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授權消費者業務“軍團作戰”自主改革,對此你有何看法?

小超哥750


在華為發佈的2018年財報中,全年營收7212億元,淨利潤593億元,其中消費者終端業務(CBG)營收佔比達到了48.1%,已經成為華為營收的主力。在華為的業務中,消費者終端部門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智能手機將成為未來幾年增長的主力,日前華為授權消費者終端部門自主改革,在組織架構及薪酬體系上有自主決定的權力,要求則是2023年消費者終端部門營收達到1500億美元,是2018年的三倍。

消費者終端部門的改革是華為剛剛宣佈的改革計劃的一部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消費者BG“軍團作戰”誓師大會上指出華為“公司的改革重點,一是運營商BG(CNBG),二是消費者BG。CNBG改革是我們親自抓的戰略重點,集中精力把管道聯接業務做成世界戰略高地,所以我們授權CBG“軍團作戰”,讓你們自主改革。授權什麼呢?組織結構設計和薪酬體系,消費者管委會對業務體系仍然有管轄權利。在組織設計和薪酬分配的邊界內,放開讓你們做實驗,給五年時間,看看你們能不能打造一支鐵軍。”

在這個目標下,華為消費者終端部門2023年的營收將達到1500億美元。2018年華為消費者終端部門營收3489億元,大約是520億美元,也就是說5年後的目標是當前水平的三倍。要想實現這個目標,華為消費者終端部門的智能手機不論銷量還是單價都要大幅提升。

消費者終端部門不止是手機業務,不過手機營收佔比是壟斷性的,其他產品暫且不計。華為2018年智能手機出貨量2.06億部,今年的目標是2.5億部,有望衝擊2.7億部。如果按照現在的均價水平,那麼未來五年華為的智能手機銷量要達到6億部,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全球智能手機每年的出貨量也只有14億部左右了。

華為此前提到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目標是衝擊4億部,此前三星達到的最高紀錄也不過3.5億部左右,但至少這個目標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即便達到4億部銷量,三倍營收也意味著華為手機均價至少要提升50%,去年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了全球智能手機七大品牌在4-6月份的手機均價,其中蘋果iPhone手機均價為724美元,三星是247美元,華為是265美元,不過這個數據不是全年的,只是特定階段的,總體來說蘋果手機均價超過700美元沒問題,三星均價依然比華為高20%左右,華為在ASP均價上有上漲的空間。

但是綜觀華為消費者終端部門的宏偉目標來說,這個夢想遠大到外界很難相信能夠實現了,1500億美元的營收不僅意味著三倍於現有水平,要知道蘋果iPhone手機的營收也不過1600億美元左右,這還是超高溢價下取得的。


超能網


這是要給餘承東更大的平臺,更大的權力,更自由的舞臺。看老爺子的心思是想把餘承東當接班人培養啊。


活到120歲的方法


集團下的事業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參考飛利浦,當把無線芯片部門單飛後成就了今天的Nxp,芯片製造設備部門成就了今天的Asml.單飛後不僅原有的資源還在,還可以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比方說獨立融資。


智能體溫計


這是一個事物的創新,華為內部應該是設計成熟了,才開始實驗性展開,如通過驗證好的話,就會大規模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