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出招促零售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在政策定向下,國內零售業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司長鄭文日前在參加第17屆中國百貨零售業年會暨商業創新峰會時表示,從去年到現在,零售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新形勢,要準確把握消費升級對零售業提出的發展新要求,積極推動零售轉型升級。

三步走滿足品質消費需求

“零售業是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載體,要準確把握消費升級趨勢,積極創新轉型,優化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在新形勢下,鄭文指出,要準確把握消費升級對零售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鄭文表示,當前居民消費已經由溫飽型轉變為品質型,這要求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更好滿足品質消費需求。

首先,要打造高質量消費載體。隨著百姓對消費環境、消費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步行街、商業綜合體、智慧商圈等品質消費平臺,豐富消費場景,提升消費體驗成為必需。

其次,要增加優質商品供給。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要平臺,將全球優質商品引進國內,增加高品質、多樣化的商品供給,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個性化商品選擇。

再次,要提升服務水平,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優化商品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鄭文進一步表示,企業要把門店開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加快發展便利店、社區超市、社區商業中心等服務於周邊居民的小型業態,構建便捷生活服務圈。同時,企業也要發展即時配送業務,並提高配送效率。此外,安全的消費環境是零售業發展的基礎,企業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放心消費的需求。

“三抓手”擴容城市消費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商務部部長鐘山提出2019年商務部在促消費方面要抓三件事,即提升城市消費、擴大鄉村消費和發展服務消費。結合流通業發展司的職能,鄭文說道,流通司將從三個方面推進零售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城市消費。

第一,加快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高品質消費平臺。鄭文表示,步行街是商業資源的集聚區,是滿足綜合消費需求的重要載體,改造提升步行街是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經營面積在兩萬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有2100多條,這些步行街在滿足消費需求、展示城市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與此同時,這些步行街與國外知名的步行街相比還存在著環境不夠好、檔次不夠高、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等問題。今年,商務部將加大王府井步行街等11條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的推進力度,使這些步行街不斷改善硬件環境,同時引進國際優質品牌,引導步行街內的企業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提高智慧化水平,提升步行街的品質和服務功能,爭取把步行街打造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載體、促進消費升級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平臺。

第二,大力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打造便民消費載體。“近年來,我國便利店增速處於零售業態之首,但也存在佈局不合理,品牌化、連鎖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今年,商務部將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推動優化便利店佈局,擴大品牌連鎖便利店的覆蓋範圍,使品牌連鎖便利店成為社區便民服務的平臺和城市消費的重要載體。”鄭文說道。

第三,著力構建城鄉高效配送體系,打通消費“最後一公里”。鄭文指出,隨著品質零售、智慧零售加快發展,消費者對及時響應、高效配送的物流服務需求日益迫切。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推進物流的降本增效,為促進零售轉型升級創造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