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燒紙祭奠,古人清明節都幹些啥?

桃爺的老月亮


清明節,是一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日,非民俗故事傳統節日,它和過年,元霄,三月三,端午,七月十五,中秋,重陽,小年等節日不同。這些節日均為古老而傳統的民間故事節日,都有典故和故事。都有一定的紀念意義。而清明節是陽曆節氣節日。本不值得紀念的。可是,兩千多年來,它確和寒食節捆綁在了一起,所以民間才顯的隆重而紀念。即是掃墓和祭祀原本也不在清明,只在寒食節上。它是因晉公子重耳清明前一天上山祭拜介子推有關,此日稱為寒食,即不吃飯或是隻吃素為主,為的是一盡恩人的哀思,此日不可有娛樂活動和笑鬧,要表現出冷靜,情思,悲哀之狀,這是對恩人及先人尊重和盡孝的體現。掃墓,祭祀也是從晉文公傳承下來,沿襲至今的。它是從皇宮衍生到民間,從祭祀恩人到轉化為祭祀先人不等。

幾千年來,人們把寒食節混到了清明節上,形成了二合一,但人們確把寒食演化為清明節通用了。

至於清明寒食節,掃墓,祭祀等內容路數太多,前兩天已有論述。它的規矩和禁忌今就不在講了。單說清明節人們還會幹什麼?還有什麼民俗體現呢?

簡說一二。清明,除了人們對恩人,英雄和先人進行掃墓,祭祀以外,人們著重春遊。賞花觀景。因為此時,氣侯,物侯,時侯最是宜人,春暖花開,山青水秀,適宜人們生活,養生,遊玩,踏青。

那麼說說何為清明。為什麼人們不把清明說成晴明呢?因為它不指天象,只指節氣。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季春節氣,號為清明節。那何為清明?就是因為此時(在這個節的十五天裡,也特指這一天)的節氣天裡,是一年中氣溫氣象氣候最好,最適宜萬物,最適宜人類的美好時光。溫度不高不低,天氣不冷不熱,人們不忙不閒。萬物最宜生長,日日最宜自然之象。清明清明:清者透也,它為此時天高而氣清,清則明亮,是為清明。大氣之中,天高而云淡,氣清而無濁,汙,毒,濁氣而暗藏於地陰之中,因為陽旺而濁不能生髮,適宜萬物發青而生的皆為無濁毒氣而益自然之象也。

所以,此時又為人間踏青春遊時。

二是此日,人們忌諱動土,因陽正生髮,濁氣下壓,動土為破壞自然行為,容易為濁氣開綠燈也。

三是此日,古有人們在天未明之前,到野外去折柳枝,東面或東南面的,為陽氣重。不明前,把帶露水的柳枝扦入門窗中,以示避邪。因為民間柳枝桃枝皆為法物,為人類實體避邪降妖之陣法,用柳也是祈求吉利之意。

四,此日,孩子們可用柳枝疊成圓空冒帶在頭上,以示避邪除兇之吉相也。

五是此日早上折日帶露水的柳枝,以後曬乾以後,藥性最好,它和五月端午早上剜的貓眼睛草有同等功效。若大人小孩有上火,發熱,害眼,耳嗚,感冒,咳嗽。爛嘴,咽喉痛等,用柳枝和貓眼睛熬水,裡面打倆雞蛋,把藥水喝下,去火最快敗毒最快。

六是清明不可吃麵條,古人認為,清明吃麵條,水缸裡面光生出川(蚯蚓),不衛生,麵條是招蚯蚓魂的,應忌諱。

七是清明早上可吃菜饃,中原之俗。用兩個單饃,中間夾些剁碎的青菜,豆腐,雞蛋或粉條等,炕熟即是。意為斬刀(切菜)敗毒去邪之象。和寒食吃菜饃略有不同。

八是早起可炒豆,是讓小孩吃的。炒豆即為炒蠍子爪。小孩吃了炒豆,一年不怕蠍子蜇了。因為清明的炒豆有敗毒,去食積,通腸胃脹氣的功效。是有民間炒豆之俗,以求吉祥之意也。


福自福地來wjf


古代祭祀方式太多,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習俗差距巨大,篇幅有限在這說說我們的先輩祭祀的幾種方式吧!

首先是扎紙屋,帶院子的那種。有前排後排的那種。什麼金山銀山,搖錢樹之類的,女兒家還有送箱子衣服之類的。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專門請扎匠到家好吃好喝,十來天才能完成所有程序。這是貴族的做法,家庭條件稍好了也會模仿。手機打字不能詳細敘述了。

其次上墳要帶三尊,三葷三素,家裡窮的帶碗是必須的。

新墳要守孝三年,不是在家,是每天要上山的,夜間還要用稻草紮上火把送上。以免老人初到陰間害怕。

手機打字效率低,只能到這了,謝謝





九五就是我


寒食節、清明節與三月三。

寒食節,顧名思義,吃冷食,不生火做飯。為什麼不生火,據說介子堆躲進山裡樹林子不出來,晉文公請他出山不肯,就放火燒林子,逼他出來。可介子推死也不肯出來,結果燒死了。晉文公覺得對不起介子堆,這天禁止煙火。

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

有人說,寒食節與清明節日子相近,寒食節逐漸被人淡忘,變成了清明節祭祀先人。

看似有道理。但有一點疑問,寒食節祭祀先人,是禁止煙火的。而清明節祭祀先人燒紙,與禁止煙火相反。

杜牧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欲斷魂,三個字,人們猜測是祭祀先人。但並無燒紙之說。

清明節,在我的記憶裡,五十年代初上小學時,這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到郊區春遊,也就是“踏青”。

杜甫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三月三日,春遊。三月三日與清明節日子也接近。

寒食節、清明節,與三月三日都很接近。清明節變成了既是春遊節日又是祭祀節日。至於什麼時候變的,難有定論。


趙日金141


添土,寒食,吃紅皮蛋,打鞦韆,放風箏現在也這樣。


用戶9610265037192


清明節這一天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很重視,要去祭祖掃墓。準備三天的食物,不允許生活做飯,在門上插柳條,去踏青。

因為吃冷飯,人們要多運動,所以增添了很多娛樂項目,比如盪鞦韆,蹴鞠,來維持維持自身熱量。


心曠神怡王曉輝


這個可以去問專家,讓他們來解答。


巭孬嫑槓


祭祀不能用動物的肉甚至是動物的身體 要素食祭祀 逝者用的鮮花 這鮮花勝過一切再加上孝道逝者會有天人之福 既能安息又能減輕逝者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