒸棗餑餑一般都是在過年前一週內,多是臘月中最冷的四九天裡,而棗餑餑需要經過發麵,揉麵,定型,然後醒發。

醒發是需要室內溫度偏高一些的,家裡燒足了火,好好關上門,老開門能把熱氣得瑟都沒了,所以這一天不希望有人去串門,怕把家裡熱氣放跑,家裡溫度達不到一定數就會醒不好餑餑。

農村老人說臘月蒸大棗餑餑時,家裡突然去了外人會把餑餑‘’踩‘’壞了,就是衝了喜氣、吉祥氣,特別是有些人可能是帶孝的人,有些是時運不濟的人,這樣會讓棗餑餑蒸的不好,比如醒不好蒸出來不起發,或者面發粘。

農村裡如果誰家中蒸大棗餑餑那天,鄰居去串門碰見了,會覺得不好意思,怕‘’踩‘’壞人家的餑餑,於是趕緊往鍋灶裡添根柴,據說這樣可以解一解。

雖然說有可以解救的辦法,但很多農民在蒸大棗餑餑那天,更喜歡把大門栓上,不歡迎有人來串門,而來串門的如果推不開門,也知道這是家裡今天蒸大棗餑餑的,心裡定是不會介意。

正月裡村民們會互相拜年,那些老孃們最喜歡挨家挨戶看宗譜前面擺放的餑餑,暗地裡比量誰家做的漂亮起發,所以把棗餑餑做到最好最漂亮,是每家農村女人都希望做到的事情。


悠然見東山


就向這種花饃才是春節做的花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