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養老金差距大的原因有哪些?

德徐1


退休金差距大的原因有哪些?這個問題實際上不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因為他退休金差距大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之間他退休金就是有很大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計算方式是不相同的,因為事業單位在2014年之前,沒有參保基本養老保險,他的計算方式是有很多的津貼在裡面呢,比方說,職稱津貼,職務津貼和崗位津貼這些都計算到今後的退休工資當中去。

而我們的企業單位,是沒有這些津貼待遇的,他只根據自己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年限來決定,也就是說養老保險參保年限,樂橙的個人,那麼實際上它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養老金待遇。所以說這一點,就是有一定的差距產生了。而且企業單位內部或者說事業單位內部也是有不同的,一個退休金待遇差距的,並不是說每個人待遇都是一樣的。

首先根據自己的工作年限,因為工作年限越長的人,她獲得的退休金待遇相對來說比較高,其次是根據自己的職務,事業單位職務越高的人,他實際上獲得的待遇也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那麼企業單位這邊主要取決於一個是工作年限,另外一個是,參保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平均繳費指數越高,參保繳費年限越長,那麼他就能夠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所以說這就是養老金待遇差距的一個原因。


懂社保


關於養老金差距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此舉一個例子。有一對退休的老兩口。老頭是大學本科畢業,讀了十六年的書;而老婆僅讀了六年的書。老頭退休前正高級,而老婆普通工人。從讀書年限來說,老頭比老婆多讀了十年書;從學歷來說,老頭大本,而老婆小學畢業;從工作年限來說,老頭工齡三十六年,而老婆四十一年。從工資上來說,老頭的退休金比老婆確實高得多。因此,老頭老婆茶餘飯後,也為此發生不少爭執。老頭養老金該不該比老婆多?差距多少才在合理的區間內?假如說,二人工資差距不公平該怎麼才能公平?並軌後,該怎麼運用合理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漲養老金?依我之見,養老金體現公平,是相對的,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並軌,就是基本上採用同樣的調整方法,即在陽光普照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繳費多少、繳費年限及傾斜條件來考慮,這就是相對公平,公平不等於平均。如絕對平均,那就是不公平。總體是差距在合理的區間內逐步縮小。國家制定政策時,應從激勵人才酌情考慮。如上面舉的例子,如按工齡的說法,老頭比老婆多上了十年學怎麼辦?如限高漲低,物價上漲老頭養老金不漲合理嗎?如平均漲養老金,對老頭又公平嗎?實際上,絕對平均就出現新的不公平,也不可能。


用戶墨緣琴韻工作室


事業的叫退休,一切由國家財政支付。企業的叫養老,由企業和個人按比例運作。雖然退休,養老都是老人,其待遇相差太多1:2。為什麼?勞心者不會虧待自己,他們是制定規則人 ,支出方面就是二個字“撥款”。企業者不同,他們要創造經濟價值,上繳財政(稅收)去維護事業單位的運轉和開支。還須扣除生產費用,(動能原材料消耗工資…。)還有融資利息,設備折舊…成本等因素。最後分配到勞動者身上的報酬很有限。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影響不同。為了體現社會的進步,財富分配,一定要取趨於公平合理。企事業的工資和老人收入差距不能太懸殊。這種生活上的矛盾,在改革的深水區中 會逐步得到完善和解決。因為退休養老是全中國人民共同的福利。


晨玉銀元6384






機關.事業.企業.城鄉居民.靈活就業人員之間、退休養老金差距大的原因主要有:

一:1993年一2014年期間、:

①: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費,是按本地企業職工社平工資的40%一60%的比例、企業與職工共同交納(28%);機關.事業單位、自己不交線,養老保險費是有國家財政支付,交費的比例、是按本人檔案工資的100%交納;這就很明顯的看出、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人員進入個人養老保險帳戶的資金相差50%左右;

②: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與方法的差異:企業職工是按本地企業職工社平工資的40%一60計算;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是按本人檔案工資的100計算;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人員養老金相差50%左右;而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是企業職工的2倍一3倍;

二: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上調.上漲:

①:企業職工的工資與工資的上調.上漲、與企業的經營與經濟效益掛勾,大多數企業連續多年也沒給職工漲工資;

②: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與工資上調.上漲的資金、是有國家財政支付,早澇保收,其工資是企業職工的2倍一3倍;

三:年金(補充養老保險):

①:企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80%的企業沒有為職工交納年金(補充養老保險):因為年金制度不受法規的約束、是企業的自願行為;企業經營困難、沒能力為職工交納年金;

②:機關.事業單位的年金、是有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機關.事單位的退休人員全部有年金,年金佔本人退休金的30%左右,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四:1993年以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個人都沒交納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的交費比例與檔次、退休時的計算公式與方法應該是同步才公正.合理,但企業職工是按社平工資的40%一60%計算的,實再有失公平.公正;

五:靈活就業人員、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大都是按最低檔次交納社保,有不少買斷.下崗.失業人員的保費斷交過,還有少數人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交費不滿15年而不能退休、享受不到退休金的待遇;這些人員的養老金大都在1200元一2500元之間;

六:企業職工退休以後、基本與企業脫離關係,不再享受企業的福利待遇;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退休後、絕大部分人員還享受原來的福利、包括物質和額外的工資與現金補貼;

差距如此之大,企業職工是一線勞動者、是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企業職工沒奢望.貪婪多要,只希望政策上能體現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企業職工與退休人員期盼早日給予補償!


海海147035523


對於退休工人工資差異問題,歸就於兩種不同的所有制產生的差距,事業單位(所謂的吃皇糧)它在機制形式上,工資級差定位上較高,無論是領導崗位,和科室人員,相對定位上都較高。(只要進入事業單位編制,都能享受事業單位待遇,並且無需繳納養老金,公積金等六七種保險金,無需個人繳納。國家給予統包,但是作為企業全民所有制,包括集體所有等單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企業自負盈虧,好的單位,效益好的,如電廠,水廠等單位,相對工資水平較高,工人定崗工資相對高點,繳納保險各類金都較高,所以退休後工資相對較高。企業效益差的,如紡織廠等單位工資水準較低,繳納各類保險金也相對低,所以對退休後,收入也不平衡,這就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退休後形成差異。另外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差距那更大了。事業單位各類待遇補貼,更無法與企業比。所以儘管國家每年都在給退休人員增資。但是兩者之間的差距一直存在,才形成今天的局面。事業與企業工資要拉平,這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微調,逐步拉近差距。做到兼顧公平。才能合情合理!


綠水青山72148


我以為退休後的養老金差大是正常的,沒有差別國家必將沒落。究其原因:國家需要激勵青少年勤奮學習,正確引導人們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

從全世界看,總統退休後不僅退休金用不完,而且還有國家統配的公勤人員七至十三人,負責其人身保衛,保健等人。從國內看,正部級以上領導,退休後,國家就根據其級別就有至少有一名以上拿國家工薪的公勤人員為其服務,保證其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與未退休前生活待基本不變。

據我所知,全世界和我們國家都有這種“規矩”?只要你學習歷史人物成功就名的經歷,就知道:是他們奮發圖強,勇於拼搏的精神換來的。老百姓覺得他們“理所當然該享受”,他們自己也覺得”享受當自無愧”。'綜觀世界和中國歷史:列寧、斯大林、毛主席、朱德的:周恩來等哪個不是他們自己幹出來的?他們不應該享受那些待遇?

說大人物沒有說服力,那就說身邊小的。一個農民的兒子撿廢品換錢讀書,後來考上了211大學,畢業後又幾經磨練,最終考上了公務員。從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至退休時才提升為處級幹部。而另一個人中專都沒有考上,當了四十年“工人階級”的也馬上退休。大家想一想:那個艱辛向上,從農民兒子成為處級幹部,能和那個中專沒有讀過,無所事事的人拿一樣的養老金一樣嗎?

綜上所述:世界要向前,人類要進步。不管什麼制度國家,都鼓勵向上奮鬥,需要人才,就必須給予付出多的人們,更多更好的政治經濟待遇。


楊枝清


退休養老金差距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身份。身份不同,養老金就會有區別。

機關事業財政拔費人員,除試點外,都是2014年10月才啟動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因他們都是財政資金做保障,養老金是較穩定的。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啟動早,養老金和繳費掛釣,繳的多掙得多,繳得少掙得少,尤其是下崗職工自己繳不起,所以養老金也就相對少了。

沒有工作的城鄉居民,又沒能力繳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只能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目前大部分地區也就是100多元吧。

二、繳費基數。職工養老保險,按上年度社平工資的300%也就是上限繳費,計算養老金時,繳費指數高,養老金就高。按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也就是下限繳,計算養老金時,繳費指數低,養老金也就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大部分地區繳費從100至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分十幾個檔次,選擇較高檔次繳費,將來養老金會相對高一點。

三、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不僅要多繳,而且要長繳,繳15年和繳30年,養老金待遇要差一倍吧。

四、上年度社平工資。對於職工養老保險,一般來講,退休越晚,社平工資越高,養老金就越多。同樣的繳費年限,今年退休的養老金肯定比去年退休的養老金多。


溫馨社保


如果年青人,大家都奮發圖強,努力讀書,你也想考公務員,他也想當公務員,都為了名譽和地位,企業單位你也不去,農業幹活又累又髒,都想跳出農門,坐辦公室,當官當老闆,誰來耕做糧食,沒有龐大的農民工這個隊伍,即使是農業現代法,也要人去操作,我認為三百六十行,門門要人幹,都一勞永逸的思想,都是勞心者治人,吃屎都沒人拉起有,當下之急,我們的國家只有重點補上農業這塊短板,從政策層面立法,真正讓農民在農村有幹頭,有奔頭,提高這個龐大弱勢群體的收入,提高農民種田做土的積極性,讓農副產品,糧食與城鎮收入不相上下,六十歲後能和城裡退休工人活得一樣精彩,生活無憂,享養天年,有農民的小康一席之地,那就是真正的中國夢。


封興田


別在奮鬥的歲月選擇安逸。什麼歲月是“奮鬥的歲月”?第一當然是讀書的歲月了。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等等。誰都知道上學時有刻苦學習的,有同樣是一天幾節課的時間用來純長身體的。刻苦的一直刻苦,養身的一直養身。參加工作後的情形則大不一樣了:一般地講,經濟待遇是學歷高的優於學歷低的,工作環境也是學歷高的優於學歷低的(當然也有學歷低的優於學歷高的,但這種狀況肯定是佔少數了。)

幾十年後,經常奮鬥的人收入就明顯地多了。

在該奮鬥時奮鬥了的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在該奮鬥時放棄了奮鬥的人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我們在教育子女時總是希望他們努力學習學業有成出人頭地做人上之人!

現實就是優者勝劣者汰!

經歷幾十年後都退休了,退休金出現明顯的差別,可這種差別等到退休了後才去爭議為什麼,似乎晚了點,似乎是在要求國家做點什麼了!

個人愚見!


弓長2287312


關鍵是那有這麼多公務員職位?社會分工不同,工廠需要一線生產工人,保障企業正常運轉。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月薪3千一五千左右,還要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服務業時間長竟爭激烈。而農民則更苦守著幾畝田,除去農藥化肥種子收割運輸等費用,能掙多少?機關事業(壟斷)沒有文憑及社會關係非常難進。中國這麼多人口,大部分人從事著髒累苦的工作,如今生意難做,實體經濟蕭條,綜合經濟處於下行階段,人人求生存要穿衣吃飯,供養孩子讀書,老人膳養,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另外教育醫療房價等因素,生活不易,誰不想工作舒適工資多一勞永逸的無憂體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