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歷史文物,有人說: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有道理嗎?

草原雄獅123456


作為山西人,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出差山西各地,從個人角度來著重描述一下“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緣源。

在歷史的角度看,華夏文明主要發源地為黃河流域,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盆地,以運城為中心的河東盆地,洛陽為中心的河洛盆地,人稱“黃河金三角區域”,運城,臨汾習慣稱晉南,從堯,舜,禹開始,人才輩出,歷史文化傳說,文物建築,各縣隨地都有,地上文物代表關公廟,堯廟,洪洞大槐樹。

山西的地理位置看,西依呂梁山脈黃河為界和陝北隔河相望,北以長城為界,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相交融地帶,是雁門關以北區域,也就是現今的大同市,朔州市,代表性文物應縣木塔,雲崗石窟,九龍璧,恆山懸空寺。

以太原為中心的山西中部區域,有中國四大佛教之首五臺山,保存各朝寺廟文物及歷史傳說,晉祠,天龍山石窟,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為代表的各階段歷史文物。

東依太行山脈為界與河北相鄰。藉助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戰亂和天災相對較少,得以保存了較多歷史文物和傳統文化習俗。以晉城,長治為中心的晉東南區域,有皇城相府,天下都城隍,黃涯洞兵工廠等代表。

隨著山西省提出實施的全域旅遊計劃,黃河文旅版塊,長城文旅版塊,太行山文旅版塊,交通出行,食宿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無論從山水人文,歷史文物,傳統民俗,地域氣候等方面,全方位深度體驗“地上文物看山西”的魅力。

作為十三朝古都之稱的西安,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素有“秦晉之好”的俗稱,不再班門弄斧解述“地下文物看陝西”,歡迎陝西朋友解說。

山西長治 2019.02.06





美之度—傳播美的典範


山西的地上文物以明清兩朝的居多。陝西地上文物的數量不多,但是有的都是朝代久遠的。

這兩省不比,自古就有秦晉之好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