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城市化是工業時代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城市化也利於集中生產和消費資源,促進地方的經濟的發展。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2018年貴州的城鎮化率只有47%,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貴州的城市化之所以發展緩慢,在於貴州地形崎嶇不平,城市的建設和擴張嚴重受到影響。最近20年以來,貴州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貴州的9個地州市分別走上了城市擴張、開發新區的道路。雖然各個地州市的擴展方向不同,但是總體上可以用“面朝江湖,迴歸歷史”來總結:面朝江湖就是向有江河或者湖泊的地方擴展,迴歸歷史就是回到歷史上的地方行政中心。


1,貴陽:西進運動,向高原湖城進發

貴陽是貴州的省會,也是貴州最大的城市,但是長期以來,貴陽的發展嚴重受制於地形的限制。但是貴陽西部的清鎮、平壩地區卻是一馬平川,是貴州最平坦的地方,可以稱為“黔中平原”。該地區位於紅楓湖、百花湖之間,烏江以南,可謂是水源豐富。從2000年開始,貴陽就開始了向西擴張的第一步:打造金陽新區。通過10年的打造,金陽新區成為了觀山湖區,貴陽的城市面積擴大了一倍,到了2018年,貴陽的建成區已經達到260平方公里,但是距離超大城市還有很大的距離。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觀山湖區)

2014年,貴安新區成為了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位於花溪區和平壩區之間,是未來貴陽的擴展的主要方向。2018年,貴陽又提出了清鎮設區的方案,目前清鎮已經實現了和貴陽的同城化,清鎮設區只是時間問題。清鎮設區後,貴陽的城市中心便向西移動到了觀山湖區。貴安新區目前也在加快建設,等地鐵s1號線和貴安高鐵站開通後,這裡將是另外一個局面。等貴安建成之後,貴陽便成為一個濱湖之城。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2,遵義:向綏陽的大壩東擴

遵義是一座城市佈局不太合理的城市,城市從董公寺到南白形成南北條狀分佈,城市交通和建設嚴重受到制約。在過去的幾十年,遵義的城市擴張基本是南北走向,如北邊修建了匯川區,向南設立了播州區。而現在,遵義的主要方向是向東擴展。向東擴展有幾大好處,一是地形平坦。從新浦到綏陽縣一帶,有好幾個萬畝大壩連接,被譽為“黔北糧倉”。二是水源充足。綏陽和遵義市區交界處的樂安江是遵義的母親河,這裡孕育了沙灘文化。2009年,新浦新區正式成立,這是遵義東擴的第一步。在新浦新區的建設方興未艾之時,遵義又準備了東擴的第二步,計劃綏陽撤縣設區。在遵義最新的規劃中,綏陽的洋川、蒲場、風華已經被規劃為遵義的主城區。向東擴展,可以拉大遵義的城市骨架,形成大城市,同時增加旅遊資源。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新浦新區)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3,畢節市:走向大方同城化

畢節市的市區七星關並非是畢節市的地理中心和交通中心,也不是畢節的歷史文化中心。然而七星關區南部的大方縣卻是畢節地區歷史上的羅甸國(水西安氏)的中心,也是現今畢節市的交通中心,其位置也相對靠近畢節地區的中心位置。從2011年成立金海湖新區開始,畢節市正式走上的南下的道路。金海湖位於七星關區和大方縣之間,涉及到兩地的多個鄉鎮,畢節高鐵站便建設於此。畢節向大方方向發展,是迴歸歷史,同時也是面向未來。金海湖地區地形較為平坦,適合城市建設。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金海湖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4,安順:向東西兩頭擴張

安順是一座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的城市,這裡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但是由歷史上沒有拉大城市骨架,導致城市規模依然比較小。但是安順的產業優勢十分明顯,這裡用航天航空城。2014年,平壩撤縣設區,開始了安順東擴的道路。平壩設區是對貴安新區的一個回應,同時也是為了對接貴陽,實現貴安同城化的一個步驟。除了向東以外,安順也向西擴張,最終目標是將普定縣納入市區範圍。目前已經正在打造黃鋪新區,安順西站便位於此。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安順城市規劃


5,六盤水:朝著水城發展

六盤水目前的市區名為鐘山區,是以前水城縣的縣城,2003年,水城縣從鐘山遷到了雙水。六盤水市成立後,很快便發展成為貴州第三大城市。但是六盤水的發展也受到了地形的困擾,幾面已經被烏蒙大山包圍。目前六盤水主要的擴張方向是向東,朝著新水城方向發展。目前六盤水的紅橋新區就是六盤水東擴的第一步,未來六盤水的目標是將水城納入中心城區。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6,銅仁:向南擴展,實現銅玉同城

銅仁是武陵山地區的地級市之一,但是歷史上銅仁的發展總是和鐵路擦肩而過。上個世紀的湘黔鐵路和21世紀的滬昆高鐵都沒有從銅仁市區經過。為了改變銅仁的交通區位,銅仁選擇向南擴張。2011年,銅仁地級市設立,同時設立萬山區,從此銅仁有了向南發展的跳板。銅仁向南擴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銅玉同城,而大龍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是其重要的一部。目前銅玉城際鐵路已經通車,玉屏縣境內的玉屏站和銅仁南站未來將成為銅仁樞紐的一部分,銅仁也將成為武陵山區的鐵路樞紐之一。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銅仁市區規劃地圖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銅仁


7,興義:向東擴展,與安龍同城化

興義歷史上的中心位於今天的安龍市區,明朝設置過安龍府,清朝改名興義府。民國時期,興義府撤銷,分為了興義和安龍等縣。如今興義正在大規模東擴,向著安龍發展。目前興義打造的義龍新區便是東擴的重要一步。2018年8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城鎮體系顯示“興義滇黔桂區域中心城市”由興義城區和義龍試驗區組成。未來興義市區將跨越馬嶺河峽谷,將馬嶺河變成市區公園。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8,凱里:向西擴展,成為清水江上的明珠

凱里是一座新興的苗嶺城市,這裡既沒有歷史底蘊,也不靠近大江大河。不過凱里附近的清水江卻是貴州第二大河流,這條河流也是貴州最有歷史底蘊的河流。凱里的擴張方向便是清水江,很早以前,凱里便提出了“凱馬同城化”的概念。2000年,凱里經濟開發區設立,這裡位於凱里和麻江縣的中間地帶,清水江也流經此地。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凱里城市規劃地圖


9,都勻:向東擴展,打造勻東新城

都勻是貴州城市面積最小的地州市,主要原因也是地形的限制。但是都勻也有優勢,那就是位於劍江之上,支流眾多,被稱為“高原橋都”。都勻是一座古典美與現代美完美融合的城市,山水美和城市美完美結合的城市。目前都勻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勻東,目前高鐵站、體育館和影視城都建設於此。

面朝江湖,迴歸歷史:談談貴州九個地州市的城市擴張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