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3(武昌、長沙和西安)

“第14”號海防艦-“接五”號賠償艦-民國海軍“濟南”號軍艦-人民海軍“武昌”號護衛艦

本艦屬丁型海防艦,1944年3月27在橫須賀海軍工廠竣工。倖存到戰後先被改裝為“特別輸送艦”,解除輸送艦任務後於1947年7月6日正式引渡給中國,被命名為“接五”號,隨後被國民黨海軍命名為“濟南”號,艦名取自山東省首城濟南市,由於始終沒有湊齊能操作本艦的艦員,本艦作為保管艦長期被閒置於吳淞口,由於疏於管理,到1949年上海棄守的時候本艦的艦況已經非常差,艦體半坐沉在水中,因此沒有被帶去臺灣,於1949年6月被人民海軍接收,經過簡單的浮場作業後送入江南造船廠進行維修,於1949年底被修復,加入華東軍區海軍第一、二艦大隊,並改名為“武昌”,艦名取自爆發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長江中游城市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不久之後轉屬華東軍區海軍第六艦隊。

本艦先用日式十一年式120毫米45倍徑艦炮和九六式2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先行武裝,推測日式艦炮安裝在原安裝十年式120毫米高射炮的位置,25毫米機關炮安裝的位置也與日本時期大同小異;1950年起購自蘇聯的蘇式艦炮陸續到貨,本艦開始用蘇式艦炮進行換裝,兩門日式十一年式艦炮被兩門蘇制Б-34型56倍徑100毫米艦炮替換;副炮的換裝則異常混亂,根據人民海軍早期軍艦研究達人江海先生提供的信息,華東軍區海軍所屬的日式海防艦並沒有全部換裝蘇式炮械,而是採用日式九六式雙聯裝機關炮和蘇制70-К型37毫米單管機關炮或者72-К型25毫米單管機關炮混裝的怪異模式,副炮安裝方式為駕駛室前的B炮位和艏樓末端延伸兩側平臺,尾部甲板室延伸平臺和甲板室兩側平臺構成的兩個“品”字形炮群,形成1-2-2-1的安裝模式,推測前部炮群由三座日式九六式雙聯裝25毫米機關炮組成,後部炮群由三門蘇式70-К型37毫米單管機關炮或者72-К型25毫米單管機關炮組成,艦尾原安裝深彈投射機的位置安裝有四座蘇制БМБ-2深水炸彈發射炮,並在艦尾安裝了一座深彈投放滑軌。根據”南昌“號和”廣州“號的改造經驗對照,在艦尾應該也安裝有煙幕發生裝置。

武裝一新的本艦於1955年1月18日隨大隊參加瞭解放一江山島的登陸作戰,為登陸的陸軍提供火力支援;4月17日參加救援在杭州灣觸礁的“民主三號”客輪;9月又隨大隊北上旅順,同旅順基地的艦艇一同參加了遼東半島抗登陸戰役演習並扮演登陸“藍軍”,一時間非常活躍。

但是好景不長,本艦於1956年8月在象山港因颱風觸礁擱淺,後經拖回搶修恢復了航行能力,但因為傷勢較重而退出戰鬥序列,僅作為輔助船使用,拆光了全部作戰設備,彷彿又回到作為“接五”號賠償艦時候的那副“光板艦”的時光,儘管如此,本艦還是在1961年海軍頒佈新的舷號使用規範後得到了作為護衛艦身份的舷號——“209”,編制列入東海艦隊護衛艦第17大隊,但如同迴光返照一般,這個舷號並不意味著本艦能重披戰袍,而是為將要服役的新型護衛艦“佔坑”而已。六十年代中期,“武昌”號走完了她的一生,不久後,65型火炮護衛艦(北約代號“江南”級)首艦“廣州”號(轉屬南海艦隊後改名為“海口”號)正式入列,舷號正是繼承自原屬於“武昌”號的“209”。“武昌”這個艦名就此在人民海軍序列中消失,但包含武昌的武漢市在2004年用來命名一艘052B導彈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洋”I級)“169”艦,這也算是對“武昌”號艦名生命的某種延續吧。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3(武昌、長沙和西安)

獲得209舷號的武昌號輔助船

“第118”號海防艦-“接十二”號賠償艦-人民海軍“長沙”號護衛艦

本艦屬丁型海防艦,1944年12月27在川崎泉州船廠竣工。倖存到戰後先被改裝為“特別輸送艦”,解除輸送艦任務後於1947年7月31日正式引渡給中國,被命名為“接十二”號。由於湊不齊編制的艦員,本艦到達後和“接五”、“接十四”艦一起被擱置在吳淞口,國民黨敗逃時由於艦況不佳被判定無修復價值因而被丟棄在原地,上海棄守後被人民海軍接收,送入江南造船廠,於1949年底被修復,加入華東軍區海軍第一、二艦大隊,並改名為“長沙”,艦名取自湖南省城長沙市。不久之後轉屬華東軍區海軍第六艦隊。

“長沙”號五十年代的武器配置沒有照片支持,但根據江海先生給筆者的信息說有華東軍區海軍的日式海防艦混裝過蘇制72-К型25毫米單管高射機關炮和蘇制70-К型37毫米單管高射機關炮,筆者遂大膽猜測“長沙”號在五十年代採用這種蘇制機關炮混搭的方式,其餘主炮、深彈發射炮和深彈滑軌等配置和“武昌”、“濟南”等艦相同,本艦同樣在六十年代後將副炮統一用70-К型機關炮替換。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3(武昌、長沙和西安)

五十年代的長沙號護衛艦

本艦入役後早期經歷都是隨大隊行動,直到1954年5月第六艦隊配合陸軍收復東磯列島,5月16日凌晨,“瑞金”、“興國”艦率先與臺灣地區海軍的“太和”號護航驅逐艦交火;中午,“長沙”艦隨“南昌”、“廣州”、“開封”等艦也與“太和”艦發生交火,四艦總共發射130毫米炮彈149發,100毫米炮彈26發,僅命中1發。兩次海戰中我艦發揮主炮口徑大、射程遠的優勢,對敵造成巨大威懾(Б-34型100毫米56倍徑艦炮最大射程達到22500米,遠遠大於太和號裝備的美式MK22型76毫米50倍徑艦炮;哪怕是遇到裝備美式38倍徑127毫米艦炮的“丹陽”號等艦,也能在其14600米的最大射程之外對其從容“吊打”;唯火炮身管壽命較低,但這對於當時屬於典型的“黃水”近岸海軍的人民海軍而言並不算特別嚴重的問題);但由於編隊間通訊不暢、配合不佳,加之華東軍區海軍各艦在重新武裝的時候炮械重量遠遠超過原設計的武備重量,導致航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於敵艦普遍超過18節的航速差距較大,所以未能創造更大戰果。這場被稱為“第二次菜花岐海戰”也成為進入人民海軍服役的原丁型海防艦所參加的唯一一次艦對艦的海上炮戰。

1961年,“長沙”號得到了新的舷號——“216”,編制改為東海艦隊護衛艦第17大隊。七十年代中期本艦和“濟南”號同時退役,原班人馬連同兩門100毫米主炮轉入053H型導彈護衛艦首艦(最初沿用了原艦名,1978年取消原艦名,1986年正式命名為“九江”艦)。“長沙”艦的艦名由051型導彈驅逐艦“161”艦繼承(如今已退役作為北海艦隊試驗大隊的靶艦使用),如今的“長沙”號艦名屬於新一代052D型導彈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洋III”級)“173”艦。

“第198”號海防艦-“接十四”號賠償艦-人民海軍“西安”號護衛艦

本艦屬丁型海防艦,1945年3月31在三菱重工長崎船廠竣工。倖存到戰後先被改裝為“特別輸送艦”,解除輸送艦任務後於1947年7月31日正式引渡給中國,被命名為“接十四”號。本艦到達後亦和“接五”、“接十二”艦一起被擱置在吳淞口,上海棄守後被人民海軍接收,送入江南造船廠,於1949年底被修復,加入華東軍區海軍第一、二艦大隊,並改名為“西安”,艦名取自爆發“西安事變”的陝西省城西安市。不久之後轉屬華東軍區海軍第六艦隊。

“西安”號五十年代的武備配置和“武昌”號基本相同,根據筆者掌握的一張據信是五十年代“西安”號照片的判讀,當時本艦的武器配置除了兩門蘇制Б-34型艦炮外,副炮採用了日製九六式雙聯裝25毫米高射機關炮(艦首“品”字形炮群)和蘇制70-К型37毫米單管高射機關炮(艦尾倒“品”字形炮群)混裝的1-2-2-1安裝模式,較別的軍艦特殊的是:本艦的後桅杆頂部安裝著一部類似美式SC型對空警戒雷達,推測本艦的定位為防空艦職能。六十年代後本艦的副炮被統一換裝為六門70-К型單管37毫米高射炮。

隔海相望十五釵:丙型和丁型海防艦在中國3(武昌、長沙和西安)

五十年代的西安號護衛艦

“西安”號並沒有隨大隊參加解放一江山島的戰鬥,值得一提的一次大規模行動是在1955年9月隨大隊北上旅順,同旅順基地的艦艇一同參加了遼東半島抗登陸戰役演習。1961年本艦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新舷號——“217”,編制改為東海艦隊護衛艦第17大隊。七十年代中期本艦和“濟南”號、“長沙”號同時退役,原班人馬連同兩門100毫米主炮轉入053H型導彈護衛艦3號艦(最初沿用了原艦名,1978年取消原艦名,1986年正式命名為“南平”艦)。“西安”艦的艦名由051型導彈驅逐艦“106”艦繼承(退役後停泊於武漢作為國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供人參觀),如今的“西安”號艦名屬於新一代052C型導彈驅逐艦“153”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