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要越養越膽大,過分預防不測是難以養好蜂的

一直以來,大家都說養蜂要小心謹慎,避免發生不測。提前做好預防是養蜂成功的關鍵,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再彌補。這些是對養蜂新人的告誡,確實要記牢的。

養蜂要越養越膽大,過分預防不測是難以養好蜂的

所以,養蜂新人總是提心吊膽,生怕發生意外。比如合併蜂群的時候怕打架,介紹蜂王的時候怕圍王。王臺也怕工蜂毀掉。特別是在蜂群繁盛期總擔心分蜂飛逃。所以,有的人再弱小蜂群也不敢合併,輕易不敢換蜂王,把蜂王的翅膀剪掉,或者安上防逃片時刻預防逃蜂。王臺也要用上王臺保護罩……防護措施都在做,可蜂還是養不好。

可真正的養蜂老手是不用操心這麼多問題,根本不會用什麼防逃片保護罩。想合併蜂群,介入蜂王,王臺都是很簡單的事情,不會有那麼多擔驚受怕。養蜂技術越熟練,養蜂就變得越簡單,沒有那麼多操心的事,膽子也特大。

合併蜂群對於養蜂人來說是避免不了,蜂群分分合合是一年中常做的事情。技術再精湛的養蜂人也會根據季節變化和蜂群狀態,合併弱小有問題的蜂群,讓蜂群保持合理的狀態,才能養好。弱小蜂群要合併,失王蜂群要合併,組織強群產蜜要合併,進行春繁要合併的,越冬要合併……

一,合併蜂群本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有的人為了保留蜂群不惜一切代價留下,或者是怕打架而不敢合併。這樣是難以養好蜂的。

合併蜂群打架的是守衛蜂,絕不會所有的蜂都打起來。蜜蜂是靠身上所帶各自蜂王信息素來識別的,所以,在合併時只要噴灑點帶酒味或大蒜味的水混淆氣味就可以了。蜂王會釋放信息素控制蜂群,噴灑的氣味水只要半個小時後就要消散,這樣才能使工蜂接受蜂王信息素。

合併蜂群工蜂會漫天飛舞,驚慌失措。但飛舞著的工蜂不會打架的,飛舞時釋放憤怒情緒,再歸巢時就不會攻擊蜂王。而且工蜂飛舞越多氣味就越混淆,就會降低打架的幾率。

所以,合併蜂群時,要選在白天工蜂可以自由活動的時候,可以多個蜂箱同時操作,越亂越好。噴灑的水一定不要用化學品,更不能關閉蜂巢。讓蜂自由飛舞才不會打架。

養蜂要越養越膽大,過分預防不測是難以養好蜂的

二,靠防逃片阻止逃蜂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真正的養蜂人必須做到不擔心分蜂飛逃。

分蜂飛逃是蜂群正常的自然現象。造成逃蜂的原因很多,但絕不是蜂王想飛逃,都是工蜂脅迫蜂王飛逃的。所以,安置防逃片防止蜂王逃跑,甚至把蜂王的翅膀剪掉不能飛行,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產生分蜂熱的蜂群是不會好好繁殖採集的,沒有解除分蜂熱,就不會產生什麼價值,養著也無用。蜂王無能,工蜂也會拋棄蜂王飛逃。所以要清楚蜂群為什麼產生分蜂熱,要讓工蜂不鬧飛逃才是關鍵。

一定要讓你的蜂群保持適量的幼蟲,要保證蜂群蜜粉充足。要了解蜂王的狀態,及早更換蜂王。不要頻繁的開箱查看,驚擾蜂群也會造成飛逃。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蜂群什麼時候可能發生逃蜂?什麼時候別操心逃蜂?早做準備,絕不會折磨蜂王。

三,王臺保護罩也是可以不用的。如果工蜂真的要毀掉王臺,可能是操作不當。

首先一定要記住,當王臺快要成熟時,蜂群裡只能有一個王臺,如果有其他蜂王或者王臺,介入就很難得。勉強用王臺保護罩介入成功,留有其他蜂王或者王臺,新王也是難以成功的。不能保證新王成功,一切努力就是白搭。

只要保證蜂群裡有蟲卵脾,工蜂秩序正常,拿走蜂王和王臺,介入的王臺是很容易被工蜂接受的。別為保留多個王臺使新王難以較為成功,長期斷子的蜂群介入王臺是難以成功的工產蜂群千萬別介入王臺。基本上王臺都拒絕接受的蜂群,新王成功幾率很小的。保護罩保護得了王臺,不能保護新蜂王。

所以養蜂新人們,不要因為害怕這些問題,而用蠢笨的方法避免。要深入研究蜜蜂的習性,摸索出預防的正確方法,不要依賴工具,大膽嘗試,養蜂就不會瞎操心總害怕了。

養蜂要越養越膽大,過分預防不測是難以養好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