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商家從淘寶退出,難道是實體行業開始復甦了?

百年常青藤


任何事物都會經歷一個由極致到衰落的過程,經濟行業稱之為“行業洗牌”。作為阿里巴巴和淘寶創始人,馬雲這兩年開始“染指”實體行業,彷彿向大眾傳達一種“實體已來”的信號。其實並非如此,淘寶網之所以現在處在“下風口”,完全是自身動力不夠模式老舊所致。相比踏踏實實的“京東”,現在的淘寶就顯得十分“單薄”了。實話實說,我現在的網購90%選擇京東商城,基本上不會去逛淘寶,原因很簡單:京東在各省會都有大型倉儲,除了可以貨到付款以外,部分商品還能做到次日達;同時京東的商品品質要比假貨起家的淘寶靠譜。


實體店的成本居高不下,根本無法與網店媲美,因此不存在實體店復甦一說

網店之所以能在國內迅速崛起,除了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低廉的成本所致。以服裝店為例,若選在線下開實體店,首先要煞費苦心的選址、租賃、裝修、開業、經營和鋪貨,除了投入更大的精力以外,高昂的成本是最大的風險,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若是不能保證穩定的成交量。那實體店最終難逃“關門”的命運。所以淘寶的沒落並不是實體店即將復甦的表現,而是機會和選擇更多了,大家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服務品質和客流引流兩個方面,淘寶遠不如昨正在走下坡路,這才是痛點

一直以來就有人詬病淘寶是“賣假貨”起家的。到底是不是這樣咱們姑且不論,這裡主要說說淘寶現在的服務品質和客流引流兩個方面。服務品質包括商品的質量和商家的服務質量,幾年前那時大眾的網購還是導向性的選擇淘寶網。然而可觀的收益和增長讓淘寶“膨脹”了,甚至滿足了現狀。導致店面商品質量的層次不齊,與此同時店小二的服務意識與質量也是每況愈下;再加上進入移動端的天下之後,淘寶在流量引流方面的功力不夠,導致越來越多的店家紛紛選擇退出。

個人強烈認為:曾經不可一世的淘寶,最終會被京東全面趕超

不得不說淘寶開創了中國互聯網電商的篇章,讓商業一度十分落後的中國,一躍成為商業十分發達的國度,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也是“功不可沒”。但是淘寶並沒有繼續引吭高歌繼續創新驅動,而是選擇了“坐享其成”。讓曾經被“重資產”詬病的京東後來者居上。個人強烈認為:如果淘寶網繼續維持現狀,最終京東會全面趕超曾經不可一世的淘寶網,成為中國電商的“領頭羊”。


棟哥曰


網上生意不好做,實體的生意更加難做。高額的鋪租,還有高額的人工費!

我10年開淘寶店,前年開天貓,去年開過拼夕夕!我來說一下自已的過程也許會知道,為什麼有很多人出淘!

第一,淘寶紅利已過!多年以前我們不得不說,我們還有很多物質不夠豐富的地方。比如在我們這個小縣上,要想買一點東西,真的不是很方便。淘寶確實就給大家提供了方便,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剛開淘寶店都會有一波流量,畢竟那時候開淘寶不是很多人,而且可以這樣說,還有相當多人不認識怎麼開淘寶店!那個時候隨便掛一個產品上去都會有人買。在做天貓店之前,我基本連直通車怎麼開都不懂。直通車基本都不用開。隨著後來淘寶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大,很多人也開了開淘寶店。增多粥少的問題就出來了。

第二。阿里主推天貓的不斷的壯大,造成淘寶的流量已經很低。大家都知道淘寶APP排在前面的都是天貓店鋪。淘寶AP現在就是給天貓導流量。也可以理解,誰做生意不是需要賺錢的,而淘寶確實是阿里不能從中賺的太多的利潤。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升級的需要。人們追求越來越好的東西,天貓是公司才能開的。要具備一般納稅人的資格。要交一定比較大的保證金。以及服務費。阿里肯定要把流量給到天貓。這是淘寶賣家出逃的第二個原因。前兩年我也是因為流量低而轉做了天貓。

第三,我們必須要說說拼夕夕。拼希希的崛起,拉走了很多淘寶的流量。再加上拼夕夕的監管沒有這麼嚴格,甚至說就是淘寶剛誕生的那幾年的樣子,貨品是魚龍混雜,為相當一部分賣山寨貨的人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很多人轉戰拼夕夕!

以上三個原因,你們覺得是不是呢?


果田水果大叔


05年我讀大一,開始做淘寶,至今13年了,現在是在四線城市,25人左右團隊,中間經歷過成功也遭遇過失敗,尤其在2016-2018這三年,跌宕起伏,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做電商,因為我感覺電商更適合我。

這麼多年下來,總結出來幾點:

1.之前是靠活動,後期靠技術,現在靠燒錢,但是好多人忽略了一個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點:產品。所以,我認為現在是一個投資+產品的電商環境,兩樣缺一不可。哪怕做個小淘寶店,沒有十萬的預算,你也別幹,沒意思,白搭功夫。我一款產品,還是小眾產品,一個月燒20萬,燒了4個月,第五個月持平,第六個月才開始盈利,就想想吧。

2.電商競爭是大,但是要選對產品,選擇高附加值的產品,附加值可以提現在技術、創新、概念、信仰等各方面。通俗一些,就是選擇高利潤率的產品。我大膽說一句話:沒有50%起步利潤的產品,你別玩電商,否則電商會玩死你。你永遠記住,你是在和全中國的商家競爭。

大概就分享這兩點吧,要說的話很多很多,想具體和我探討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大家共同探討共同努力。


採購銅工藝品


分享一個真實的事情

8月份的時候,一位出版社的朋友微信上給我留言:說準備兼職在互聯網創業(淘寶或拼多多上賣書)

然後我打電話過去問: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創業?

回答的原因:日子不好過了

然後我就說了幾點:

1.今年很多行業不景氣,不是你個人問題,而是社會環境,為什麼這麼說呢?2018年的100元,相當於10年前(2008)的20元左右,貨幣貶值率在8-14%,也就是錢不值錢了,而人工工資又不漲,造成了大多數朋友的困惑。

2.在北京一個出版社的工資其實還是非常可觀的,無非是今年賺的錢沒往年多了,造成了想去兼職創業的念頭,建議抱朴守拙,韜光養晦,因為現在的創業環境不好,除非有閒錢,投入只是佔總資產的10-20%(可以嘗試)。

3.在淘寶上開店,其實不像以前可以通過非常規的手段拉動銷售額,現在的淘寶店鋪,僅僅是推廣費,一天不花個1000元,根本是拉不起流量,而一天的銷售額僅僅是2000元左右,扣除產品成本.推廣成本.包裝.物流.人力成本,有多少利潤可以賺啊,還是在無稅的情況下

所以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為什麼要分析上述情況了,就是希望對當前問題有困惑的朋友,學會安心等待,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不要去創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

我是老夏分析師,一個寫過幾本電商運營書籍的怪蜀黍,一個混跡在運營圈子的大叔,在電商運營摸爬滾打10年了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電商及自媒體運營的經驗和技能!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老夏分析師


在淘寶行業摸爬滾打近10個年頭,多的時候手裡店鋪數量2位數,如今大多關掉

原因,如今競爭的程度,已經不是早些年寶寶媽,或是白天上班,晚上兼職淘寶就能月入千元,萬元的時代了。前幾年,QQ群還流行的時候,很多做淘寶的小店主 就開始紛紛轉行上班或是迴歸全職主婦,這次時間的退出是當時留下來的全職淘寶人。

每個年頭競爭不一樣了,營銷費用也不同了,門檻資質,獲取流量越來越難。每個環境都需要錢,淘寶已經不是扯個網線就賺錢的年代了。

流量越來越分化,各種頂級企業直接入駐。

總之並非實體行業復甦,只是淘寶這個生態圈的新陳代謝而已。


一蜂情書自由行


我是開了9年網店,手上最多的時候有7個網店,現在只保留了4個關了3個,原因很簡單,

第一:不賺錢的不開了,現在廣告費推廣費太厲害了吃不消,利潤低的只能付付工資而已

第二:都在壓價格,但價格越低越容易碰到胡攪難纏的客戶,買了退退了還鬧,有時候還得賠,而且專門吃貨的垃圾大學生多,為了幾塊錢還得被差評打電話被罵我是沒那麼好的心態,我的客服都被鬧走好幾批了,專業打假的虛偽君子喜歡盯這種低價量大的店鋪

第三:運營成本太高,運營師是十萬起步加店鋪成交額度百分比的,本來有2個現在都送出門了,寧可自己累點數據還是自己弄,如果1,2個店鋪不是大店根本吃不消的,開店必須自己懂這一塊,被人花你的錢做推廣是不負責的,他不會當自己的錢用的

第四:電商環境不行了,網上已經嚴重飽和,很多店鋪都是賣了再開,開了再倒,10個店8個虧,那為什麼還這麼多店鋪在開呢,我自己也瞭解過,其實是實體老闆看著媒體說電商好然後希望打開個其他銷售途徑砸錢開(然後自己又不懂運營說怎麼就是怎麼虧著錢做,低於或者等於成本賣,看看包裹是多了,但廣告推廣請人快遞費什麼一加完全吃不消的然後再光了或者火了一段時間然後不做了)

第五:都說電商其實比實體開店貴太多了,拿天貓店鋪來說第一年不算貨的錢,光店鋪,請人,推廣啊50萬是打底的,而且沒時間的沉澱你想賺錢白日夢,你再屯一下貨,一年80,100萬,還不知道好不好對吧,我這還是按少的算

第六:即使運氣好開出來賺錢了,數據一好,哈哈你得過同行大店的關,除非你懂網絡戰,錢也足夠,不然人家壓著你價格走,直通車詞就比你高几毛,你加我也加,看你怎麼辦,這一款我就打算虧著做咬我啊,你個店鋪能有幾個爆款,我就虧幾個款,你死了關店我再提價

第七:為什麼環境這麼難還那麼多人進呢,其實是媒體神話了電商,所有行業都是2,8定律,能真正賺錢能有幾個,案例只是成功的,失敗者沒資格被談起,報紙文章使勁吹,明明只有1百萬非得吹成500萬,見錢眼開的多……

第八:一天發500票,1000票以上,好牛逼啊,但這種反而更加容易倒閉,你要量上來必須犧牲利潤,薄利多銷,最容易做到絕路

說的可能偏離方向了,但這是我開網店這麼多年的感受,奉勸那些抱幻想的朋友不要入行,入電商毀終身,資金,運營能力,貨源,心態,工作室缺一不可


蘭癲


從淘寶退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拚多多的衝擊。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原來在淘寶做,以前是不錯,月收入有個萬把塊,後來拚多多上線了,生意逐漸下降。現在她在拼多多也註冊了一個店鋪,賣同樣的貨,拼的生意反而超淘的生意。她現在重心放在拚多多上了。她說雖然有許多人還停留在以前老思維上,認為拚多多質量不好,其實不然,許多東西只要你們貨比三家,其實都是一樣。買家不是傻瓜,那便宜,那貨好,流量當然往那走了。


貼士戀上百科


大量的商家從淘寶退出,這是現實。為什麼退出來?被淘寶的推廣手段逼的!你不花錢做直通車等推廣,排名你根本上不去,產品再好,價格再公道,需要的買家根本搜不到你啊。因為買家最多搜索前幾頁。不花錢推廣,就只有等死了。不退出來還等什麼?沒有銷量,級別就低,越低越沒銷量,惡性循環只有等著被淘汰。

淘寶表面上給你提供了一個銷售平臺,背後和百度一樣,都是逼著你花錢去推廣。你不推,我就改變規則,為了活下去,你就需要燒錢推廣。否則沒有流量,你一樣東西都賣不出去。

阿里巴巴的1688平臺,開始的時候允許個人註冊開店,為了迅速把這個平臺推起來,去年開始,卸磨殺驢了。個人實名認證的店鋪一律要關掉。逼著你必須企業註冊後才能開店,試行一個月。後面你不辦誠信通,啥都幹不了。真的太不地道了,你要是一開始不允許個人註冊店鋪也行,現在翅膀硬了,開始清理個人實名店鋪了。逼著你購買誠信通業務,從以前的三千多,漲到了現在的六七千費用。真是無語了。

淘寶和百度其實骨子裡都一樣,最後都是雙向割韭菜, 吃了買家吃賣家。所有的規則都是逼著你花錢推廣。所有才會誕生那些刷單客,才會逼的一些小店發空包弄虛作假,實現表面繁榮,符合他們的所謂規則。

實體店越來越不好乾了,網店大多數也賺不到什麼錢。因此,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關門,越來越多的淘寶店退出來。誰之過?


自助洗車機知識百科


商家從淘寶推出就說明實體店復甦?做夢吧你吶,實體店費用高昂、三天兩頭店面變換大王旗,你沒看到啊?

前幾年是實體店感到了冬天的來臨,因為互聯網的興起,很多人關店去當淘寶店主了。你想,又沒店租、沒有稅費、少量人工、不用看店,多好啊!可是,這兩年人們發現,在淘寶賺不到錢了,錢都讓馬雲賺走了。因為現在淘寶商家太多,搜索又能輕易比價,你的淘寶店根本就沒有流量、沒有優勢!如果想在這些商家中凸顯出來,就要給淘寶叫推廣費,類似大商場的上架費、推廣費、過節費,整個費用一點也不少。

做電商,你的產品沒有獨創性,根本就沒有優勢;你不賺錢,還有更狠的,貼錢也賣,圖個總量。於是,良性競爭變成了惡性競爭。你的產品有獨創性?一夜之間,全淘寶都來克隆你的,各個都你便宜,讓你賣不出去。而知識產權保護,在這裡是談不上的。

所以,很多商家逐漸退出淘寶、退出天貓,自己搞展示店、搞APP。但是,這樣做成本很高啊,尤其是客戶量沒有上來之前,那就貼錢再貼錢啊。而客戶量呢,還不知道在那個空氣裡呢。

那麼,實體店是不是興旺了呢?你看看你家小區附近,哪個門店不是“城頭變幻大王旗”?能開上半年,已經是燒高香了。只是興旺了那些搞裝修的,更多的是裝修游擊隊,他們的生意那叫一個好。不過,店家不賺錢,他們的利潤也被壓得薄薄的。

這一切都怨誰呢?我看誰也不能怨,怨只怨特朗普吧,他把中國的實體店搞得烏煙瘴氣的。


迷樓


本人從事了多年的電商行業,對此也有一定的見解。首先,明確的告訴你,大量商家退出淘寶,並不就意味著實體行業開始復甦了。這其中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一,現在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其中可能會導致工薪階層的收入減少、大批外企倒閉、工人失業、物價上漲等問題,也就意味著國民整體購買力下降,畢竟目前工薪階層的佔比仍然是最大的。

第二,如果你有機會到步行街走一走,就會發現現在逛街的人比進店購物的人多得多,大部分的商店都是冷清的,一片蕭條的景象,不見得實體店有復甦的跡象。

第三,淘寶現在的紅利期已過,門檻也變得越來越高了,運營成本也越來越高。就如最初的數據魔方是300塊一年,後來的市場行情是900一年,到現在上漲到破千每年的市場洞察,還沒算其他各種推廣費用,還有,今年開始實施的電商法,對於小賣家來說更加是雪上加霜。

第四,刷單的打擊。在前淘寶時期,基本上只要把銷量做上去了,流量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隨著淘寶規則的變化,對於刷單的打擊力度也越來越嚴,並且刷單效果也大不如從前之如,成本也是越來越高。現在的後淘寶時代再也不是那個會刷單就能做好的時代了。

第五,我身邊有不少做電商的朋友,據瞭解,做得好的都是寥寥無幾,大部分的不虧本已經算很不錯了,生意都是一年不如一年。

綜上所述,都是大量商家被迫陸續退出淘寶的原因,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