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什麼叫口無遮攔?就是心口如一。口無遮攔,實際上是心無遮攔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有時候世間萬物會處在這樣一種境地:魚在水中不知水,人在道中不知道。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幽默需要三個條件:

一.智慧。能在瞬間化嚴肅為輕鬆,逆來順受,並將對方的鋒芒化解為無形;

二.自信。能自嘲者必有自信;

三.心態。自由放鬆。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一個人,道德高不高,看大事。氣質好不好,看小事。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什麼是勇的本質?

就是不顧後果,不量敵之眾寡,一句話,不能有算計之心。

真正的勇敢,不能考慮勝敗。

因為,有必勝的把握,懦夫也敢出手。

而真的勇士,沒有必勝的把握,也敢出手。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小人往往是這樣的:總是把高尚當愚蠢,把奸詐當聰明。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水滸傳》裡,一再寫到吃人肉的情節,並且還特別故意寫得非常輕鬆,非常自然,好像極其常見,從而毫無芥蒂。

這是為什麼呢?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在中國歷史上,每次遇到大的社會動亂和饑荒,“人相食”的記載在歷代正史和野史筆記中比比皆是。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黑暗的鐵證。而且,就筆者的觀察,吃人最嚴重的時期,就是《水滸》產生的年代——元明易代之時。元人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就記錄了朱元璋的“淮右之軍”吃人的事實:“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慘毒之狀,不堪言表。

在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下,在長期的政治壓迫、經濟壓迫、文化壓迫下,或者用毛澤東的話說,在“君權、神權、族權、夫權”這樣“套在農民頭上的四大枷鎖”的束縛下,古代中國的民間,實際上處於長期壓抑的狀態,人人內心都積壓著太多的怨氣。我們把這種生存狀態稱之為“帶氣生存”,在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都是“帶氣生存”的情況下,全社會都充斥著一股可怕的暴戾之氣。

問題是,一個社會,“帶氣生存”的人多了,“帶氣生存”的時間長了,這個社會就危險了。因為,這麼多壓抑的氣,總有爆發的一天。

《水滸傳》所反映的,就是這樣的社會。

我們看看:在家裡,武大也好,楊雄也好,受老婆的氣;

出門為官為吏,如花榮,如雷橫,受上司的氣;

在朝廷,有高俅,於是王進不得不逃,林沖九死一生;

在市井,有鎮關西,有潑皮牛二,於是金翠蓮暗無天日,楊志再入囚牢;

在國內,受皇帝和朝廷的氣;

在國外,還要受大金、大遼的氣。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生而為人類,衣食住行老病死,處處得求人,時時在受氣。

堂堂大宋,皇皇華夏,

皇帝欺壓我們。

貪官汙吏欺壓我們。

流氓地痞欺壓我們。

甚至,身邊的人,枕邊人,也欺壓我們!

而我們,卻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們又不能氣得一頭撞死,只能百般忍耐,帶著滿腔的怨,滿腔的恨,滿腔的氣,滿腔的憤,滿腔的不平,滿腔的無奈,隱忍生存,帶氣生存。

有了這麼多的氣積壓在心頭,年長日久,越積越多,我們的心理健康也就自然受到嚴重影響。以至於全社會都充滿火氣,充滿一股可怕的暴戾之氣。而這樣的暴戾之氣,是需要釋放、需要發洩的。

有鎮關西,我們就盼著有魯提轄;有鎮關西的欺男霸女,我們就會盼著魯提轄的三拳頭。

有西門慶與潘金蓮之殺武大郎,我們就會快意於武二郎殺嫂殺西門慶;

有毛太公父子的陷害,我們就會盼望著顧大嫂夫妻的搭救。

有牛二的欺人太甚,我們就心裡急吼吼地盼著楊志抽刀宰了他。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全都贊成以暴制暴,全都傾向於暴力解決問題。《水滸傳》作者,如此成功地使我們全都成了暴力崇尚者。

所以,《水滸》中一再出現的吃人肉情節,是作者內心壓抑的表現,更是全社會壓抑心理的非理性釋放。專制使人變態,《水滸》的這種描寫,是《水滸》作者以及更為廣泛的讀者集體變態心理的表現。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不受約束的權力,最後招來的,一定是暴力。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他們橫行霸道,靠得是強權,是暴力,所以,他們只認得拳頭,只認識強權和暴力,只服從強權和暴力。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我們看看:

在封建社會,只有兩種人:良民(順民)和暴民。

在武松家裡,武大是良民,武松是暴民。

在李逵家裡,李逵是暴民,李逵母親和大哥李達是良民。

問題在於,良民在這個社會里,得到了什麼?

武大被害了。李逵母親窮困潦倒,眼睛哭瞎了,最後還被老虎給吃了。

李達呢?幫人打長工,受盡欺壓。

暴民乃是良民變的,是什麼力量讓良民變成了暴民?這是我們今天讀《水滸》需要思考的。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目無王法,是個人的問題。

不信王法,一定是社會的問題。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佛家講忍,道家講柔,儒家講讓。

活佛也有忍不得的時候,活佛忍不得的時候,就成了俠。大家熟悉的,中國老百姓特別喜歡的一個活佛,就是濟公,濟公就是佛俠!

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不畏死的時候,老子就是俠,老子是道俠。

儒家的孔子也有忍不得的時候,孔子說:“是可忍,孰不可忍?!”當孔子不忍的時候,他就是俠,孔子是儒俠。

孟子說:“予不得已也!”孟子不得已的時候,他就是一個俠,儒俠。

老子、孔子、孟子不但是俠,而且是俠之大者,他們為人民向為非作歹的統治者討還公道!

新說《水滸》:感悟人性!句句在理!精彩絕倫!先睹為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