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女人還要不要拼命工作賺錢?

4321CMM


不管家庭條件好不好,只要身體健康,最好去幹點適合自己的事情。現在對於50歲來講,其實還算中年,做點事有不少好處:

1.可以使自己融入社會,瞭解社會,活的時尚;

2.通過做事,鍛鍊自己的身體,陶冶自己的情操,活的健康,充實;

3.通過努力收入增加可以使自己活的輕鬆,活的灑脫;

4.通過參與社會勞動,增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活的豐富多彩;

5.一定的積蓄和健康的身體以及積極的心態可以為自己60歲以後的幸福生活打好基礎。



樂樵999


以我所見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宜景。

我單位規定女中層48內退。

我朋友前年內退,內退後憑藉自己喜歡唱歌的愛好,49歲參加高考,考上了音樂專科學校,在學校刻苦學習,成績很好,學校已考慮留校任教。

我今年也面臨內退。退後也打算學一門技術找工作,兩年前已下手學習理論了。只是我面臨四位無法自理的老人,暫時無法出去,但未停止學習。

5〇歲能工作,還能創業。不能用框框約束一個人的思想行動,一個人只要想幹事,什麼時候都不晚。

若一個人活90歲,那後面40年就一直享樂,養生?

幹一項工作,不與社會脫節,自己活的有精神,有價值,為什麼不工作呢?

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沒有健康支撐,一切為零。

人到中午,不需困感,夕陽西下,迎來的是星辰閃爍。



青青原上草123456


如果是我,50歲了,只要有能力,還是會努力賺錢的。錢在當今社會,是必需品,花不完可以存著,可以捐贈,可以幫助自己想幫助的人。

反過來,50歲了,這人不再賺錢,如果條件非常優渥,別人是不該說三道四的。比如首富馬雲,他從現在開始啥也不幹,天天遊山玩水也好,天天打麻將也好,他一分錢不賺也不缺錢花,無可厚非。

我別說50歲,就算55了,只要我還能應付手頭的工作,還能獲得勞動報酬,我就不會放棄自己。



福金玉器


首先50歲不年輕了,但是也不算老,是父母年邁,兒女即將成家的年紀,瑣事繁多,看透看淡的歲數。

如果前半輩子努力,且運氣不錯的,這個年紀的人多少都有點成績,不必再為基本生活焦慮了,所以說不要"拼命"了。

如果還在忙忙碌碌,焦頭爛額為生計奔波,那確實有點透支精神和體力。50歲的身體不再精力無限,顯的略微遲緩,跟不上年輕人的感覺明顯出現。這些都冷不丁表現在工作上,反應上。人不服老不行,當然還不算那麼老。

50歲個人覺得應該活得稍微鬆弛些,別太要強,當然工作還得做,養老太早,談戀愛太老的尷尬年紀,積極樂觀最要緊。

"拼命"與否看個人經濟條件和精神狀態,沒有標準答案。

本人正好50,還在工作,但是不"拼命",已經有點點基礎,知足常樂。



細數人生果


工作不僅是經濟原因,工作對男人女人都一樣重要。如果50就退休,不要太早。許多人事業50才剛起步。千萬別過早清閒。人身體是部機器,如果無事不正常運轉,身體各零部件很快出毛病。看看世界最長壽的香港,香港多少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一樣還在全職上班。工作是人生最好寄託,女人千萬別傻了,把人生寄託放在兒女及老公身上而不是工作上,如何放在兒女與老公身上去辭掉工作,是女人最壞的決定。因為工作回報女人的遠遠大於兒女或老公回報你的。如果女人堅持認認真真工作的話。唯一可惜中國就業從不給機會給40+的女人。這一點上國外女人要幸運很多。


Janet6205195970


因人而異。

認識一家的姐妹三人,大姐和小妹大半生都為了孩子唸書、家中蓋房在外打工,孩子們也終於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家中的房子也終於蓋起來了,可她們二人還是在拼命工作,從年輕時的打零工到五十幾歲做保潔,工作盡頭比年輕人一點兒也不差。二妹也打零工,但大多在家附近,更多時候扮演的是家庭主婦的角色,負責把家和孩子們照顧好,家中賺錢的責任更多是由丈夫承擔著的,雖然沒有拼命工作賺錢但也是拼命為丈夫做好後勤保障免除他的後顧之憂。

如果家中需要你外出工作賺錢,那你就拼命工作;如果家中需要你花費更多時間精力照顧家人,那你就拼命把家庭照顧好。至於50歲的女人還要不要拼命工作賺錢,這個要看你拼命工作為的是什麼。

有的人家庭生活雖說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得上小康,她拼命工作是因為大半生都是這樣過來的,突然讓她停下來,在某種程度會讓她有一種“我老了,我沒用了”的恐慌感,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反倒是不如之前。而在工作中,與同事、朋友們說說笑笑,雖說身體上是累的但精神上是愉悅的,整個人的狀態是昂揚向上的。

經常能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在撿破爛,開始以為老人生活困難,後來才知老人生活挺好的,兒女孝順,衣食無憂,撿破爛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有點兒事情做,其實就和很多老人喜歡旅遊、喜歡跳廣場舞一樣。


願我如光照亮前方


一個人工作大體有幾種情況:一種(也是占人數最多的一種)是賺錢,養家餬口。這種情況下,是不能講究年齡的。有個別的,不要說50歲,就是60歲又能怎樣?不拼命,一家人的生活沒有著落。兒子、兒媳婦收入有限(或者殘疾,或者沒有了的也大有人在,更可恨的是夫妻離異丟下孩子的),他(她)不拼命怎麼辦?總不能看著孩子生活沒有著落吧?這是特例。

當然更多的是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能不向孩子伸手就不向孩子伸手。自己賺的錢用著方便,說不定還要貼補家用。這是大部分人。

第二種,工作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樣人雖是少數,但是有代表性。他們生活富裕,單叢經濟條件看,完全不需要他(她)賺錢養家。可是,人總不能一天到晚無所事事吧?別人的那些娛樂項目他不會也不喜歡。他就只能工作。一旦停下來 他就感到自己人生走到了盡頭。生存沒有了意義。只有工作才能體現自己的存在。(很多科學工作者就是這樣。)

第三種,工作是一種樂趣。大多數人工作了大半輩子,到了退休年齡(跑題了,題主是說50歲。50歲只有女職工退休,咱就當只說女職工)也就退了下來,跳跳廣場舞,去去老年大學,打發時間修身養性。可是就是有一部分人閒不下來。她們有一技之長,她們喜歡自己的工作。於是,她們開個工作室,不圖賺錢,就圖樂趣。

總之,個人有各人的原因,不能一概以50而論。


江湖牧人


我的觀點和大多數人不同,看過調查,中國女人活的最累,我今年46歲,已經更年期了,和自己身邊形形色色女人做了對比,一輩子不工作,在家做主婦的女人,人家從生理上身體上

明顯比干事業有工作的女人年輕,因為只要是份工作就要付出精力或體力,沒有幾份工作真的是為了開心而工作的,為什麼會有更年期,就是生理上真正進入了老年期,這是自然生理結構造成的,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不喜歡滿臉褶子和反應有些遲鈍的女性在這個本該選擇安逸、或者本該讓給年輕人來奮鬥的年齡還選擇拼命,真正到了快死去的時候才閒下來,人和動物已經徹底沒區別了


塵埃落定242953192


74年的打了兩份工,女兒畢業了93年,兒子醫學臨床醫學,做了二十年生意,四線城市買了2個店鋪,市中心一套房,因為小孩沒人帶,婆婆公公說三個兒子小孩一律不帶,所以在掙錢方面放棄很多,現在生意難做只好放棄了,但也可以努力掙錢,身體吃得消的情況下!加油😊


用戶73296269552


我今年50歲整,靈活就業到55歲退休。說老還早,但就是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工作做。不拼命也夠吃的,就是心不甘。論經驗,論口才,論手藝,論吃苦,樣樣都比年輕的行,可收入就不如年輕的多,能讓你做都不錯了。我現在是給的少我不做,情願閒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