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過年,還有守夜的習慣嗎?

魚不開口咋整


我們烏蘭察布人過大年很傳統,年三十晚吃年夜飯,守夜,初一的四點左右開始放炮迎接新的一年點旺火,人人穿新衣服竄越旺火後進屋全家人專門吃一些帶皮的食物,等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開始吃餃子,吃完餃子帶上禮物去拜年先給最大輩分的老人拜年然後再與同輩們互相祝福,給小孩們發放壓歲錢。這是初一新年頭一天等初三就開始去村外走親串戶地拜年到正月十五之前該拜年的必須拜完。等吃了元宵飯以後就不在拜年了。


zhangyong7660


我是60後,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過年了,那時候家裡窮,過年能穿上一件花棉襖就是富裕的了,平常的時候幾乎都吃不上白麵饅頭,只有春節才能吃上白麵饅頭。還有幾角錢的壓歲錢?

關於過年熬夜,我們那叫熬三十,吃完水餃,孩子們都聚在一起準備熬三十,打撲克玩遊戲。妹妹們有的熬不住就回去睡覺了!我從小就喜歡熬夜,所以我就堅持下去,自己找喜歡的事去做。直到第二天有人拜年!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小時候熬夜也不再感興趣,現在孩子們也很少熬夜了。原來的老習俗好多也都丟棄了!


視家影視圈


東北農村的年熱烈淳樸、喜慶祥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有著獨特的過年方式。

東北肥沃的黑土地歷來是重要的產糧基地,以玉米、大豆為主要糧食作物的東北,農民一年四季都在辛勤耕作,讓這裡的大年夜處處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東北的年正值臘月,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雖然已經臨近立春,但卻絲毫沒有轉暖的跡象。臘月也是東北農民比較閒適的月份,秋收的糧食也已經換成了錢,殺年豬,包粘豆包、凍餃子,買鞭炮,備年嚼貨(特指過年用的菜品、糖果和水果)是東北農民臘月裡都需要完成的事兒。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年的到來。在東北農村雖然年的概念要從除夕堅持到初五或者十五,乃至二月二的春龍節,但除夕夜的含金量會更高,也更受重視。如果春節是一首歌,大年夜一定是這首歌的最高潮部分。

大紅燈籠、春聯福字是年的標配,把家家戶戶裝扮的喜慶祥和。除夕夜伴隨著家家戶戶的炊煙而飄散出來的只有過年才有的獨特菜香,能明顯的讓你感受到這個節日的分量。這頓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也是家庭主婦才藝的巔峰對決,雖然生活越來越好,餐桌也豐富起來,這頓飯的精彩程度時至今日依然與幸福息息相關。

美味的年夜飯是團員、美滿、幸福的集中呈現,也是對一年勞動的褒賞,對下一年豐收的祈願。與年的其他活動相比,守歲在東北的農村並不常見,一般在年夜飯以後,伴隨著春晚的結束,從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忙年的人們就會安然入眠了。

因為,從初一開始,陸陸續續的就會有親戚開始上門,過年串門即是親情的維繫和體現,也是彼此間情感的交流和互動,必不可少,又快樂溫馨。





印象北方


隨著社會進步,大多數人都過的很辛苦,忙碌一年過年才能歇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現在好多人都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甚至覺得年是給孩子們過的,大人過年無非也就是貼個對聯掛個燈籠吃吃飯,遇到走親訪友拜年什麼的不光要招待還要喝酒,過個年十天都有九天是醉的。親戚們好多也會攀比,有錢的怎樣都好,架子也大,沒錢的也沒面子。近些年扶貧什麼的,農村一大半人都在城裡有了住房,守著農村的要麼就是房子蓋的不久,要麼就只是回家過個年,要麼就是弄不上房子的。什麼過年守夜對於現在來說已經不是那麼期待的事了,身體好的關係不錯的大年夜打打牌麻將也是一夜,身體差點的晚上就睡了。總之來說有錢身體好怎樣都好,沒錢身體差過年過節也就那樣吧。


Amistad1


鄉下還有,因為要續一晚上的香火,不能斷了,縣城就隨便了,接完新年,熬到下半夜也就都睡覺了,就是得整夜開著房間的燈,每個房間都開。年味淡了,小時候我們都掙守夜的活,就圖好玩,續香的事有時就忘了,當然是不能告訴大人的。


太陽145135379


座標安徽安慶,農村。我們這裡吃過年夜飯,就是串門,以生產隊為單位,生產隊內的家庭之間互相串門,附近的鄰居平時交情不錯的也串。大概二個小時就完事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湊桌打牌打麻將的了。不打牌的就圍在一起嗑瓜子看春晚聊聊天,就這樣一直守到零點的鐘聲,然後家家戶戶放鞭炮迎新。


0001納米


守夜是中國人的習俗,所以不要分什麼農村城市的,至於守還是不守主要看環境,看氛圍和每個家庭的節日傳承,我們都是在複製老一輩人的習慣和章程,有所變化但主流是不變的。許多年俗是有文化和傳承的,有的有傳承有的沒有,有的人講究有的人不講究,如此而已。


v小扣柴扉v


在廣東多數農村有守年夜習俗。


早晨曙光12167436981


雖然年味淡了,但是還是要守歲的,現在守歲就朋友一起打完麻將,快到12點了個子回家放炮,完了繼續打,第二天肯定是要睡懶覺的



君子當修身如玉


守到天亮的少了,也不能說沒有,一般都是看看電視聊聊天過了24點,就吃餃子放鞭炮,吃飽了就睡覺了,天亮以後出去給長輩拜年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