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祖源,聖地平泉——歷史文化

契丹祖源,聖地平泉——歷史文化

平泉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處於冀、遼、蒙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說。東臨遼寧省凌源市,西連承德縣,南靠寬城縣,北接內蒙古寧城縣。

遠在史前,平泉市是中華民族紅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考證,春秋戰國時的"老馬識途",漢末三國時的"望梅止渴"等,歷代英雄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典故。公元436年,北魏在此地設縣。隋唐之際先後定名為榆州、澤州、神山縣、平泉州。

遼金時代,是平泉最為活躍的歷史時期,平泉的馬盂山(光禿山)老哈河一帶是契丹人發祥地,出土了大量的遼金時代器具,發掘了遼代大長公主墓,契丹人在這裡盤馬彎弓跨過長城、黃河而問鼎中原,從此把整整一個民族的風俗、文化融進了漢文化的浩瀚大海。

清代以來,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天之驕子,更是把這條連接瀋陽故宮和北京紫禁城的通道,看作是神化了的皇權貴路,康熙大帝駐驛承德避暑山莊,常常經過八條山川到平泉巡遊,以平地湧泉之意修建了水泉,故御稱平泉鎮為"八溝",是歷史以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契丹祖源,聖地平泉——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