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徠卡鏡頭是怎麼回事?

土克拉



自從2016年華為P9發佈以來,華為每一代P和Mate系列旗艦機型,除了印上華為自己的“菊花”標以外,還增添了一個小小的“可樂”標——徠卡。那麼到底華為近幾年聲稱的“徠卡鏡頭”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我們簡單來聊一聊。

手機廠商的困境

自從2010年智能手機發展開始,整個手機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的功能機需求到智能機需求,從最初的鍵盤形態到觸控屏形態,每當一個新物種誕生時,市場就會迎來變革,有變革就會有機會。所以我們看見,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等老牌手機廠商倒下了,蘋果、三星、HTC等品牌強勢崛起,國產廠商華為、魅族、OV、小米、一加等開始逐漸成長起來。

2010-2015這5年,應該是大家不顧一切搶佔市場的時間,OV專注於線下渠道擴張,魅族專注於打造精品機器,華為努力在歐美市場發力,小米則利用低價性價比的打法圍攏互聯網用戶。可以說那個時候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時間就是一切,沒有太大競爭壓力,都是跑馬圈地的日子,消費者的意識形態也不行,基本上你怎麼吹怎麼好就行了。

然而到2015年之後,當市場發展到藍海峰值的時候,回落很快就開始了。HTC從3年前的安卓全球第一跌出了前五,iPhone一路高歌猛進殺入安卓市場搶佔用戶,小米帶來了紅米系列打響了千元機的戰爭,消費者也迴歸了理性,因為選擇實在是太多了。

那個時候,問題出現了,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往哪個方向去?怎樣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是擺在所有手機廠商眼前的一大難題。

華為選擇了徠卡

那時候對於華為而言,自己設計生產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在市場上被高通和蘋果A芯片虐得體無完膚,還需要更多時間去進行迭代升級;屏幕供應商掌握在日本和韓國手中;電池技術已經很多年沒有突破了,是世界級的難題。那麼選擇只有一個:提升手機的拍照品質。

“師夷長技以制夷”,要合作就合作頂級的,於是華為在2013年找到了徠卡,希望雙方能夠進行合作,共同研發出更好的手機鏡頭。最初的徠卡是拒絕的,在華為幾番溝通之後終於同意見面。之後經過了漫長的協商和談判,徠卡也派出了工作人員深入華為手機內部做全方位的評估,終於在2014年中旬敲定了合作協議。

徠卡,是全球頂級的相機制造商,其產品優秀的光學性能和成像質量,是每一個攝影師都夢寐以求的相機。喬布斯在iPhone 4發佈會上就這樣講到:It`s beautiful just like a Leica camera .(iPhone4如同徠卡相機一樣漂亮)。

所以從此以後,徠卡與華為的合作就展開了,於是在2016年,華為推出了與徠卡合作的第一款手機P9,擁有後置黑白雙攝,更強的解析力,更高的寬容度,更準的色彩還原,在當時造成了巨大反響。

後來的故事我們就知道了,華為與徠卡通過不斷的打磨,從P20開始華為手機的拍照評分一直位居DxO榜首,拍照也成為華為手機的一大賣點。

華為徠卡與諾基亞蔡司的區別

其實手機廠商與相機廠商合作的事兒,在諾基亞時代就已經幹過,從2004年開始,諾基亞就一直搭載蔡司認證的手機鏡頭。卡爾蔡司,同樣是一家150年曆史的光學制造廠商,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蔡司就不再大面積生產鏡頭和相機產品,轉而進行專利授權,而這也是諾基亞-蔡司鏡頭與華為-徠卡鏡頭的區別,諾基亞只是鏡頭從供應原料到生產加工到後期調教都通過了蔡司嚴格的審核把控,所以稱之為:蔡司認證。

華為的徠卡鏡頭,是華為與徠卡團隊一起開發完成的相機鏡頭。徠卡主要提供了鏡頭設計和軟件算法的優化。

在鏡頭設計上,由於手機鏡頭由於成本和工藝首先,只能選用樹脂鏡片,光線在鏡頭中來回折射,會帶來比較嚴重的鬼影和眩光。在這一點上徠卡幫助了華為很多,重新設計了鏡片結構,使用徠卡嚴格的評測要求,最終達到了徠卡的合格標準。在鏡頭生產時,每批次量產徠卡都會隨機抽查,發現不對立即做出調整。

在軟件調校上,徠卡也幫助華為進行了嚴格的色塊還原等測試,原本對於手機鏡頭只要求還原幾十個色塊,但是徠卡要求的是140塊色塊嚴格還原。同時還用工程機在不同場景拍攝幾十萬張照片,與萊卡相機的照片做對比,再一步一步調整軟件算法,慢慢模仿徠卡相機的照片色調。

可以這麼講,華為的徠卡鏡頭,不僅僅是徠卡認證,而是徠卡親自參與其中的手機鏡頭。並且是軟硬件都參與其中的工程。


我覺得拍照而言,每個人對於照片的基調喜好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也不能隨意詆譭別人的付出,那種“花錢買標”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


宋東珂


即使是徠卡鏡頭,也逃不了手機機身小,無法放入更多光學組件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