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面的女人為何下場大多不好呢?

月光侃歷史



第208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

因為這才是正經的古裝電視劇,不像現在必須要有愛情因素的電視劇。這才是真正的在展現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

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雍正王朝這部經典之作,與今天的國產劇似乎有一個地方對不上,就是明顯的沒有女主角,而且大部分女性角色貌似都是下場淒涼。像今天的國產劇,不論是電視劇,似乎都要加上愛情的元素,就好像炒菜必須放鹽一般。更有甚者,比如說好好一個武俠題材就給活生生搞成愛情題材一般。

也就是說愛情元素是當下國產片的標配,甚至必須要加上,有時候這些愛情劇情甚至可以反客為主,成為主打愛情劇情了。

但縱觀雍正王朝電視劇,別說愛情了,似乎連個明確女一都沒有,甚至大多數女性角色下場淒涼,這個原因其實很是耐人尋味。

宋安之先來說說雍正王朝那些下場淒涼的女性角色。


一、政治犧牲品年秋月

年秋月是年羹堯的妹妹,老四府上的包衣奴才。因為照顧鄔先生,而對有才華的鄔先生暗生情愫。不過可惜的是,兩人朦朧的愛情,只是鏡花水月一般。

最後老四為了進一步拉攏年羹堯,納年秋月為側福晉。新婚當晚,年秋月留下傷心的眼淚,而她與鄔先生那朦朧的愛情也是無疾而終。到了雍正登基以後,年秋月因為哥哥年羹堯升為皇貴妃,後來又因哥哥的原因,使太后對其很是討厭,最後年秋月鬱鬱而終,臨死前對雍正反覆說道“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還真是讓人感覺淒涼至極。

二、與太子偷情的鄭春華

鄭春華身為康熙後宮妃子,卻與太子偷情,犯下了不倫之罪。後來不只是被打入洗衣房,還被打掉了與太子的胎兒。

太子復立以後,為了銷燬曾經不倫的證據。竟然要派老十三去殺了鄭春華以滅口。還好老十三識破太子陰謀,知道太子想借此要挾自己。所以老十三悄悄地救下了鄭春華,當時老十三與鄭春華對話之時,只見鄭春華還關心著太子的安危,使得老十三動容,更是讓人感慨。

鄭春華雖然逃過了太子想殺他的那劫,但最後還是因為政治鬥爭而死。到了康熙駕崩前夕,老八等人意圖利用鄭春華的存在,來對老四不利。太子師傅王掞及時去提醒了老四,並且主動去”羞死”了鄭春華。面對王掞的勸說,鄭春華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被騙為妓女的喬引娣

喬引娣這個角色可以視為雍正王朝後期的女主角。在原著小說中喬引娣是雍正流落在民間的私生女,後來被雍正寵幸,但隨著喬引娣母親的入宮,真相大白,所以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的喬引娣和雍正雙雙自殺。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喬引娣的角色被大改,並非雍正的私生女,兩個人也沒有成為非一般的關係,倒是正常了許多。

但喬引娣的身世依舊坎坷,少女時代因為天災還有地方官府的剝削,舉家遷移,中途父親病死,喬引娣被母親賣出,以這筆錢安葬父親。不成想被賣的喬引娣遇上了騙子,本來只是做婢女,沒想到被賣到青樓,成為了妓女。

喬引娣成為妓女以後並沒有認命,死裡逃生以後,差點被凍死荒郊野外,不是遇上了老十四,就成為荒郊野外的一具白骨了。

遇上老十四以後,喬引娣以為遇上自己的真愛,沒想到不久被雍正召入宮中,等到喬引娣習慣雍正的存在以後,雍正又駕崩了,喬引娣又好似無根浮萍一般,不知最後歸宿何往。


說完這三個女性角色,像其他江夏鎮阿蘭,還有翠兒,結局也不是太好。阿蘭成為老十三妻子以後,跟著老十三被圈禁十年,到了雍正朝,老十三又操勞過度,46歲就活活累死了,阿蘭只能在之後漫長的時間裡守寡了。也就是翠兒跟著李衛,結局還可以。

由此可見雍正王朝電視劇不只是沒有愛情元素,就連明確的女主角也沒有。僅有的幾位女性角色也多是下場淒涼。

這與當下的國產劇可謂是格格不入,偏偏還是經久不衰,是一代經典之作,這是為什麼呢?

這說明了雍正王朝的用心,因為在歷史上,最起碼在明清時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壓根不是今天男女平等的時代,封建社會,女性也就是男性的附庸品,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就可以看出當時女性的地位。

像晚清掌握大權的慈禧太后,實屬是當時的異數。

雍正王朝電視劇的主題是什麼呢,是“改革”。

背景是什麼呢,是清朝的宮廷政治背景。


所以不論是從主題還有歷史背景來說,雍正王朝主要講的是古代政治鬥爭的智慧,自然沒必要加入愛情元素,免得拖泥帶水和主次不分。而幾位女性角色大多淒涼的下場其實也符合那個時代,在那個時代,女性沒什麼地位,捲入政治鬥爭以後被隨意犧牲拋棄,莫過於此。

最後再說說為何封建社會女性地位底下呢?

其實女性地位底下並非是一開始就有的,像最初的原始社會,女性比男性地位還要高。在秦漢女性地位也並沒有那麼低,直到唐朝出現了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以後,這世道就變了。

武則天以後,尤其是宋朝開始,歷代統治者害怕再出現一個強勢的武則天,所以通過儒家等方式一直潛移默化的降低女性的地位。到了明清時代女性地位更是低到了極致。

說到這裡大家想必也明白了吧,雍正王朝為何經久不衰,為何是經典之作。是因為它方方面面都是用心良苦,雖然不是真實的歷史,加入了很多演繹故事,但展現的古代宮廷政治鬥爭,卻是完美的貼近現實,諸如女性下場淒涼,也符合明清時代的背景。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208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其實,雍正的后妃不多,子女也不多,活下來的子女更小,雍正有後妃九人,相處得很好,並沒有勾心鬥角。只不過編劇進行藝術加工而成。《清史稿.敦肅皇貴妃》則是年妃記述二句:妃兄羹堯得罪死。諡曰敦肅皇貴妃。也就是說,年妃的哥哥年羹堯獲罪而死,皇帝在這個時候冊封年妃為皇貴妃,應該正是為了對她進行安慰。年妃去世後諡號《敦肅》是非常特別的,然而雍正一改祖制,當時冊封年妃為皇貴妃時也告祭太廟祖宗,這很明顯是另有哀懷了。在封建社會皇后及妃子中,諡號中帶(敦)字的只有三個人,其中兩個分別是明神宗和明熹宗,可見(敦)字是諡號中的至美之詞。年妃是中國后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個使用(敦)字做諡號的人。所以年妃絕望自殺的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茹叔敬


在古代,女子地位並不如男子,外加那時候社會時常變亂,醫療科技水平也不發達,因而古代女子很多都福薄命淺。"天妒紅顏,紅顏薄命,香消玉殞"這些成語,是古代文人墨客對女子命運哀憐的真實表達。雍正王朝中的女人,處處透露著俠骨柔情,阿蘭,年秋月,鄭春華,喬引娣,蘇舜卿等,她們每個人都在努力追求著幸福,但是最終的結局卻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為何這些女人的下場如此悽慘呢?



其一,這是清代女子的宿命。明清時期的婦女,飽受三綱五常,程朱理學的壓迫,她們無法抗爭,也沒有能力抗爭,因而成為了時代與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這麼多女人,命運都是坎坷波折。即便是進了宮的鄭春華,也是獨守宮房,寂寞悲苦。鄭春華選擇與太子偷情,將自己也拉進了深淵,最終在太子師傅王琰的勸說下,鄭春華自殺了。鄭春華就是九子奪嫡的犧牲品。這說明,宮裡的女人日子也不好過。宮中女子既要遠離鬥爭同時又渴望雨露天恩,這本身就很矛盾。在皇宮生存,是需要智慧的,一旦掌握不好,就會如鄭春華一般,結局淒涼。

其二,即便是平民女子,也免不了遭受諸多天災人禍,生活也不如意。阿蘭和喬引娣就是這樣,阿蘭是平民出身,阿蘭一家受到豪強惡霸劉八女的欺壓,自己的父兄命在旦夕。阿蘭挺身而出,向十三爺求救。阿蘭為了父兄,也為了報答十三爺,她以身相許。她陪十三爺一起度過了十年圈禁時光,最後十三爺病逝,留下了孤身一人的阿蘭。阿蘭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她遇到的是俠王老十三,郎情妾意,恩愛幾許。相比之下,喬引娣就比較慘了,她遇到了十四阿哥,後又成為了雍正的女人。她見證了九子奪嫡的殘酷,也目睹了雍正的苦心孤詣,鐵腕改革。她與雍正的這段情,實則道出了一位帝王的孤獨與無奈,是劇情的昇華。她與雍正,不可能有圓滿的結局。


其三,年秋月與蘇舜卿,更是一出悲劇。"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年秋月念念不忘鄔先生,鄔先生為了自保,卻和如月早已逃得無影無深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一入宮門深似海。年秋月只能屈從命運安排,那個時代,她太弱了,根本無法抗爭。


蘇舜卿與劉墨林,他們雖然戰勝了世俗的眼光,最終走到一起。但劉墨林為了救弘曆犧牲了,蘇舜卿也跟著跳河殉情了。年秋月與蘇舜卿,都有犧牲自己,一往無前的情懷。年秋月為了哥哥年羹堯與家人,留在了雍王府。蘇舜卿為了劉墨林,放棄了錦衣玉食,選擇了同生共死。她們都捨棄了自己,只為了成全那個時代的精神與鬥爭。

清朝的女子,生活真的沒那麼幸福。這也通過雍正王朝表現了出來。時如逝水,現如今就不一樣了,女人的地位與待遇一飛沖天了。在外,她們在各行各業的精英之中,在內,她們大多掌握了一家的財政大權,成為了一家之主。她們改變了命運,有了新的時代精神。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是真理,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歷史的必然。


風雪夢不逝


首先,從大的時代來看,是父系男權封建主義社會,女人作為男人們的附屬品。是沒有任何地位可言的,被用來作為交換權利、利益以及其他事物的等價品。沒有獨立的人格可言,所以註定女性的命運不會好。

其次,雍正王朝電視局裡的女人處在那個時代政治權利漩渦的最中心,封建中央集權制本就是黑暗的,在那的男人很多都是政治犧牲品,更別說是女人了。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當時所處地理環境下,就註定了女性悲慘的命運。


Allen159912877


因為我讀書太少了!要具體說名字我分不清楚。但是我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女人們!都是為了愛情,地位,孩子,權利和貪圖享樂。有的是她殺,也有的是扳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死的死費的費,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反而後來居上!前者都為別人做了嫁衣!現在有錢的人家,家主還不是土皇帝一個!悲劇每天還是在重演嗎!這就是人性本能,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約束,和修身養性!才能免去不必要的麻煩和煩惱。


季小銀


女人爭寵,爭地位,可憐後宮那些才女美女。


張素華7731


那你說說又有哪個女人好??好的又有幾個??即使好,又付出了什麼??


夏小雨36


在封建時代,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就算是大戶人家出身的,也要遵從出嫁從夫,老來從子的規矩,也就是說 ,女人的命運始終要掌握在男人的手上。不要以為生活在宮中就很幸福,反而可能命運的遭遇會讓女人活得更加悲慘,看一看近代,溥儀身邊的女人有幾個是好下場的?包括皇后婉容,死得多慘!所以,雍正王朝裡那些下場不好的女子,只不過是封建時代所有女人的一個縮影而已。


用戶歷史


用女性的悲情,襯脫權力鬥爭的殘酷~


太匆匆119


在封建社會男權為主,主人本身就是附屬品,何況在宮庭中,還有權力爭鬥!又不是一夫一妻制,就難怪那些女人都沒有好下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